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668-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5/T 1668-2018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简介:
DB45/T 1668-2018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方标准,全称为《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在广西地区进行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时,报告的编制要求、内容、格式以及评估方法等,旨在规范风电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提高风电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动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个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报告的构成:规定了评估报告应包含的章节,如项目概述、风能资源数据收集、风能资源评估、不确定性分析等,确保报告的完整性。
2. 数据收集与处理:规定了风能资源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处理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风能资源评估:阐述了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如风速分布分析、风能密度计算、年发电量预测等,为风电场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4. 不确定性分析:要求报告对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包括数据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等,以反映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5. 报告格式:对报告的排版、文字、图表等格式作出了规定,保证报告的清晰性和可读性。
6. 其他要求:可能还包括了环保、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行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这个标准的实施,对于广西地区的风电项目,能够提供规范化的评估方法和报告编制指南,有助于提高风电项目的开发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
DB45/T 1668-2018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DB45/T 1668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绍毅、罗红磊、苏志、郑凤琴、何如、潘丽娜、李强、黄梅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绍毅、罗红磊、苏志、郑凤琴、何如、潘丽娜、李强、黄梅丽。
DB45/T 16682018
EN 196-6-1989 水泥试验方法 第六部分 细度的测定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
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4.2.1风能资源评估报告应由前引部分、正文部分和补充部分组成,包括以下内容: a) 前引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1)封面:
DB45/T 16682018
2)编制单位资质; 编制人员名单; 目录。 b) 正文部分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1) 项目概况; 2) 编制依据; 3) 风电场所在地区风况特征; 4) 风电场风能资源特征; 5) 结论和建议。 C 补充部分可包括以下内容: 1)附录; 2)附件。 2 风能资源评估报告大纲参见附录A
风能资源评估报告应符合以下要求: a)内容全面,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清晰; b)文字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形式; c)通过汇总、分析各种资料和数据,给出科学、公正的结论 d)满足项目委托书或合同书的要求。
封面内容应包括风能资源评估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
5.1.2编制单位资质
应使用该单位资质证书的复印件
5.1.3编制人员名单
目录按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的内容顺序编排,包括:正文部分、补充部分(包括有补充部分时)。 分的目录应包括章、节编号和完整的标题,根据报告的框架结构,给出至二级或三级标题的目录 部分的目录应包括附录、附件的编号和标题。
综述项目概况,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DB45/T 16682018
a) 风电场地理位置; b) 风电场所在地的气候特征; c) 场址地形地貌特征; d) 场址主要气象灾害; e) 风电场开发面积、装机容量; f)测风塔安装及测风资料收集情况。
a) 风电场地理位置; b) 风电场所在地的气候特征; c) 场址地形地貌特征; d) 场址主要气象灾害; e) 风电场开发面积、装机容量; f) 测风塔安装及测风资料收集情况
5.2.3风电场所在地区风况特
5. 2. 4. 2. 2瑞流强度
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以表格形式列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全风速段和15m/s风速段的平均端流强度; b)以折线图形式给出各高度层端流强度的年内变化和日内变化情况; C)根据风机分类标准确定流强度等级。
DB45/T 16682018
5.2. 4. 2. 3风垂直切变指数
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 以表格形式列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间风切变指数计算结果; b)以折线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风廓线图; c)描述各测风塔风切变指数特征。
5.2.4.2.4风速和风功率密度
以表格形式列出各测风塔实测序列各高度层各月及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和平均风功率 密度。
5.2.4.3测风塔数据长年代订正
5.2.4.3.1风速大小年景
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根据参证气象站测风高度、测风仪器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对参证气象站近30年平均风速 序列进行一致性订正,并以直方图形式给出订正前后的风速变化图; b 计算观测年度年平均风速相对近30年累年平均风速距平百分率,分析参证气象站观测年度的 风速年景。
5.2.4.3.2测风塔数据代表年订正
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以图形形式给出各测风塔与参证气象站的相关图; b)以表格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与参证气象站的相关方程、相关系数和订正量: c)根据订正量对各测风塔数据进行长年代订正
5.2.4.4风电场代表年风能资源分析
5.2.4.4. 1风速及风功率率度年内变化
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以表格形式列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年内变化; b) 以折线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年内变化; C) 描述各测风塔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年内变化特征。
5.2.4.4.2风速及风功率密度且变化
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以表格形式列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全年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日变化; b)以折线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全年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日变化;
5.2.4.4.3风向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
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以表格形式列出16个扇区各测风塔各风向测量层全年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频率: b以玫瑰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风向测量层全年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分布:
c)描述各测风塔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特征
5.2.4.4.4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
DB45/T 16682018
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以表格形式列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各风速段全年风速和风能频率,以及有效风速频率; b)以柱状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各风速段全年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 C)描述各测风塔风速和风能频率全年分布特征,
5.2.5 结论和建议
附录、附件主要内容包括:
DB45/T 16682018
ay 以表格形式列出各测风塔各月风能参数计算结果; b) 以折线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逐月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日变化; C 以柱状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各风速段逐月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 d 以玫瑰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风向测量层逐月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分布; 其他需要的相关文件和材料。
ay 以表格形式列出各测风塔各月风能参数计算结果; b) 以折线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逐月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日变化; 以柱状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各风速段逐月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 dy 以玫瑰图形式给出各测风塔各风向测量层逐月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分布; 其他需要的相关文件和材料。
求参见附录B,封面格式参见附录C,编制人员名
DB45/T 16682018
DB45/T16682018
3.1.1风能资源评估报告封面中的报告名称宜用一号黑体,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宜用三号荣体加租。 3.1.2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人员名单页中的“审定”、“审核”、“校核”、“编写人员”等宜用三号宋 体加粗,人员姓名宜用三号宋体,
B.2.1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的目录层次宜设置为2至3层;“目录”两字宜用四号黑体并居中,“目”与“录” 两字中间空两个汉字的间隔。目录中的文字宜用小四号宋体,与页码之间用“......”连接并两端对齐, 页码不加括号。 B.2.2目录页单独编排页码,宜用五号正体大写罗马数字。
3.3.1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章、节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章的标题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编号,一直连 续到附录之前DB32∕T 3133-2016 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节是章的细分,可分为第一级节(例如3.1,3.2等)、第二级节(例如3.1.1,3.1.2等)、 第三级节(例如3.1.1.1,3.1.1.2等)。 3.3.2章、节的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宜用三号黑体;第一级节的标题宜用四 号黑体;其余标题及正文宜用四号宋体。正文行间距为1.5倍行距。 B.3.3正文每页应有页眉。页眉居中位置为报告名称,宜用五号宋体。正文页单独编排页码,宜用五 号宋体阿拉伯数字。
附录和附件应按其在正文部分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如下: 附录按“附录1、附录2、附录3......”等顺序编号,编排在正文之后; 附件按“附件1、附件2、附件3......”等顺序编号,编排在附录之后。
DB45/T 16682018
DB45/T 16682018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编制人员名单格式 图D.1给出了编制人员名单的格式。
图D.1编制人员名单格式
1QX/T277一2015气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
DB54∕T 0100-2016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设计防火规范DB45/T 166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