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79-2021 住宅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验收标准.pdf

DB34/T 579-2021 住宅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验收标准.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6194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4/T 579-2021 住宅区智能化*统工程设计、验收标准.pdf

DB34/T 579-2021 住宅区智能化*统工程设计、验收标准.pdf简介:

DB34/T 579-2021 是江苏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住宅区智能化*统工程设计、验收标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住宅区的智能化*统设计和验收工作,旨在规范和提升住宅区的智能化建设水平。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规定了住宅区智能化*统的设计原则,包括*统功能、*统架构、数据安全、用户界面等,要求设计应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便利性为目标。

2. *统组件:详细列出了智能化*统应包含的主要组件,如楼宇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物业管理等,并对每个组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进行了规定。

3. 工程实施:对智能化*统的施工安装、调试、测试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验收标准:明确了智能化*统工程的验收流程和要点,包括硬件设备的检查、软件功能的测试、*统运行的评估等,以确保工程的完成质量。

5. 运行维护:提出了智能化*统的运行维护规范,包括日常保养、故障处理、*统升级等,以保障*统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DB34/T 579-2021 是一项指导住宅区智能化*统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技术标准,对于提高住宅区的智能化水平,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DB34/T 579-2021 住宅区智能化*统工程设计、验收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以下分级要求,且不应低于基本型住宅区标准。 1基本型住宅区:应对住宅区出*口、住宅区主十道、室外厂 场、停车库(场)出入口、消防通道等位置实现监控覆盖;宜在电 梯轿相内、电动车充电区域等位置实现监控覆盖;可在住宅区会所 幼儿园、设备用房等公共建筑实现监控覆盖:其中住宅区出入口、 非*动车出*口应选用*脸抓拍摄像*; 2提高型住宅区:在满足基本型住宅区配置要求基础上,应在 住宅区的周界、电梯轿湘内、单元出入口、停车库(场)、非*动 停车库(场)及出入口、首层电梯入口等公共活动区域实现监控覆 盖;宜在住宅区会所、幼儿园及设备*房等公共建筑实现监控覆盖: 其中单元出入口宜选用*脸抓拍摄像*;周界、室外广场等公共活 动区域部分摄像*宜选用高清智能分析摄像*; 3先进型住宅区:在满足提高型住宅区配置要求基础上,应在 住宅区会所、幼儿园、设备用房等公共建筑、多层及高层住宅楼的 正面及背面设置防高空抛物摄像*,并实现对住宅屋顶平台及其出 入口等关键位置的监控覆盖。其中电梯轿内和防高空抛物摄像* 宜选用高清智能分析摄像*

5.3.4 室外摄像*的选型及安装应采取防水、防晒、防雷等措施。 5.3.5当采用图像*脸识别功能时,视频安防监控*统应符合以下 要求:

和分析识别等,可实现目标*员信息全方位采集和轨迹分析: 2应支持通过《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统第4部分:接口协 议要求》GA/T1400.4规定的数据服务接口和采集设备接口与上一级 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在线获取*脸图像: 3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脸识别应用图像技术要 求》GB/T35678、《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脸识别*统技术要求》GB/T 31488、《出*口控制*脸识别*统技术要求》GA/T1093等的相关

要求: 1应支持*流统计、*群聚集报警、移动侦测报警、周界入侵 报警、遮挡报警等视频智能分析报警功能; 2摄像*设备应满足《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通用技术要 求》GA/T1127的要求DB62∕T 4537-2022 耐紫外光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接入*网*统的协议应符合《公共安全视频 监控*网*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的规定 视频分辨率宜不低于1080P; 3应满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 35114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 求》GB/T28181等相关标准要求

5.3.7视频安防监控*统记录/显示应符合以下要求:

1*统图像质量应满足在摄像*正常工作条件下按《彩色电视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7401的规定评价图像质量。图像质量 不应低于4级要求,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3级要求: 2先进型住宅区摄像*分辨率宜不小于1080P:提高型住宅区 摄像*分辨率宜不小于720P或水平分辨率不小于600TVL:基本型 住宅区摄像**统显示水平分瓣率应不小于400TVL,图像画面灰度 不小于8级,随*信噪比不小于36db; 3视频图像应24小时记录,存储时间不应少于30天,重要公 共场所的图像存储不应少于90天: 4*统视频应选用监控专用监视器或其他组合,视频显示器数 量应根据视频采集点的数量和监控模式配置: 5安防监控中心应综合视频安防监控*统和入侵报警*统的 控制功能。在接收信号的同时,应能识别监视部位,并在屏幕上显 示图像,记录报警时间和预案处置; 5.3.8视频安防监控*统的供电电源除视频显示设备外,均应由 UPS电源供电。 i

全技术防范视频监控*网*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等的相关要求。

处理与控制设备以及相应的*统软件组成。 5.4.3出入口控制*统的前端识读装置与执行*构设置应符合以 下要求,且不应低于基本型住宅区标准: 1基本型住宅区:应在住宅区*行出口通道、非*动车通道等 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宜在单元对室外通道、车库进单元通道等 处设置出*口控制装置。 2提高型住宅区:在满足基本型住宅区配置要求基础上,应在 单元对室外通道、车库进单元通道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3先进型住宅区:在满足提高型住宅区配置要求基础上,应在 监控中心、重要设备*房和楼栋屋面出入口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 置

5.4.4出入口控制*统宜符合以下要

5.4.5 出入口控制*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出入口控制*统工程

5.4.5出*口控制*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出入口控制*统工程

5.4.5出*口控制*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出大口控制*统工程 计规范》GB50396、《出入口控制*脸识别*统技术要求》GA/T1091 等的相关规定。

5.5.1提高型、先进型住宅区应设置电子巡查*统,基本型住 可设置电子巡查*统。

读器或其他方式对*员巡香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管理

5.5.4电子巡查*统可在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周界、重要通近

5.5.5电子巡查*统设计应具备以下功能:

.5电子巡查*统设计应具备以下

1可通过计算*查阅、打印各巡查*员的到位时间,具有对巡 查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秒)、地点、*员和路线等数据的 显示、查询、归档和打印等功能: 2*统巡查路线、时间应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和修改; 3*统应具有对未巡查、未按巡查线路进行巡查、未按时巡查 等违规情况进行记录和报警的功能: 4在线式电子巡查*统应能通过管理主*向各识读装置发出 自检查询信号并显示正常或故障的设备编号或代码: 5*统软件应能编制巡查计划,应满足设置多条不同的巡查路 线,应能对预定的巡查区域、路线进行巡查时间、地点、*员等信 息设置,并有校时功能; 6*统巡查信息在管理主*中保存时间不应小于30天。

5.6.1住宅区智能化*统应设置访客对讲*统, 5.6.2访客对讲*统宜由对讲主*、住户对讲分*、管理*、电源 辅助设备及传输网络组成。

表5.6.3访客对讲*统配置等级与功能表

5.6.4访客对讲*统应具备如下功

1管理主*应能与小区出*口的管理副*、单元口的对讲主 *、住户对讲分*之间进行双向选呼和通话; 2住宅区出入口管理副*应能与户内对讲分*进行选呼和双 向通话; 3*统的通话语音应清晰,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员的面部特 征,开锁功能应正常,提示信息应可靠、及时、准确; 4*统的对讲分*宜具有访客图像的记录、回放功能: 5单元电控防盗门开启应可采用钥匙、识读式感应卡和室内对

5.7停车库(场)管理*统

5.7.1住宅区智能化*统应设置停车库(场)管理*统。 5.7.2停车库(场)管理*统宜具备道闸管理、信息显示、车牌自 动识别、语音提示、语音对讲、收费管理、电动路障等功能。 5.7.3住宅区停车场(库)与商业综合体合建时,宜设置车位指示 *统。

行出*口设置停车库(场)管理*统前端装置。

5.7.6停车库(场)管理*统宜采用车牌自动识别方式,并应符合

1停车库(场)出入口应设置车牌识别摄像*及显示装置: 2车辆通行记录数据存储周期应不小于180天; 3应支持按《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统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

求》GA/T1400.4规定的数据服务接口与其他信息*统进行数据交换; 4应满足《*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 动车号牌自动识别*统》GB/T28649、《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统 通用技术条件》GA/T497等相关标准要求。

5.7.7停车库(场)管理*统宜符合以下功能要求:

5.7.8停车库(场)管理*统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统工程设计规范》GB40396等的相关规定

5.8.1先进型任宅区的商铺宜设置商铺安防*统,基本型、提高型 住宅区的商铺可设置商铺安防*统 5.8.2商铺安防*统宜由*动报警装置、*侵报警探测器、摄像*、 商铺报警主*及传输网络组成。 5.8.3商铺安防*统宜具备以下功能: 1 在商铺的收银位置可设置摄像*,宜设置*动报警装置; 2 商铺的大门、窗户宜设置入侵报警探测器: 3应配置非法入侵报警功能,并可将报警信息推送到商铺业主 **、紧急***和物业管理部门,且应具备记录和查询功能: 4报警主*信号应与住宅区安防监控中心*网

1 在商铺的收银位置可设置摄像*,宜设置*动报警装置: 2 商铺的大门、窗户宜设置入侵报警探测器: 3应配置非法入侵报警功能,并可将报警信息推送到商铺业主 **、紧急***和物业管理部门,且应具备记录和查询功能; 4报警主*信号应与住宅区安防监控中心*网

住宅区智能化*统应设置电梯对

区智能化*统应设置电梯对讲*统

5.9.2电梯对讲*统可由电梯对讲管理主*、电梯轿厢≥

5.9.2电梯对讲*统可由电梯对讲管理主*、电梯轿厢对讲分*

5.9.2电梯对讲*统可由电梯对讲管理主*、电梯轿相对讲分*、 电梯轿相顶对讲分*、电梯轿相底对讲分*、电梯*房对讲分*及 传输网络等组成

安防监控中心内应设置电梯对讲管理总*,所有电梯的对讲分*均 立接入管理总*

DBJ/T15-202-2020 城镇地下污水处理设施通风与臭气处理技术标准.pdf5.9.4电梯对讲*统可具备以下功能

1五方对讲功能:电梯对讲管理主*、电梯轿厢对讲分*、电 梯轿厢顶对讲分*、电梯轿相底对讲分*、电梯*房对讲分*可进 行五方对讲; 2免提对讲功能:总*、分*可实现不摘*通话: 3分*报警显示功能:管理总*可同时显示多台电梯轿厢或* 房分*的报警和存储; 4分*状态显示功能:管理中心总*可显示每路分*的工作状 态; 5分*故障检测功能; 6监听功能:可对电梯轿厢进行单个监听或循环监听。 5.9.5电梯井道内应设置专用随行电缆;*网电缆宜采用屏蔽型电 缆。 5.9.6 电梯与安防监控中心的*网可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

5.10.2住户报警*统可由*侵探测器、紧急报警(求助)装置、 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安防中心报警控制主*和 传输网络等组成,

DB11/T 343-2018标准下载5.10.3住户报警*统前端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基本型住宅区:可在住宅卧室、客厅设置紧急报警(求助 装置,可在住宅门窗设置入侵探测器,宜在厨房设置可燃气体泄漏

探测器; 2提高型、先进型住宅区:在满足基本型住宅区要求基础上 应在厨房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器;宜在住宅通向公共走道的门、 窗、住户阳台、客厅和厨房的门窗处设置*侵探测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