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PSTC 75-2021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pdf

T/CSPSTC 75-2021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9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14194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SPSTC 75-2021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pdf简介:

"T/CSPSTC 75-2021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是中国标准化协会空间技术专业委员会(CSPSTC)发布的一项技术标准。该规程主要针对微动探测技术,这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测量微小位移或振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电子设备等领域。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微动探测设备的设计、制造、测试、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的选择、信号处理方法、误差分析、系统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微动探测设备的精度、可靠性以及在特定应用场景中的有效使用,同时也为微动探测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

该规程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微动探测技术的发展,提升相关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促进科研、生产和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T/CSPSTC 75-2021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给出了微动探测的基本规定,确立了探测方案、仪器设备、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成果 报告、成果验收的体系。 本文件适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营,以及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和地 质调查、资源勘探等领域的微动探测。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丁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丁 本文件。 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SPAC:空间自相关(SpatialAutocorrelation) ESPAC:扩展空间白相关(ExtendedSpatialAutocorrelation)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SPAC:空间自相关(SpatialAutocorrelation) ESPAC:扩展空间白相关(ExtendedSpatialAutocorrelation)

JB/T 14343-2021标准下载4.1 微动探测应具备以下条件:

c)工作现场应能布置探测装置; d)场地十扰不影响目标体微动信号的采集。 4.2微动探测内容主要包括: a)覆盖层勘察、地质分层及基岩起伏形态探测; b)地质构造带及裂隙密集带探测; c)软弱地层、冻土层和砂砾石层探测; d)滑坡、地面塌陷探测; c)地下洞穴、岩溶、采空区、障碍物及隐蔽工程探测; f)古代遗存及地下埋设物探测; g)地下水、地热及场地热源体探测; h)浅层油气及矿产的探查; i)地基基础加固效果探测; j)海底地质调查。 4.3微动探测项目应在资料搜集和分析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及方法有效性试验编制工作方案。 4.4仪器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具有与工作需要相匹配的技术参数; b)具有现场评价采集数据质量的功能; c)性能稳定,具备防潮、防震等性能。 4.5测线、测点的布置应根据探测日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测试条件综合确定。 4.6台阵型式及规模应满足探测深度和精度要求,采集单元数量不应少于4个。 注1:台阵型式见附录A。台阵规模依据·个台阵内使用采集单元数量和采集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确定,习惯上 的采集单元数量多和采集点之间的距离大描述为规模大。探测深度和精度与台阵规模成正比。 注2:对于某一探测点而言,微动信号的米源方向是不确定的,二维台阵可采集各个方向的微动信号记录,计算多 的准确性高。采用一维台阵采集数据,利用一维台阵方向上的微动源信号计算的结果准确性高,利用非 台阵方向上的微动源信号计算的结果有偏差。 4.7资料解释宜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解释,结论应明确。 4.8微动探测成果资料应包括文字报告、图件、表格等内容

c)地下洞穴、岩溶、采空区、障碍物及隐蔽工程探测; f)古代遗存及地下埋设物探测; g)地下水、地热及场地热源体探测; h)浅层油气及矿产的探查; i)地基基础加固效果探测; j)海底地质调查。 4.3微动探测项目应在资料搜集和分析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及方法有效性试验编制工作方案。 4.4仪器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具有与工作需要相匹配的技术参数; b)具有现场评价采集数据质量的功能; c)性能稳定,具备防潮、防震等性能。 4.5测线、测点的布置应根据探测日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测试条件综合确定。 4.6台阵型式及规模应满足探测深度和精度要求,采集单元数量不应少于4个。 注1:台阵型式见附录A。台阵规模依据·个台阵内使用采集单元数量和采集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确定,习惯上使用 的采集单元数量多和采集点之间的距离大描述为规模大。探测深度和精度与台阵规模成正比。 注2:对于某一探测点而言,微动信号的来源方向是不确定的,二维台阵可采集各个方向的微动信号记录,计算结果 的准确性高。采用一维台阵采集数据,利用一维台阵方向上的微动源信号计算的结果准确性高,利用非一维 台阵方向上的微动源信号计算的结果有偏差。 4.7资料解释宜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解释,结论应明确。 4.8微动探测成果资料应包括文字报告、图件、表格等内容

探测方案应包括日的任务、工作地点、工作范围、技术要求、工作期限、计划工作量、工作依据、探测 方法和技术、仪器设备、处理解释、施工组织和安全风险识别等内容

5.2资料搜集与现场踏勘

5.2.1资料搜集主要包括

a) 测区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及交通条件等; b) 地上与地下工程设施类型及其分布等; C) 测区震源干扰波、交通运输及其他振动等外界干扰源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d) 测区地质资料、地层的地震波速、密度、泊松比等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e)结合探测目的,收集已开展的相关调查工作成果;

a) 测区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及交通条件等; D) 1 地上与地下工程设施类型及其分布等; C) 测区震源十扰波、交通运输及其他振动等外界干扰源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d) 测区地质资料、地层的地震波速、密度、泊松比等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e) 结合探测目的,收集已开展的相关调查工作成果:

f) 测区工程施工与运营情况; g) 测区地形测绘和测量控制点等

日) 了解测区人文、气象、交通、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地下工程设施分布等; b) 调查现场振动源的类型、分布与时空变化等特征,评估对现场数据采集的可利用性及其影响; C) 2 核实已收集资料的符合性和相关性; (d) 调查影响探测工作的主要安全风险源,分析其对现场探测工作的不利影响

方法有效性试验宜结合探测目的、现场地形、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条件等,选择典型区段开展试 式,确定微动探测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施工场区模块标准做法.pdf探测方案大纲宜包括: a)项目概况:项目来源、目的任务、工作范围、技术要求、预计工作量; b) )测区地球物理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等; C) 编制依据:任务书、合同、技术规范、管理规定等; 1) 1? 方法技术:方法原理、观测方式、测线/测点布置、技术参数、探测精度等; e)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性能参数等; 7! 数据处理与解释: g) )进度计划:工作组织、设备和人员投入、计划安排等; h) 月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 风险识别与控制:安全风险识别、防控对策、应急预案等; D 探测成果

6.1 微动探测仪器设备宜采用多通道微动探测系统或一体化地震仪。 6.2 仪器设备的频带响应应满足微动探测的需要。 6.3 多通道微动探测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a)放大器的通道数不少于4通道; 注:不少丁4通道的要求与台阵最少采集单元数的规定一致。实际上,多通道微动探测系统一般为24 有4通道、7通道、10通道等多挡可选功能, b)通道间幅值偏差不大于5%,相位差不大于0.1ms; c) 通道间串音抑制不小于100dB; d) M 动态范围不小于120dB,A/D转换位数不小于24位; e) 1 系统噪声不大于1V; f) M 采样率应满足探测精度要求,采集时间长度可控。 6.4检波器应符合以下规定: a)采用垂直分量或三分量的速度型检波器,电压输出灵敏度不小于200V/(m/s); b)同一台阵检波器之间的周有频率差不大于0.1Hz,灵敏度和阻尼系数差不大于5%; c)同一台阵检波器的幅值差不大于5%,相位差不大于0.1ms; d)检波器具有竖直安置的部件或调平装置:

a)放大器的通道数不少于4通道; 注:不少丁4通道的要求与台阵最少采集单元数的规定一致。实际上,多通道微动探测系统一般为24通道,并 有4通道、7通道、10通道等多挡可选功能 b)通道间幅值偏差不大于5%,相位差不大于0.1ms; C) 1 通道间串音抑制不小于100dB; d) 1 动态范围不小于120dB,A/D转换位数不小于24位; e) 2 系统噪声不大于1V; #) 1 采样率应满足探测精度要求,采集时间长度可控。 检波器应符合以下规定: a)采用垂直分量或三分量的速度型检波器,电压输出灵敏度不小于200V/(m/s); b)同一台阵检波器之间的周有频率差不大于0.1Hz,灵敏度和阻尼系数差不大于5%; c)同一台阵检波器的幅值差不大于5%,相位差不大于0.1ms; d)检波器具有竖直安置的部件或调平装置:

e)水底检波器应具有满足探测深度需要的密封防水能力。 6.5 5一体化地震仪除符合6.2、6.3的相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有采集和存储记录的能力; b)具有与要求相匹配的数据传输能力; c) 符合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有关时间精度的规定; d)具 具有与工作时间相匹配的供电电源; e)具有防震、防潮等性能

e) )水底检波器应具有满足探测深度需要的密封防水能力。 6.5 5一体化地震仪除符合6.2、6.3的相关规定外JG∕T 274-2018 建筑遮阳通用技术要求,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有采集和存储记录的能力; b)具有与要求相匹配的数据传输能力; c) 符合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有关时间精度的规定; d) 具有与工作时间相匹配的供电电源; e)具有防震、防潮等性能

7.1.1正式探测前,应根据探测目的和现场探测条件开展采集试验,确定台阵型式及采集参数等,设计 测点、测线和测网等。 7.1.2数据的采样间隔、记录长度应满足探测深度和精度的要求。 注:数据的采样率、记录长度与探测深度和精度密切相关,随着探测深度的加深,数据采样率的选择有1ms、2ms 5ms、10ms~20ms、50ms、100ms,记录长度可由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7.1.3现场探测过程小应填写班报记录,记录清晰、完整。 7.1.4应检查、评估数据,数据不合格,应补测。 7.1.5微动探测点的位置宜以台阵几何中心位置综合确定。 7.1.6现场台阵布设应优先选择嵌套三角形型台阵,其次选择单圆型台阵、同心多重圆型台阵、十字型 台阵、I型台阵、菱型台阵,在测网探测中可选择密集型台阵,当场地具备一维采集条件时,可选择直线 型台阵

7.2.1正式探测前,应选择代表性场地开展试验,确定合理采集参数。 7.2.2试验点应根据任务要求、地质地球物理条件、代表性场地和已知资料综合选择。 7.2.3试验内容包括台阵型式和规模、采集单元频率、采样率、记录长度、采集时段等。 7.2.4 当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时,应试验、评估地形对探测结果的影响,确定探测对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