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东莞市智慧灯杆技术和工程建设规范(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19年8月)简介:
《东莞市智慧灯杆建设和技术规范》(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19年8月)是一部关于东莞市智慧灯杆的建设和技术指导文件。智慧灯杆是一种集照明、通信、监控、环境监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它是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照明设施中的应用。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标准:规范对智慧灯杆的结构、尺寸、安装位置、照明效果等提出了详细的设计要求,确保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
2. 技术要求:涵盖了智能照明控制、无线通信(如Wi-Fi、4G/5G)、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如空气质量、噪音监测)等技术的应用规范,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传输的稳定性。
3. 安全与隐私:强调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保护,要求在收集和使用数据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权益。
4. 建设和运维管理:对智慧灯杆的施工流程、验收标准、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都做了规定,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5. 合规性: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如《城市照明管理规定》、《网络安全法》等。
总的来说,这份规范是东莞市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
东莞市智慧灯杆技术和工程建设规范(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19年8月)部分内容预览:
D.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17625.1、GB17625.2、GB17743、GB/T 18595、GB/T17626.2、GB/T17626.5、GB/T17626.6的相关要求;
A.照明产品必须达到绿色环保要求: B.使用新型环保能源与光源 C.在城市照明建设中防止光污染和眩光。光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制定城市室外照明管理条例,控制室外照明和光污染: 2.设定城市照明分区: 3.注重灯具的选择; 4.注重特殊照明行为和方式: 5.建立照明设施废弃物的安全回收制度; 6.应选择无毒无害物质照明灯具。
A.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提出多种符合照明标准要求的设计方案,选择技 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节约能源的方案; B.光源及镇流器的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能效标准规定的节能评价 值要求; C.选择灯具时,在满足灯具相关标准以及光强分布和眩光限制的要求下 常规道路照明灯具效率不得低于70%;泛光灯效率不得低于65%: D.气体放电灯线路的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85; E.合理选择照明值; F.合理选择控制方式,并采用可靠度高和一致性好的控制设备 G.制定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灯具清扫、光源更换及其他设施的维护; H.道路照明应以照明功率(LPD)作为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
A.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提出多种符合照明标准要求的设计方案SJG 78-2020 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工程BIM 实施指引,选择技 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节约能源的方案; B.光源及镇流器的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能效标准规定的节能评价 值要求; C.选择灯具时,在满足灯具相关标准以及光强分布和眩光限制的要求下, 常规道路照明灯具效率不得低于70%;泛光灯效率不得低于65%: D.气体放电灯线路的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85; E.合理选择照明值; F.合理选择控制方式,并采用可靠度高和一致性好的控制设备: G.制定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灯具清扫、光源更换及其他设施的维护; H.道路照明应以照明功率(LPD)作为照明节能的评价指标:
宜定期跟踪最新节能技术,定期进行节能效果测评,包括选择有资质 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 支持远程开关灯和调光,支持根据策略计划调整开关灯状态,支持灯 光控制器离线状态下的根据本地策略自动控制开关灯,体现安全优先、 照明优先的理念。
智慧灯杆搭载移动通信微基站,补充提高移动通信覆盖质量。基于移 动通信覆盖和容量的需求,搭载的移动通信设备发射功率应不小于10W。 移动通信功能模块的加载包括通过杆体预留的挂载空间、预留线槽口实现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包括室外一体化天线、RRU、AAU、BBU和基站电 源等)的安装;通信基站宜单独部署光纤网络;智慧灯杆应满足移动通信 多运营商多天线以及业务发展需求方案。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安装应符合 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中相关规定。
5.2.4公共WLAN
4)无线AP宜采用POE供电,WLAN用户业务流应与杆体上其它设备的 管理业务流进行逻辑隔离或物理隔离
9)安装方式:智慧灯杆侧面或中部安装,采用抱箍或者法兰盘连接,线 缆不得外漏,宜支持结构上和灯杆一体化设计,保持美观整洁
配置交通信号灯的智慧灯杆需优先满足交通信号灯的可视性,再考虑 挂载其他设备。设置于智慧灯杆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符合GB14886, GB 14887、GB 25280 规定。
设置于智慧灯杆的交通标志应符合GB5768、GB51038中相关要 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通过在智慧灯杆上安装交通流检测器采集城市交通信息,可实时传递 交通状态信息,如车流量、车道平均速度、车道拥堵情况等。 1)交通流检测设备可通过TCP/IP网络或RS485总线将交通参数信息传 输至前端应用设备(如信号机等)或智能网关,并通过光纤宽带或无 线网络将周期统计的交通参数信息上传到管理平台,统一针对各路段 各城区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供其他部门及系统调用数据应用; 2)交通流检测设备覆盖范围应至少为四车道,支持分车道统计交通数据 信息,检测内容包括车流量、车道平均速度、车头时距、车头间距、 车道时间占有率、车道空间占有率、交通状态等,统计周期可根据实 际需求灵活设置; 3)应支持根据车道分别输出实时交通数据,包括车辆到达、车辆离开、 车辆类型数据的输出,可提供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作为路口级实时 信号配时调整的基础数据:
4)应支持对道路状态的检测,可提供“畅通、缓行、拥堵”的状态判断, 及检测结果在平台联动报警等提醒功能,
通过在智慧灯杆上安装交通执法设备(即电子警祭)自动挑拍,进行 非现场交通执法。主要涵盖路口、路段等机动车行驶区域的交通行为管理。 智慧灯杆可根据交通执法设备的类型和场景,预留相应的安装接口,和满 足数据传输的专用网络接口(交通执法系统通常使用的专用网络,如公安 网、交通网等)。交通执法设备主要功能和技术参数应符合建设时交通部 门最新技术要求。
视频采集设备(即摄像机)的加载,通过智慧灯杆预留的安装插口实 现摄像机的便捷安装,实现远程集中管理、控制,满足摄像机运行状态的 监测,以及便捷的查询、定位等功能。智慧灯杆网络接口应满足至少两路 高清摄像头的带宽要求。应参照东莞市公安局“一杆一档”系统管理规范, 以设备承载物为唯一参照物,关联承载物上的各类感知采集设备,建立起 “一杆一档”系统,与公安部门共享管理数据。视频采集节点的设置和管 理宜预先征求公安部门意见或在其指导下进行,以满足社会治安需求并保 障公众合法隐私权。 视频采集设备功能、技术参数及安装规范应符合建设时东莞公安部门 最新技术要求
5.2.11多媒体交互终端
通过在智慧灯杆上安装多媒体交互终端设备可传播文字、声音、图像 等方面的信息,通过传感器实现人机之间的交互沟通。多媒体交互终端应 符合 SJ/T11141中相关要求,安全方面应符合 GB 8898、GB 4943.1中
通过在智慧灯杆上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实现对区域内的污染源等信 时监测,利用智慧灯杆预留的接口安装各类环境设备或者模块,所有!
利用智慧灯杆预留的接口挂载各类气象监测设备,对区域内的温湿度、 风速、风向、雨量、气压、能见度、紫外辐射、路面温度、积涝等信息实 时监测,所有监测模块应支持远程集中管理、控制,满足各监测模块运行 状态的监测、查询及定位等功能。 传感器应遵循的规范有GB/T7665、GB10408.6、GB/T30269.701、 GB/T15478、GB/T15768等。公路气象监测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测量 生能要求、采集频率、设备安装等)应符合GB/T33697中相关规定。积 涝监测设备应符合SL651、SL61中相关规定
查询及定位等功能; 2)可支持移动端APP查询、预约、充电、结算等,运行计费必须考虑支 付系统的安全; 3)充电桩的设计应外形美观,整体安全可靠; 4) 故障保护应满足GB/T17045要求; 5)充电桩必须与杆体其它设备分开供电,交流充电桩电源:220V±20%, 50/60HZ; 6)直流充电桩电源:380VAC±15%,50/60HZ; 7)充电过程中的非正常状态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和保护功能,包括过流过 压保护、浪涌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欠压保护等;平均故障间 隔时间(MTBF)≥8760h(一年); 3)充电桩的设置应满足城市交通的建设要求,宜设置在杆体周围有专用 充电停车位或停车位周转率较低的路段或区域
可通过在智慧灯杆上配置支持多种接口的网关或路由接入各类设 以便提供智能照明、视频采集、移动通信、公共WLAN、交通管理、
广播、环境监测、气象监测、一键呼叫、信息发布、多媒体交互、电动汽 车充电等多种功能。 需要整体考虑系统的扩展,兼容,模块化,尽量统一接口,传输方式,减 少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
DBJ50∕T-290-2018 低影响开发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5.3.2数字管理平台
智慧灯杆应支持共享设备和非共享设备的挂载,共享设备是指无保密 要求,或充许数据共享的设备;非共享设备是指有保密要求、需要接入指 定网络;或其他特殊要求不允许数据共享的设备。 共享设备应统一接入数字管理平台,挂载设备可直接或通过智能网关中转 元程上报设备运行状态及设备采集数据。 非共享设备的数据应单独通过指定的网络,传输或汇聚到指定的信息 字储中心。智慧灯杆提供供电支持,并做好网络隔离设计。非共享设备宜 上报设备运行状态至管理平台,不上报设备采集数据。 数字管理平台应做好和数字城管等系统的对接
1数字管理平台的一般要求
管理平合应支持云化部著和集约化管理,可包括设备管理平合和业务 管理平台。宜集中建设设备管理平台,实现对智慧灯杆上挂载的设备的测 式准入、生态导入、管理、控制、运行监测,协助管理部门实时准确掌握 现场设备情况,有效维护设备的安全运行;可集中建设业务管理平台,供 职能部门管理业务运营,支持接入不同厂家的业务平台。 数字管理平台应遵循GB/T25000.1、GB/T22239、GB/T20269、GB/T 20282、GB/T30428、GB/T36073、DB44/T2110的相关要求。应综合 考虑并预留与业务部门的系统接口。各单位开发业务部门系统时,应由主 管部门同步一套公共API接口及协议,通讯协议和接口应符合GBT 28181的相关要求,以便数字管理平台进行数据调用
考虑未来随看业务不断增加,管理的设备和业务不断增多,数字管理平台 应满足以下要求: A.平台搭建可采用分级模式,应统一数据的接口和数据库结构,以便向 外提供数据及接受业务系统上报数据,业务系统可根据数字管理平台 要求由各单位自行搭建,要求所有非保密数据上传到数字管理平台; B.数字管理平台应支持弹性扩展; C.数据管理平台应支持新增特性的快速发布上线: D.为保证服务不中断,数字管理平台应支持在线升级/回退/扩容。
2)数字管理平台的功能
数字管理平台可对所有智慧灯杆和挂载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能 够兼容所有设备的通信和传输协议,并能够实现与其他管理平台之间的数 据交换
1.应具备对杆件及各挂载设备的标识、状态、用户信息采集等功能DBJ61∕T 121-2016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实时显示杆件和设备的关键数据信息,数据图表及故障信息,包扌 体所在的经纬度等位置信息:
3 应提供开放共享的接口,共享内容可包括获取的视频图像、温湿月 据等;宜考虑现有系统的接入,支持与其他管理平台和应用子系 间的数据交换、数据汇聚或统一呈现,最大程度保护已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