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1425-2015 变电站金属材料腐蚀防护技术导则

DLT1425-2015 变电站金属材料腐蚀防护技术导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126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1425-2015 变电站金属材料腐蚀防护技术导则简介:

DLT1425-2015《变电站金属材料腐蚀防护技术导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归口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设备(水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针对变电站中金属材料的腐蚀防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

该导则主要涵盖了变电站金属材料腐蚀的机理、腐蚀防护的基本原则、腐蚀防护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腐蚀监测与维护、以及腐蚀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内容。它旨在为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有效的金属材料腐蚀防护策略,防止因腐蚀导致的设备损坏,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具体内容包括了对材料的选择、表面处理、防腐涂料、阴极保护、涂层检测、腐蚀监测等方面的规定,强调了在设计、安装和运行阶段应采取的腐蚀防护措施,以及对腐蚀防护效果的评估和维护。它适用于各类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是电力行业金属腐蚀防护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

DLT1425-2015 变电站金属材料腐蚀防护技术导则部分内容预览:

润湿时间timeofwetness 金属表面被能导致大气腐蚀的吸附物或(和)

附着力adhesiveforce 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 3.3 应力腐蚀破裂stresscorrosioncracking 金属在腐蚀和残余应力或外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破裂而引起的自发损坏。 3.4 镀层厚度coatingthickness 基体表面金属覆盖层的总厚度,以微米(um)表示。 3.5 平行样品parallelsamples 从整批产品中随机抽出的用于检测产品性能的样品

变电站金属材料应根据环境条件、所用材质、结构型式、使用要求、服役年限、施工条件 理条件等进行防腐蚀设计。

4.2.1大气腐蚀等级C1、C2、C3、C4、C5按GB/T19292.1的规定划分,腐蚀等级划分见附 4.2.2当在污染严重的区域如化工厂、发电厂等测定的大气污染物含量超过GB/T19292.1规 时,应将相应的大气腐蚀至少提高1个等级。

JIS G3136-2005 建筑结构用轧制钢4.3金属结构件的选择

4.3.1腐蚀等级为C4、C5时,宜增加钢结构受力部件厚度。 4.3.2重要金属结构件和闭口截面杆件的焊缝,应采用连续焊缝。 4.3.3各类防护罩与设备外壳不宜采用平板式外形,应设计成不易积水的形状。对于构型特殊且易积水 的部位,应设计排水槽或排水口,且不易积淤或容易清淤。 4.3.4端子箱、机构箱等箱体若采用不锈钢,其厚度应大于2mm。 4.3.5端子箱、控制箱、机构箱等箱体应进行密封处理,开门处应加装胶条;宜在箱体内增加防凝露 装置。

4.4金属材质的选择及防护要求

铜及铜合金与异种金属接触时,应增加过渡镀层;黄铜部件应通过应力腐蚀检测。 机构弹簧宜采用磷化+电泳工艺,涂层厚度不应低于90um,附着力应大于5MPa;弹簧防腐处理 通过480h中性盐雾试验,露天使用的弹簧应能通过720h中性盐雾试验。M≤16的弹簧宜采用不

表1不同腐蚀等级下的镀锌层厚度

4.4.9户外隔离开关主导电回路的接触导电部位应进行电镀银处理,镀银层厚度不应小于20um;当腐 蚀等级为C5时或是在特殊污染区域,镀银层厚度不应小于22μum,且所有环境下的镀银层均应做钝化和 防变色处理。所有镀银层硬度不应小于120HV。 4.4.10轴系部件宜优先选用5系、6系铝合金,高氯离子环境下不宜选用2系、7系铝合金,且均应做 阳极氧化+封闭处理。 4.4.11端子箱内的二次元件应根据不同需求镀覆金属层。电镀镍的厚度不应小于6um,电镀锡的厚度 不应小于8um。 4.4.12复合材料电缆桥架的耐水、耐腐蚀性能应通过24h水、酸和碱的浸泡试验, 4.5紧固件的选择 4.5.1紧固件的尺寸、强度等指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4.5.2紧固件表面镀层宜与被连接部位的镀层相同。 4.5.3腐蚀等级为C1、C2、C3时,紧固件表面宜进行电镀锌等表面处理工艺,电镀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4.5.1紧固件的尺寸、强度等指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4.5.2紧固件表面镀层宜与被连接部位的镀层相同。 4.5.3腐蚀等级为C1、C2、C3时,紧固件表面宜进行电镀锌等表面处理工艺,电镀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5um,并应做铬酸盐钝化处理。腐蚀等级为C4、C5时,宜使用热漫镀锌紧固件,厚度应满足表1的规 定;也可使用电镀镍、电镀铬紧固件,电镀层厚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4.5.4腐蚀等级为C1、C2、C3时,户外箱体内紧固件的电镀锌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μum,腐蚀等级为 C4、C5时,电镀锌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8um。

4.5.5规格小于或等于M12的紧固件,宜采用不锈钢螺栓或其他耐蚀材料。 4.5.6所有紧固件耐中性盐雾时间不应小于72h。

4.5.5规格小于或等于M12的紧固件,宜采用不锈钢螺栓或其他耐蚀材料。

表2电镀铬、镍的厚度

4.6防腐有机涂层的设计

4.6.1腐蚀等级为C4、C5时,防护罩、端子箱、机构箱体等表面有热浸镀锌、热喷锌的设备,以及铝 制部件、不锈钢件宜涂覆有机涂层。 4.6.2腐蚀等级高于C5时,在有机或无机富锌底漆上,宜采用环氧云铁中间漆,面漆宜采用氟碳类。 4.6.3锌、铝和含锌、铝金属层的钢材以及不锈钢件,其表面不宜采用如醇酸底漆等不耐碱性的底漆及 富锌底漆,宜采用环氧类底漆封闭,且底漆的颜料宜采用锌黄类。 4.6.4无机富锌底漆的后道漆应有耐碱性 4.6.5乙烯磷化底漆不应与呈碱性反应的底漆配套使用。 4.6.6当选用无机富锌底漆时,金属结构件表面上的底层涂料附着力应大于3MPa,划格法测定不应低 于2级;选用其他类型底漆时,附着力应大于5MPa,划格法测定不应低于1级。 4.6.7室外环境的面漆宜优先选择耐老化性能不低于丙烯酸类或聚氨酯类的面漆,对涂层的耐磨、耐久 和抗渗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选用玻璃鳞片类面漆。 4.6.8有机防腐涂层的王膜厚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注:铝合金表面的干膜厚度不应小于90μm。

DL/T 1425 2015

4.7.2.1目测观察,在电镀锌的主要表面上不应有明显可见的镀层缺陷,诸如起泡、孔隙、粗糙、裂缝 或局部无镀层,镀层表面不允许有块状物、突起、水珠或沉淀物。 4.7.2.2厚度宜用测厚仪测量,当镀锌件表面积大于100cm²时,每个镀锌件均匀分成3部分,每个部 分应测量不少于5个测量点,厚度不应小于规定的最小局部厚度;当镀锌件表面积小于100cm²时,每 个镀锌件均匀分成3部分,每个部分应测量不少于2个测量点,厚度应符合4.5.4的规定。

4.7.3.1目测观察,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普通镀锡层应为银灰色或浅灰色,允许有轻微的水 印,复杂或大型部件边缘允许有轻微的粗糙,同一表面允许有不同光泽和颜色,允许有夹具印记但应有 镀层;不允许的缺陷有:局部无镀层,粗糙、黑点、斑点、烧焦、起泡、触及基体的伤痕、起皮和脱落, 条纹状、海绵状和树枝状的镀层,深灰的镀层,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4.7.3.2厚度宜用测厚仪测量,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每个镀锡件均匀分成3部分,每个部分 应测量不少于5个测量点,厚度应符合4.4.11的规定。

4.7.4.1目测观察,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主要表面上的铬电镀层应是光亮或有光泽的;不允 许的缺陷有:局部无镀层,麻点、起泡、脱落、肉眼可见的裂纹或对表面精饰有害的其他缺陷。 4.7.4.2厚度宜用测厚仪测量,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每个镀铬件均匀分成3部分,每个部分 应测量不少于5个测量点,厚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4.7.5.1目测观察,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主要表面上的镍电镀层应光滑且无明显缺陷,不允 许的缺陷有:麻点、裂纹、起泡、起皮、脱落、烧焦和露镀。 4.7.5.2厚度宜用测厚仪测量,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每个镀镍件均匀分成3部分,每个部分 应测量不少于5个测量点,厚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4.7.6.1目测观察,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电镀银外观应为银白色,经抛光后的表面有镜面般 的光泽,硬镀银层和钝化的镀银层应为带浅黄色调的银白色,镀氢氧化铍的银镀层应为透明的或稍带彩 虹色调的银白色。允许有轻微的水印,同一表面允许有不同光泽和颜色,允许有夹具印记但应有镀层; 不允许的缺陷有:局部无镀层,粗糙、黑点、斑点、烧焦、起泡、起皮和脱落,条纹状、海绵状和树枝 状的镀层,深灰的镀层,镀氢氧化铍的表面有用手能擦掉的白色粉状物,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4.7.6.2厚度宜用测厚仪测量,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每个镀银件均匀分成3部分,每个部分 应测量不少于5个测量点,厚度应符合4.4.9的规定。 4.7.6.3,抗硫性能检验:每批抽取4个零件或制备能代表批的专用试样进行检验,若有一件不合格,则 整批零件拒收。抗硫性能检验可以在与零件材料相同、表面状态相同,并同槽电镀的试样上进行。检验 方法为:在1%的硫化钠溶液中,温度控制在15℃~25℃,浸渍30min,银镀层应不变色。 4.7.6.4镀银层的结合强度试验参照SJ20146的相关规定进行,首选热震试验,在放大倍数为8倍或4 倍且具有照明功能的放大器下检查,镀银层应无起泡和脱落。

4.7.7.1目测观察,必要时可用3倍~5倍放大镜观察。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数的5%,若有2个或以 上的零件不合格,应退回重新钝化。不锈钢部件钝化后表面应为银白、灰白或钢灰色,允许表面色调不 一致;不允许的缺陷有:部件表面有暴露的结晶组织和麻坑等过腐蚀现象,钝化后表面有挂灰。 4.7.7.2从一批交付的部件中取1个~2个进行试验,若有一个部件不合格,则该批部件应全部退回重 新钝化。允许用与部件同类材料、同槽处理的试件检验。检验方法为:用1g铁氰化钾(K,[Fe(CN6)]}加 3ml(65%85%)硝酸(HNO3)和96ml水配制成100ml溶液(宜现用现配)。然后用滤纸浸渍溶液后,

DB14∕T 558-2010 山西省公路绿化设计技术规程DL/T1425 2015

寸于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滴于待测表面, 30s内观察显现蓝点情况,有蓝点为不合格。需 的是,该试验需待酸洗钝化表面基本干燥后进行,试验后也应该将试验液体冲洗干净。

4.7.8黄铜部件抗应力腐蚀

4.7.8.1黄铜部件应在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单重不大于2kg的产品,抽样数量为6个;单重大于2kg 的产品,抽样数量为3个。若产品标准另有规定或用户另有要求,应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7.8.2应力腐蚀检测按YS/T814中规定的步骤进行。经8h试验后,若发现试样出现裂纹,应判定该 批产品为不合格

4.7.9铝合金部件抗晶间腐蚀

4.7.9.1铝合金部件的抗晶间腐蚀试验应采用3个~5个平行试样,试样应在同一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 若产品标准另有规定或用户另有要求,应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7.9.2晶间腐蚀检测按GB/T7998规定的步骤进行。对于5系铝合金,经24h试验后,若试样出现晶 间腐蚀,应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对于2系、7系铝合金,经6h试验后,若试样晶间腐蚀为2级以上, 应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电工圆铝线 GB/T3955-2009》4.7.11复合材料电缆桥架

4.7.11.1按GB/T1034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经24h浸泡后,复合材料的重重增 加不应超过0.5%。 4.7.11.2按GB/T11547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经24h浸泡后,复合材料的质量、 尺寸、外观应无明显变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