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80-2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程.pdf

DBJ61T 180-2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3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263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61T 180-2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程.pdf简介:

DBJ61T 180-2021《岩土工程勘察规程》是中国陕西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陕西省岩土工程勘察规程》。这个规程主要针对陕西省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它涵盖了岩土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地质构造、稳定性评估、地基承载力分析、边坡稳定性评估、地震效应分析等多个方面。

180-2021版本的更新可能增加了新的勘察方法、技术要求,对勘察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它旨在保证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防止因地质因素引发的工程事故,对于保障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的内容需要查阅官方发布的文本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DBJ61T 180-2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5.1地基处理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应满足下列要求: 查明场地内的地层结构、成因年代,各岩土层的物理力

学性质和均匀性、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分布情况。 2针对可能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基处理设计和施 工所需的岩土特性参数。 3提出地基处理方案的建议。 4预测所选地基处理方案对环境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并 提出监测的建议

1查明场地内的地层结构、成因年代,各岩土层的物理力 学性质和均匀性、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分布情况 2查明待换填的不良土层的分布范围和埋深。 3评定垫层以下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估算建筑物的沉降 4应测定换填材料的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5对换填施工及施工过程应注意的事项提出建议。 5.5.3采用桩土复合地基时,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应重点查明以 下内容: 1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分布及性状和地下水的分布及类 型,并取得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以及计算单桩承载 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等所需的参数。 2查明适宜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土层埋深、厚度及其物理力 学性质,以及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3对人工填土地基,应查明其分布范围、深度、成分以及 填土的均匀性、密实度、含水量、湿陷性和承载力等。 4对黏性土地基,应取得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含水量、地 下水位、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对饱和软黏性土地基,尚 应取得灵敏度、固结系数等指标。 5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重点查明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 陷等级、湿陷性土层的分布范围,非湿陷性土层理深及性质、古 土壤及钙质结核层分布情况,提供地基土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 系数、十密度、含水量、最大十密度和最优含水量等指标。 6对砂土、粉土地基GB 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应重点查明建筑场地液化等级,提

供地基土层的标准贯试验锤击数、密实程度和液化土层的层位 及厚度。 7评定桩间土、桩身、复合地基、桩端以下变形计算深度 范围内土层的压缩性,任务需要时,宜估算复合地基的沉降量。 8预估成桩施工可行性和成桩工艺对周围土体、邻近建筑 工程设施和环境的影响

5.5.4采用夯实地基时,详细勘察应

查明芬实地基影响深度范围内王层的组成、分布、密实 度、含水量、饱和度、压缩性、透水性和地下水条件。 2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应查明场地的湿陷类型、地基湿 陷等级及其湿陷土层的深度;对于人工填土地基,应查明其分布 范围、深度、成分以及填土的均匀性、密实度、含水量、湿陷 性等。 3查明场地周围受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需要时提出隔震措施,并分析实施的可能性。 4查明施工场地和周围受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的位置、标高;查明有无对振动敏感的设施,是否需在强夯施工 期间进行监测。

5.6.1基坑工程勘察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在初 步勘察阶段,应根据岩土工程条件,初步判定开挖可能发生的问 题和需要采取的支护措施:在详细勘察阶段,应针对基坑工程设 计的要求进行勘察;在施工阶段,当场地地质条件或所提指标与 设计工况不相符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5.6.2基坑工程勘察应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并应取得建 设单位提供的下列资料: 1基坑的开挖边线,开挖深度。 2周边道路及运行车辆情况, 3各类地下管线的类型、分布和使用情况

4邻近地下工程、洞穴、地裂缝、边坡等不良地质的分布 情况。 5邻近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地基与基础类 型、理深等。 6周边地表水汇集、排泄以及地下管网渗漏情况 7邻近基坑工程的情况。 5.6.3勘探点平面范围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 条件确定:基坑外宜布置勘探点,其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 音:当采用锚杆时,基坑外勘探点的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 倍;当基坑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并结合场地内的勘 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5.6.4勘探点的深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当基坑面 下存在软弱土层或饱和砂层时 必要时斯探孔深度宜穿过软弱

5.6.4勘探点的深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 倍,当

以下存在软弱土层或饱和砂层时,必要时勘探孔深度宜穿过软享 土层或饱和砂层。

5.6.5在受基坑开挖影响和可能设置支护结构的范围内,应

明岩土分布,分层提供支护设计所需的抗剪强度指标。土的抗剪 强度试验方法,应与基坑工程实际和设计要求一致,符合设计采 用的标准。基坑工程勘察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剪强度试验除常规的直剪试验外,宜进行三轴压缩 试验。 2对饱和软土应进行高压固结试验。 对砂土应做休止角试验,并应进行颗粒分析试验 4 当人工填土厚度较大时,应进行重度和抗剪强度试验。 5 对黄土、粉土、黏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应进行湿陷性试验 6 对粉土宜进行颗粒分析试验。 7 对一般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8 对碎石土和杂填土应进行动力触探试验。 9对深基坑宜进行土的室内回弹模量试验。

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

制,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制,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5.6.7基坑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岩土和

制,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察。 5.6.7基坑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岩土和 地下水条件以及周边环境要求,对基坑开挖、支护和工程降水提 出建议。

5.7.1边坡工程勘察应按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场地岩土 条件,提出合理的工程评价,为边坡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1查明边坡工程的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及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2查明边坡岩土体构成、地质构造、软弱结构面及岩层产 状等。 3 查明边坡的水文地质条件。 4 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5 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其发展趋势。 6 提出边坡工程防治方案的建议 5.7.3 边坡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和地质环境复杂程

5.7.3边坡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和地质环境复杂

度按照表5.7.3确定,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和边坡地质环境复杂 度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进 划分。

表 5.7.3边坡工程勘察等级

DLT1024-2015标准下载7.4边坡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范围应包括边坡及其邻近地段。 根据边坡的长度、高度、设计等级、环境复杂程度等综合确定

测绘比例尺,宜为1:100~1:5

测绘比例尺,宜为:100~1:500。 5.7.5边坡工程勘探应在充分分析已有资料及进行地质测绘调 查的基础上开展,应以钻探、并探、槽探为主,辅以洞探及 物探。 5.7.6边坡工程勘探范围应包括坡面区域和坡面外围←定的 区域。 5.7.7边坡可根据坡型、坡高、坡度和坡体结构等要素划分为 不同区段。每个区段均应布设勘探线:同一区段可布设1条~3 条勘探线,区段过长时宜增加勘探线数量。 5.7.8支挡位置控制性钻孔深度应根据可能选择的支护结构形 式确定。对于拟设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和锚杆挡墙孔深可进 人持力层不小于3.0m:对于拟设悬臂桩孔深进入嵌固段的深度 土质时不宜小于悬臂长度的1.0倍,岩质时不小于0.7倍。若边 坡存在潜在滑面,孔深应进人稳定地层不小于3m。 5.7.9边坡的主要岩土层及软弱层均应取样,每一层的试样不 少于6件(组)。有条件时,软弱层宜连续取样。对于现场直剪 试验,每组不应少于3个试件;岩石抗压强度不应少于9个试 件;岩石抗剪强度不少于3组。 5.8山区地基 5.8.1/山区地基岩土工程勘察除应满足本规程第5.2、第5.3节 有关的要求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查明建设场地及周边,有无断层、滑坡、危岩、崩塌 泥石流、洪水淹没、冲刷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并提出防 治措施。 2查明建设场地及周边,有无不稳定的边坡,有无影响地 基稳定性的临空面;当下伏基岩面有一定坡度时,建筑地基除应 满足地基的强度和变形要求外,尚应评价土层沿基岩面或其他软 弱面滑动的可能性,及其承受建筑物荷载后地基的稳定性。 3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因挖方、填方、堆载和卸载等对山

少于6件(组)。有条件时,软弱层宜连续取样。对于现场直 试验,每组不应少于3个试件;岩石抗压强度不应少于9个 件:岩石抗剪强度不少于3组。

式验,每组不应少于3个试件:岩石抗压强度不应少于9个试 牛;岩石抗剪强度不少于3组。 5.8山区地基 5.8.1山区地基岩土工程勘察除应满足本规程第5.2、第5.3节 有关的要求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查明建设场地及周边,有无断层、滑坡、危岩、崩塌 泥石流、洪水没、冲刷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并提出防 治措施。 2查明建设场地及周边,有无不稳定的边坡,有无影响地 基稳定性的临空面:当下伏基岩面有一定坡度时,建筑地基除应 满足地基的强度和变形要求外,尚应评价土层沿基岩面或其他软 弱面滑动的可能性,及其承受建筑物荷载后地基的稳定性。 3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因挖方、填方、堆载和卸载等对山

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评价。 4岩土的不均匀性评价,如应对基岩起伏、土岩组合、混 合土、孤石等分布及工程特性进行评价。 5岩石地基应查明基岩岩性、坚硬程度、岩体构造,确定 君体基本质量分级和风化程度。 6收集当地历年气象及水文资料,查明场地地表水的汇水 面积和流向,查明地下水的埋藏与径流条件,评价地表水、地下 水对工程的影响。 7除对建设场地布置勘探工作量外,尚应对建设场地及周 边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必要时,应采用物探、并探及槽探 等多种手段。 8当建设场地及周边有岩层出露时,应对场地岩层的产状 褶皱与节理、断裂等地质构造进行调查,并分析评价地质构造对 工程建设稳定性的影响。 9当建设场地分布有混合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 等特殊性岩土时,其岩土分类、勘探、取样、试验和原位测试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相关规定。

1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限布置;勘 探线间距宜为50m~100m注册电气工程师2018年下午案例真题,勘探点间距宜为30m~50m。 2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 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 3初步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可能采用的基础形 式及地基岩土条件等综合确定,并满足设计方案比选要求

5.8.3详细勘察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