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4007-2015 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pdf简介:
NB/T 14007-2015《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是一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技术标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页岩气资源的评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页岩气是指储存在页岩层中的天然气资源,是一种新兴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该标准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页岩气的地质评价、储层评价、气藏评价、开发潜力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各个环节。它涵盖了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的全过程,对于提高页岩气资源的勘查准确性、开发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这个技术规范,相关行业和部门可以统一评价标准,保证页岩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因此,它是我国页岩气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据。
NB/T 14007-2015 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1页岩气基础地质条件分析
页岩气基础地质条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构造、沉积及地层发育背景分析; b)含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的区域地质条件分析; c)页岩气的形成富集条件研究,包括页岩气层段的有机地化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等; d)页岩气勘探程度与发现情况研究。
分别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划分评价单元。
DB32/T 1321.4-2019标准下载分别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划分评价单元。
4.2.1平面评价单元划分
平面评价单元按含油气盆地的地质构造单元或特定区块划分。 a)当评价区面积大于地质构造单元面积时,可按含油气盆地的一、二、三级构造单元进一步细分 (构造单元划分参照SY/T5978),视资料丰富程度、评价范围大小及精度决定。 b)当评价区面积小于地质构造单元面积时,应按照地质单元编图,以便于从地质特征上保证资源 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页岩气资源评价仍按照评价区进行
4.2.2纵向评价单元划分
纵向评价单元按页岩气层段划分,主要依据钻井、录井、测并、露头剖面、地震及相关测试分析资 料划分,具体如下: a)以富有机质的页岩为主(可含少量砂岩、碳酸盐岩等夹层),总有机碳含量(TOC)不小于1.0%, I、II,型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不小于1.1%,I2、IⅡⅢ型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不小 于0.7%,厚度达到单独开采价值; b)在相似地层压力系统内,顶、底板为致密岩层,内部无明显水层; )在气测曲线、电测曲线上具有一定的含气异常。
依据实际资料情况把评价区划分成高、中、低三种勘探程度区,不同勘探程度评价区选择 源评价方法。 高勘探程度:目的层有地震详查或三维地震资料,有一定量钻遇目的层的预探井、评价井 分析化验、测井资料等。页岩气基础地质条件清楚,具有页岩气的成功探井,可全面获取页岩
NB/T14007201F
建参数及资料,能够计算最终可采储量(EUR) 中勘探程度:有部分二维地震资料,有少量钻遇目的层的预探井或区域探井等资料,有部分分析测 式资料,页岩气基础地质条件较清楚,可获得部分页岩气评价关键参数值,特别是含气量数据。 低勘探程度:仅有少量地震资料,或非震物化探资料,没有针对目的层的钻井资料,页岩气资源评 介关键参数取值困难,特别是含气量数据仅能靠类比方式得到
4.4.1页岩气层段厚度确定
岩气层段厚度的确定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利用钻井岩心、岩屑、录测井及相关测试分析资料确定; 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剖面及相关测试分析资料确定; 利用地震面特征横向追踪确定; 按沉积特征推测勘探程度极低地区的页岩气层段厚度。 1:在平面上统计每个参数点的页岩气层段厚度,绘制厚度等值线图,并统计概率分布,形成累计概率曲线。 2:统计每个参数点的页岩气层段的厚度及其相关参数时,按泥页岩类、砂岩类、碳酸盐类等不同类型岩性分别 统计计算。其中,泥页岩类需计算吸附气含量和游离气含量,砂岩类和碳酸盐岩类只计算游离气含量。每种 岩性对应的各种属性参数可采用厚度加权平均取值,其计算式为
式中: 4X 目的层段某参数加权平均值 h, 第i小层厚度; F 第i小层参数值算术平均数; m 小层的个数; n 第小层中测试点的数目。
Z(h ×X) AX=1 Zh X, = n
4X 目的层段某参数加权平均值; h 第i小层厚度; 第i小层参数值算术平均数; m 小层的个数; n 第i小层中测试点的数目。
4.4.2页岩气层段计算面积确定
依据页岩气层段厚度等值线图,圈定有机碳含量(TOC)不小于1.0%,且镜质体反射率(R。) 1.1%(I、I型有机质)或不小于0.7%(II2、Ⅱ型有机质)的面积作为计算面积。砂岩、碳 等夹层的面积依据沉积相及地震资料等确定。
4.4.3页岩密度确定
含气量的获取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解析法现场实测含气量(参照SY/T6940); b)依据含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计算游离气含量(参照SY/T6940); c)等温吸附法测量吸附气量; d)类比法推算含气量。
NB/T140072015
岩的最大吸附能力,应谨慎使用该数据。 注2:将获得含气量统计概率分布,形成累计概率曲线。
本标准根据不同的勘探程度选择不同的资源量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包含但不限于FOF 型法、体积法和含气量类比法。
4.5.2基于产能的类比法
该方法宜适合于中勘探程度区的页岩气资源评价。具体方法参见附录A.2。
4.5.4含气量类比法
将含气量作为主要的类比参数进行类比,该方法宜适合于低勘探程度区的页岩气资源评价。具体方 法参见附录A.3。
本标准根据不同的勘探程度选扌 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包含但不限于 法、类比法(基于EUR类比估算可采系数和地质风险分析法类比可采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高勘探程度区,并且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数据。该方法以产量和时间的统计资料为 作出产量/时间递减曲线图。该方法适用于产量处于递减阶段的页岩气评价区。具体执行参照SY 2010 中的 6.3。
a)基于EUR类比估算可采系数。 适用于中、高勘探程度区,可采资源量通过地质资源量乘以可采系数获得。具体方法参见 附录B.1。 b) 地质风险分析法类比可采系数。 适用于低勘探程度区,可采资源量通过地质资源量乘以可采系数获得。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2
5.1资源评价可靠性和合理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可靠性分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a)各种评价资料使用情况说明; b)评价方法适宜性及关键参数取值方法说明; c)不确定因素分析。
合理性分析可将评价区的页岩气资源量与其生烃量和残留烃量进行对比分析。
5.2资源量可信度划分
资源量按照可信度划分为可靠资源量及远景资源量。 可靠资源量:由中、高勘探程度区获得的参数值计算的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 远景资源量:由低勘探程度区获得的参数值计算的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
资源量分级按页岩气层段的资源丰度划分为三级: a)1级资源量:资源丰度>5×10°m²/km²; b)II级资源量:2×10°m²/km²<资源丰度<5×10°m3/km²; c)IⅡI级资源量:资源丰度<2×10°m²/km²
a)资源层系划分:××界××系(下古生界××系、上古生界××系及中生界××系和新生界 系)等层系进行评价; b) 资源埋深划分:分浅层(小于2000m)、中深层[2000m,3500m)、深层[3500m,4500m 超深层(大于4500m); c 资源沉积相划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 d 资源地理环境划分:平原、丘陵和湖沼,山地和高原,沙漠和戈壁
a)资源层系划分:××界××系(下古生界××系、上古生界××系及中生界××系和新生界×× 系)等层系进行评价; b) 资源埋深划分:分浅层(小于2000m)、中深层[2000m,3500m)、深层[3500m,4500m】和 超深层(大于4500m); c 资源沉积相划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 d)资源地理环境划分:平原、丘陵和湖沼,山地和高原,沙漠和戈壁
6.1页岩气资源评价报告
页岩气资源评价报告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各评价区勘探现状; 各评价区基本地质特征; c) 各评价区页岩气资源量计算; d) 评价结果可靠性及合理性分析; 各评价区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
页岩气资源评价报告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各评价区勘探现状; b) 各评价区基本地质特征; c) 各评价区页岩气资源量计算; d)i 评价结果可靠性及合理性分析; e) 各评价区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
附图图件主要包括以下图件,宜根据评价区勘探程度及资料完备情况具体确定。图件按 标准,参照SY/T5615执行。 a)基本地质条件图:如构造图、沉积相图:
图件主要包括以下图件QB∕T 2471-2000 聚丙烯(PP)挤出片材,宜根据评价区勘探程度及资料完备情况具体确定。图件按照工业制图 照SY/T5615执行。 基本地质条件图:如构造图、沉积相图:
b)总有机碳含量(TOC)等值线图; c) 镜质体反射率(R。)等值线图; d) 页岩气层段厚度等值线图: e) 含气量等值线图; f) 脆性矿物含量等值线图; g) 顶面埋深等值线图; h) 代表性的钻井面; i) 目的层地层对比图; j) 单井生产曲线图; k) 页岩气资源平面分布图(包括分布层系、深度、地理环境等)。
附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表格: a)页岩气资源评价基础数据表(参见附录C,表C.1); b) 页岩气层段厚度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2); c)页岩气层段计算面积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3); 页岩气资源量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4); e 页岩气资源按可信度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5); 页岩气资源分级评价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6); 页岩气资源按埋藏深度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7); h 页岩气资源按沉积相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8); 页岩气资源按地理环境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9)。
附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表格: a)页岩气资源评价基础数据表(参见附录C,表C.1); b)页岩气层段厚度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2); c)页岩气层段计算面积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3); d)页岩气资源量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4); 页岩气资源按可信度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5); ? 页岩气资源分级评价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6); g 页岩气资源按埋藏深度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7); 五) 页岩气资源按沉积相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8); 页岩气资源按地理环境分类统计表(参见附录C,表C.9)
A.1基于产能的类比法一FORSPAN法
NB /T140072015
方法利用FORSPAN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时HG/T 21608-2012 液体装卸臂工程技术要求,首先要把一个已开发页岩气地区划分成若干 气单元,通过模拟每一个页岩气单元的参数分布,用相应的参数分布计算各个页岩气单元的剩 气资源量,并汇总为整个评价单元的页岩气资源总量。其评价结果用概率表示,评价过程主要 下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