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doc简介: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是一个旨在减少或预防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事故的计划或策略。高处坠落是建筑、施工等行业中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制定和实施预防高处坠落的专项方案对于保护工人安全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个简要的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的介绍:
1. 风险评估
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识别高处作业中的高风险区域和活动。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作业高度(超过2米视为高处作业); - 作业环境(如风速、天气条件、光线等); - 作业人员能力与健康状况; - 使用的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状况。
2. 安全培训
对所有参与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高处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 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等个人防护装备; - 应急救援流程和自救互救知识。
3. 设备与设施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高空作业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这包括:
- 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等的检查; - 脚手架、**、平台等的结构安全检查; - 安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4. 规则与程序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则和程序,包括:
- 高空作业前的准备和检查程序; - 作业过程中的监控与监督; - 作业结束后的清理和检查。
5. 应急响应计划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包括:
- 紧急撤离计划; - 现场急救措施; - 与医疗和紧急服务的沟通和协调流程。
6. 监督与评估
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机制,对高处作业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这包括:
- 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审计; - 员工反馈与建议收集; - 安全事故后的调查与改进措施。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高处坠落事故的风险,保护工人安全,促进现场生产的安全与高效。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doc部分内容预览:
2.2 地方相关规定
第三章 安全总则及目标
按集团公司要求,项目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科学的指导安全施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为使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管理有据可依,特编制此预防高处坠落措施方案。
杜绝因高处坠落导致的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事故。
01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第四章 高处防坠落现场措施
4.1临边和洞口防高处坠落措施
4.1.1 临边防高处坠落措施
1、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的临边,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并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封闭。防护栏杆搭设应符合一下列要求:1)防护栏杆应为三道横杆,上杆距地1.2m,下杆设在挡脚板处,中间道设置在上下杆的中部;立杆间距不大于2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立杆底端应固定牢固。
2、基坑上口距基坑边不小于0.5米处,应设置高不小于1.2米的安全防护栏杆。安全防护栏采用φ48钢管搭设,设三道横杆:第一道距地200mm,第三道距立柱上端100mm,第二道位于第一和第三道的中间。栏杆立柱间距不大于2米,插入土层0.5~0.8m,确保栏杆稳固。栏杆底部设200高挡脚板,上部张挂密目式安全立网。基坑内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专用爬*。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基坑安全防护如下图
3.、施工的楼*口、楼*平台和*段边,应安装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2m,底部设挡脚板。作法如下图:
4、屋面及楼层周边防护栏杆作法如下图。
4.1.2 洞口防高处坠落措施
1、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mm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4、当非垂直洞口短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四周搭设防护栏杆(采取三道栏杆形式,立杆高度1200mm,下道栏杆离地200mm,中道栏杆离地600mm,上道栏杆离地1200mm),下口设置踢脚板并在洞口张挂水平安全网。防护栏杆距离洞口边不得小于200mm。栏杆表面刷红白相间警示油漆。作法如下图
4.2 5m以上满堂脚手架(支撑架)防高处坠落措施
1、架上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并绑扎牢固。
2、高度超过6m架体,应在架内第二步或不超过4m处设置首层水平安全网,之后每不超过6m加设水平安全网。如下图
4.3 外脚手架施工防高处坠落措施
1、首层防护:在架内第二步或不超过4m处设首层防护,脚手架及架体与建筑物空隙,采用硬质防护封闭严密。如下图
2、脚手架作业层和作业层的下一步架体脚手板应满铺固定,楼层内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50mm时,该间隙应采用有结水平安全网封闭或硬质水平防护。如下图
因上下施工面存在水平偏差过大,局部架体离墙间隙过大时,应增设内立杆,再满足上述要求。
4.4 操作平台高处防坠落措施
1、操作平台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400mm的扶*。如下图
2、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固,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大于80mm,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制动措施。
3、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架体应保持垂直,不得弯曲变形,制动器除在移动情况外,均应保持制动状态。
4、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平台上不得站人。
第五章 预防高处坠落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所承建建筑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必须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后,报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审批。批准后,方可实施。
2、作业前,技术人员应依照批准的方案,向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让作业人员了解可能会产生的危害因素,施工时的预控措施,管理目标要求。
3、涉及高处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初次作业人员应接受实实在在的岗前安全三级教育培训;高处作业前,应核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并结合“班前教育”“班前会”对所有登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要告知作业人员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等保命设备的重要性。
4、把好设施验收关。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现场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实施。施工完毕,应及时恢复安全设施,并经有关部门验收。未经批准,严禁擅自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攀登和悬空作业防高坠措施
1、进入现场施工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禁带病作业和酒后作业。作业时,严禁在脚手架、平台上和临边危险处嬉闹。
2、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患高血压、恐高症等不宜高处作业疾病的,禁止安排登高作业。
3、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并教育、检查作业人员正确配戴和使用。
4、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 悬空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凡在2m以上悬空作业,必须系好符合要求的安全带,有的悬空作业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悬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安全栏杆等。
5、基坑、阳台、料台、挑平台、雨篷与挑檐、楼层及屋面周边等临边采用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设置栏杆柱。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式安全网密闭,必要时亦可在底部横杆下沿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踢脚板。
7、高处作业施工前,按类别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并应做验收记录;高处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记录。
8、高处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并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11、悬空作业的立足处必须牢固,并配置登高和防坠落装置和设施;
12、钢结构吊装,构件宜在地面组装,安全设施一并设置。安装施工时,宜在施工层搭设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侧设置防护栏杆。严禁在未固定、无防护设施的构件和管道上进行作业和通行。
13、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和拆卸悬空作业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同时装拆模板;在坠落基准面2m及以上高处搭设和拆除柱模板和悬挑结构的模板时,应搭设操作平台;在进行高处拆模作业时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14、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不得沿钢筋骨架攀登或站在骨架上作业;在坠落基准面2m及以上高处绑扎钢筋和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时,应搭设操作平台。
15、浇筑高度2m及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及边柱时,应搭设操作平台或脚手架。
16、门窗安装作业时,应系挂好安全带,操作人员在无安全防护措施时,不得站立在樘*、阳台栏板上作业。
17、外墙高处作业不得使用座板式单人吊具,不得使用自制吊篮。
18、操作平台应通过设计计算,并编制专项方案。应在操作平台明显位置设置标明允许负载值的限载牌及限定允许的作业人数,物料应及时转运,不得超重、超高堆放。
19、操作平台使用中应每月不少于1次定期检查,应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0、塔吊设置防攀爬的措施,防止闲杂人员攀爬;塔机标节内爬*竖向垂直设置时,操作及维保人员须强制要求采用坠落防护速差自控器(防坠器)+五点式(全身式)安全带的个体防护措施,同时标节内须不大于10m设置防坠安全网或硬质防护。
21、把好班组自查检验关。作业前施工人员应认真检查设备、防护器材的完好性,在做好自身检查后,还应做到互相检查;对违反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施不全,不符合要求时,操作人员有权拒绝作业,并上报安全员或相关人员。
第六章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中阐明应急准备与响应小组机构及其职责、事故报告基本程序、制定常见事故应急预案(准备采取的紧急排险、避险和逃生措施、紧急事故处理措施)、紧急救援措施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必要时组织演习,以便于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在最段时间内作出相应的反应并尽量将事故损失降低最低程度。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的相关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小组,在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后,统一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天津某公司新建厂房电气施工方案6.1.1 总指挥:项目经理:
6.1.2 现场救援组
事故发生后,总指挥启动应急响应,现场救援组按总指挥的要求,快速到达事故发生位置,实施应急救援,并向总指挥实时反馈事故现场情况,通报相关细节。组织人员、车辆、物资,协调相关部门及各分包单位。全面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6.1.3 技术保障组
职责:编制相关应急救援处置方案,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演练,检验处置方案是否有效,并进行完善。
6.1.4 通讯联络组
6.1.5 后勤保障组
职责:保管现场应急救援物资,统计现场备用的应急救援物资数量,检查其质量好坏,当数量不足或有损坏时,及时补充建筑公司办公及住宿楼装饰施工组织设计,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资后勤保障。
6.2 应急响应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