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344-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344-2020 土地整治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标准.pdf简介:
"DG/TJ08-2344-2020 土地整治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标准.pdf" 是一份关于土地整治和生态工程的专业规划设计标准。"DG"通常代表地方标准,"TJ"可能代表技术或行业规范,"08-2344-2020"是标准的编号和发布年份,"土地整治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标准"则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它详细规定了在进行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各项原则、方法、技术要求和评估标准。
这份标准可能涵盖了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等全过程,旨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土地质量和生产力。它适用于土地整治、农田改造、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各种土地整治生态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管理工作。
DG/TJ08-2344-2020 土地整治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2.0.1土地整治生态工程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or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为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提升等目标而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
为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提升等目标而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
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 研究区域内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希类及其组成的群落和 生杰系统
为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农田生物栖息地环境GB/T 51315-2018标准下载,对耕作田 块田进行生态化改造后形成的耕作快边界。
2.0.4生态净化设施ecologicalrificationinfrastructure
将水塘、缓冲带林地等生态用地进行适当改造后形成的具 有水体调蓄与尔质净化功能的复合生态系统、用于削减农田排水 或灌溉水中的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设施,包括生态砾石床、水生植 物塘、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等。 2.0.5V生物保育biologicalconservation 在生态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区应保留的重要生物栖 息地、营造生物通道和栖息生境以保育本地物种的措施
2.0.6生物通道biologicalchanne
通过生态工程方式连接生物栖息地、农田、缓冲带形成的满 足动物活动和迁徙需要的通道,包括水生动物通道、小型兽类通 道、两栖类动物通道、爬行类动物通道等。
2.0.7生物栖息地habitat
项目区原有的或新构建的林地、草地、水塘、湿地、自然沟渠 等可为生物提供掩蔽、繁育、索饵的生境区域。
2.0.8生物连通性biologicalconn
生物连通性biologicalconnectivity
ological connectivit
项目区关键动物如蛙类、小型兽类可到达的程度,即关键动 物可达面积占总区域面积的比例
2.0.9农田防护林farmland shelt
农田防护林farmlandshelterbelt
以保护农田、减轻自然灾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获农区 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缓冲功能、提高农田斑块间的连性、改善 乡村景观、控制非点源污染、保障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防 护林,
2.0.12 片林 patch fores修
3.1基础条件调查 3.1.1基础条件调查应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 和质量等级状况、基础设施条件的调查。 3.1.2基础条件调查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地整治项目规划设 计规范》TD/T1012的有关规定执行。 3.2生态旅底调查 3.2.1生态本底调查应包活须目区进行的全域生物多样性普查 和关键性节点(生态廊道戎栖息生境)生物多样性详查。 3.2.2生物多样性查应在项空区进行野外调查和遥感监测,调 查内容应包括动植物种类、生态系统类型。应依据国家和上海市 重点保护物研名录,明确项目区域内需要保育的目标物种及其栖 息生境区域。生态环境调查以及生态功能关键区域划分应按现 行行业标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执行。 2.3 3生物多样性详查应根据普查结果划分出的重要栖息地以 及生态功能关键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详查。主要调查对象应包 括陆生植被、湿生与水生植被、鸟类、两栖类、小型兽类、环节动 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调香查内容应包括物种的种类、 分布、数量、食物来源、生境及质量、胁迫因子强度,调查表格可按 本标准附录A选用。
3.3.1生态本底评估应包括整治区域水土环境的基本情况分析、 重要生物栖息地(对于当地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生活繁殖 具有重要支持作用的林地、湿地、湖泊、水塘等区域)以及生态攻 能关键区域(生态廊道、缓冲带、湿地、林地等)的空间分布状况 分析。
3.3.2生态本底评估应在土地整治工程实施之前进行
整治工程设计与建设的重要依据;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完成之后: 应开展生态本底二次评估,分析生态本底变化情况,如发现重要 栖息地以及生态功能关键区域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宜及时 修复
按现行行业标准《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623执行。
4.2.1应根据地形和生产方式规划由块布局形态,相邻由块保持 连通,构造“农田基质一斑块一廊道”合理镶嵌、斑块多样性高的 农田生态景观格局。 4.2.2田块长度和宽度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区域特点, 满足机械作业、灌溉排水以及防止风害等要求,降低对农田生态 系统的扰动。
4.2.3宜适度保留或设计承载生物多样性功能的林地、湿地、灌
4.2.3宜适度保留或设计承载生物多样性功能的林地、湿地、灌 丛等半自然的生境岛屿,保证农田景观中半自然生境的比重。 4.2.4宜保留或设计部分田间沟、养殖沟,引导农田立体生态种 养模式。
4.3.1河流水系布局应与相关水系规划相衔接,可通过获展边 界、连通、导流等改造策略整治河道,提升水网连通度 1避免对天然冲沟以及溪沟的改造,不宜又村级及级以 下等级河道截弯取直。 2宜采用自然软质驳岸、半自然驳岸等形式布设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占比不宜低于80%,保持局部湾道、深潭、浅滩、河滨带 等自然景观格局多样性
4.3.2灌排系统布局应与相关水系规划相衡
,1应结合项目区生态本底调查进行交通组织和系统设计。 Y4.4.2田间道路宜衔接原有道路布设,应避让敏感生境、少占耕 地,避免挖填土方过大,不宜破坏原生植被
4.4.3田间道路应预留小型生物通讠
缘地市蚁耗按布直出 被植物组成的缓冲带。 4.5.2林网布局应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布置生态廊道;候 鸟迁徙生态廊道宜采用乔木类优势乡土树种,动物栖息生态廊道 宜采用草本、灌木相搭配的模式。 4.5.3宜选择抗性强、季相变化明显的树种改造保留林地斑块或 林带DB53∕T 977-2020 硅藻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优化乔灌草搭配,增强垂直空间层次变化。元 4.5.4林网应充分利用现状林地资源并与规划区域性生态廊道 相衔接,根据不同功能进行合理布局。 1沿江沿海防风林树种应以乔木为主,宜采用中等高度的 速生树种。 2滨河防护林应乔木与灌卡结合,宦选取抗土壤侵蚀能力 强、截留氮磷营养盐能力高翁树种。 3田间道路防护林可适度布设绿篱,路肩宜种植或保留根 系发达、生命力强的草本或低矮灌术。 4景观林结合旅游休憩等功能需求,在宜林区域适当种 植观花观叶本上树种
1沿江沿海防风林树种应以乔木为主,宜采用中等高度的 速生树种。 2滨河防护林应乔木与灌非结合,宦选取抗土壤侵蚀能力 强、截留氮磷营养盐能力高的树种。 3田间道路防护林可适度布设绿篱,路肩宜种植或保留根 系发达、生命力强的草本或低然灌木。 4景观林结合旅游休憩等功能需求,在宜林区域适当种 植观花观叶本土树种
5.2.2田块平幕时,应尽量避免打乱表土层与心土层,确需打乱 时,应先将上层进行剥离,待土地平整完成后,再将表土均匀摊 铺到田面上,表土剥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耕作层土壤剥离利 用技术规范》TD/T1048的规定。 ,2.3产业用地复垦后进行平整,应重构表土层、心土层等土层 结构,表土层利用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设占用耕 地表土剥离再利用技术标准》DG/TJ08一2275的规定。 5.2.4实施土地平整后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规定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
5.2.5土地复垦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土地复垦质量
准》TD/T1036的规定。土地平整完成后,应测定土壤中全氮、有 效磷、速效钾等肥力指标,土壤肥力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土地复垦 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相关标准的复垦土地,应按照现行行 业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2148的要求提升肥力
5.3.1生态田(坎)的建造应以降低农田面源污染、为生物提供 栖息地及通道为原则。 5.3.2生态田(坎)应以土质材料为主,可利用本地土壤堆高形 成,田(坎)宽度和高度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地方标准《土地整治 工程建设规范》DB31/T1056的规定。 5.3.3生态田(坎)一侧宜布设底宽效20cm~80cm、深度为 50cm~100cm的矩形或倒梯形的沟 5.3.4生态田(坎)应采用生物护坡,可角生态砖和植草袋在土 沟两侧和底部铺设,可适尚种植能提供蜜源、起到绿肥作用的 植物。
6.1一般规定 息公 6.1.1改造现有水系宜采取生态化工程措施,提升农田灌排水 水质。 6.1.2应在保护原有水系统自然生态功能基础上改善区域水生 态环境,营造水生动植物栖息地。 6.2引排水河道 X 6.2.1断面形式宜多样化乡般采用复式断面和梯形断面,可根 据生态要求和水流特性进行适度调整 1选用复式断面的河道保留主河槽、河漫滩和过渡带等 自然分区特征时保持一定的河漫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 提供栖息生境。 施,为生物栖息创造有利条件。 2.2 2应依据河道平面及断面进行微地形设计,保留主河槽、河 漫滩和过渡带等自然分区,形成深浅交替的浅滩和深潭,产生急 流、缓流等多种水流条件,营造多样化生境 6.2.3河道微地形构建宜优先选用块石、石笼、木头等天然材料。 6.2.4河道护岸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提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生态护岸应考虑生态环境修复及市民亲水需求。优先选
据生态要求和水流特性进行适度调整 1选用复式断面的河道保留主河槽、河漫滩和过渡带等 自然分区特征时保持一定的河漫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 提供栖息生境。 施BS EN 14305-2009 房屋建筑设备和工业装置用热绝缘产品.工厂制多孔玻璃(CG)产品.规范,为生物栖息创造有利条件。 ,2.2应依据河道平面及断面进行微地形设计,保留主河槽、河 漫滩和过渡带等自然分区,形成深浅交替的浅滩和深潭,产生急 流、缓流等多种水流条件,营造多样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