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排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排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的施工规划,主要用于指导排水隧道的建设和施工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项目概述:对排水隧道的地理位置、规模、设计标准、施工目标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介绍。
2. 设计与规划:包括隧道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以及排水系统的具体设计,如排水管径、排水方式等。
3. 施工组织:包括施工队伍组织、施工流程、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清单。
4. 施工方法:详细描述排水隧道的开挖技术、支护方式、防水措施等关键技术。
5. 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质量控制计划、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对可能的施工风险和事故的应急预案。
6. 环保与文明施工:如何进行降噪、防尘、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施工措施。
7. 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施工的总工期安排,以及成本预算和控制策略。
8. 应急与预案:包括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难题和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排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排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两台制式器材拼装成的65t龙门吊移梁至存梁场。
T梁架设安装由存梁场内的两台龙门吊吊梁装车、2辆65t自行式运梁平车喂梁、40m/130t双导梁穿行式架桥机架梁及移运器、滑轨、倒链等横移设备横移梁。
一联内桥梁全部架设完毕后,进行二期张拉、压浆和普通筋复位、浇筑混凝土,完成体系转换,形成连续梁。
DB44/T 2122-2018 桉树人工林生态管理技术规范.pdf2、先简支后连续T梁施工工艺
详见《先简支后连续T梁施工顺序图》。
详见《先简支后连续T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详见“预应力混凝土T梁现场预制方案”及“双导梁架桥机架梁方案”。
一联内两跨间接头混凝土采取隔一浇一方式,以避免体系转换过程中应力集中产生在墩顶的位移集中。浇筑前将混凝土表面凿毛,冲洗干净,并适当降低水灰比。接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二期张拉、压浆和普通筋复位、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梁体系,其施工工艺与简支梁阶段施工工艺相同。
3、预应力混凝土T梁现场预制
⑴、施工流程见《4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图》。
平整夯实制、存梁场地及场内运输通道,铺设移装梁龙门吊和运梁平车走行轨道。场地布置见《桥梁预制及运输平面布置图》。
制梁台座为C30钢筋混凝土台座,厚30cm,其端部6m范围内加厚至60cm,采取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
③ 模板设计与安、拆
底模采用整体式钢底模,其端部吊梁点处预留活动模板,其下部设活动钢垫垛,以便捆梁吊具穿入。底板采用10mm厚钢板,纵、横加劲肋采用[14槽钢。底模严格按设计要求预留反拱,正常使用时,随时用水准仪检查底板的水平及反拱度。端、侧模面板均为6mm厚钢板,加劲肋采用[8、[10槽钢,桁架采用I14工字钢。在侧模转角处采用设圆弧过渡(R≯5cm),以便于拆模。
侧模沿梁长方向分段,以梁横隔板为界分为8块,由工厂制作完毕后运至工地。
侧模与底模之间用钢楔楔紧固定,侧模与端模及侧模间用螺栓联结,侧模上口竖带上设上拉杆,使模板连成整体。在侧模与底模、端模间嵌“U”型橡胶条,横隔墙封端钢板与其侧模板通过螺栓联结,嵌双面胶海绵条止浆垫。
在底模两端定位放线,将钢模均匀地涂刷隔离剂,并将锚垫板与端模预留孔用螺栓对位拧紧,立端模,同时将波纹管穿入端模孔内,再立相邻侧模。侧模用专用的“L”形吊具由龙门吊吊装就位,楔紧钢楔,拧紧紧固螺栓,连接全部上拉杆。调整其它紧固件及模板两侧的丝杆,直至模板的几何尺寸、垂直度、平行度满足设计要求止。端模预留孔与波纹管之间以细棉线堵塞。
梁体混凝土灌注完毕2~4h后,拆除锚垫板螺栓。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度差≯15℃时,拆除侧模与底模间楔形垫块及上拉杆,松掉端模与侧模及侧模间螺栓,顺次拆除端模与侧模。
拆侧模时,旋转元宝垫,使模板底部脱空,在梁顶用两台螺旋千斤顶顶侧模竖带,下部用手拉葫芦拉,使模板脱离梁体。
模板拆除后立即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灰浆并涂刷隔离剂备用。
④ 钢筋及预埋件加工安装
在钢筋加工场绑扎模具上加工、绑扎钢筋网片,运至钢筋绑扎专用台座上后,将其焊接绑扎成钢筋骨架。
起吊、入模时在钢筋骨架某些连接处增设加强筋,安装钢管平衡吊梁,由龙门吊吊放入模。
盘条以单控冷拉调直,控制冷拉伸长率≤2%,以保证钢筋拉伸调直后无死弯。
钢筋纵向焊接采取闪光对焊。在不利于焊接的气候条件下,焊接场地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采用钢筋切断机并以槽钢切口、横加挡板的台架控制下料长度。
采用弯筋机弯制成型。每工班随机抽样检查。
气焊切割,电焊焊接,冷却后校平。
在钢板模具上定位,用φ10钢筋电弧焊焊接成型。
在钢筋绑扎专用台座上设置钢筋绑扎模具,模具采用50×50×5角钢通过螺栓铰结,在角钢上按照施工图所示钢筋位置准确开槽。钢筋网架在钢筋加工场绑扎成型后,运至绑扎台座,在绑扎模具上焊接、绑扎成钢筋骨架。
气焊切割,电焊焊接。严格按设计尺寸加工,胎具预留反拱法施焊。
使用冷轧薄钢带卷制波纹管,安装前作1kN径向力作用下不变形试验及灌水试验,无变形、无漏浆后方可使用。
采用大一号同型号波纹管作接头套管,接头套管长200mm,波纹管连接后用密封胶带在套管及其两端10cm范围内缠绕数层密封。
钢筋骨架在台座上定位后,沿定位网片穿入波纹管。定位钢筋网片每50cm设置一道,确保波纹管严格按设计位置准确定位。
波纹管定位后,在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用石棉板隔离,以防焊渣滴落烧坏波纹管造成漏浆。
粗骨料采用粒径5~25mm连续级配石灰岩碎石,使用前进行冲洗。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2.9~2.6的中砂。使用FDN高效碱水剂,并适量掺入粉煤灰,以提高混凝土可泵性。用于混凝土的水泥、集料及掺加剂分别进行碱含量试验,碱含量符合设计要求者方可使用。
选用60m3/h的HZQ60型混凝土拌合站,采用二次投料法拌制。
选用HBT50型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一次连续灌注成型。
先从一端开始,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灌注腹板混凝土,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斜坡不大于1:3,新旧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当腹板混凝土的分层坡脚达到8~10m时,开启附着式振动器振动,并辅以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再向前灌注8~10m位置,如此类推,灌注剩余8~10m混凝土时,变换灌注方向,从端部向中部灌注。
梁体混凝土振动方式采用附着式振动器并配以插入式振动器振捣的方式,在腹板钢筋密集处,用捣固铲人工捣固配合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大于50cm,捣固铲的移动间距不大于30cm,插入式振动器每次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为5~10cm。附着式振动器按梅花形布置,由专业人员指挥,短振勤振,每一振点的累积振动时间在30s以内,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度。灌注上层混凝土时,不再开启下层已浇筑好混凝土部分的附着式振动器。
灌注顶板混凝土时,在第一次振捣20~30s后进行二次复振,然后用木抹子抹平、搓毛。
泵送混凝土灌注前,先泵送一部分水泥砂浆,润滑管道,最先泵出的混凝土废弃掉,直至排出质量一致、和易性好混凝土为止。泵送混凝土中途不得停机,如特殊情况必须停机,停机时间不超过30min,炎热气候不超过10min,停机期间每隔一定时间泵动几次,防止混凝土堵管。泵送结束后,及时排出管道内混凝土,彻底清洗全部设备。
炎热天气采取遮荫、淋水等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及模板、钢筋等温度≯32℃,台座区蒸发量≯0.5kg/m2.h。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按冬季施工处理。
混凝土灌注工程中,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混凝土的灌注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取样,做成标准试件,随梁同期养护,作为梁体混凝土质量检查及拆模、张拉、移、存梁的依据。
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为缩短拆模时间,加快模板周转,优先考虑蒸汽养护方式。蒸养前制作混凝土试验块,经蒸养试验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蒸汽养护。
本工程拟采用罩盖蒸汽跟踪养护法,湿度控制在95%~100%,选用1台2t/h锅炉进行供气。蒸汽养护分四阶段实施,即:
静停阶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静停3~4h,此期间安装蒸养棚罩。
升温阶段。初凝后释放蒸汽,控制升温速度≯10℃/h,升温3~4小时,使梁体混凝土温度达到50℃。
恒温阶段。恒温控制在50℃,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结束恒温。
降温阶段。在接到试验室降温通知单后实施降温,降温速度控制在10℃/h以下,温度由50℃降至10~25℃。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差≯15℃ ,否则带模让其自然延时降温,直至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15℃时,才允许脱模。
在蒸养过程中,从给气开始,每小时查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同时按规定调整温度。
测温热电耦布设不少于6处,于跨中、L/4、L/8处各设两点,环境温度较低或过高时,适当增设。
预应力钢绞线在下料前按国家通用标准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用砂轮切割机在工作平台上进行下料。下料后的钢绞线编号挂牌存放。
穿束前,用通孔器疏通预应力孔道,并用压缩空气吹净管道内的水份和砂、石等杂物。钢绞线束由梳束器编束,成束后,将其头部加工成梭形,打磨圆滑后,人工穿入孔内。
梁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进行一期张拉。
张拉第一片梁前,测定孔道摩阻损失及锚圈口摩阻损失值,根据实测结果适当调整张拉控制应力。
0→初应力(持荷2min,作伸长值标记)→σcon(测伸长值,锚固)。
用柴油将锚具和夹片清洗干净,安装锚板后,将钢绞线逐根穿入锚具,从内圈到外圈安装夹片。打入夹片时,用短钢管反复敲打T/CSUS 02-2020 住宅通风设计标准.pdf,使夹片整齐进入锚环夹紧钢绞线,然后安装限位板、千斤顶。
工具夹片外表面涂满石蜡或包裹塑料薄膜,安装工具夹片并均匀打紧。检查校对锚具及千斤顶的中心线是否垂直梁端锚垫板平面。若有偏差,打入楔片调整。
仔细检查千斤顶、压力表、油路安装正确无误后,同时启动两个油泵,使千斤顶双向施张,当达到钢绞线初始应力后,停止供油,检查夹片情况完好后,画线作标记,测量大缸行程和工具夹片外露量。
进一步检查千斤顶和油路,然后千斤顶油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时两端同步进行,每5MPa互相通报一次油压表读数,使两端油压表读数在张拉过程中保持同步。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控制在6%范围内。当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5min,测量钢绞线伸长值加以校核。在静停5min后,若油压稍有下降,补油到设计吨位油压值。
千斤顶回油,夹片自动锁定。千斤顶回程缸进油,回程到底,取下楔片,并逐个检查是否有损坏某高层外挑脚手架施工方案.doc,以便下次使用。最后依次卸下工具锚、千斤顶、限位板。
张拉结束,将孔道外多余的钢绞线在锚板夹片外3~4cm处用砂轮切割机切除。
采用水泥浆拌合机制备水泥浆,水泥浆泵一次连续压注入孔。水泥浆掺入UEA膨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