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钢筋水泥砼路面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钢筋混凝土(Concrete Reinforced with Steel,简称RC)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它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也称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首件或首段钢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个详细计划,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概况:对工程的规模、位置、地形地貌、工程量、设计要求等进行详细介绍。
2. 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如钢筋、水泥、碎石等)、机械设备选择和准备、施工队伍组织、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培训等。
3. 施工工艺流程:详细阐述路面的施工步骤,如基层处理、混凝土拌制、摊铺、振捣、养护、接缝处理等。
4. 施工组织: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顺序、施工班次安排、施工场地布置等,以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效率。
5. 质量控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如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成品的验收等。
6.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确保施工安全。
7. 环保与文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和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
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正式施工前,通过试施工,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后续大规模施工的顺利进行。
钢筋水泥砼路面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三、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详见附表1、附表2
DB43/T 1812-2020标准下载四、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表
1、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
2、主要人员、设备进场数量
五、钢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1、组织准备:配备人员、工具、设备。
2、技术准备:由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有关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人员、质检人员、试验人员对设计图纸、规范进行研究,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1、碎石: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
2、水泥:经检验各项指标合格,随用随供。
3、砂:从此老砂场购进。
1、单质材料试验:以上所进材料在进场前都进行了试验、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按频率再进行检测。
2、钢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生产配合比经过试拌已经确定。
1、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安装钢模板是保证线形、平整度、路拱度、纵缝顺直度、板厚度、宽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的重要环节。在操作过程中坚持“诚、固、准”的要求。“诚”是钢模板采用标准槽钢加工而成,槽钢高度为26cm,长度4.5米,接头处专用配件牢固固定,接头要紧密,不能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现象。“固”就是模板就位后用“T”型道钉嵌入基层进行固定。将固定好的模板底部用砂浆填塞密实,保证钢模稳固。“准”是保持钢模顶部标高的准确,用水准仪检查顶面标高平度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检查无误后,在钢模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机油。
3)、运输、卸料、摊铺混凝土
混凝土拌和料采用农用自卸车运送到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混凝土拌和料摊铺前,要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农用自卸车抵达铺筑现场后,采用侧向或纵向方式将砼混合料直接卸在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卸料时,尽可能均匀,如发现有个别离析现象,立即翻拌均匀。
摊铺时,将倾卸在路槽内的混凝土按摊铺厚度均匀地充满在模板范围内,摊铺时严禁抛掷和搂耙,以防离析。在模板附近摊铺时,用铁锹插捣几下,使灰浆捣出,以免发生蜂窝。
4)、安放横向传力杆钢筋
横向传力杆支架钢筋采用ф10光圆钢筋。安放钢筋时,先在安放钢筋的角隅处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和料,摊铺高度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钢筋就位后,用混凝土拌和料压住。
5)、混凝土捣固与成型
首先,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按顺序插振一次。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也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插点间距要均匀,防止漏振,在振捣时要避免与钢模和钢筋碰撞。振捣时间以拌和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不宜过振。
最后,再用平直的提浆棍进一步滚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并调匀。接着进行机械抹光处理。
用圆盘抹光机对混凝土进行粗抹,能通过挤压研磨消除表层孔隙、增大表层密实度,使表层残留水和浆体不均匀分布现象得到改善,以减少不均匀收缩。
混凝土面板完成振捣后,用圆盘抹光机对其进行全面粗抹。抹光时尽量顺路方向进行,这样易保证纵向的平整;抹光过程中,将混凝土表面的高处多磨、低处补浆(原浆)的方式进行边抹边找平,同时采用直尺配合进行纵横检测。
精修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把关工序。为达到要求的平整度,采取“量”、“抹”结合的人工精修方法。“量”即用具有标准线且不易变形的铝合金直尺,紧贴模板顶面进行拉锯式搓刮,一边横向搓、一边纵向刮移,作最后一次检测砼顶面的平整度。一旦发现错误较大,立即进行修补。搓刮前,将模板顶面清理干净。搓刮后即可用直尺于两侧边部及中间三处紧贴浆面各轻按一下,低凹处不出现压痕或印痕不明显,较高外印痕较深,据此进行找补精平。“抹”即人工用抹子将表面抹平。分两次进行,先找补精平,等砼表面收浆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精抹,以达到规范要求的路面平整度要求。
抗滑构造是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制作采用拉毛方式进行。我们采用刻纹机进行拉毛,拉毛时保持纹理均匀,顺直、深度适宜;并控制纹理走向与路面前进方向垂直,相邻板的纹理要相互衔接,横向邻板的纹理要沟通以利于排水。拉毛以混凝土表面无波纹水迹、砼初凝前较为合适。过早和过晚都会影响制作质量。
①、缩缝:按设计要求采用假缝加传力杆型。传力杆为光圆钢筋长50cm,并对传力杆一端30cm范围进行涂沥青防锈处理。传力杆长度的一半穿过端部档板,固定于外侧定位模板中,对进入浇筑段内的传力杆涂刷上沥青,浇筑邻板前再将另一半传力杆补涂刷上5cm长沥青。砼浇筑前应先检查传力杆位置,浇筑时,先摊铺下层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并校正传力杆位置,再浇筑上层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应适时切缝。横向接缝施工时均与路中心垂直,且统一在全宽断面上。
②、胀缝:胀缝处的传力杆为光圆钢筋长70cm,并对传力杆一端35cm范围进行涂沥青防锈。施工前将沥青涂上35cm,传力杆长度的一半穿过端部档板,固定于外侧定位模板中,将有涂沥青的一头与未涂沥青的一头传力杆间隔地放入或将传力杆的活动端设在缝的一边,对进入浇筑段内涂刷上沥青的传力杆安装上长10cm的传力管套(留3cm的空隙填以纱头),浇注时,先摊铺下层混凝土拌和料,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并在校正传力杆位置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拌和料。浇筑邻板前同样将该端未安装传力杆套管的涂沥青传力杆安装上传力套管,并设置胀缝板、木制嵌条。
③、横向施工缝: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过程因故中断,且中断时间超过砼初凝时间的2/3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位置与胀缝或缩缝相重合,横向施工缝与路中心垂直。其构造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传力杆一端涂沥青。
填缝采用沥青填缝。填缝前,采用压缩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它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灌注在缝槽口干燥清洁状态下进行,缝壁检验以擦不出灰尘为可灌标准。沥青的灌注高度,宜与板面齐平;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施工完毕后,仔细检查填缝料与缝壁粘结情况,在有脱开处,用喷灯小火烘烤,使其粘结紧密。
根据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求,确定底基层的质量目标为优良,并将此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的工作中,建立一定的奖罚制度,从而保证质量目标的贯彻实施。
3、加强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质检员依据规定的频率、检查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的波动情况、存在的问题,由项目经理部总工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对实施结果进行反馈,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1)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2)施工质量因素全面监控
避免工程施工周围环境的干扰,加强环境保护,是我们对用户服务的又一宗旨。在施工中,我们严格遵守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和环境保护法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此我们将进行以下工作:
为确保文明施工,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我处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时,把环境工作作为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成部分,并认真贯彻执行施工的安全过程。
组织职工学习环保学习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环境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系环保机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场地废料在指定地点处理,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排水通道畅通,工地干净卫生。施工中还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6 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为把本合同公路建设成一条环境优美的公路,我项目部在施工中尽量大限度维护原来的地貌地形,保持原来的生态环境,在施工中,从以下方面加强施工管理。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进入,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占用。
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放,无散落物;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畅通不堵。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砂石分类堆放成方SZDB∕Z 83-20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要求,预制块堆放整齐。
在本合同段施工期间,杜绝因工出现重大伤亡事故;杜绝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机械设备、爆炸、火灾、中毒等恶性事故。机械完好率达90%以上,无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及重大交通事故。
2.1保证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
a、设置机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b、健全制度,实现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遵守有关指导安全、健康与环境卫生方面的法规和规范,严格执行业主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遵守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则,建立健全适合本标段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建立与经济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突出安全管理重点,划分安全责任区,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调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坚决实现安全责任目标。
c、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