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JPALPDM 0001-2022 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设计规范.pdf简介:
"T/JPALPDM 0001-2022 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设计规范" 是一项关于中国110kV(一百一十千伏)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的专业设计规范。该规范主要针对11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其特点是金属结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雷电活动期间,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以及防止雷电引发的电磁干扰和设备损坏。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变电站的防雷设计原则、防雷设施的配置、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建筑物和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的要求,以及雷电防护的施工和验收标准等。它涵盖了雷电防护的全过程,从建筑设计、设备选型到后期的运行维护,为保障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提供科学的指导。
由于具体的规范内容可能会随着技术发展和安全需求的更新而有所调整,因此在使用该规范时,建议查阅最新的官方版本或咨询相关专业机构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T/JPALPDM 0001-2022 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江苏省防雷减灾协会发布
T/JPALPDM0001 2022
引言 11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般规定 直击雷防护.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附录A(资料性附录)雷电活动频次划分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典型材质雷电流热效理论计算 附录C(资料性附录)金属屋面直接雷电流冲击试验方案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变电站接地系统布置样图 附录E(资料性附录)雷电防护区划分 ? 参考文献
中建七局PPP项目运营管理办法(试行)2019年T/JPALPDM0001 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防雷减灾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天安防雷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云科雷(北 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南京市气象局、连云港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海洋、茅嘉毅、张彪、徐卓、王小兵、孙志兵、李进、仇文捷、周俊驰、火 焰、蒋海琴、江海洋、顾礼力、杨晓峰,郑晗、王洁、唐自晶、马斌。
T/JPALPDM0001 2022
传统变电站建筑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随着环保、低碳、绿色施工要求的提高和新材料的研究 应用,我国电力部门正在大力推进钢结构变电站建设, 目前江苏省新建110kV变电站多数采用铝镁锰合金屋面的金属结构,该结构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 变电站存在显著差异,也对变电站雷电防护提出了新要求。现有标准并未对金属结构变电站的雷电防护 设计给出明确指导,目前应对措施是另行安装独立接闪杆用于直击雷防护,不仅增加建设费用,而且难 以满足城市规划部门对变电站的环境要求。 本规范在确保防雷安全的前提下,给出了针对金属结构变电站的雷电防护措施,使得此类新型结构 变电站的雷电防护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设计规
本文件规定了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设计的一般规定、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防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的雷电防护设计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oxidesurgearrester;MOA 用于保护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危害的器件,广泛使用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系统中 其基本结构是以氧化锌为主要材料的非线性电阻阀片。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oxidesurgearrester;MOA 用于保护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危害的器件,广泛使用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系 基本结构是以氧化锌为主要材料的非线性电阻阀片。
4.1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2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应采取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 4.3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4.4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雷电防护设计宜考虑其所在地的雷电活动频次特征,将变电站所在地划分 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划分方式见附录A,并结合所在地土壤电阻率情况,区别制定雷 电防护设计方案。
5.1.1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且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平原地区不大于500Ω·m,山区不大于 1000Ω·m),金属结构变电站宜利用其金属屋面作为自然接闪器。 5.1.2金属屋面作为自然接闪器时,金属板宜采用卷边压接、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确保电气贯 通,板间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2Ω。
1.3金属屋面作为自然接闪器时,金属板材质宜符合以下要求:
a)铜板厚度不宜小于0.7mm,铁板厚度不宜小于0.8mm,铝板厚度不宜小于0.9mm,锌板厚度不宜 小于1mm,典型材质雷电流热效理论计算见附录B; b)采用其它合金材料宜开展首次雷电流冲击试验以确定厚度(试验方案见附录C),或厚度不小 于1.1m; c)金属板宜采用双层结构; d)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1mm厚沥青层或0.5mm厚聚氯乙烯层不属于绝缘被覆层 5.1.4强雷区或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平原地区大于500Ω·m,山区大于1000Ω·m),金属结构变电 站宜专设接闪器。 5.1.5专设接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去设接闻器可平田接门带 ?1W 华1
5.1.5专设接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专设接闪器可采用接闪带、接闪网、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其组合形式,全户内变电站宜 闪带,其规格要求如表1:
表1接闪器的材质规格要求
热浸或电镀锡的锡层最小厚
注2:热浸镀锌钢的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圆钢镀层厚度至少22.7g/m²,扁钢镀层厚度至少32.4g/m² 注3:不锈钢中铬含量大于等于16%,镍大于等于8%,碳小于等于0.08% b)接闪带宜每隔不大于1m设一固定支架,转角处宜每隔不大于0.5m设固定支架,支架高度宜不 于150mm,支持固定卡宜采用不小于Φ12铜包钢,并能承受49N以上垂直拉力; c)专设接闪网、接闪带宜在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
注2:热浸镀锌钢的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圆钢镀层厚度至少22.7g/m²,扁钢镀层厚度至少32.4g/m² 注3:不锈钢中铬含量大于等于16%,镍大于等于8%,碳小于等于0.08% b)接闪带宜每隔不大于1m设一固定支架,转角处宜每隔不大于0.5m设固定支架,支架高度宜不 于150mm,支持固定卡宜采用不小于Φ12铜包钢,并能承受49N以上垂直拉力; c)专设接闪网、接闪带宜在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
2.1 )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且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平原地区不大于500Ω·m,山区不大 000Ω·m),金属结构变电站宜利用其金属框架结构作为自然引下线。 2.2利用金属框架结构作为自然引下线时,变电站金属结构柱、梁、金属屋面、墙面等金属构
T/JPALPDM0001 202
T靠持久电气贯通,可采用焊接、缝接、压接等连接方式,其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2Ω。 变电站金属框架结构作为引下线时,其材质规格宜符合表1的规定。
5.2.3变电站金属框架结构作为引下线时,其材质规格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2引下线的材质规格要求
注1:热浸镀锌钢的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圆钢镀层厚度至少22.7g/m²,扁钢镀层厚32.4g/m 注2:不锈钢中铬含量大于等于16%,镍大于等于8%,碳小于等于0.08% 注3:热浸或电镀锡的锡层最小厚度为1um
5.2.4强雷区或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平原地区大于500Ω·m,山区大于1000Ω·m),金属结构变电 站宜专设引下线。 5.2.5专设引下线不宜少于4根,沿变电站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18m。 5.2.6专设引下线宜采用不小于8mm×60mm的镀锌扁钢或4mm×40mm铜排(或镀铜扁钢)。 5.2.7专设引下线与变电站金属结构(包括屋面、框架、墙面、管线等)不应有直接电气连接,其绝 缘电压水平应不小于1kV,宜沿墙板外侧夹层暗敷。 5.2.8引下线距地面2.7m以下部分宜采用1.2/50u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以防接触电压危 害。
3.1采用金属屋面和金属框架结构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时,宜就近与变电站主接地网连接,接 布置样图参见附录D中图D.1。 3.2采用专设接闪器、引下线等外部防雷装置时,引下线接地点宜外引至变电站接地网的最外 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装置,引下线接地点与电气设备的接地点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宜小于15 系统布置样图参见附录D中图D.2。
3.1采用金属屋面和金属框架结构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时,宜就近与变电站主接地网连接, 按 布置样图参见附录D中图D.1。
5.3.3变电站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Ω。 5.3.4变电站架空金属管道宜每隔25m至少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5.3.3变电站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Ω。
6.1.1110kV变电站应根据其可能遭受直击雷的情况和雷击电磁脉冲衰减情况做雷电防护区划分,划 分方式见附录E。变电站内电气装置应置于电磁特性与其耐受能力相兼容的雷电防护区内。 6.1.2供电线缆以及其他金属线缆穿越防雷区时,其屏蔽层应在防雷区交界面处作等电位连接,其过 渡电阻不大于0.2Q。 6.1.3110kV变电站内所有金属设施应作等电位连接,并与接地装置作可靠电气连接,过渡电阻应不 大于0.20。 6.1.4110kV变电站的窗宜敷设不大于200mm×200mm的金属网格,并与变电站框架结构作可靠电气连 接。 6.1.5进入变电站的供配电线缆及其它金属线缆宜采用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其金属屏蔽层、 金属管在
T/JPALPDM0001 202
入口处应就近可靠接地。 6.1.6当全线采用埋地电缆有困难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宜使用一段金属错 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当架空线转换成一段金属铝 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时GB/T 4171-2008 耐候结构钢,其埋地长度可按式(1)计算:
式中:1一一埋地电缆与土壤接触的长度(m)
式中:一一 埋地电缆与土壤接触的长度(m) 电缆埋地处的土壤电阻率(Q·m)
架空线路进入变电站时应在进线端加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接地端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连接。
T/JPALPDM0001 202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雷电活动频次划分 110kV金属结构变电站直击雷防护设计应考虑变电站所在地的雷电活动频次特征。可使用当地气象 部门或电力部门闪电定位系统测得的10年以上地闪雷击点密度平均值。根据地闪雷击点密度值将变电站 所在地划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如表A.1。
表A.1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划分
SJG 37-2017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应用工程技术规程T/JPALPDM00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