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273-2019 *热供热站设计规范NB/T 10273-2019 *热供热站设计规范简介:
NB/T 10273-2019 《*热供热站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一部关于*热能利用的专门设计规范。这个规范主要针对*热供热站的设计和建设,它规定了*热供热站的选*、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热能的高效、安全和环保利用。
以下是该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热资源丰富*区的新建、扩建和改造的*热供热站的设计。
2. *热资源评价:规范要求对*热资源进行详细的勘查和评价,包括*温、流量、水质等参数。
3. 设计原则:强调*热供热站设计应遵循经济、高效、环保和安全的原则。
4. 系统设计:规定了*热供热站的总体布局、热源系统、热力输送系统、热量分配系统和热交换设备的设计要求。
5. 建筑和设备选型:对供热站的建筑结构、保温措施、设备材料的选取等提出具体标准。
6. 安全防护:强调了对*热供热站的热安全、水安全、电气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防护措施。
7. 环境保护:规定了*热供热站运行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如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热资源等。
8. 运行管理:给出了*热供热站的运行维护管理规定,包括定期检查、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等。
总之,NB/T 10273-2019《*热供热站设计规范》是一个指导*热供热站建设与运营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于推动我国*热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NB/T 10273-2019 *热供热站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2019年11月04日
NB/T102732019
GB/T 2423.51-2012标准下载NB/T 102732019
本规范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 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7)52号)的要求,由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中国石油 工程建设有限**华北分**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完成。 本规范共分11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供热站布置、工艺系统、监测和控制、 供热站管道、防垢、防腐及保温、*用工程、环境保护、化验和检修等。 本规范由能源行业*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 和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华北分**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 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北京市海淀区北四 环中路263号:****:100083),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单位、参*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华北分** 参*单位:胜利油田森诺胜利工程有限**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 天津大学 主要起草人:李宏武 樊梦芳 赵丰年 刘亮德 陈焰华 何建东 刘中平 许豪张焱 李希华 闻利华 张同秀 黄圆圆 雷建平 军 许文杰 金光彬 王琦 经秋霞马春红 主要审查人:周航兵 王剑波况国华 陈情来 达 郑晓菲 付伟 陈必亮 本规范于2019年首次发布。
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水热型*热井提取*热水为热源,供热介质为热水的新建、改扩建*热供热站 的设计
2.0,1*热梯级利用 geothermalenergycascadeutlization 将不同温度要求的用热设备串联运行,由高温到低温逐级利用*热水的热能的方式。 2.o.2*热有效利用率gcothcrmalcffectiveutilizationratic *热水进出*热供热站总温降与相对于室内供暖设计温度的极限换热温降的比值。 2.0.3换热端差terminaltemperaturedifferenceofaheatexchanger 换热器一次侧进水温度与二次侧出水温度之差或一次侧出水温度与二次侧进水温度之差。 2.0.4换热器供热系统heatingsystemwithaheatexchanger 采用换热器将*热水与供热循环水换热的供热系统 2.0.5热泵中间循环系统intermediatecirculationheatingsystemintegratedwithaheatpump 由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定压等设施及管道组成,将中介水与*热水换热,为热泵蒸发器 热量的系统 2.0.6热泵供热系统heatpumpheatingsystem 采用热泵直接或通过热泵中间循环系统间接提取*热水热能加热供热循环水的供热系统
2.01*热梯级利用 geothermalenergycascadeutilization 将不同温度要求的用热设备串联运行,由高温到低温逐级利用*热水的热能的方式。 2.0.2*热有效利用率gcothermalcffectiveutilizationratic *热水进出*热供热站总温降与相对于室内供暖设计温度的极限换热温降的比值。 2.0.3换热端差 terminaltemperaturedifferenceofaheatexchanger 换热器一次侧进水温度与二次侧出水温度之差或一次侧出水温度与二次侧进水温度之差。 2.0.4换热器供热系统heatingsystemwithaheatexchanger 采用换热器将*热水与供热循环水换热的供热系统 2.0.5热泵中间循环系统intermediatecirculationheatingsystemintegratedwithaheatpump 由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定压等设施及管道组成,将中介水与*热水换热,为热泵蒸发器提供 热量的系统 2.0.6热泵供热系统heatpumpheatingsystem 采用热泵直接或通过热泵中间循环系统间接提取*热水热能加热供热循环水的供热系统
3.0.1*热供热站的设置应统 经技不经济论证后酬定 3.0.2*热供热站应依据区域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进行设计,供热范围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 3.0.3*热供热站设计应取得经核实的建筑物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并应取得所 在*的*热水水质、气象、*质、水文和电力等有关基础资料。 3.0.4对在原锅炉房改建并以原有锅炉作为调峰热源的供热站,应取得原有工艺设施的原始资料和运 行参数,并应合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设备和管道,同时应与原有供热系统、设备和管道的布置、 建(构)筑物形式相协调 3.0.5*热供热站宜按照*热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设计。 3.0.6设计调峰热负荷宜根据当*气象条件、*热有效利用率、技术经济等因素确定,调峰热负荷宜 占总热负荷的20%~40%。 3.0.7*热供热站宜按无人值守站进行监测、控制和视频监控设计,实现负荷预测、自动调节、按需供热 3.0.8*热供热站的设计应考虑实施*热供热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采取减轻废气、废水、 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3.0.9经过热能利用后的*热水应科学回清
NB/T102732019
4.1.1供热站位置宜靠近热负荷中心,宜减少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建筑的影响。 4.1.2*热供热站的选*宜有利于降低*热钻井成本和减小*热水输送距离。 4.1.3供热站位置应满足工艺、运输、管理和设备管线布置合理等综合要求。
4.2建(构)筑物及场*布置
4.2.1各建(构)筑物与场*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应紧溪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并应满足工艺流 程顺畅、安全运行、方便运输、有利安装和检修的要求。 4.2.2分期建设的*热供热站总体布置宜留有扩建空间。 4.2.3控制室宜布置在采光较好、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小的位置。 4.2.4*热供热站的净空高度应满足设备安装和检修时起吊搬运的要求。 4.2.5*热供热站内的构筑物基础项面标高应至少高出周围*坪0.15m。 4.2.6排水沟应设置盖板,宽度不宜小于350mm;起坡深度不宜小于200mm,坡度不宜小于1%。 4.2.7砂岩热储的*热供热站宜设置沉砂池
4.3.1工艺系统布置应确保设备安装、操作运行、维护检修的安全和方便,并应使各种管线流程短、 结构简单,使场*和建筑物内的空间使用合理、紧漆。 4.3.2换热器、热泵机组的布置应留有检修场*。 4.3.3 站内操作*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符合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 4.3.4 站内设备与周边建(构)筑物及设备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站房主要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00mm: b) 设备安装完管道、阀门和电缆后,检修通道不应小于800mm 板式换热器基础间净距不宜小于1000mm,水泵基础间净距不宜小于700mm,当考虑就*检 修时一侧应留有大于水泵机组宽度加0.5m的通道: d 其余设备基础问净距、基础与墙柱净距不小于800mm: c)热泵机组与其上方管道、烟道或电缆桥架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1000mm。
式中: 一*热有效利用率; *热水进站设计温度,℃ *热水出站设计温度,℃:
一室内供暖设计温度,℃
GB5768.2标准下载3*热水系统供热负荷可控
5.1.3.1换热器供热系统负荷
5.1.3.2热泵供热系统负
NB/T102732019
. (5.1.31)
Q2热泵供热系统负荷,kW: 3一*热水进热泵供热系统温度,℃: 4一*热水出热泵供热系统温度,℃: COP 热泵制热性能系数 5.1.4*热水进、出站阀组及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条*热水进、出站管道上应设置阀门,阅门应为双向密封型,且不应采用对夹式阀门: b) 当两条以上单井管线在站内汇集时,宜设置*热水分集水器,分集水器的筒体断面流速宜为 0.5~1.0m/s; 当*热并并身结构和储层条件允许采、灌并互换时,单并进、出站管路的连接方式宜能实现采、 灌切换功能: d) 单井管线宜在站内设置回扬排水旁路, 5.1.5*热水系统应设置除砂设施,除砂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设置于*热水进换热器前,对于出水含砂量容积比大于1/20000的*热井,应先在井口进行 次除砂: b)宜选用承压运行、排砂方便、压降小的除砂设备,除砂精度不应低于0.5mm: ) 可不设备用,其总处理能力不应低设计*热水进站流量,台数组合应能适应负荷变化规律, 并满足低负荷运行要求; d) 排砂口应采用耐固体颗粒或耐磨性能好的阀门。 5.1.6*热水系统宜设置气水分离设施,气水分离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设置于回灌过滤设施前,当*热水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应在进站前的安全区域进行一次气 水分离: b)可不设备用,其总处理能力不应低于设计*热水进站流量; C 应具有自动排气功能,且应考虑防腐措施。 5.1.7 *热水系统应设置回灌过滤设施,回灌过滤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灰岩型热储层,回灌过滤精度应达到50um b)对砂岩型热储层,回灌过滤精度应达到5um c)对砂岩型热储层,当设置两级过滤时,粗过滤的过滤精度宜根据测定的*热水悬浮颗粒粒度分
布确定: d)每级过滤器的过滤单元均不应少于2个,当其中1个停止运行时,其余过滤单元的处理能力不 应小于设计*热水出站流量: e)过滤器宜具有白动反冲洗功能: L)过滤器应考虑防腐措施,耐温应满足进入的*热水最高温度要求。 5.1.8当回灌并需要加压回灌时,*热水系统应在回灌过滤设施后设置加压泵,加压泵的选择应符合 下列要求: a)加压泵宜采用离心泵,台数不应少于2台ZJ/ZN 2019-12 泡沫混凝土标准化施工管理工作指南,其中1台备用: b)加压泵宜选用调速泵,承压性能应满足其最高工作压力要求: c)运行加压泵的总流量不应小于设计*热水出站流量的1.1倍: d)加压泵的扬程不应小于在设计*热水出站流量下按式(5.1.8)的计算结果:
5.2热泵中间循环系统
5.2.1热泵中间循环系统的设置应根据*热水水质条件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