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61-201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简介:
GB 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该规范主要规定了66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技术要求和施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规范内容涵盖线路路径选择、杆塔结构设计、导线选择、绝缘子配置、金具和线路附属设施的选用,以及线路的防雷、防腐、防风、防鸟等安全措施。此外,还包括线路的施工质量控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该规范适用于66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和施工,是电力行业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它旨在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也是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Wx 导线或地线风荷载的标准值(kN); α一风荷载档距系数,按本规范第8.1.6条的规定采用; d一导线或地线覆冰后的计算外径之和(m),对分裂导 线,不应考虑线间的屏蔽影响; 取 1. 1;覆冰时,取 1. 2; Lw风力档距(m)。
8.1.3各类杆塔均应按以下三种风向计算塔身、横担、导线和地 的风荷载: 1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转角塔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2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60°或45:
3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8.1.4风向与线路方向在各种角度情况下DB11/T 508-2015标准下载,塔身、横担、导线和地 线的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分量和顺线路方向分量应按表8.1.4采 用
线的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分量和顺线路方向分量应按表 用。
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分主和顺线路方
注:1X为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的分量,Y为风荷载顺线路方向的分量; 2Wsa为垂直线路风向的塔身风荷载; 3Wsb为顺线路风向的塔身风荷载; 4Wse为顺线路风向的横担风荷载。
注:1X为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的分量,Y为风荷载顺线路方向的分量; 2Ws为垂直线路风向的塔身风荷载;
8.1.5拉线高塔和其他特殊杆塔的风振系数β,宜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也可按表8.1.5 的规定采用,
8.1.5拉线高塔和其他特殊杆塔的风振系数β,宜按现行国家标准
表8.1.5杆塔的风振系数
表8.1.6风荷载档距系数
8.1.7杆塔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两类!
1永久荷载:导线、地线、绝缘子及其附件的重力荷载,杆塔构 件及杆塔上固定设备的重力荷载,土压力和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风荷载,导线或地线张力荷载,导线或地线覆冰 荷载,附加荷载,活荷载等。 8.1.8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的运行工况、断线工况和安装工况 的荷载。
荷载,附加荷载,活荷载等。 8.1.8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的运行工况、断线工况和安装工况 的荷载
1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2 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3 最低气温、无风、无冰、未断线。 8.1.10 直线型杆塔的断线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 单回路和双回路杆塔断1根导线、地线未断、无风、无冰; 2 多回路杆塔,同档断不同相的2根导线、地线未断、无风、无 冰; 3断1根地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8.1.11 耐张型杆塔的断线工况应计算下列两种工况的荷载: 1单回路杆塔,同档断两相导线;双回路或多回路杆塔,同档 断导线的数量为杆塔上全部导线数量的1/3;终端塔断剩两相导线、 地线未断、无风、无冰; 2断1根地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8.1.12断线工况下,直线杆塔的导线或地线张力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单导线和地线按表8.1.12的规定采用; 2分裂导线平地应取1根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40%,山地应
3针式绝缘子杆塔的导线断线张力宜大于3000N
绝缘子杆塔的导线断线张力宜大于
表8.1.12直线杆塔单导线和地线的迷
8.1.13断线工况下,耐张型杆塔的地线张力应取地线最大使用张 力的80%,导线张力应取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70%。 8.1.14重冰地区各类杆塔的断线工况应按覆冰、无风、气温为 一5℃计算,断线工况的覆冰荷载不应小于运行工况计算覆冰荷载 的50%,并应按所有导线及地线不均匀脱冰,一侧覆冰100%,另侧 覆冰不大于50%计算不平衡张力荷载。对直线杆塔,可按导线和地 线不同时发生不均匀脱冰验算。对耐张型杆塔,可按导线和地线同 时发生不均匀脱冰验算。 8.1.15各类杆塔的安装工况应按安装荷载、相应风速、无冰条件 计算。导线或地线及其附件的起吊安装荷载,应包括提升重力、紧 线张力荷载和安装人员及工具的重力。
8.1.15各类杆塔的安装工况应按安装荷载、相应风速、无冰
fu一一钢绞线的破坏强度(N/mm²)。 拉线金具的强度设计值应按金具的抗拉强度或金具试验的 破坏荷载除以抗力分项系数1.8确定。
8.2.6拉线金具的强度设计值应按金具的抗拉强度或金
9.0.1杆塔结构构件及连接的承载力、强度、稳定计算和基础强度 计算,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抗裂、裂缝、地基和基础稳定计算 均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9.0.2杆塔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
9.0.2杆塔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 达式,
YCGGk +。ZCQ; Qik≤R
9.0.3杆塔结构构件的变形、裂缝和抗裂计算,应采用下列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表达式:
C.Gk + ZCo;Qik 式中:一一结构构件的裂缝宽度或变形的限值。 9.0.4杆塔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杆塔的计算挠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拉线直线单杆杆顶的挠度:水泥杆不应大于杆全高的 试中: 一结构构件的裂缝宽度或变形的限值 1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杆塔的计算挠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拉线直线单杆杆顶的挠度:水泥杆不应大于杆全高的 5%,钢管杆不应大于杆全高的8%,钢管混凝土杆不应大 于杆全高的7%0; 2)无拉线直线铁塔塔顶的度不应大于塔全高的3%0; 3)拉线杆塔顶点的挠度不应大于杆塔全高的4%0; 4)拉线杆塔拉线点以下杆塔身的挠度不应大于拉线点高的 2%0; 5)耐张型塔塔顶的挠度不应大于塔全高的7%; 6)单柱耐张型杆杆顶的度不应大于杆全高的15%。 2在运行工况的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士构件的计算裂缝宽 度不应大于0.2m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裂缝宽度不应大 于0.1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不应大 于1.0。 5%,钢管杆不应大于杆全高的8%,钢管混凝土杆不应大 于杆全高的7%0; 2)无拉线直线铁塔塔顶的挠度不应大于塔全高的3%o; 3)拉线杆塔顶点的挠度不应大于杆塔全高的4%0; 4)拉线杆塔拉线点以下杆塔身的挠度不应大于拉线点高的 2%0; 5)耐张型塔塔顶的挠度不应大于塔全高的7%; 6)单柱耐张型杆杆顶的挠度不应大于杆全高的15%o。 在运行工况的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士构件的计算裂缝宽 大于0.2m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裂缝宽度不应大 n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不应大 10.1.1钢结构构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10.1.1所列数值, 表10.1.1 钢结构构件的长细比 注:柔性预拉力腹杆可不受长细比限制。 10.1.2拉线杆塔主柱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10.1.2所列数值。 表10.1.2拉线杆塔主柱的长细比 10.1.3无拉线锥型单杆可按受弯构件进行计算,弯矩应乘以增大 系数1.1。 10.1.44 铁塔的造型设计和节点设计,应传力清楚、外观顺畅、构造 简洁。节点可采用准线与准线交会,也可采用准线与角钢背交会的 方式。受力材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15°。 10.1.5钢结构构件的计算应计入节点和连接的状况对构件承载 力的影响,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 有关规定。 10.1.6环形截面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10.1.6环形截面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10.2.1钢结构构件宜采用热镀锌防腐。大型构件采用热镀锌有 困难时,可采用其他防腐措施。 10.2.2型钢钢结构中,钢板厚度不宜小于4mm,角钢规格不宜小 于等边角钢40×3。节点板的厚度宜天于连接斜材角钢肢厚度的 20%。 10.2.3用于连接受力杆件的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2mm。构件上 的孔径宜比螺栓直径大1 mm~1.5mm。 10.2.4主材接头每端不宜小于6个螺栓,斜材对接接头每端不宜 少于4个螺栓。 10.2.5承受剪力的螺栓,其承剪部分不宜有螺纹。 10.2.6铁塔的下部距地面4m以下部分和拉线的下部调整螺栓应 采用防盗螺栓。 10.2.7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量应符合表 10.2.7的两或 表10.2.7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量 10.2.8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 10mmGB∕T 38840-2020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基础数据元,且不宜大于20mm;主筋净距宜采用30mm~70mm 10.2.9用离心法生产的电杆,混凝土保护层不宜小于15mm,节点 预留孔宜设置钢管。 10.2.10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²。拉线棒 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且应采用热镀锌。 10.2.11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边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6m。拉线 柱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 11.0.1基础的型式应根据线路沿线的地形、地质、材料来源、施工 条件和杆塔型式等因素综合确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 原状土基础、高低柱基础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基础型式。 11.0.2基础应根据杆位或塔位的地质资料进行设计。现场浇制 防混凝土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11.0.3基础设计应考虑地下水位季节性的变化。位于地下水位 以下的基础和土壤应考虑水的浮力并取有效重度。计算直线杆塔 基础的抗拨稳定时,对塑性指数大于10的粘性土可取天然重度。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11.0.4岩石基础应根据有关规程、规范进行鉴定,并宜选择有代 表性的塔位进行试验。 11.0.5原状土基础在计算上拨稳定时,抗拨深度应扣除表层非原 状土的厚度。 11.0.6基础的理埋置深度不应小于0.5m。在有冻胀性土的地区, 埋深应根据地基土的冻结深度和冻胀性土的类别确定。有冻胀性 土的地区的钢筋混凝土杆和基础应采取防冻胀的措施。 11.0.7设置在河流两岸或河中的基础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进行 设计,并应计入水流对地基的冲刷和漂浮物对基础的撞击影响。 11.0.8基础设计(包括地脚螺栓、插人角钢设计)时,基础作用力 计算应计入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当杆塔全高超过50m时,风荷载 调整系数取1.3;当杆塔全高未超过50m时,风荷载调整系数取1.0。 11.0.9基础底面压应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SJG 69-2020 道路设计标准式中: P 作用于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N/m²); Pmax<1. 2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