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T 1947-202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pdf简介:
DB42T 1947-202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全称为《湖北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这是一个地方标准,由中国湖北省建设厅或其授权的机构发布,适用于湖北省内的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工作。
该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确保其结构安全和性能。规程中详细规定了叠合板的材料选用、设计计算、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包括对钢筋的布置、混凝土浇筑、叠合板的连接方式、预应力处理等关键环节的规定。
自1947年开始实施,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规范的更新,2023年的修订版可能包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以适应当前建筑工程发展需求,提升叠合板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耐久性。
总的来说,DB42T 1947-202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指导文件,对于保证叠合板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DB42T 1947-202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本文件规定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应用的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工 程质量。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民用建筑中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钢筋桁架混凝 土叠合板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的规 定。
GB 50112-201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密拼式分离接缝separatedconnectionwith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5.1.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应符合GB50010的规定。 5.1.2桁架叠合板中,桁架预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板缝内后浇混凝土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5.1.3桁架预制板所用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l。
5.1.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应符合GB50010的规定。 5.1.2桁架叠合板中,桁架预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板缝内后浇混凝土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5.1.3桁架预制板所用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
DB42/T1947—2023
5.2.1桁架叠合板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钢筋,也可采用CRB550、CRB600H钢筋。 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与下弦钢筋可采用HRB400、HRB500、CRB550或CRB600H钢筋;腹杆钢筋宜采用 HPB300、HRB400、HRB500、CRB550或CRB600H钢筋。 5.2.2析架叠合板中钢筋的公称直径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桁架叠合板中钢筋的公称直径(mm)
5.2.3桁架叠合板中钢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HPB300、HRB400、HRB500钢筋应符合GB50010的有关规定: b)CRB550、CRB600H钢筋应符合JGJ95的有关规定。 5.2.4预埋件锚板、锚筋及吊环材料应符合GB50010的有关规定。
5.3.1钢筋桁架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钢筋桁架的设计高度H不宜小于70mm,不宜大于400mm,且宜以10mm为模数; D) 钢筋桁架设计宽度B不宜小于60mm,不宜大于110mm,且宜以10mm为模数; 、 腹杆钢筋和上、下弦钢筋的焊点中心间距P宜取200mm,且不宜大于200mm。
5.3.2腹杆钢筋在上、下弦焊点处的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4df(df为腹杆钢筋直径)
图2腹杆钢筋弯弧技术要求
民缝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应满
DB42/T19472023
表2 嵌缝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
6.1.1在结构转换层、平面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等薄弱部位,以及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 地下室楼板宜采用现浇楼板,当采用桁架叠合板时,可将桁架预制板仅作为模板使用。屋面板采用桁架 叠合板时,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且后浇层内应采用双向通长配筋,钢筋直径不宜小 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a 6.1.2符合本文件的设计方法与构造措施的规定时,结构整体分析中桁架叠合板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 板相同的方法进行模拟, 6.13标加桑合板应相据区格平
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6.1.2符合本文件的设计方法与构造措施的规定时,结构整体分析中桁架叠合板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 板相同的方法进行模拟, 6.1.3桁架叠合板应根据区格平面尺寸和桁架预制板生产、运输及吊装能力进行布置,并宜进行标准 化设计。
6.1.3桁架叠合板应根据区格平面尺寸和桁架预制板生产、运输及吊装能力进行布置,并宜进行标准 化设计。
6.1.4区格内四边支承的桁架叠合板,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区格长宽比大于2时,宜按单向板设计;区格长宽比不大于2时,可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设计; b)当按单向板设计并设置接缝时,宜采用密拼式分离接缝并平行于短边方向布置;当按双向板设 计并设置拼缝时,宜采用后浇带式整体接缝。 6.1.5桁架叠合板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GB50010的有关规定,且整体式接缝处的受弯承载力 不应低于其他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6.1.6桁架叠合板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验算应符合GB50010的有关规定。
6.2桁架预制板设计及构造
6.2.1桁架预制板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6.2.2桁架预制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GB50010的有关规定。 6.2.3桁架叠合板中的纵向钢筋宜采用钢筋焊接网。当采用钢筋焊接网时,应符合JGJ114的有关规 定。 6.2.4桁架预制板板边第一道纵向钢筋中线至板边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6.2.5钢筋桁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桁架宜沿桁架预制板的长边方向布置; b)钢筋桁架上弦筋至桁架预制板板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0mm;钢筋桁架上弦筋的间距不宜 大于600mm(图3); c)钢筋桁架下弦钢筋下表面距离桁架预制板叠合面不应小于35mm,钢筋桁架上弦钢筋上表面距 离桁架预制板叠合面不应小于35mm(图4); d) )在持久设计状况下,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可按实际位置参与整体受力计算,
6.2.1桁架预制板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6.2.2桁架预制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GB50010的有关规定。 6.2.3桁架叠合板中的纵向钢筋宜采用钢筋焊接网。当采用钢筋焊接网时,应符合JGJ114的有关规 定。 6.2.4桁架预制板板边第一道纵向钢筋中线至板边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6.2.5钢筋桁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钢筋桁架宜沿桁架预制板的长边方向布置; b)钢筋桁架上弦筋至桁架预制板板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0mm;钢筋桁架上弦筋的间距不宜 大于600mm(图3); c)钢筋桁架下弦钢筋下表面距离桁架预制板叠合面不应小于35mm,钢筋桁架上弦钢筋上表面距 离桁架预制板叠合面不应小于35mm(图4); d) )在持久设计状况下,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可按实际位置参与整体受力计算。
6.2.6当桁架叠合板开洞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DB42/T1947—2023
图3钢筋桁架边距与间距示意
图4钢筋桁架埋深示意
6.2.6当桁架叠合板开洞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洞口大小、位置及洞口周边加强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b)桁架预制板中钢筋桁架宜避开楼板开洞位置。 6.2.7桁架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a)桁架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b)采用后浇带式整体接缝时,接缝处桁架预制板板侧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c)板端支座处桁架预制板侧面应设置粗糙面; d)粗糙面面积不应小于结合面的80%,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6.2.8桁架预制板的吊点数量及布置应根据桁架预制板尺寸、重量及起吊方式通过计算确定,吊点宜 对称布置。 6.2.9桁架预制板宜将钢筋桁架兼作吊点。钢筋桁架兼作吊点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钢筋桁架下弦钢筋位于板内纵向钢筋上方时,应在吊点位置钢筋桁架下弦钢筋上方设置至 少两根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在吊点两侧的长度不宜小于150mm(图5) b)品占位置腹杆钢第应采用HPB300钢篇
布置。 A 桁架预制板宜将钢筋桁架兼作吊点。钢筋桁架兼作吊点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当钢筋桁架下弦钢筋位于板内纵向钢筋上方时,应在吊点位置钢筋桁架下弦钢筋上方设置至 2 少两根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在吊点两侧的长度不宜小于150mm(图5) b)吊点位置腹杆钢筋应采用HPB300钢筋。
DB42/T1947—2023
图5吊点处附加钢筋示意
6.2.10桁架预制板应进行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承载力、挠度及抗裂验算,并应符合本文件附录C的有关 规定。 6.2.11施工阶段桁架预制板下方临时支撑布置应满足本文件附录C的有关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桁架预制板两端应支承于支座构件或临时支撑上; b) )当桁架预制板跨中不加临时支撑时,应按GB50010的有关规定对桁架叠合板进行二阶段受力 计算。
3.1 桁架预制板之间采用后浇带式整体接缝连接时,后浇带宽度1不宜小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 定: a) 2 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连接或弯折锚固; b) )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焊接连接时,应符合JGJ18的有关规定; C) 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搭接连接时(图6),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缝处板底外伸钢筋的锚固长度1、搭接长度1和端部弯钩构造应符合GB50010的有关 规定; 2) 桁架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可为直线形(图6a)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解答及分析(2012-2018)原版-朱炳寅 5.24.pdf,也可采用端部带135°弯钩的锚固形式 (图6b);当外伸钢筋端部带弯钩时,接缝处的直线段钢筋搭接长度可取为钢筋的锚固 长度1,且在确定1时,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不应小于1.0; 3) )设计后浇带宽度1时,应计入钢筋下料长度、构件安装位置等施工偏差的影响,每侧预 留的施工偏差不应小于10mml。
(a)板底纵筋直线搭接
DB42/T1947—2023
底纵筋末端带135°弯钩搭
图6双向叠合板后浇带接缝构造示意
d)接缝处顺缝板底纵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板缝两侧预制板板底配筋率的较大值。 3.2桁架预制板之间采用密拼式分离接缝连接时(图7),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接缝处紧贴桁架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接缝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 合板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 b) 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桁架预制板中与附加钢筋同方向钢筋面积,附加钢筋直径不应小 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C) )垂直于附加钢筋的方向应布置横向分布钢筋,在搭接范围内不宜少于3根,横向分布钢筋直径 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GB/T 5489-2018标准下载密拼式分离接缝构造示意
;2一后浇叠合层;3一附加钢筋;4一横向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