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pdf

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6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4976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pdf简介:

《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12年发布,全称为《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试验的各种方法、程序和要求,包括材料的取样、试件的制作、试验设备的选择、试验过程的控制、试验数据的处理以及试验结果的评价等。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试验,包括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实体、预制构件、材料性能测试等。它为混凝土结构试验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有助于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是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试验设计、操作和分析数据的依据。

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验系数允许值应按照本标准表7.3.3中相应的加载系数进行 取值。 9.3.7本条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计算中构件重要性系数% 和承载力检验修正系数刀的确定方法。重要性系数根据受检构件 所在结构的安全等级确定。当按构件实配钢筋计算而进行承载力 检验时,修正系数按本条提供的公式计算,其中承载力及内力可 为弯矩、剪力、轴力或扭矩等,应根据结构受力和承载力标志类 型而定

9.4.1使用状态试验的检验项目由结构的使用功能和适用性确 定。烧度、开裂简载、裂缝宽度等指标日按照设计规范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下的要求确定。当结构有舒适性要求时,还应按照本标 准第10.3节的方法检验自振频率、振幅、加速度等指标。 9.4.2使用状态试验主要检验构件的开裂荷载以及构件在使用 状态试验荷载值下的挑度、最大裂缝宽度等指标。由于是短期加 载试验,而规范的有关限值均考虑了荷载的长期作用效应,因此 试验检验充许值均应将规范限值折算为短期荷载试验允许值,该 值一般较规范充许值严格 9.4.3如在加载到相应的临界试验荷载值之前,任一构件的任 一指标超过检验允许值,均应判定结构不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的检验要求。根据本标准第5.3.5条确定相应的检验荷载实测 值,并将该实测荷载作为结构满足使用状态的最大荷载组合值, 可返算结构可承受的最大使用荷载值。 9.4.4承载力试验中,结构受检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或控制截面 出现表7.3.3所列的任何一种承载力标志,都表明结构或构件已 达到相应受力类型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试验前应对结构进行必 要的计算分析,对其极限承载力和可能出现的标志进行预估。但 承载力试验存在不确定性,每种标志对应的临界试验荷载值又不 109

相同,故承载力检验以最先出现的承载力标志来判断承载力是否 满足要求。只要试验中出现任何一种检验标志即停止继续加载, 并以检验荷载实测值来判断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出于经济方面考虑,对经试验达不到预定要求的结构,一般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加固或限制使用荷载的方法,使得结构性能 仍能够达到要求:对于同时进行了使用状态与承载力试验的结 构,由于两个阶段试验根据检验荷载实测值分别得到的结构可承 受最大使用荷载值一般情况下是不同的,而结构应同时满足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故应取较小值。 9.4.5不同的承载力标志对应的检验要求不同,试验以最早出 现的承载力标志进行合格性判断。如最早出现承载力标志时的承 载力检验系数已天于或等于该标志对应的加载系数,则可判断结 构满足承载力要求。如加载至第9.1.7条规定的最大限值仍未出 现任何承载力标志,则表明结构各承载力标志对应的检验系数实 测值均大于充许值,应直接判定受检构件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10结构监测与动力测试

析和高级分析,分析数据来自实时现场采集和定期人工采集。结 构损伤识别的方法有养护管理评估法、比对评估法、趋势分 析评估法、动静结合评估法、局部损伤评估法、累积损伤及剩余 寿命评估法等。 安全评估系统是结构监测系统的核心,系统根据预设的要 求,对结构的不正常表现作出及时诊断并找出其根源,预测未来 的发展趋势,避免安全隐患。结构安全评估系统可分为在线评估 和离线评估两部分:在线评估主要对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基 本的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设立预警系统,给出结构的初步安全 状态评估:离线评估主要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态 分析等综合性的高级分析,并对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给出定性或定量的评判。 10.1.5结构监测仪器仪表系统除了要满足结构试验的常规要求 外,由于所使用的环境条件复杂、监测周期长:因此对其可靠性 和稳定性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10.2.1对施工阶段结构进行监测的目的在于评估结构在施工过 程中不断变化的受力工况和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状态,监测和评估 结果是指导结构下一步施工的依据。与使用阶段监测不同,施工 阶段监测周期较短,但结构自身及其受力状态始终处于变化之 中,因此通过监测所获得的实际结构的动一静力行为可用来掌握 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以指导施工,还可验证施工模拟分析的模 型、结果和设计计算假定,并开展其他相关研究。 10.2.2施工阶段结构监测适用于特殊或复杂结构中对结构性能 影响显著,但又难以事先予以预判的各种性能指标的监测,这些 性能指标由于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或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施工前 维以定量探讨。由于监测结果包含了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故通 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比设计阶段做了诸多假定的理论分 所更能真实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对施工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GB∕T 38112-2019 管廊工程用预制混凝土制品试验方法10.3使用阶段监测

10.3.1对使用阶段结构进行监测的目的,在于评估结构在长期 使用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工作状态。与设计阶段的考虑不同,监测 结构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并非只考虑时间的影响,而是基于结 构在使用阶段的实际承载受力状态。因此,使用阶段的监测更加 客观,更能保障结构的耐久性及整个生命周期运行成本的合理配 置。使用阶段监测和评估的结果,是对结构进行维修、加固或拆 除等决策的依据。 虽然绝大多数结构使用阶段的监测都是从监控与评估出发 的,但由于这些结构的力学和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在 设计阶段往往难以完全掌握和预测其材料特性和力学行为,分析 时只能以很多假定条件为前提。因此,通过监测所获得的实际结 构的动一静力行为,还可以用来验证理论和计算假定。另外, 监测实际结构还可以作为研究类似结构的“现场实验室”,通过 监测探索和研究未知领域。 10.3.2由于使用阶段监测技术难度大、监测成本高,目前主要

久性给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为结构维护、维修提供依据。 10.4结构动力特性测试 10.4.1结构振动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致结构或构件的开裂、基础变形或下沉等; 2对人体的影响,振动影响人体的舒适度甚至危害人的 健康; 3对仪器、设备的影响。 受振动影响明显的混凝土结构主要包括大跨结构、超高结构 等,由于自振频率较低,振动影响显著,还有部分结构由于使用 功能的原因,对振动影响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动力特性测 试,确定振动影响程度,便于采取相应措施, 10.4.2结构动力特性测试可根据测试目的选择下列人工激励或 天然脉动激励方式和设备: 1激励方式 原位测试结构的自振频率、基本振型和阻尼比时,激励方式 宜采用天然脉动条件下的环境激励方式,测试时应避免外界机 械、车辆等引发的振动。 需要测试结构平面内多个振型时,宜选用稳态正弦扫频激 振法。 需要测试结构空间振型时,宜选用多振源相位控制同步的稳 态正弦扫频激振法。 2激振设备 当采用稳态正弦扫频激振法时,宜采用旋转惯性机械起振 机,也可采用液压伺服激振器。激振器的位置和激振力应合理选 择,防止被测试结构的振型畸变,激振器激励位置避开结构低阶 115

3量测仪器 目前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多采用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 集信号调理器、低通滤波器、放大器、抗混滤波器、A/D转换 器等功能于一体。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各种组合式测试系 统还可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 动力特性测试系统仪器中的某些原件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会因使用程度和时间而有所变化,各类传感器、放大器和采集记 录等设备需配套使用,且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校准内容主要包括 灵缴度、频率响应和线性度,根据需要有时尚需进行自旅频率、 阻尼系数、横向灵敏度等项目的校准。仪器的校准方法有分部校 准和系统校准两种,为保证各级仪器之间的耦合和匹配关系,并 取得较高的精度,宜采用系统校准法。 10.4.3本条列举了一般的动力特性测试项自,具体项目和测量 参数应根据结构特点和测试目的确定。对吊车染等承受移动荷载 的结构,有时还要测定结构的动力系数。 0.4.4动力特性测试前应编制测试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分 析,在明确测试目的和主要项目的前提下,通过分析预估所测试 参数的大致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并选择合理的测 点和采样频率、数据采集时间等测试参数。 10.4.5本条列举了一股动力特性测试的基本步骤,布置传感器 时应考虑下列要求: 1测定结构动力特性时,传感器安装的位置应能反映结松 的动力特性: 2传感器在结构平面内的布置,对于规则结构,以测试平 动振动为主,测试时传感器应安放在典型结构层靠近质心位置: 对于不规则结构,除测试平动振动外,尚应在典型结构层的平面 端部设置传感器,测试结构的扭转振动; 3传感器沿结构竖向宜均匀布置,且尽量避开存在人为干 扰的位置;

4传感器与结构之间应有良好的接触,不应有架空隔热板 等隔离层,并应可靠固定: 5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轴方向应与测试方向一致: 6当进行环境激励的动力特性测试时,如传感器数量不足 需要作多次测试,每次测试中应至少保留一个共同的参考点。 现场测试保存数据后进行简单处理和分析。如实测结果与预 估情况基本一致,则现场测试结束;如实测结果与预估情况相差 较大,并导致不满足数据分析的要求,则需要调整仪器设备或测 试参数,然后重新进行测试。 10.4.6采样是将连续振动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理论上采样 频率越高所得离散信号就越逼近于原信号,但过高的采样频率 对固定长度的信号,采集到过大的数据量,给计算机增加不必要 的计算工作量和存储空间:若数据量限定,则采样时间过短,会 导致一些数据被排斥在外。如采样频率过低,采样点间隔过远, 则离散信号不足以反映原有信号波形特征,无法使信号复原,造 成频率混叠。根据采样定理,不产生频率混叠的最低采样频率应 为最高分析频率的2倍,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的采样频率一股可取 结构最高阶频率的3倍~5借,如最高阶频率估计不准,则可取 4倍10倍。 10.4.7、计算结构动力特性参数的频域分析法,是基于结构频响 数在频城内分析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模态参数的 方法。时域分析法是基于结构脉响函数在时间域内分析结构动力 特性参数的方法。为减小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对频域数据应采 用滤波、零均值化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对时域数据应进行零点漂 移、记录波形和记录长度检验等预处理。 结构的自振频率可采用自功率谱或傅里叶谱方法进行计算: 结构的阻尼比可采用半功率点法或自相关函数进行计算,有激励 条件时可按时程自由衰减曲线求取:结构的振型宜采用自谱分 析、互谱分析或传递函数分析等方法计算。 10.4.8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影响分析与评价的目的在于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