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 440017-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BD 440017-2017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存储与输出要求简介: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存储与输出要求》(BD 440017-2017)是一部由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主要规定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的存储格式、存储要求、数据输出格式以及数据输出接口等方面的具体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数据质量和数据服务的稳定性,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
1. 数据存储:标准规定了基准站收集的各种原始数据,如观测数据、系统状态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必须按照规定格式进行存储,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数据质量控制: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检查、一致性检查、异常数据处理等,以确保输出的数据质量。
3. 数据输出:规定了数据的输出格式,包括RINEX格式、北斗二号增强信息数据格式等,便于用户进行数据处理和应用。
4. 数据输出接口:明确了数据输出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接口的类型、数据传输方式、数据更新频率等,确保数据服务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5. 数据安全:对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提出了要求,保护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6. 系统兼容性:确保系统对各种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的兼容性,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该标准的实施,能够保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数据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精准、可靠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对于推动北斗系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BD 440017-2017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存储与输出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BD110001一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基准站的输出数据一般包括:接收卫星信号的原始观测数据及接收机状态信息、站点信息 输出的数据、机柜监控单元的状态信息等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04》6. 1. 1 框架基准站
框架基准站的存储数据主要为:BDS(B1/B2/B3)、GPS(L1/L2/L5)、GLONASS(L1/L2)等导 航系统的原始观测数据、站点信息、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分别包括: a)原始观测数据:包括码伪距、信噪比、载波相位值、多普勒频移、卫星广播星历等; b)站点信息:包括站名、坐标、天线信息等; c)气象数据:包括气象仪的温度、湿度、气压数据、采集时间等
框架基准站的存储数据主要为:BDS(B1/B2/B3)、GPS(L1/L2/L5)、GLONASS(L1/L2)等导 航系统的原始观测数据、站点信息、定位结果、差分数据产品。这些数据分别包括: a)原始观测数据:包括码伪距、信噪比、载波相位值、多普勒频移、卫星广播星历等: b)站点信息:包括站名、坐标、天线信息等: c)定位结果:包括单频伪距差分、双频载波相位差分、单频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结果等: d)差分数据产品:包括广域增强数据产品、区域差分数据产品等。
6. 1.3区域基准站
框架基准站的存储数据主要为:BDS(B1/B2/B3)、GPS(L1/L2/L5)、GLONASS(L1/L2)等导 抗系统的原始观测数据、站点信息。这些数据分别包括: a)原始观测数据:包括码伪距、信噪比、载波相位值、多普勒频移、卫星广播星历等; b)站点信息:包括站名、坐标、天线信息等
6.2.1.1按天存储文件,文件的起止时间为:北斗时(BDT)0时0分0秒~23时59分59秒。 6.2.1.2数据采样率见表1。 6.2.1.3数据存储能力应大于30天。 6.2.1.4数据存储的卫星截止高度角应不大于10°
6.2.1.4数据存储的卫星截止高度角应不大
表1框架基准站数据采样率
6. 2. 2 监测站
6.2.2.124小时数据文件的起止时间为:北斗时(BDT)0时0分0秒~23时59分59秒。 6.2.2.2数据采样率见表2。
6.2.2.3数据存储能力应大于30天。
表2监测站数据采样率
6.2.3.1按天存储文件,文件的起止时间为:北斗时(BDT)0时0分0秒~23时59分59秒。 6.2.3.2数据采样率见表3。 6.2.3.3数据存储能力应大于30天。
6.2.3.4数据存储的卫星截止高度角应不大于10°
表3区域基准站数据采样率
6.3.1.1框架基准站中数据文件应按照原始二 式等进行存储,数据交换采 用RINEX或BINEX格式。 6.3.1.2监测站中数据文件宜按照原始二进制数据流进行存储 6.3.1.3区域基准站数据文件应与框架基准站保持一致。
6.3.2RINEX格式
表 4RINEX应用要求
6. 3. 3BINEX 格式
记录标识及其内容参见附录A。
监测站及区域基准站实时数据流应采用TCP/IP
数据输出内容与数据存储内容相同,见6.1
7.3. 1框架基准站
框架基准站数据输出频度见表5。
表5框架基准站数据输出频度
框架基准站数据输出频厂
则站数据输出频度见表6
表6监测站数据输出频度
7. 3. 3区域基准站
区域基准站数据输出频度见表7
表7区域基准站数据输出频度
7. 4. 1 框架基准站
7.4.1.1格式类别
框架基准站数据输出格式一般包括以下三种,但至少应包含a)或b)中的一种: a)RTCM 格式; b)BINEX格式; c)自定义格式
Z.4.1.2RTCM格式
7. 4. 1. 2. 1电文类型
7.4.1.2.2气象数据字段
7.4.1.2.3气象电文
7. 4. 1. 3BINEX 格式
数据输出格式与数据存储格式相同,见6.3.3
区域基准站数据输出格式同框架基准站数据输出格式,见7.4.1。
记录标识(ID)见表A.1
DB61∕T 1151-2018 石灰粉煤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施工技术规范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基准站数据存储及传输BINEX文件格式
A. 2记录 0x00
0x00包含了站点、观测墩、参考点、设备及其他站点相关的数据字段,其中的字段标识及说明
表A.2记录0x00的字段标识及说明
表 A. 2 (续)
表 A. 2 (续)
DB33∕T 1242-2021 油气输送管道建设间距标准A. 6 记录 0x7f
记录0x7f包含一条子记录,为0x05GPS、GLONASS和BDS的伪距、载波相位等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