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997-2014 冷轧电工钢工程设计规范.pdf

GBT50997-2014 冷轧电工钢工程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540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50997-2014 冷轧电工钢工程设计规范.pdf简介:

《GBT50997-2014 冷轧电工钢工程设计规范》(简称GB/T 50997-2014)是一份由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并实施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冷轧电工钢的工程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冷轧电工钢是一种特殊用途的钢材,主要用于电力、电子和通信等领域,制造变压器、电机、电磁铁等电器设备的铁心。

该规范涵盖了冷轧电工钢的生产工艺、材料性能、结构设计、设备选型、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安全与消防等多个方面。它为冷轧电工钢生产线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了科学、合理和可行的指导,旨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简而言之,这份规范是冷轧电工钢工程设计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GBT50997-2014 冷轧电工钢工程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6.2.6110kV(35kV)系统接地方式应由上级变电站确定。10kV 配电系统可采取经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接地系统设计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 的有关规定。

6.3.1电缆配电线路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

5.3.1电缆配电线路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 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 由由继宫选用交联取之峰绝缘取气乙烯护套由由由缆

.3.1电缆配电线踏的设计应衬合现

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 6.3.2电力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6.3.3厂区内供配电线路敷设方式宜以电缆隧道为主DB32∕T 4073-202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局部采用 电缆沟、埋管或沿吊车梁下敷设

7.1.1冷轧电工钢工广的用电负荷中,退火炉密封辊、退火炉和

7.1.4冷轧电工钢丁厂照明和起重机宜分别采用专用变压

7.1.5各生产机组动力变压器宜采用D/yn11连接组别。整流 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宜采用可抑制谐波的连接组别方式。 7.1.6低压供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 7.1.7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 设计规范》GB50054的有关规定。

7.2.1电气传动系统宜采用全交流传动方式。需要调速的传动 设备应采用全数字式交流变频调速设备传动。轧机主传动系统宜 采用交直交水冷型变频传动装置。恒速电机应采用电动机控制中 心传动。恒速笼型电机应采用全压起动方式,当条件不充许全压 起动时应采用软起动等降压起动方式。

7.2.2连续生产机组需要变频调速的传动电动机,宜采用“公共 整流器十逆变器”供电方式。同一生产机组同时处在逆变、电动状 态的逆变器宜联接在同一个公共整流器直流母线上,整流器宜选 用带能量回馈的型号。

各种有调速要求的泵类、风机类传动系统宜采用交流变频 系统。

7.2.3各种有调速要求的泵类、风机类传动系统宜采用

7.3.1电气室的位置应靠近负荷中心,各生产机组的电气室数量 应根据机组工艺布置及用电负荷分布确定。 7.3.2(常化)酸洗机组、轧机、连续脱碳退火及绝缘层机组、连续 脱碳退火及涂氧化镁机组、热拉伸平整机组、环形炉等机组电气 室,宜设置地下室或电缆夹层

7.3.6电缆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邦

7.3.7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表

7.3.7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及《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的有关规 定,

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定。

7.3.9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的有关规定。

8.1.1温度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温度仪表应符合下列我

1热电阻分度号宜采用Pt100:热电偶根据测温范围应选择 分度号为E、K、S、B的热电偶。 2退火炉辐射管管壁温度测量应采用铠装热电偶。 3插人式温度测量仪表应根据工艺管径选择合适的置人深度。 4应根据被测介质的腐蚀性、温度和压力等特性,选择合适 的测温元件保护管材质。 5需要连续测量带钢温度时,宜采用红外高温计。 8.1.2压力仪表应根据被测介质的腐蚀性选择合适的接液材质, 对强腐蚀性的酸性介质,宜采用隔膜密封式压力变送器。

1节流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气体及不导电的液体流量检测宜采用节流装置; 2)对于温度、压力波动较大的气体流量测量应进行温度、压 力补偿; 3)节流装置取压及安装方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安装 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系列 标准GB/T2624.1~GB/T2624.4的有关规定。 2电磁流量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对导电液体介质的流量测量,宜采用电磁流量计; 2)当被测介质中含有磁性或可磁化物质时,不宜采用电磁 流量计; 3)对于碱性介质,电极材质宜采用不锈钢:对于强腐蚀酸性介

质,电极材质宜采用钼金属,内衬材质宜采用聚四氟乙烯; 4)维护空间不足或振动较大的场所,宜选用分体式电磁流 量计。

8.1.4物位仪表宜符合下列表

1在正常工况下液体密度易发生明显变化的介质,不宜 静压式或差压式液位计。 2对含有磁性或易磁化物质的测量介质,不宜采用磁 磁浮子液位计。 3对干强腐蚀性介质液位的测量宜采用非接触式液位

8.1.5退火炉分析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铁企 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21368的有关规定。 2能源介质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出冷轧电工钢工厂的能源介质,应设置计量仪表; 2)各生产机组产生、消耗和回收的能源介质,宜设置计量 仪表。

3生产机组的能源介质计量信号宜在其对应的基础自动化 系统显示、管理。 4能源介质计量单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及其 应用》GB3100、《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和《量 和单位系列标准》GB 3102.1~GB 3102.13的有关规定。

8.2.2仪表气源应符合下列规

1在建、构筑物内使用的仪表,气源应采用净化压缩空气;在 露天使用的仪表,气源可采用空气或氮气。采用氮气作为仪表气 源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仪表气源正常供气压力应为0.4MPa~0.6MPa。 3仪表气源品质应符合所选气动仪表的要求。

8.3.1现场仪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该仪表的测量和维护要求。 8.3.2腐蚀性介质取样装置的耐腐蚀性能不应低于相应的工艺 管道及设备。

3.3强腐蚀介质区域的电缆和电缆敷设材料应采用耐腐负

8.3.3强腐蚀介质区域的电缆和电缆敷设材料应采用耐腐蚀材 料或采取防腐蚀措施,

3.5在仪表测量管路内的介质会发生冻结、凝固和析出结

车间内,仪表气源宜从车间内压缩空气总管上单独敷设支管,并宜 与工艺设备气源用支管分开,敷设支管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仪表 设备的布置和数量确定。

9.1.1自动化系统宜分为基础自动化系统(1.1)、过程自动化系 统(I2)、制造执行系统(MES)。 9.1.2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并应能满足增加功 能或改造的需要

9.2.5人机界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

1人机界面应满足各种T况下操作需求。 2人机界面应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安全色》GB2893巾对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的要求。 3各生产机组操作室、机旁操作台(箱)上应设置正常停车、 快速停车、紧急停车按钮,紧急停车按钮宜采用带机械保持的红色 蘑菇头按钮。

4通过人机界面计算机或触摸屏等进行的重要操作,应头 止误操作的措施

9.2.6紧急停车应符合下列

1紧急停车区域的划分应按工艺生产关联的密切程度划分, 与触发点密切相关的设备应划分到同一区域。 2紧急停车系统应由安全继电器构成的硬件电路或安全 PLC组成。 3紧急停车状态应人工确认后手动解除,且解除后不应导致 相关设备的自动重新起动

9.2.7过程数据采集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功能较复杂的生产机组,宜设置过程数据采集系统。 2应根据功能需求确定系统的结构形式以及数据采样、存储 与处理方式。

9.3过程自动化系统(L2)

1各生产机组宜分别设置过程自动化系统,其管理范围应包 括从钢卷上线生产,到生产结束下线为止。 2过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以用户调查和需求分析为先导, 并应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

9.3.2硬件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9.3.2硬件配置应符合下列

丁应依据容机组生产规模、软件运行需求和操作使用而求, 配置服务器、工程师站及操作终端。 2服务器宜选用有数据校验、余存储、余网卡等配置的 可靠性高,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强的计算机,可依据需要增配磁 盘柜、磁带机等存储设备。 3应通过服务器与L1、MES或其他关联生产机组L2通信。 ←在电磁干扰影响较大的区域设置的操作终端应选用IPC。 9.3.3软件配置应依据系统规模、运行环境和操作使用要求,配

JC∕T 720-2011 蒸压釜置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数据库系统、数据通信程序和调试维护 工具。

9.4制造执行系统(MES)

1冷轧电T钢工广制造执行系统的设置,应能满足冷轧电工 钢工广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对物流、信息流精细化管理需要,并应 与企业发展规划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相适应。 2制造执行系统管理范围宜覆盖整个冷轧电工钢工厂所有 生产机组、磨辊间、检化验中心、原料库、中间库和成品库等生产单 元的生产组织和物流管理。 3制造执行系统的设计应遵照统一规划、合理配置、互联互 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4制造执行系统的改造应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设施。 5制造执行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技 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GB/T22081的有关规 定,

4.2系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

1网络设计应符合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并应采用统一的 命名规则、域名系统及VIAN划分原则。 2制造执行系统网络逻辑上应为独立的局域网DB12/T 546-2014标准下载,应利用网络 互联设备与企业ERP系统、上下游MES系统、各工艺单元过程自 动化系统及必要的基础自动化系统实现通信。 3 制造执行系统网络与其他局域网的连接应采取隔离措施 应用软件的体系结构应采用C/S、B/S或其混合模式。 9.4.3 系统硬件和软件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主机、存储设备配置应具备扩展条件。 硬件设备配置应满足应用软件要求。 服务器主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部门级服务器; 2)宜采用双机备用方式; 3)应采用RD存储技术。 4应使用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并宜采用通用的、成熟的开发 工具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和通信中 间件。 5网络中所使用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关键设备应是 智能的可管理设备。 6核心交换机应采用三层以上(包括三层)交换的企业级交 换机。 7 汇聚层和接人层宜采用二层交换的工作组级或部门级交 换机。

9. 4. 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