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广东省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15-38-2005).pdf简介:
《广东省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15-38-2005)是一部由广东省建设厅发布的地方标准,全称为《广东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该规范主要针对广东省地区的地基处理工作,为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和要求,如换填垫层法、预压法、挤密桩法、振冲桩法、土工格栅法等,对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变形性能等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它涵盖了地基处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地基处理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质量检测、验收标准等,旨在保障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BJ 15-38-2005是广东省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因地基处理不当导致的工程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15-38-2005).pdf部分内容预览:
用混凝土等刚性桩及桩顶褥垫层构成的增强体与周围地基土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基 础荷载的地基处理方法,
2.1.12静压注浆法grouting
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方法,把某些能凝固的浆液注入到岩土体的孔隙、裂隙、节理 等软弱结构面中,或挤压土体,使岩土体形成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稳定性高的新结构体 从而改善了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低级处理方法。
2.1.13建筑物纠偏buildingrectifiedadeviat
建筑物纠偏是对既有建筑物偏离垂直位置DB61/T 5020-2022标准下载,发生倾斜而影响正常使用时所采取的扶正措
2.1.14污染土pollutedearth
污染土是指受外来致污物质入侵,改变了原有的物理力学性状和化学性月
3.0.1在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1收集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等; 2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经济指标等; 3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他地区相 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效果等; 4调查邻近建(构)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线理设等资料。 3.0.2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宜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3.0.3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使用要求及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结合地形地貌、岩 土条件、地下水特征、环境条件和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定2~ 3种可供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由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地基处理方法: 2对初步选出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分别从适用范围、加固原理、预期处理效果、耗 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的地基处 理方法; 3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 表性的场地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若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修改设计参数或采用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3.0.4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理深,而需要对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宽度的地基成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2基础理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当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水泥土类桩地基及刚性桩复合地基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 度验算。 3.0.5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应进行地基变形计算且需进行 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3.0.6对受较大水平荷载作用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
3.0.1在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1收集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等; 2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经济指标等; 3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他地区相 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效果等; 4调查邻近建(构)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线理设等资料。 3.0.2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宜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3.03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3.0.7地基处理施工前应编造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应掌握所承接工程的地基处理目的、 加固原理、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等。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并做好施工记录。 3.0.8地基处理施工前,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制定详细的检测(检测)方案,对整 个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监测(检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分析处理。 3.0.9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后必须按本规范及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 3.0.10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执行。 3.0.11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需要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经地基处理后,应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
4.1.2换土垫层材料主要采用砂、砂石、素土、灰土和粉煤灰等。在有充分依据或成功经验 时,也可采用其他质地坚硬、性能稳定、透水性强、无腐蚀性的材料,但必须经过现场试验 方能应用。
4.2.1 垫层的厚度z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列要 求:
4.2.1 垫层的厚度z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 求:
P + Pc ≤ fa
5.3.1强夯施工前,应将测量基准点设在受施工影响的范围以外。夯点定位允许偏差不大于 土50mm,且夯点应有明显标记和编号
5.3.2强夯法施工机具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锤重可取10~40t常用15~25t; 2.锤底面形状宜采用圆形,直径宜取2.0~3.0m;常用2.2~2.5m; 3.锤体上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孔径可取200~300mm; 4.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宜为25~60KPa,对于细颗粒土宜取较小值。 5.3.3强夯施工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轻重能力宜大于 锤重1.5~2.0倍。采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5.3.4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铺填一定厚度透水性良 好的松散材料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执法检查手册(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8年1月).pdf,采用人工降水方法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0m。坑内 或场内积水应及时排除。
5.3.5强夯施工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将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 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填平后再进行夯击; 6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换夯点,重复步骤3~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每一遍夯击完成后,将场地整平,同时测量整平后的标高; 9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进行下一遍夯击,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 宜用夯击能量为500~2000KN·m的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满夯的夯印搭接部分不应小 于锤底面积的1/5~1/3,并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10柱下基础范围加强夯单点夯击能宜为2000~3000KN·m,满夯,锤印搭接; 11当满夯完成后地坪标高低于峻工要求地坪标高时,可铺设垫层,并分层碾压密实。 5.3.6雨期施工应即使采取有效排水措施,以防夯坑积水,必要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 施。 5.3.7强夯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查工作:
5.3.7强夯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查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5.3.8在夯击过程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 处理。 5.3.9强夯施工过程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5.4.1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 效措施。 5.4.2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峻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对 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7~14d;粉土和黏性土地基可取14~28d;当有孔隙 水压力测试时,可按孔隙水压力消散80%以上时间作为间隔时间。 5.4.3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峻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原位 测试方法可采用现场大压板载荷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或动力触探等方法。 5.4.4峻工验收承载力检验的方法,可采用十字板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或静力触探试 验、载荷试验等原位试验方法;试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 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单位工程地基的原位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 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并应进行载荷试验,载荷试验检验点数不应少于3 点。
6.1.1排水固结法包括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和动力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 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软黏土地基。而动力排水固结法仅适用于淤泥 厚度小于7m且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并有类似工程参考。 6.1.2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应预先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地基土层的种类、性质及其在水 平方向和树枝方向的分布和变化,查明透水层的位置、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补给情况等;应 通过土工试验测定土层先期固结压力、水平向和竖直向的渗透系数、固结系数、孔隙比和固 结压力关系曲线、三轴抗剪强度和原位十字板抗剪强度等指标。 6.1.3重要工程应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在预压过程中应进行地基竖向变形、侧 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等项目的监测并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应根据试验区获得的监测资料确定加载速率控制指标、推算土的固结系数、固结度及最终竖 向变形等,对原设计进行修正。 6.1.4在整个场地地基处理过程中,应进行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动态 监测。根据现场获得的观测资料,分析地基的加固效果,并与原设计预估值进行比较,及时 修改设计参数,指导全场的设计施工。 6.1.5对堆载预压工程,预压荷载应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对于真 空预压工程,可一次连续抽真空至最大负压力;而对于动力排水固结工程,在施加强夯动荷 载以前,除应在软土中设置良好的水平和竖向排水系统外,尚应在软土表面堆填3.0~4.0m 厚填土荷载,以加速软土排水固结。 6.1.6当工后沉降和固结后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卸载
6.2.3竖向排水体的布置应符合“细而密”的原则,其直径和间距应根据地基土的固结特性 和预定时间内所要求达到的固结度等因素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普通砂并直径d,可取300~500mmSY/T 6870-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顶部驱动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pdf,间距可按井径比n(砂并有效排水直径d。与 砂井直径dw之比,即n=d/dw)值为6~8选用; 2袋装砂井直径可取70~120mm,间距可按井径比n值为15~22选用; 3塑料排水板的当量换算直径d可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