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pdf

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10273-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1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71476
免费资源

NBT 10273-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pdf简介:

NBT 10273-2019是中国的国家标准,全称为《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该标准主要针对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设计指导。地热能供热站是利用地下的地热资源为建筑供暖的设施,它包括地热能的开采、输送、转换和利用等多个环节。

该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规定了地热资源的勘查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估流程,确保地热供热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地热供热站选址和设计:对地热供热站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地下热储层的考虑,以及供热站的总体布局、建筑物设计、热能传输系统的设计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3. 系统运行与管理:规定了地热供热系统的运行操作规程,以及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求,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4.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地热供热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如温泉水的排放、噪声控制等。

5. 节能与经济性:提出了节能设计原则,包括地热能的合理利用、能源转换效率的提升等,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NBT 10273-2019标准对于推动中国地热供热技术的发展,保障地热供热站的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NBT 10273-2019 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2.1本条对供热站的总体布置做出要求,供热站的布置基于工艺设计,但还需考虑安全运行、运输、 安装和检修的要求。 4.2.3地热供热站的控制室、值班室、工具间、卫生间等辅助间中,控制室是操作人员长期工作的场 所,应当尽量避免噪声和振动的不利影响,保证采光效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4.2.4地热供热站的热泵、回灌过滤装置等设备高大,在确定供热站高度时,要考虑足够的空间满足 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要求。 4.2.5地热供热站经常进行排水或排污,要确保一定的基础高度,避免排水或排污时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4.2.6地热供热站经常进行排水或排污,排水沟是必不可少的,从安全角度上考虑还要加盖盖板。 4.2.7砂岩热储层的地热水含砂量较多,考虑在旋流除砂装置排砂口、回灌过滤装置反冲洗排水口处 设置沉砂池,集中收集,定期外运。沉砂池一般宽度不小于1000mm,深度不小于1000mm。

NB/T102732019

4.3.1本条是对地热供热站工艺布置的基本要求,是地热供热站设计中需要贯彻的原则。本条所述的各 种管线包括输送地热水、原水、软化水、热网供水和回水等介质的管线,这些管线要合理、紧凑地布置。 4.3.2与换热器、热泵机组本体连接的管道阀门较多,设备较为笨重,所以布置换热器、热泵机组时, 需充分考虑检修和操作条件。 4.3.3规定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小于2m,是为了便于巡检人员能安全通过。 4.3.4本条所列数据,都是最小值,具体工程中还需以满足所选设备的安装、更换、检修等需要为准, 设计方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当设备制造商对安装、检修、操作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其通道净距以 能满足其实际需要为准。

1.1地热水系统采用闭式系统可防止地热水与空气接触而含氧,避免加速金属管道腐蚀,并抑制好 菌滋生;采用与终端用热设备间接连接的“间接供热系统”可避免地热水由于流经供热管网和终端设 而富含铁离子,造成铁细菌滋生,同时可防止供热管网和终端设备由于直接接触地热水而发生腐蚀和 垢,并有利于减少地热水漏损量。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闭式间接地热供热系统也是国内外地热供热 程中用得最普遍、最有成效的系统。 1.2本条所指“地热有效利用率”是以室内供暖设计温度为基准,有别于现行行业标准CJ138《城 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中所指的“地热利用率(以当地年平均室外气温为基准)”。采用“地热有效 用率”主要是考虑到地热供热站的主要功能是冬季供暖,“地热有效利用率”不体现地域气候因素和 热水站外输送温降的影响,更能反映地热供热站本身对地热能的利用程度。 1.4本条规定了地热供热站地热水进站、出站阀组和相关设备的设计要求: a)采用双向密封和非对夹式阀门是为了在地热供热站或站外地热管网因检修需要泄水时,使地热 供热站和站外地热管网有效隔离,以尽量减小泄水范围和泄水量,特别是在非供暖季检修时, 能使地热水系统尽可能保持充清水保养状态; b)分集水器的筒体断面流速过低可能会造成分集水器内沉砂; c)采、灌井能否互换根据井身结构设计、储层类型和储层物性确定,单井管线同时和地热供热站 地热水进、出总管(或分、集水器)连接并分别设阀门,则能实现采、罐切换功能,此时单井 管线设计压力需要考虑采水工况和回灌工况: d)在单井管线连接至地热供热站的情况下,回扬排水旁路选择设置在地热供热站内而不是井口, 更便于阀门切换操作。 1.5地热成井工艺决定了地热水含砂问题难以避免,设置除砂设施保护地热利用设备是有必要的, 条规定了地热水系统除砂设施的设计要求: a)本款对井口除砂的要求与现行行业标准CJ138《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的要求一致; b)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提高除砂精度可有效保护后续设备并有利于减轻回灌过滤设施负担,目 前地热流体除砂多采用旋流式除砂器,能够较为经济地实现0.5mm除砂精度,0.5mm除砂精 度折合过滤精度35目,已足够保护换热器及可能流经的离心泵; C 除砂设施为静设备,本身故障率很低且能够在线排砂,故不要求设置备用,有些除砂设备(如 旋流除砂器)在低流量工况下无法保证除砂精度,处理能力富裕量过大会影响低负荷工况性能, 适当增加台数有利于提高工况适应性

NB/T102732019

NB/T102732019

d)实践证明橡胶软密封阀门耐固体颗粒性能较好,硬质合金密封面阀门耐磨性能较好,类似这两 类阀门有助于避免排砂口阀门短期内出现密封面渗漏问题。 .6地热水含气的原因有些是因为地热井本身产气,有些是因为地热水在采出和利用过程中压力逐 降低,其中溶解的气体析出,为了防止地热水系统设备及管路积气和回灌井发生气阻,设置气水分离 施以排出气体是有必要的,本条规定了地热水系统气水分离设施的设计要求: a)本规范对地热水系统中气水分离的次数不作规定,根据地热水含气量和流程中析出气体情况灵 活设置,必要时采用多次排气,要求设置在回灌过滤设施上游流程中,是因为回灌过滤器罐体 易发生积气,造成有效过滤面积减小、过滤阻力增大、金属滤芯腐蚀等问题; 易燃易爆气体的分离器如果设置在地热供热站内,会使地热供热站内大量机泵及电气设备需 要防爆,造成建设和运维成本上升,而且地热供热站多靠近居住建筑或位于居住建筑的下层, 易燃易爆气体在站内分离会增加安全风险: b) 气水分离设施为静设备,本身故障率很低且能够在线排气,故不要求设置备用; c)自动排气是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气水分离设施内存在气水界面,气相 空间含气且含湿,是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考虑防腐措施是有必要的。 1.7为减轻或避免回灌堵塞情况的发生,设置回灌过滤设施是有必要的,本条规定了地热水系统回 过滤设施的设计要求: a)本款有别于现行行业标准CJ138《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所要求的“对基岩型热储层 回灌过滤精度应达到50μm”,本规范只对“灰岩型热储层”过滤精度作出规定,是因为“基 岩”所包含的岩石类型较多,“灰岩”是“基岩”的一种,目前国内地热开发中已证实灰岩地 层孔隙和裂较发育,50μm过滤精度已足够满足回灌要求,但是对其他类型的基岩储层难以 一概而论,本规范不作规定,对于灰岩以外的基岩型热储过滤精度,建议综合考虑储层孔隙喉 径和地热水悬浮颗粒粒度分布来确定; b)本款对砂岩型热储层回灌过滤精度的要求与现行行业标准NB/T10099《地热回灌技术标准》 一致,在现有过滤技术条件下,可以较为经济地实现5um过滤精度,过度提高过滤精度,会 造成滤芯堵塞速度和阻力骤增,滤芯寿命缩短,建设和运维成本上升;当采用5um以下过滤 精度时,建议以测定的储层孔隙喉径为依据; C 当采用两级过滤时,要求根据热水悬浮颗粒粒度分布确定粗过滤精度,是为了避免粗过滤精度 不足等问题发生,降低精过滤滤芯堵塞速度,延长精过滤滤芯寿命; d)由于过滤器的过滤单元需要定期反洗或更换滤芯,在设计时有必要考虑一定的富余量,不要求 过滤单元冷备,但至少要保证在一个过滤率单元反洗或检修时,回灌过滤设施仍能承担100% 设计负荷下的过滤流量; e).优先选用具有自动反洗功能的过滤器,有利于降低运维成本和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f)考虑到地热水本身具有腐蚀性,且过滤器有时需要加药清洗(多为酸性),采取防腐措施是有 必要的;过滤器的耐温需根据正常负荷工况、低负荷工况,必要时还有不带负荷采灌试验等工 况下的最高地热水温度确定。 1.8加压泵设置在回灌过滤设施后,也就是站内地热水流程的末端,有利于降低加压泵之前的地热 系统设计压力,有利于地热水中气体析出和排气,也有利于防止加压泵接触固体颗粒,改善加压泵工 条件。 1.9要求回灌过滤设施设置旁路是为了提高地热供热站的可靠性,保证在设备完全故障情况下,仍 有一定的供热能力;要求回灌加压泵设置旁路是考虑到地热水采灌是一个动态过程,早期可能不需要 动回灌泵加压。

NB/T102732019

到常规的旋流除砂器其除砂率无法做到100%,且低负荷下除砂效果难以保证,另外换热器前的管线中 也可能存在施工遗留的焊渣等杂质,为了保护换热器,设置过滤器是有必要的。 5.1.11地热水系统在非供暖季充淡水保养可减缓腐蚀,设置注水、排水、排气管路是实现相关操作的 必要条件。

DB41/T 1612-2018标准下载5.2热泵中间循环系统

5.2.1热泵蒸发器属于管壳式换热器,清洗维修不便,腐蚀穿孔还会造成工质泄漏,当地热水水质可 能造成蒸发器腐蚀或结垢时,需要设置热泵中间循环系统。 5.2.2采用闭式循环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中介水与空气接触造成氧腐蚀,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循环泵的 能耗。 5.2.3本条规定了热泵中间循环系统换热器的配置要求,在大部分地热供热站中,换热器供热系统承 担大部分负荷,热泵供热系统承担少部分负荷,热泵中间循环系统在安装2台及以上换热器的情况下, 已足够保证地热供热站可靠性,但不排除少数地热供热站中出现热泵供热系统承担大部分负荷的情况, 此时设计者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考虑换热器备用能力。 5.2.5为了使热泵能够在较高制热性能系数下运行,要求在设计时中介水进出蒸发器的温差取8℃ 10℃,并在所选用的热泵机组允许的前提下,取尽可能高的中介水供水温度。 5.2.6稳定的中介水温度有利于保证热泵稳定运行,中介水温度超限可能造成热泵保护停机等问题, 因此要求设置地热水侧流量调节旁路,实现中介水温度调节。 5.2.7,热泵中间循环系统的循环泵设置在板式换热器进口侧可使循环泵在较低水温下工作,有利于改 善循环泵的工作条件。 5.2.8热泵中间循环系统管路较短,设置1处过滤器已足够满足整个循环系统除污要求,考虑到热泵 蒸发器清洗维护较为困难,选择设置在热泵蒸发器进水口处较为合理。 5.2.10本条对热泵中间循环系统补水硬度的要求与现行国家标准GB/T29044《供暖空调系统水质》 要求一致。

5.3.1本条系根据国内地热供热工程经验提出,为了提高地热利用率,新建建筑地热供 度执行,对于既有建筑,仍有必要全面分析以往供暖季的实际运行参数,根据实际情况确 供回水温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