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沿黄干线公路(改建)忻州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省沿黄干线公路(改建)忻州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184.3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245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山西省沿黄干线公路(改建)忻州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对于"山西省沿黄干线公路(改建)忻州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这通常是一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详细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述:项目简介,包括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内容(如改建的公路长度、设计标准、路段经过的主要区域等)、总投资额以及项目的重要性和预期效益。

2. 施工范围与内容:明确改建路段的具体范围,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涵洞、防护工程、排水设施等具体工程内容。

3. 施工组织与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目标、施工进度计划、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可能还会包括施工队伍的组织构成、施工机械配置、施工方法和工艺选择等。

4. 施工技术方案:针对项目特点,可能涉及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以及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

5. 施工进度计划:详细列出工程的各个阶段,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目标、时间安排、关键节点等。

6. 环保与节能减排: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措施进行规划,如扬尘控制、噪音污染控制、废弃物处理等。

7.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如天气变化、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编写和调整。

山西省沿黄干线公路(改建)忻州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3、拱圈砌筑: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拱架图修建拱架,并应设合适的楔块、砂筒或其他设施使拱架能逐渐降落,使拱能独立支撑。应逐渐并均匀降落拱架,并使结构中任何部分无有害的应力。

在监理工程师校核拱架并批准后,方可进行拱圈砌筑。砌筑层数、厚度以及砂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设计留置施工预拱度。

砌筑拱圈前,应根据拱圈跨径、矢高、厚度及拱架的情况,设计拱圈砌筑程序,砌筑时,须设置变形观测缝,随时注意观测拱架的变形情况,必要时对砌筑程序进行调整,控制拱圈的变形。

拱圈砌筑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均匀地砌筑,最后砌拱顶石,以防拱架失稳。砌筑拱圈时DL/T 1817-2018 变压器低压侧用绝缘铜管母使用技术条件,应在拱脚、拱顶石两侧、分段点等部位临时设置空缝,空缝的设置和填塞应符合规范要求。

拱圈封拱合龙宜在接近当地年平均气温或5~15℃时进行。进出水口的拱上端墙应待拱圈合龙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方可进行施工。

拱圈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拆除拱架;设计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拱上填土。

1、施工工艺: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运输、摊铺集料→洒水拌和→整型→碾压。

级配砂砾垫层所需的砾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集料压碎值不大于53%,砂砾材料的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3Y18/21光轮压路机4台;YZ20振动压路机3台;WSB360稳定土拌和机 1台;PY180平地机1台;推土机2台;ZL50装载机2台;洒水车3台。

4、施工放样:在路槽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标出垫层边缘的设计高。

5、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垫层的宽度、厚度及经试验的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数量。依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以及运料车的吨位,计算每车材料的堆放距离。

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获过多。

通过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确定松铺厚度,平地机摊铺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约为1.25~1.35。用平地机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同时摊铺路肩用料。摊铺中应经常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用稳定土拌和机配合铧梨拌和,拌和深度以打入下层1cm为限,以保证上下层的连接。拌和过程中,及时检查含水量并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稳定土拌和机拌和应在二遍以上,拌和结束时,混合料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且无离析现象。好的混合料应色泽均匀一致,无粗细集料窝。

碾压完毕的垫层端头应立即将拌和不均,或标高误差大,或平整度不好的部分挂线重直切除,保持接头处顺直、整齐。

下一作业段与之衔接处,铺土及拌和应空出2米,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第四节 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

1、施工工艺:原路面勘查→测量放样→破碎→加入水泥(石灰)、水等→冷再生机拌和→整型→碾压→接头处理→养生。

2、测量放样:在原路上按设计要求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米设一桩,并测量设计高,布点放样,按新设计高程铺一层素土,平均压实10cm,并保证适量含水量。

2、破碎:首先采用挖掘机或风镐将原路面基层进行破损,而后利用较大功率的破碎机彻底破碎,破碎颗粒符合路面基层材料粒径要求。

3、掺加水泥(石灰)、水:根据原路面厚度,按确定的掺加材料用量均匀掺加水泥(石灰)、水等,一般掺加水泥2~4%、石灰8~12%、水适量(根据试验数据确定)。

4、冷再生机拌和:利用ZL50型装载机配合冷再生机进行充分拌和。拌和过程中,及时检查含水量和调整含水量,使冷再生混合料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经冷再生机拌和好的混合料,应色泽均匀、无灰团灰条。

碾压工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已保护冷再生层表面不受破坏。

7、接头处理:两作业段衔接处采用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有5—8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进行碾压。铺土及冷再生拌和应空出2米,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8、养生:洒水养生7天,在此期间要经常保持其表面湿润,除洒水车外不准任何车辆通行(必须有断交措施,并立牌警示)。

第五节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

1、施工工艺流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详见附表《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水泥:使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6小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各集料分开堆放在干净硬化砂石场地上,标牌明示。避免混料和污染料的情况发生。

按“合理配套、满足需要”的原则,以稳定粒料厂拌设备为主进行配套,前述机械数量都有一定富余量,调试拌和设备、标定计量仪器和测定料斗流量曲线及供水装置的流量曲线,确保计量准确。组装调试好摊铺机,检查好压路机。

3、基层集料的级配范围符合规范要求。

4、施工组织分工及技术交底

根据总体施工方案基层、底基层施工由路面施工队承担,下分备料、拌和、摊铺、压实、养生五个小组。开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人员定岗定责,明确工序工艺,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其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

铺上层前对下承层顶面清除浮土杂物,洒水湿润。

恢复中桩和边桩,在直线段每隔10米,曲段每隔5米设立中线控制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5米处设立指示桩。两对应中、边桩边线垂直于中线方向。在摊铺边线立模定宽度。

沿立模位置外侧20cm左右架设两条平等的铝合金方管做为摊铺机电子调平器的刚性基准面,其高程、横坡度符合设计。

由专人控制,严格按照试验段所验证的配合比及各供料斗的门大小及电机转速进行拌和,做到配比准确,拌和均匀。拌和时,、设专人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如有断料等故障马上停机排除故障,再恢复生产。放料时不把储料斗放净、避免混合料中粗细集中,出现离析问题。

各供料斗标明材料规格、名称,避免出现混装现象。同时在装料时,不装的过满,避免料斗间串料,确保配合比准确。

料场设置顺畅的排水系统,水泥用水泥罐储存,粉煤灰采用汽运到工地,必要时采取覆盖措施。

混合料出场前由专人检查成品料,严控离析料、水大料、水小料及缺水泥石灰料、拌和不均料出厂。

拌和料用多台自卸汽车快速运至摊铺现场,运送前,把车槽清理干净,保证混合料清洁。

在拌和站装料时汽车前后适当移动以减少离析,卸车及时,停位准确,不撞摊铺机。

混合料的摊铺采用粒料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前测准摊铺机熨平板高程,垫好木板,料足后开始摊铺,电子调平器搭于刚性基准面上自动找平。均衡匀速前进。

摊铺过程中,由专人分工负责跟机检测摊铺厚度、测定水泥剂量及含水量。查看拌料、摊铺均匀情况,试验室取料做强度及级配试验。各种质量信息及时反馈,有问题及时进行改正。如有离析,对粗料集中处用细料及时填补。

碾压按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静压后震压的原则进行。碾压时压路机起动、刹车平稳,不打死弯,不调头,各台压路机从同一点起压、同点结束,做到错轮均匀,碾压匀速,无碾压、无死角。

碾压遍数按试验段总结的碾压工艺控制,碾压达到一定的压实遍数后及时检疫测压实度,如部分压实度不合格则马上补压达到合格。

碾压过程中,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水蒸发快,及时由洒水车均匀少量补水,水浸入后及时碾压,使表面无松散、起皮、浮灰现象。

碾压完成后,碾压面达平整密度,无轮迹裂纹、搓板、起皮、松散、反弹等现象。压路机下无位移。

前段碾压结束后T/CECS650-2020 健康社区评价标准及条文说明.pdf,及时用3m真尺检查末端,对低洼部分用人工垂直挖除,下次施工前在接缝处洒水湿润后紧接下段摊铺。

水泥稳定层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并用塑料薄腊覆盖养生,始终保持其表面湿润,至下道工序开始时为止。在养生期内,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养生期>7天后及时施工其上层。

沥青:封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PC—2、PA—2。制作乳化沥青的沥青材料要求;凡在施工现场生产乳化沥青的,其沥青材料一律采用同底面层相同的沥青;场外生产的一律采用100#石油沥青。

(1)封层施工前,基层顶面应彻底清扫干净,尤其是桥涵、通道面上,一定要清除灰浆等各种杂物,保持清洁,并保持适宜湿度,经监理检查合格并签认评测后进行。清扫最好用清扫机完成,局部要用水冲洗干净。标高的合格率不低于85%,平整度满足要求。

(2)气候条件: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不能低于15℃,且是稳定而上升的温度,风速适度,有雾或下雨不应施工。

(3)洒油率及碎石用量:用沥青洒布车一台(性能良好、洒布均匀、洒布量准确),按规定的量洒布沥青,石料宜用撒料机撒布。第一次喷洒浓度为35%的乳化沥青,以加强渗透,乳化沥青用量1.0—1.2㎏/m²C25,3(S)不低于8.5;第二次洒铺浓度50%的乳化沥青,用量1.2㎏/m²C25,3(S)不低于13。两次间隔时间以第一次洒布的乳化沥青破乳不粘轮胎为宜,第二次洒布乳化沥青破乳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用量4—5m²/1000 m²,碎石覆盖80%左右,其料径3—8 m m,并用轻型压路机碾压1—2遍,乳化沥青洒布温度应不低于50℃。第一次洒布后,应严格控制一切车辆的通行,第二次及撒铺碎石后,应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水泥碎石处于7天养生期内则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即使超出7天养生期也应控制交通,禁止非施工车辆通行,同时保证不对封层造成各种污染。

一、施工工艺:沥青砼面层施工工艺详见附表《沥青砼面层施工工艺框图》。

二、材料要求:材料堆放场地一定要按照要求进场硬化,其中表面层质石料的场地应用水泥砼硬化,防止泥土对材料污染;各种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堆放整齐,界限清楚。沥青的各项指标均必须符合规定,要保证试验频率满足要求。

DB41/T 1316-2016标准下载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