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doc

排水工程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4333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排水工程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doc简介:

排水工程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是针对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地下管道建设中采用的顶管技术进行的专项施工计划的科学评估和审核过程。顶管工程是一种非开挖的地下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大型管道的铺设、修复或扩展。

在进行排水工程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时,首先,施工团队会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地质条件、管道尺寸、深度、周边环境等,设计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顶管设备的选择、施工流程、安全措施、质量控制等。然后,这个方案会提交给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评审。

专家们会从技术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对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如果专家们认为方案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且风险可控,那么这个方案就可以得到通过,否则可能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后再进行论证。

这个过程对于确保排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排水工程顶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doc部分内容预览:

如上图所示,在顶管打开龙门洞口时,将预留洞口外侧加固的旋喷桩一起破除,破除直径1.2m,使机头进入土体。

根据现场土质,本工程拟采用:沉井施工,在大口径降水的前提下进行挖土下沉,顶管方式采用泥水平衡顶管。

DB15/T 2422-2021 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准备工作现场清理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垫层大口径井点安装及降水沉井制作沉井下沉封底底板高压旋喷桩加固顶管设备安装顶进顶进完成浆液置换管道接口处理检查井砌筑回填压实收坑恢复现场

施工难点:沉井封底、降水施工。

沉井结构形式主要有矩形井一种型式(工作井、接收井):

BW1、WB28为工作坑,采用内径6500×3200×H ,刃角厚650mm,井筒壁厚500mm(详见施工图 )

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垫层立井筒内模和支架钢筋绑扎立井筒外模和支架 浇捣混凝土拆模及养护封砌预留孔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条件,确定沉井采取二次制作、二次下沉和排水干封底的施工方案。

2.1.基坑开挖及垫层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后,即可进行挖土工序的施工。工作坑基坑是一尺寸为直径9.4m×6.1m的矩形坑。如下图:

挖土采用单斗反铲挖掘机,并辅助人工整平,挖机开挖至坑底往上200mm,余土采用人工清底;坑底面的浮泥应人工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在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内汇集的雨水及地下水及时用水泵抽除,防止积水而影响刃脚垫层的施工。

基坑形成后立即以粗砂分层回填夯实,辅以洒水,用平板振动器或蛙夯密实,以保证填砂的承载力。完成后,进行垫层施工,沉井垫层采用黄砂铺设,厚150mm,设置找平层,再在刃角中线下铺设垫木,垫木之间净距离250mm,

2.2.工作井沉井模板施工

矩形工作井采用中型组合钢模支承,内外模以及模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均采用Ø48mm钢管,采用山形卡、M20对拉螺栓等标准扣件作模板之间的连接和固定,使内外模形成具有相当钢度的整体。螺杆间距500,除设对拉螺杆外,沿墙高1/3、2/3处设两道斜撑。沉井模板采用M16螺栓进行加固,螺栓横向间距为60cm,纵向间距为60cm,螺栓采用带止水胶垫的路双。

工作井、接收井位矩形井,可采用定型钢模板或1.5cm厚竹胶板,支撑架采用钢管架,计算方式同矩形工作井。

采用15mm厚的竹胶板作模板,其下垫方木为50×80,间距300,梁顶拖采用双钢管四壁。

2.2.2模板最大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最大墙高为4.5m,采用坍落度为150mm的普通混凝土,混凝土重力密度25KN/m³,浇筑速度2.5m/H,浇筑入模温度为20℃,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β1=1.0;β2=0.85

F=0.22γctoβ1β2 v½

=0.22*25*200/(20+15)*1.0*0.85*√2.5

螺栓间距为0.6m*0.6m,计算拉杆的承受拉力

P=42200*0.6*0.6=15192n

经查表得知M16容许拉力为24500N,经计算15192n<24500N满足施工要求

2.3.钢筋绑扎及模板支拆

在钢筋绑扎前,搭设好施工用脚手架(兼作砼浇筑工作平台),钢筋绑扎与摸板支立应交错进行,刃脚斜面砖砌粉饰——绑扎刃脚钢筋——临时支立墙身内侧模板——支立外侧模板——模板整体加固。模板采用普通钢模和异形模板拼成大模板,主要对穿螺杆拉撑固定,辅以钢管支撑,安拆用吊车进行。钢筋绑扎和搭接应按规范严格执行,并参照设计说明和图纸施工,尤其注意各种预埋件、预留钢筋的位置、数量及规格。

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5cm,由汽车吊吊至内脚手平台,人工入模。混凝土入模应注意对称布料并及时振捣,使上下砼结合成一体。入模振捣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为确保振捣质量,在模板一侧开一定数量的振捣窗,便于振捣棒入模振捣,浇筑完窗下部分混凝土后,立即封闭。

工作井若分2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浇筑第二次混凝土,施工缝凿毛,用水冲,再铺一层10mm左右,水灰比0.3~0.4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门的指挥人员,保证连续、对称作业。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加强养护,加盖草包及湿水润湿,并确保带模养护时间。

沉井分两节施工,第一节高度为3.5m,剩余为第二节。

井点安装及降水挖土下沉

2.5.1、大口径井点安装及降水

为确保沉井平稳下沉,采用排水下沉法施工。用D400大口径井点降水抽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井点在工作坑外四周对称布置6口降水井,接收井4四周布置4口降水井。待沉井混凝土强度达到下沉要求后,应先采用大口径井点降水,至少抽水1天后方可挖土下沉。沉井降水示意如下:

2.5.2、挖土下沉

下沉前,将井壁与封底、井壁与底板连接处凿毛,将预留孔洞封堵,封堵应严密牢靠,且便于拆除。

为了控制沉井筒身下沉中筒身的垂直度,应在沉井井筒内壁四面中心对称弹出垂线,并悬挂垂球,为了控制沉井筒身下沉速度及下沉位置,在内壁外侧四周画出标尺。

当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挖土下沉,同时拆除砖模,抽除垫木,每次抽出垫木后,刃脚下应立即用中粗砂填充,洒水夯实,在刃脚内外堆成坚实的砂堤,以扩大筒身支撑面积。

沉井下沉过程中,采取统一的挖土顺序及挖土速度来控制沉井下沉速度及沉井下沉位置,决不超挖,另外为确保沉井外土体的稳定,在井壁外四周填充中粗砂,且注浆减阻。

沉井采用挖机挖土下沉,要做到均匀下沉,防止倾斜,故在沉井纵向设置两处挖机停靠点,并做好下沉测量记录,下沉到位时,做好定位措施。

沉井筒身刚开始入土时,由于筒身中心高,容易产生偏斜,操作必须十分谨慎,入土半数后,可加快下沉速度,为了控制沉井筒体下沉位置,避免超沉,最后1.0m应放慢下沉速度,同时根据现场土质情况预留适当的自沉量。

由于沉井筒身自重小,沉井下沉系数可能较小,在沉井挖土下沉中可采取在井壁外侧灌砂和压膨润土浆进行减阻,及在沉井筒身上加重的措施,加大下沉系数,沉井挖土下沉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宜有较大时间的停歇。故在沉井下沉之前应对其在自重下能否下沉进行必要的验算,验算公式如下:

…………………(6)

式中:K-下沉安全系数,一般应大于1.15~1.25;

Q-沉井自重及附加荷载(kN);

B-被井壁排出的水量(kN),如采用排水下沉时,B=0;

T-沉井外壁与土之间的摩阻力(kN),;

D-沉井外径(m);H-沉井全高(m)h-刃脚高度(m);

R-刃脚反力(kN),如采用将刃脚处土挖空,则R=0;

f—井壁与土的摩阻系数,沉井下沉范围内由不同土质构成时,;f1、f2…fn-各层土与井壁的摩阻系数(kN/m2);

n1、n2…nn-各层土的厚度(m)。

沉井筒身下沉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标高观测,每班至少测量两次,施工中如发现沉井筒体偏斜,应及时纠正,可采取井壁外一侧射水及上部加重来纠偏,但纠偏中应防止过量及超沉。

混凝土沉井材料用量详见下图: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进行60cm厚C30素混凝土封底。

a、基底面应尽量整平。

b、清除浮泥,防止封底砼和基底间渗入有害杂质。

c、刃脚与封底砼接触面处的泥污应予清除。

d、用块石回填换填超挖部分。

e、用碎石、粗砂找平。

②砼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5cm,由汽车吊吊至井内,人工浇筑,并及时振捣。

待封底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抽排沉井内积水,以防封底砼承受水压而遭受破坏。井内水抽干后即可进行底板砼浇筑。钢筋绑扎按设计图纸进行,与井壁预插钢筋配合布置。砼浇入后,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再用平板振捣器提浆初平,最后人工找平,收面。

2.9、沉井工作井预留洞口封门及止水设计

洞口封门设计见下图,进出洞均在工作井和接收井外侧安插一排钢板桩作为钢封门,防止洞口打开后外侧土体涌入井内,需要预留洞口处插打8m长钢板桩,并排5根,作为封门,在顶管机顶入进洞时拆除。沉井下沉时首先应在洞口处砌挡土墙。

在顶管进洞处安装橡胶止水圈止水法兰作为工作井洞口止水装置(如下图),与导轨上的管道保持同心,误差控制在2mm以内;洞口法兰钢板厚度为15mm,宽度为200mm,内径为Φ1200mm,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沉井壁上。

3.沉井测量、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3.1沉井下沉测量要求

(1)在凿除砖砌斜面和砼垫层前,必须在井顶及井壁上画出沉井的纵横中线,中线用于沉井垂直度与位移的监测。

(2)凿除斜面底模和砼垫层时,要加强垂直度,下沉量测量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发现倾斜立即纠正。

(3)沉井初沉时,每班至少作两次监测,(中线位移、垂直度、下沉量),每开挖一层土均应作一次下沉测量、垂直度测量。

(5)在纠偏过程中要增加监测次数。

(6)沉井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放慢下沉速度,沉井沉至距设计标高100mm时停止挖土下沉,并加强监测直至稳定。

(1)沉井下沉时,井内除土应先从中间开始,均匀、对称地逐步向刃脚处分层取土,使沉井均匀下沉,防止偏斜,特别是下沉初期,沉井入土较浅,土层对沉井的平衡稳定作用差,容易产生偏斜,尤应注意。在挖土下沉过程中,不应偏除土,避免沉井发生偏斜。

(2)下沉中随时掌握土层变化情况,分析和检验土壤阻力与沉井重量的关系,控制其除土部位及除土量,使沉井平衡地下沉。

(3)下沉过程中,应做好标高、下沉量、倾斜和位移的测量工作、随时注意纠正沉井的偏斜。

(4)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2m前,控制井内除土量,注意调平沉井,防止因除土量过大及除土不均,而使沉井突然大量下沉并产生较大的偏斜2010浙S14:玻璃钢生活污水净化器选用及安装.pdf,增加准确下沉至设计标高的困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