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惠州供电局配电网规划建设技术细则(2019年修订版)(惠供电计[2019]163号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2019年11月)简介:
《惠州供电局配电网规划建设技术细则(2019年修订版)》是由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于2019年11月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这份细则主要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惠州地区的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以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服务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
细则内容可能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规划原则:明确配电网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2. 网架规划:对配电网的结构、布局进行设计,包括主站、变电站、线路等的选址和规模确定。
3. 技术标准:规定配电网建设中的设备选型、工艺要求、施工标准等,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4. 建设管理:对配电网的建设过程进行规范,包括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
5. 运行维护:提出配电网运行监控、故障处理、设备检修等的管理规定,保障电网的健康运行。
6. 创新与升级: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推动配电网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这是一份具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文件,对于惠州地区的配电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份细则可能还会进行相应的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
惠州供电局配电网规划建设技术细则(2019年修订版)(惠供电计[2019]163号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2019年11月)部分内容预览:
8.3.1A、B类供电区原则上朝推荐的双侧电源完全双回链式发展,C、D类供电 区朝双侧电源不完全双回链式发展。 8.3.2110千伏高压配电网原则上不因新建变电站而引起现有变电站的复杂性 改造。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T或II式三T接线方式发展。对于现状T链混合的网络,考虑到站内改造的可行 性,宜朝双侧电源三T或IⅡ式三T接线方式发展,
2018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学霸笔记8.4110千伏变电站规划
8.4.1110千伏变电站规划布点以负荷分布为依据,供电范围明确、
8.4.1110干伏变电站规划布点以负荷分布为依据,供电范围明确、合理,兼顾 电网结构调整要求和建设条件,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具体要求如下: 1)变电站布点应充分考虑当地发展和未来用电需求,既要满足负荷供电或 电源升压送电的需要,同时还应兼顾电网结构发展的需要。建筑物的设计应满足 智能电网、综合能源等技术发展要求,变电站征地应经技术论证后预留足够扩建 空间。 2)近期选择变电站站址时侧重满足地区负荷发展需要及安全可靠供电要求, 并考虑与远期新增变电站布局上的协调。远期规划重点考虑结合地区用电规模。 3)变电站供电范围应综合考虑负荷密度、空间资源、中压配电网供电半径 和整体经济性等因素,确保供电能力、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满足要求。 4)根据供电区域负荷大小、分布情况、可靠性、电压质量要求,提出选点 布局的几种形式:中心周边互联、周边辐射中心、中心辐射周边。 5)考虑变电站布点、供电区域负荷大小、可靠性要求,提出骨干电力通道 的规划,校验不同规划阶段各站对本区域供电能力与相邻区域互供能力。对输送 容量大或可靠性要求高的供电区域,可采用多骨干通道方案,实现接线组不同地 理路径。
8. 4. 2 主变压器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8.4.3变电站新建和扩建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8.5110千伏线路规划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注1:承担电厂送出任务或特殊用户专用线路供电的110千伏线路,其导线截面应结 合电厂装机容量、用户负荷及其接入系统情况综合考虑。 注2:A类、B类供电区中,导线截面500平方毫米的电缆线路作为T接线选用。 注3:沿海或污移严重地区,线路可采用电缆线路或具有防腐能力的架空线路导线。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9.35千伏配电网规划
9.1.1对地域面积大、负荷稀疏、中压线路供电半径长且远离220千伏、110 千伏规划网络的地区,为满足小水电、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送出或中低压配电 网供电安全、电压质量需要,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35干伏进行供电。 9.1.235千伏变电站可按照配电化或简易化模式建设
9.335千伏变电站规划
9.335千伏变电站规划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9. 3. 4 主变压器
9.435千伏线路规划
9.4.135千伏线路一般采用架空线路,其导线宜采用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 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等,沿海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地区应选用防腐型钢芯铝绞线 9.4.235千伏单回线路不宜超过30千米。 9.4.3同一个规划区的导线选型应标准化、系列化,导线截面的选择依据远期 负荷发展状况和线路全生命周期成本选定。相同接线的同类分区宜采用相同的导 线截面,导线截面选择150平方毫米、240平方毫米。 9.4.4新建线路、存量线路全线改造或部分改造后可接入已有光纤网络的35千 伏线路可采用光纤复合相线类光缆,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10.1.1中压配电网应根据上级变电站的布点、城市规划、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 需要,结合地理环境,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正常运行时,分区配 电网应有明确供电范围,根据变电站新布点及负荷增长进行调整,不宜交又和重 叠,分区内配电网线路不宜超过3组馈线组。分区配电网之间应有一定比例的负 荷转供能力。 10.1.2变电站规划新出中压线路时,应统筹考虑电网廊道和间隔资源,提高电 网设备利用效率。新出中压线路投产后第二年负载率应不低于20%(备用线除外) 10.1.310千伏单一母线所供用户不超过2万户,110千伏单一母线所供用户不 超过6万户。 04中压配网 开环坛行的网级结板
10.1.5电缆线路网架结构
电缆线路可构建单层网和多层网,单层网以环进环出接入,多层网支线层级 不应超过1级。对于负荷距离电源较远,集中在线路未端的情况,通过论证可以 考虑集中式开关站结构。具体构网方案见附录D,网架结构各层级接入站点类型 要求详见附录E。
电缆线路可构建单层网和多层网,单层网以环进环出接入,多层网支线层级 不应超过1级。对于负荷距离电源较远,集中在线路末端的情况,通过论证可以 考虑集中式开关站结构。具体构网方案见附录D,网架结构各层级接入站点类型 要求详见附录E。 0.1.5. 1 主干层 (1)每回中压电缆线路的环网节点不宜超过6个,负荷应沿线路各环网节点均 匀分布,每个节点应预留接入负荷空间,除经过技术经济及运维管理综合论证的 高供电可靠性要求地区及用户密集区域外,不应通过环网节点馈出线形成分支环 网。 (2)每一分段接入配变数宜控制在15台以内,接入用户数不应超过2000户: 各分段用户、负荷平均分配。
10. 1.5.1 主于层
10.1.5.2支线层
每回支线接入配变数宜控制在10台以内,接入用户数不应超过1000户。 10.1.5.3负荷层 专变用户接入点处宜安装分界开关。 10.1.6架空线路网架结构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10. 1. 6. 1 主于层
(1)每回中压架空线路主干分段数不宜超过5个,分段设置要综合考虑运维管 理需要及负荷分布特点。 (2)A、B类供电区域每一分段接入配变数不应少于5台,不宜超过15台,C、 D类供电区域每一分段接入配变数不应少于5台,不宜超过20台,接入用户数 不应超过2000户;各分段用户、负荷平均分配。 (3)超过5公里的无负荷段线路,或者跳闸故障率较高的线路段,可增设1台 自动化分段开关 10.1.6.2支线层 (1)A、B类供电区域每回支线接入配变数宜控制在10台以内,C、D类供电区 域每回支线接入配变数宜控制在12台以内,接入用户数不应超过1000户。 (2)A、B类供电区域每回支线接入配变数超过5台,C、D类供电区域每回支线 接入配变数超过8台,宜在支线首端设置自动化分界断路器,实现支线故障快速 隔离。 (3)对于跨越山丘、大片鱼塘、速生林区、多雷区、易受外力破坏等区域的线 路,经市局专业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原则上可在支线首端设置自动化分界断路 器。 (4)新建配电变压器宜接入第一级分支线或以下层级,避免形成主干线“挂灯 签”的现色不宫控入主然线得正下击
(4)新建配电变压器宜接入第一级分支线或以下层级,避免形成主干线“挂灯 笼”的现象,不宜接入主干线线行正下方
10. 1. 6. 3 负荷层
专变用户接入点处宜安装柱上分界开关。 10.1.7中压架空线路应按照标准设计排列相序,实现相序统一。 10.1.8联络线路优先来自不同上级电源,不具备条件时,应来自不同的10千伏 母线,同时应避免同杆架设。变电站10千伏站间联络线路及可转供负荷数量应 安能满足高压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进行校验。每个变电站的每段10千伏母线宜 有1回线路与另一变电站的10千伏母线互联。 10.1.9对重要用户供电的线路,同一馈线组线路应优先来自不同的变电站,或 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母线。 10.1.10中压配电网目标接线应综合分析区域发展定位、负荷分布、变电站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负荷类型一:线路所供负荷以装见容量2000kVA以上的大工业为主的或是工业用户专线。 负荷类型二:线路所供负荷以大型商业、金融、大型写字楼、星级酒店为主。 负荷类型三:线路所供负荷以居民住宅、事业机关、行政机关为主。 注2:因中压线路接入负荷类型较多,本表格中的装见容量仅作为编制规划方案的参考值 作为限制值。
10.1.12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正常负荷下,10千伏 线路A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3公里,B、C类不宜超过5公里,D类不宜 超过15公里。 10. 1. 13 针对长距离线路、 负荷密集且配变布点不足、人口和负荷分布较为分散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L0. 2开关站与配电站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10.2.6负荷密集地区的配电站,宜采用双配变型式配置,在低压母线侧设置分 段联络开关。 10.2.7主干线上的分段或联络环网节点宜选取户内开关站、配电房,开关站、 配电站的新建中压开关柜可选用断路器柜自动化成套设备,存量负荷开关柜未达 到使用年限,不得进行整体更换,确实需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造,应按照配电自动 化改造原则进行。对短路电流超出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的安装点,如需选用断路 器,应有相应短路电流抑制措施。 10.2.8配电站应遵循“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原则,容量配置以需求为导 向。当配变容量不能满足供电需求时,应优先考虑通过新增布点解决,配变投产 后第二年负载率应不低于30%,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现状分析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注:部分人口外流、负荷密度低区域,在满足国家县域整体标准前提下,经论证,可适 当降低区域户均配变容量。
10.3智能配电站配置要求
10.3.1智能配电站典型配置区域划分
智能配电站的配置级别,依据配电站重要程度、供电区域等级、保供电用户 等级、经济发达程度、通信通道条件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个配置级别。 a)高级配置 适用于A类供电区域中,对一级重要电力用户、最高级保供电用户、国家重 点规划园区供电的配电站。 b)标准配置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JG∕T 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线截面应结合电厂装机容量、 用户负荷及其接入系统情况综合考虑。 注2:D类地区满足本技术原则10.4.4相关条件时可采用电缆线路。
注2:D类地区满足本技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