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181-2018 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标准.pdf

GB∕T 50181-2018 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5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031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0181-2018 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标准.pdf简介:

"GB/T 50181-2018 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GB/T)中的一项技术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该标准的全称为《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标准》,主要针对在中国的洪泛区和蓄滞洪区进行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该标准旨在确保在洪泛区和蓄滞洪区的建设项目能够抵御洪水带来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它规定了建筑工程在选址、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和方法,包括防洪设施的建设、建筑物的防洪性能、洪水风险评估等内容。

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防止或减轻洪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保障建筑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以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该标准对于洪泛区和蓄滞洪区的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GB∕T 50181-2018 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Pk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kPa),应由计算 确定; f一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计算 确定; 2在波浪荷载、风荷载或水流荷载以及其他偏心荷载等不 利组合下:

Pkmax < 1. 2 f

式中Pkmax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标准值(kPa) 4.2.6地基基础稳定性的验算DB13(J)∕T 8429-2021 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供热工程技术标准,应根据洪水期间和退洪后的两 种情况计算。

式中:Pkmax一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标准值(kPa)。 4.2.6地基基础稳定性的验算,应根据洪水期间和退洪后的两 种情况计算。 4.2.7对于支挡结构物,当所支挡的土体为粉砂、粉土或黏性 土时,应根据其排水条件及退洪时挡墙后残留的静水压力对支挡 结构物的作用,验算支挡结构物的稳定性。 4.2.8砖、石砌体基础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砌体强度等级不 宜低于MU1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台阶宽高比 的允许值不宜小于1:1.5。

结构物的作用,验算支挡结构物的稳定性 4.2.8砖、石砌体基础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砌体强度等级不 宜低于MU1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台阶宽高比 的允许值不宜小于1:1.5。

宜低于MU1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台阶宽高比 的允许值不宜小于1:1.5。

注:1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干密度pd与最大干密度Pdnax的比值。 2Wop为最优含水量。

4.3.2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当压实填

土为碎石或卵石时,最大干密度可取2.2t/m3~2.3t/m²。 4.3.3当利用压实填土作地基时,不得使用淤泥、淤泥质土 耕土、冻土、膨胀性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作填料。当采 用粗颗粒土作填料时,应选用级配良好的材料

土、冻土、膨胀性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作填料。 粗颗粒土作填料时,应选用级配良好的材料

4.3.4填土基土的处理,应符合下列

1应清除树根、淤泥、杂物及积水等,坑穴应分层回填 夯实; 2 当填土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锯压密实: 3遇有水田、沟渠或池塘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排水 疏干、挖除淤泥或抛填块石、砂砾、矿渣等处理方法; 4当地面坡度不大于10%且土质为非淤泥质土时,可不清 除基底上的草皮,但应割除长草;当山坡坡度为10%~20%时 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当坡度大于20%时,应将基底挖成阶梯 形,阶宽不应小于1m。 土地其一必须验管

水流或地下潜水时,应根据地形和汇水量,做好排水工程。位于 填土区的上、下水道,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 4.3.7压实填土在压实过程中,必须分层检验其干密度和含水

水流或地下潜水时,应根据地形和汇水量,做好排水工程 填土区的上、下水道,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

质量检验点每100m~500m不应少于1个

大于0.5m的淤泥或泥炭土等局部软土时,应挖除,并用碎石或 石渣等回填夯实;当软土厚度大于0.5m且分布范围较小时,可 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板等跨越;当软弱王层厚度不天于0.5m并 且处于稍湿状态时,可采用原土表面夯压处理或选择合适的材料 换填处理;对于理藏深度不大于0.5m的软弱土层也可采用换 填、重锤夯实、砂桩、碎石桩、灰土桩等处理方法。

4.3.9垫层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有机质含量

5%的素土、体积配合比为2:8或3:7的灰土以及质地 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工业废渣等。垫层的设计可按现行 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相关规定确定,

饱和的黏性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时,可采用强夯法。对于饱和 度较高的黏性土等地基,如有工程经验或试验资料证明采用强夯 法有加固效果的也可采用强夯法

4.3.11当地基软土层厚度大于1.0m,难以挖除或挖除不经济

时,可采用透水材料排水,加速排水固结和扩散应力。透水材料 可采用砂砾、土工织物或两者结合使用。待预压基本稳定后再进 行基础施工。

5.1.1本章宜用于烧结普通砖、料石或平毛石实心砌体承重房 屋的抗洪设计,砖和料石承重墙厚度不应小于0.24m,平毛石承 重墙厚度不应小于0.30m。 5.1.2砖、石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优先采用纵横墙共同承重方案; 2承重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 安全层以下各层楼板不应采用木楼板。 5.1.3 近水面安全层以下承重横墙间距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屋的抗洪设计,砖和料石承重墙厚度不应小于0.24m,平毛石承 重墙厚度不应小于0.30m。

表 5. 1. 4 安全层以下房屋的局部墙体高度限值(m)

1.5砖、石砌体房屋的墙体开洞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层以下外墙的开洞率不宜小于0.32,洞口天小及分 布宜均匀;内纵墙与外纵墙的开洞率宜相近;孤立房屋从两端算 起的第一道内横墙与山墙的开洞率宜相近: 2洪泛区平行手水流方向的墙体,蓄滞洪区平行于波浪前 进方向的墙体,开洞应符合正常使用要求,且开洞宽度不宜 过大。 5.1.6砖、石砌体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洪柱、圈梁、钢筋 混凝土现浇带或配筋砂浆带、配筋砌体等抗洪构造措施

混凝土现浇带或配筋砂浆带、配筋砌体等抗洪构造措施。

5.2.1蓄滞洪区砖、石砌体房屋的波浪荷载可按本标准附录C

5.2.1蓄滞洪区砖、石砌体房屋的波浪荷载可按本标准 计算;洪泛区砖、石砌体房屋的水流荷载可按本标准阳 计算。

1受剪承载力验算的截面,可取迎流面受水流荷载面积较 大或竖向压应力较小的墙段; 2受弯承载力验算的截面,可取迎流面受水流荷载面积大 的墙段。

5.2.3蓄滞洪区在波浪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墙体承载力验

1受剪承载力验算的截面,可取垂直于波峰线且承受波浪 水平荷载面积较大或竖向压应力较小的墙段;验算截面的竖向压 应力应包括波浪荷载所产生的竖向效应; 2受弯承载力验算的截面,可取平行于波峰线且承受波浪 荷载大或受波浪作用面积大的墙段。

5.2.5规定时,可不验算横墙受剪承载力。

5.2.5不开洞承重横墙间距(m

5.2.6抗洪安全等级为一、二级房屋的下列部位墙体,

5.2.6抗供安全等级为一 级房至的下列部位回体,伯因键 受弯承载力可按本标准附录F验算。 1非孤立的洞口间墙体; 2中部设置抗洪柱的孤立墙体: 3房屋四角外边缘至门窗洞边的墙体 5.2.7洪泛区内砖、石砌体房屋的墙体开洞率符合本标准第 5.1.5条规定,同时符合表5.2.7规定时,可不验算沿齿缝受弯 承载力。

表5.2.7洪泛区可不验算沿齿缝受弯承载力的墙体(m)

5.2.8蓄滞洪区内砖、石体房屋的墙体开洞率符合本标准第 5.1.5条规定,同时符合表5.2.8规定时,可不验算沿齿缝受弯 承载力。

蓄滞洪区可不验算沿齿缝受弯承载

设计;在波浪或水流荷载作用下应验算孤立墙体平面外受弯承 载力。

5.2.10洪泛区符合本标准第5.1.5条规定且安全层以下

天于3.6m、厚度不小于0.24m、宽度不天于1.5m的抓立墙体, 抗洪柱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不验算平面外受弯承载力。 1抗洪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240mm,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宜低于C25; 2抗洪柱纵向配筋应符合表5.2.10的规定

表5.2.10洪泛区抗洪柱纵向配筋

主:1表中括弧内的数字适用于单层房

2抗洪柱横截面的长边应垂直于墙面。

不大于3.6m、厚度不小于0.24m、宽度不大于1.5m的孤立墙 体,当抗洪柱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不验算平面外受弯承载力。 1抗洪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240mm,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宜低于C25; 2抗洪柱纵向钢筋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

表5.2.11蓄滞洪区抗洪柱纵向配筋

注:1表中括弧内的数字适用于单层房屋。 2抗洪柱横截面的长边应垂直于墙面。

注:1表中括弧内的数字适用于单层房屋 2抗洪柱横截面的长边应垂直于墙面

5.3.1安全层以下承重孤立墙体的中部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抗

洪柱;抗洪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多层房屋,尚应在外墙四角、横墙 旬距大于7.2m的房间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横墙与外墙交接 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设置抗洪柱。

1设置抗洪柱的墙体应先砌墙后浇柱;抗洪柱与墙体莲接 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根直径为6mm 的水平钢筋和直径为4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分布短筋点焊 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直径为4mm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 小于1m或伸至门窗洞边; 2抗洪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不小 于500mm或锚入墙体基础圈梁内: 3抗洪柱顶端应伸至近水面安全层楼板或以上:并应与各 层的圈梁或楼板有可靠的连接

WW/T 0057-2014标准下载5.3.3抗洪柱箍筋直径和间距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纵向配筋为4根直径18mm、20mm或22mm的钢筋 时,箍筋直径宜为8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2当纵向配筋为4根直径14mm或16mm的钢筋时,箍筋 直径宜为6mm,箍筋间距不宜天于200mm; 3在柱的上下端各500mm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宜大 于100mm。 5.3.4内外墙交接处必须咬槎砌筑:当内外墙交接处未设置抗

5.3.4内外墙交接处必须咬槎砌筑;当内外墙交接

注时,对抗洪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房屋,应沿墙高每 0mm设置2根直径为6mm的水平钢筋和直径为4mm的分 筋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直径为4mm的点焊钢筋网片,每 人墙内不宜小于1m或伸至门窗洞边

根直径为6mm的钢筋和直径为4mm的分布短筋点焊组成的拉

结网片或直径为4mm的点焊钢筋网片与承重墙或柱拉结,并伸 人后砌非承重墙内不宜小于1m。后砌非承重墙体顶部应与楼板 或梁拉结。

5.3.6近水面安全层及其以下各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处的 外墙、内纵墙、内横墙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DB13∕T 2480-2017 桥梁预应力孔道密实 注浆质量检测技术规程5.3.6近水面安全层及其以下各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处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