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Q/GDW 11729-2017 架空输电线路混凝土预制管桩基础技术规定.pdf简介:
Q/GDW 11729-2017《架空输电线路混凝土预制管桩基础技术规定》是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制定的一份技术标准。这份标准主要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建设中,混凝土预制管桩(也称为H形钢桩或PHC管桩)基础的施工、设计和验收提出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
混凝土预制管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线路基础形式,它使用预制成型的混凝土管桩,具有承载能力强、施工速度快、环保等优点。本标准涵盖了管桩的选择、设计参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验收程序等方面,旨在保证电力线路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施工过程的规范化。
阅读这份标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可以了解如何正确设计和实施混凝土预制管桩基础,确保电力线路的长期运行和电力传输的可靠性。
Q/GDW 11729-2017 架空输电线路混凝土预制管桩基础技术规定.pdf部分内容预览:
7.6.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桩正截面受压
b) 当桩身配筋不符合式规定时: N≤V 式中: N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 Ye 管桩成桩工艺系数,宜取0.7~0.85;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纵向主筋截面面积。
N≤Vf.Aps (38) 式中: N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 管桩成桩工艺系数,宜取0.7~0.85;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一纵向主筋截面面积。 7.6.3计算轴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DB41/T 1843-2019标准下载,一般取稳定系数=1.0。对于高承台基桩、 班身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的基桩,应考虑压屈影响,可按本式 37)、(38)计算所得桩身正截面受压承载力乘以?折减。其稳定系数?可根据桩身压屈计算长度1。 和桩的设计直径d(或矩形桩短边尺寸b)确定。桩身压屈计算长度可根据桩顶的约束情况、桩身露 出地面的自由长度。、桩的入土长度h、桩侧和桩底的土质条件应按表7确定。桩的稳定系数可按 表8确定。
.6.3计算轴心受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一般取稳定系数=1.0。对于高承合基桩、 班身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的基桩,应考虑压屈影响,可按本式 (37)、(38)计算所得桩身正截面受压承载力乘以折减。其稳定系数Φ可根据桩身压屈计算长度 和桩的设计直径d(或矩形桩短边尺寸b)确定。桩身压屈计算长度可根据桩顶的约束情况、桩身 出地面的自由长度。、的入土长度h、桩侧和桩底的土质条件应按表7确定。桩的稳定系数可 表8确定。
表7桩身压屈计算长度!
Q/GDW117292017
Q/GDW117292017
D/GDW117292017
7.6.5预应力管桩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受拉应力验算
a 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预应力管桩,其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一级,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下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下受拉边缘的应力不应 应符合下式要求:
αc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身混凝土正截面法向拉应力(N/mm); 0—管桩桩身截面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N/mm); f—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N/mm)。 7.6.6管桩桩身轴心受拉时,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管桩桩身受弯时,处于弱腐蚀环境的管桩裂 缝控制等级为二级,中等、强腐蚀环境的管桩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 7.6.7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抗拔承载力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50011的规定,对作用于 桩顶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校验。 7.6.8对于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的管桩,其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的验算应符合下列规 定: a 应验算桩身最大弯矩截面处的正截面弯矩; b 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C 桩身所承受最大弯矩和水平剪力的计算,可按本规程设计部分计算:
7.7.1对以下杆塔桩基基础应进行沉降验算:
a)重要线路且地质条件复杂的杆塔桩基; b)对于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重要线路或地质条件复杂的杆塔 桩基; 7.7.2桩基的计算最终沉降量不得超过杆塔地基的沉降允许值,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02 的规定。
Q/GDW11729201
Q/GDW117292017
管基础设计时,可结合地区经验考虑桩、土、承
M,=ZN,y M,=ZNx
M,=ZN,y M,=ZNx
(a)矩形多桩承台(b)等边三桩承台(c)等腰三桩承台 图3承台弯距示意图
M,、M一—分别为绕X轴和绕Y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 x、y—垂直y轴和x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 N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第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反力设计值 b)等边三桩承台[图3(b)】应满足式(37):
M一一由承台形心至承台边缘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 N.mx 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其本组合下三桩中最大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反力 设计值; 桩中心距; 方桩边长,圆柱时c=0.866d(d为圆柱直径)。 · 等腰三桩承台【图3(c)】应满足式(44)、(45):
74a c,) 0.75
M、M,—分别为由承台形心至承台两腰边缘和底边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 5。长向桩中心距; 一短向桩距与长向桩距之比,当a小于0.5时,应按变截面的二桩承台设计: C、C2 分别为垂直于、平行于承台底边的柱截面边长。
Q/GDW117292017
3轴力竖向力作用下桩基础承台受柱的冲切,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边或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桩顶边缘连线所构成的锥体,锥体斜面与 承台底面之夹角不应小于45°(图4)。 受柱冲切承载力可按式(46)~(48)计算:
F, ≤βapBoumf,h F, =F0 0.84 Bo 2+0.2
(46) 【47) (48)
图4柱对承台的冲切示意图 台受上阶冲切的承载力可按式(50)计算(图4): F, ≤2[β,(b +α,) +β,(h, +αu)]βpf,ho
d)对于柱下矩形独立阶形承台受上阶冲切的承载力可按式(50)计算(图4): F, ≤ 2[β,(b, +α,) + β, (h, +α,x)]βpf,ho 式中:
d)对于柱下矩形独立阶形承台受上阶冲切的承载力可按式(50)计算(图4) F, ≤2[β,(b +α,) +β,(h, +α,)]βpf,ho
Q/GDW117292017
Q/GDW117292017
B、By——由式(42)求得,.=aix/ho,2=a,/ho:、,均应满足0.25~1.0的要求; h、b一一分别为、方向的柱截面的边长; ai、aiy一分别为x、y方向柱边离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注1:对于环形管桩,计算时应将其截面换算成方形管桩,即取换算柱截面边长b。=0.8d。(d.为圆柱直径) 换算桩截面边长b,=0.8d(d为圆桩直径)。 注2:对于柱下两桩承台,宜按深受弯构件(l。/h<5.0,l。=1.15l.,l.为两桩净距)计算受弯、受剪承载力, 不需要进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对位于柱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基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承台受基桩冲切的承载力:
不需要进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对位于柱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基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承台受基桩冲切的承载力 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按式(51)~(53)计算(图5): N, ≤[B.(c, +αj, /2)+ B.(G +αi, /2)1βm.f,h (51)
N,≤[B.(c, +α.. /2)+ B.(c + α./2))B.fh
(51) (52) (53)
0.56 0.56 2, + 0.2
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下角桩(含复合基桩)反力设计值: B、B,—角桩冲切系数; 、ai——从承台底角桩内边缘引45°冲切线与承台顶面或承台变阶处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 的水平距离;当柱边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45°线以内时,则取由柱边或承台变阶 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图5): 1一 角桩冲跨比,2x=aix/ho,2,=4,/ho,其值均应满足0.25~1.0的要求: 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
(a)锥形承台 (b)阶形承台 图5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角桩冲切计算示意图
图5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角桩冲切计算示意图
7.8.5柱下桩基承台,应分别对柱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贯通承台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进行验算。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DB∕T 29-200-2019 天津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 7.8.6对于柱下桩基,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验算柱下或桩 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7.8.7当进行承台的抗震验算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50011的规定对承台顶面的地震作用效 应和承台的受弯、受冲切、受剪承载力进行抗震调整
Q/GDW11729201
8.1.1管桩基础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a)调查场地及毗邻区域内的地下及地上管线、建筑物及障碍物受沉桩施工影响的情况,并提 出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 b) 调查现场的地质、地形、气象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安全质量措施: c) 处理或清除场地内影响沉桩的高空及地下障碍物: d 平整场地,地基土表面处理; e 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设置坐标、高程控制点及轴线定位点: f 管桩基础施工图、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纪要: g) 供电、供水、排水、道路、照明、通讯以及临设工房等的安设: h 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机械化)施工方案; 对防汛有影响的工程,汛期施工时,应执行防汛工作的有关规定; h 其他相关工作。 8.1.2 管桩施工前,管桩外观检验应满足附录G中的表G.1要求,还应具备如下文件或资料: a 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b) 向施工作业人员作技术安全交底: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拟建场地周围道路及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和高空线路等相关的技术资料: e 主要施工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所具备的资格证明: g) 管桩出厂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 h 施工工艺的试验资料: 1 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 j)其他相关资料。 8.1.3结合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技术特点、地形地质、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等综合因素,选择安全 可靠、经济适用的施工机械装备。 8.1.4管桩施工可能影响附近建(构)筑物时,应采取减少震动和挤土影响的措施,必要时,应对 受影响的建(构)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并设置观测点;在毗邻边坡打桩时,应随时注意打桩对边坡的影 响。 8.1.5抗拔桩及高承台桩,应对其接头连接部分采取防锈和防腐等处理措施。 8.1.6管桩的混凝土强
8.1.1管桩基础施工前201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应完成下列准备
8.2管桩的吊运和堆放
8.2.1管桩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