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 104页)

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 104页)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296.1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215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 104页)简介:

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ument Control 104 pages,简称DOC)是一种详细的施工规划文件,主要用于指导地下车库的建设过程。它通常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项目概述:介绍项目的地理位置、规模、结构类型、预期工期等基本信息。

2. 设计与功能:详细描述地下车库的设计,包括层数、车位数量、出入口位置、通风设施、消防系统等。

3. 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了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

4. 施工方案:对每项工程内容提供具体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5. 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材料供应等的规划。

6. 安全与环境保护: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如防尘、防噪音、防火、防水等,并对环保工作作出规定。

7. 应急预案:应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和问题,如塌方、渗水、施工冲突等的应对措施。

8.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点的设置等。

9. 成本控制:预算编制,成本预测和控制策略。

10. 协调与沟通:明确项目各参与方的职责,以及与外部单位的协调方式。

104页的DOC可能会更详细地阐述上述内容,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这是施工团队在实际操作前需要详细研究和执行的重要文件。

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 104页)部分内容预览:

七、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建筑物定位和放线

本工程根据已知坐标点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线及高程控制点,再由此求出本工程其他轴线。

1)根据场地平面位置控制点,先将建筑物外墙边线交点用经纬仪测量定位于建筑场地地面上,设置角桩。再根据建筑物平面图,把各轴线与外墙边线的轴线交点测放出来,并设置中心桩。作为基础放样和建筑物细部放样的依据。

基槽开挖时角桩和中心桩受到干扰可能会引起偏差,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的位置GB 25684.5-2010 土方机械 安全 第5部分:液压挖掘机的要求,本工程把各轴线延长到基坑以外的墙面和安全地面上,设置轴线控制桩和标记。

2)地下室施工采用双经纬仪斜投测法将轴线引入基坑内各垫层面、底板面,负一层楼板面、±0.000板面,并以此控制各细部尺寸。

3)在±0.000以上控制轴线的传递采用内部控制天顶准直法,首先将控制轴线的交点投放在首层楼板上,并弹出墨线。用全站仪严格检查合格后,在控制轴线的交点上埋设钢板(200×200×5mm)刻“+”字定位,并砌砖保护。从首层顶板起,每层相应位置预留控制轴线交点传递孔(φ=200mm),洞边用砂浆砌砖做300mm高挡水带,然后用激光铅垂仪将轴线铅直向上投测,并经闭合校对无误后,作为放线依据。

4)控制轴线投测的精度要求

轴线交点检验时,其精度应满足:测距对中误差1/20000,测角对中误差<4”;每一控制轴线的直线度限差在180度在±4”以内,夹角的限差应在α±4”以内,所有用角度控制的控制轴线均应以长边为基线,两测回确定。

5)采用垂准仪向上投测时,应严格对中,激光接受靶上的红色光斑应控制在D<4mm以内,并且按转900递增投点四次,取其交点作为投点。投点确定后,就严格按控制轴线投测精度进行角度与距离的校核,无误后,即可放出该层控制轴线;误差超限时,应找出原因,并重投,以保证测量精度。

6)在砼垫层上投测胎模边线、墙、柱中心线、轮廊线

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和用拉绳吊锤的方法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胎模边线、墙、柱中心线、轮廊线,以便砌筑砖模。由于整个建筑均以此为准,它是确定建筑物位置和结构尺寸的关键环节,因此,严格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建筑物轴线的投测和标高的引测

柱身模板支好后,用经纬仪检查柱子的垂直度。若现场通视困难,就用平行线投点法来检查柱子的垂直度。从而将柱身的模板校正。方法如下:

①在立柱模板上弹出立柱的中心线。

②在地面上根据柱列中心线,作距柱中心线1m(不要超过2m)的平行线。

③在平行线上安置经纬仪照准平行线,此时由一人在柱模上端持一横放水平的木尺,木尺的零点对正柱模板上端中心线,从望远镜仰视木尺,若十字线正好对准木尺1m处,则立柱模板正好垂直,否则应调整模板到垂直为止。

柱子模板校正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端已测好的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往上量距,引测两、三个同一高程点子标于柱子上端模板上,然后在平台模板上设置水准仪,以引上的任一标高为后视,施测柱顶模板标高,再闭合于另一标高点,以资校核。

第一层柱子和楼面砼完成后,要将柱列中心线及标高引测到第一层平台上,作为第二层柱子、平台支模的依据,以此类推至以上各层。

中心线引测方法;将经纬仪安置于柱中心线端点上(距要投测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柱高的1.5倍),照准柱子下端的中心线点,仰视向上投点。若经纬仪与要测放的柱子距离太近,仰角大而不便投点时,将中心线端点用倒镜法向外延伸便于测设的地方。纵、横中心线交点偏差,当柱高在5m以下时为±3mm。

±0.000以上利用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将绝对高程换算成相对高程,把结构±0.000标高引测至现场周围的建筑物上,以便高程放样,施工过程中应配合沉降观测对±0.000标高进行定期复核,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0.000以上高程的传递采用检查合格的钢尺沿垂直方向通过轴线传递孔直接量至施工层,并上、下各设水准仪测设其准确的标高与水平线。各层抄平时应后视其水平线以作校核。接力向上传递高程,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层间测量偏差不超过±3mm,建筑物的总高测量偏差不超过±20mm。

当楼层模板钢筋定位后,测量人员用水平仪进行抄平,即在每根柱子钢筋上打两个比楼面设计标高高300~500mm的水平标高,在钢筋上用红漆做好标记,供施工人员使用。

本工程地面以上共十层,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各层均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层间垂直偏差不得超过3mm。建筑物全高垂直测量偏差为3H/10000,且不大于20mm。为保证其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除测量把关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以便及时调整,确保建筑物与地面垂直。

1)柱子施工,做到柱模弹中线,吊线锤,对中后合模;拆模后,柱上弹中线,检查柱垂直度。做到柱柱有检查、层层有记录。

2)外墙大面及大角,应使用经纬仪进行观测。其作法是:在首层将控制轴线引测至楼外四周一定距离,分别设置控制点。墙外同侧控制点应布置在与控制线引到楼层外侧,作出标记,以备观测。各观测标记应在同一竖直面内。观测时用J2经纬仪配弯管目镜,置经纬仪于控制点,严格对中,自下而上进行垂直度观测,每两层观测一次,作好垂直度控制。

沉降观测按照“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进行,做好沉降观测记录,绘制时间——沉降量与时间——荷载关系图等分析资料。沉降观测要从基础垫层开始,直到建筑物稳定时为止。

水准基点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利用周围建筑物使用的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即可。观测前,应从水准基点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标准进行引测;每次观测均应作仪器I角检验(I<15”)。基点和观测点在使用过程中应严加保护,不得碰撞和破坏。

观测按二等水准技术要求进行,高程中误差±1.0mm,相邻点高程中误差±0.50mm,环线闭合差为0.6σn(n为测站数),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米,观测中应随记气象资料。水准仪采用精密水准仪索佳B1或同精度的水准仪。观测次数:在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测读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每隔2个月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以后每6个月一次,直至沉降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为止。填写工作观测记录及校验记录签字表,以备查归档。如果观测到异常沉降,应及时通知设计院和有关单位汇同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观测点和观测次数。竣工后的观测工作由勘测专业单位承担,具体观测次数及时间与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与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有关条文及设计要求执行。我单位有能力承担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设在建筑物的角点、中点及沿周边每隔12米左右处。

(6)、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因测量放线的差错造成损失,必须在整个施工的各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复检(验线工作),由专门设立的复检测量组承担,具体工作如下:

1)验线工作应积极主动,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通知和起测点位(如红线桩、水准点)及已知数据(如坐标、标高)应为原始资料。

3)验线使用的仪器和钢尺,要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

4)验线精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①原始桩位与定位条件;

②主轴线与其控制木桩;

③原始水准点,引测标高和±0.000标高线;

④放线中精度最薄弱的部位,以考查放线精度。

本工程测量仪器配置见下表:

为了确保该支护工程能够经济、安全、高效的完成,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讨论,结合本工程设计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基坑护坡大部分采用土钉墙支护。施工中考虑分区域施工,先施工地下室部分基础,后施工无地下室部分基础。上述方案能够满足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既有建筑物的安全。

土钉施工随土方开挖进行,采用人工或机械成孔。孔内安放拉杆后采用微压灌注水泥浆,挂钢筋网后喷射混凝土面层。其施工流程如下:

根据现场情况,土钉墙均采用1:0.2坡比。

基底标高约9.0米,从地面至槽底设置6道土钉。

土钉间距 1.5m×1.5m,呈梅花状布置。

土钉倾角 100

钻孔直径 φ110

主筋拉杆 分别为1Φ20、1Φ22。

注浆材料 PO32.5水泥浆,水灰比0.45~0.5,浆体强度不低于M10,根据设计强度提前试配。

注浆压力 0.2~0.3mpa,根据情况可增加速凝剂。

钢筋网面 墙面挂φ6.5@200×200mm的钢筋网,外配Φ16加强筋与所有主筋拉杆端头相连。

混凝土面层 厚度80~100mm,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为C20。

GB 17741-1999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各层土钉参数详见下表:

1:0.2坡比土钉墙参数表

3)土钉墙施工技术要求

①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坡度,人工修坡与机械开挖交替进行,及时修坡,修坡时要求通过挂线和经纬仪配合,确保土坡的基层平整,并在土体表面插上控制标高的短钢筋头,保证坡面平整度,坡面不平整度不大于±20mm。

②土方开挖必须与土钉墙施工密切配合,土钉墙施工时必须分段分层进行土方开挖,每段长度20~30m,每层挖土深度与土钉垂直间距相匹配,保证每层土方开挖的超挖量小于400mm,一则便于土钉施工,二则避免超挖造成边坡塌方。

③修坡结束后确定土钉孔位,然后用洛阳铲成孔,孔位误差不大于100mm,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移孔位,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审定。成孔后检查孔深、孔径、拉杆长度,合格后及时安放拉杆和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管距孔底250~500mm。

④钢筋拉杆体在长度方向每隔2m加一组φ6.5钢筋托架,呈三角形分布,保证土钉钢筋居于孔中心。

⑤水泥浆体的试块每层做二组冠城园20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每组试块不应少于3 个。

⑥挂网时,钢筋网之间搭接200~300mm,网片与坡面之间保证30~50mm距离,加强筋压在钢筋网上,与土钉钢筋焊接牢固,并加焊“L”型挡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