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348-2018 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DB42/T 348-2018 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5983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T 348-2018 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pdf简介:

"DB42/T 348-2018 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是一份由中国某地区(DB42/T指湖北地方标准)制定的技术标准。这份规范主要针对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这是一种利用光纤光栅技术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用于早期发现火灾风险的火灾报警系统。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此类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实施以及验收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包括系统的选型、安装位置、布线、接线、系统调试、性能测试、验收程序等。它旨在确保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保障公共安全和建筑物内的消防安全。

这份规范对于相关行业的设计师、安装人员、维护人员以及验收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确保这类火灾报警系统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DB42/T 348-2018 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DB42/T 3482018

DB42/T 3482018

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以下简称信号处理器) libergratingsignaiprocessor 将光信号经过调制解调处理转变成电信号, 具有显示、报警和输出功能的装置。

4.1.1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器要求

CJ∕T 480-2015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4.1.1.1线型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器适用于下列场所或部位:

a)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各类可燃气体储罐及管线: b)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地铁区间隧道; c)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桥架、电缆沟、电缆夹层等; d)大型配电装置、变电站等电气火灾保护应用场所; e)各类地下空间及粉尘、油气污染严重的场所; f)输煤及各类皮带输送装置及场所; g)各类危险品仓库、存放场所; h)其它易燃易爆或有强电磁干扰的场所; i)密集型探测器在上述场所使用时没有限制条件,但常规型探测器的光栅间距应根据保护对象要 求进行调整 12线型业红业圳威

探测器保护对象的工作环境温度为一40℃~ 探测器与保护对象之间不应被遮挡、隔离。

4. 1. 2 系统要求

系统应符合如下要求: a)系统各组件应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b)系统和施工中使用的各类产品及配件应符合GB16280的要求; c)系统不应安装在下列场所或位置: 1)临近正常火源、热源处; 2)经常受到冲击和搬动的位置

4.1.3信号处理器要求

信号处理器应符合如下要求:

a)应设置在控制室内,设置条件应符合GB50093中相关要求 b)信号处理器接地应按GB50093中有关规定执行。

4.1.4光缆保护要求

DB42/T3482018

光缆敷设应采用穿管或槽盒(沟)进行保护。感温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00mm。 4.2场所设计

4.2.1储油罐区的设计

4.2.1.1每只探测器只能保护一个油罐。 4.2.1.2在储罐区,感温光缆应沿罐壁呈圆形分布。每个感温光栅的间距(沿圆周测量的间距)应不 大于3m。 4.2.1.3在内、外浮顶罐上安装感温光缆,一般安装在浮盘橡胶密封圈附近。传输光缆沿浮盘弦梯、 罐壁护管引出至罐底,再穿管或沿桥架敷设至控制室。 4.2.1.4在拱顶罐上安装感温光缆,一般安装在罐顶护拦的下方,罐顶与罐壁的交界处。 4.2.1.5在球罐上安装感温光缆,一般沿喷淋水管或相应的位置布设罐顶、罐中、罐底三圈。 4.2.1.6在浮顶罐敷设光缆,传输光缆需敷设至浮顶上,并留够伸缩余量以备浮顶升降用。

4.2.2隧道区间的设计

4.2.2.1在交通隧道内安装感温光缆,一般呈纵向布置在距隧道顶部0.15m~0.2m的位置,成直线 排列。顶部呈纵向固定一条钢绞线,将感温光缆用挂钩的形式与钢绞线连接。 4.2.2.2当隧道为单或双车道时感温光缆可单排布设,置于隧道中间。 4.2.2.3当隧道行车道多于双车道时,感温光缆应双排布设。双排布设时,两条感温光缆平行均布, 4.2.2.4 报警分区的设置应不大于100m。 4.2.2.5探测器报警时,应指示出发生火警的分区区域。 4.2.2.6 感温光缆上的每个感温光栅纵向间距应不大于10m。

4.2.3电缆防护的设讯

4.2.3.1探测器应采用接触式的敷设方式对电缆进行探测,可响应火焰规模不大于100mm的密 则器应采用“S”型接触式布置在每层电缆的上表面。 4.2.3.2常规性探测器应采用一根感温光缆只能保护一根电缆的方式,且应沿电缆表面接触式

4.2.4其它场所的设计

4.2.4.1防护发热类保护对象时,应接触式布置在发热物体或发热部位表面。每个发热部位至 式布置1个感温光栅。 4.2.4.2防护火焰热辐射场时,可根据保护对象温度扩散情况确定光栅间距合适的位置,但每 光栅保护范围不能大于GB50116对每只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保护面积的要求。

散情况确定光栅间距合适的位置,但每只感 光栅保护范围不能大于GB50116 #的要求

光栅保护范围不能大于GB50116对每只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保护面积的要求

5.1.1施工技术文件应包括

a)设计施工图、使用说明书; b)系统主要部件的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 5.1.2系统安装前需办理开工报告见附录A,施工应按技术文件进行。

5.1.3安装施工中的记录见附录B、附录C、

3安装施工中的记录见附录B、附录C、附录D

5. 2 系统组件检查

安装施工前DL/T 1000.1-2018 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绝缘子使用导则 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系统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a)各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b)组件上的铭牌应清晰、完整,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它机械性损伤,表面无锈蚀,保护层完好。

5.3 系统的安装施工

调试前应具备完整的技术资料及调试必需的其他资料,并符合本标准5.1.1和5.1.3规定。 调试负责人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参加调试的人员应责任明确。 调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系统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及安装质量。 调试后按照附录B和C规定的内容填写调试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矿山巷道支护用热轧型钢 GB/T4697-2017》7.3竣工验收实施方法包括

a)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应进行3次切换实验,每次实验均应正常; b)信号处理器应进行火灾报警功能、故障报警功能和消音复位功能的测试; c)感温光缆应进行感温探测试验,采用模拟加热的方式对被检感温光栅进行测试,超限应能报警。 7.4抽样方法包括: a)实际感温光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检5只;少于5只者,全检; b)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按实际安装数量2%~5%的比例,但不少于5只; c)检验项目中,当有不合格者时,应进行修复或更换,并进行复检。 7.5系统竣工验收应按GA836的相关规定执行,系统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6一益工验收定成后施工单位应 机范显研身C研显D磁身C中所然文件

表 D.1光缆敷设记录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