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389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一份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首先,会介绍项目的地理位置、隧道长度、设计特点(如双管隧道、单管隧道、圆形或矩形等)、对接机场高速的具体位置和隧道的用途(如交通隧道、排水隧道等)。

2.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详细描述隧道所处的地质和水文环境,包括土壤类型、岩层结构、地下水位、地震活动性等,这将影响施工的技术选择和安全措施。

3.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如盾构法、明挖法、浅埋暗挖法等)、施工组织(施工流程、施工段划分、施工顺序等)、关键节点的控制措施。

4. 设备与材料:列出所需的主要施工设备和材料,以及设备的进场计划和管理措施。

5. 安全与环保: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如防坍塌、防渗漏、防噪音和振动控制等,同时也会对环境保护提出具体要求,如减少尘埃、废水处理等。

6.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关键节点的工期目标。

7. 应急预案:为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如塌方、设备故障、天气变化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8. 组织机构与管理:描述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强调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机制。

9. 质量与技术控制: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控制措施和质量检验计划。

总体来说,下穿机场高速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飞行安全、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安全和环保。

某下穿机场高速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③、措施计划与说明——施工计划及总体部署,施工程序,冲点方法,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验算与保护措施,机具设备与材料的配套计划,地面水、雨水的排水系统和防渗措施,连续抽水的供电和设备的保证措施。

(2)为充分发挥井点的效能,要尽量作好抽水试验,充分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使井位、井深、滤管长度、标高设计合理可靠。

(3)在施工设计时,应尽量降低井点上顶标高,降低泵座,减少吸程,提高抽水能力,选择水泵工作曲线的最佳线段。

(4)尽量切断地面水和渗留水的来源S5(二)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二)(2012年合订本),减少井点系统的额外负荷。

(5)超前降水——降水领先,开挖在后。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干孔作业,降水速度超前挖孔速度。

(6)冲点注意操作安全:查清地下确无障碍物;地上如有供电线路须按要求保持安全距离。

(7)井点滤管(花管)孔眼的总面积不得小于立管截面面积;骨架、支撑、滤网等均应仔细完好,并加保护、扎紧;滤料要符合滤管要求,要洁净无杂物。

(8)层填滤料,分层封粘土,均须认真操作,以保证降水效果。

根据甲方现场给定基础轴线并按我公司降水井平面图测放出各井位,并打入木桩,涂上红油漆作标记。

钻机就位安装好后,核对井位,确认无误后,人工开挖1.6m深,埋好护壁管,管径700mm,护壁管埋设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保持孔内泥浆高度,防止垮孔。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终孔。

经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用抽筒清孔,吊装井管。做到井管之间焊接牢固、安装垂直。

采用国家定形产品钢筋混凝土管,管径300mm(内径),井壁管25.5 m,缠丝管7.5m。

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

f、降水运转监测及维护

井泵排量40m3/h,扬程30m,(每个泵电机4千瓦)。排水经沉砂沉淀后排入现有雨水管网系统。

6.1.2基坑开挖及喷锚支护施工

整个下穿段采取明挖施工。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输,推土机、装载机配合。支护方式以喷锚支护为主,局部采用桩支护方式。

在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喷锚护壁施工和土石方开挖相互之间交叉进行,分层施工,每层开挖深度为2m左右,每层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护壁施工,护壁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开挖,具体施工如下:

㈠.喷锚护壁施工工艺流程

一般土层段按 土方开挖(挖深2m左右)——锚杆施工——挂钢筋网——喷射砼(厚50~80mm)——封闭管口——压力注浆——土方开挖 进行循环作业。当施工至砂层或砂卵石层时,则按 挂钢筋网——喷射砼——锚杆施工——封闭管口——压力注浆——土方开挖 进行作业,以防震动垮塌。

按设计和基础施工的要求放线,并按预留0.8m考虑施工操作空间。

②土方以1:0.33开挖,机械开挖后留10cm余量由人工修坡。

①锚杆孔位放线:各排锚杆之间的水平间距1.2m及垂直间距均为1.2m,,各锚杆的孔位偏差不得超过20cm。在施工锚杆时应了解周边管线,避免破坏其它管线。

②锚杆成孔角度:锚杆按0-200倾角安放在锚杆钻机上后,再将锚杆打入土体中。

③锚杆的制作:锚杆采用φ48×2.5普通钢管,锚杆的长度按设计长度确定。在锚杆上成孔,孔间距为30-50cm,该孔用于压力注浆。

①钢筋网及间距:钢筋网采用φ6盘圆,间距为@20cm。

②加强筋:加强筋采用φ16光圆钢筋,在各排锚杆的位置设置,纵向横向锚杆间距均为1.1米。

①锚杆的焊接:沿钢管接口焊接后,再在两侧用钢筋搭结焊接, 保证10d的焊接长度。

②锚杆与钢筋网的焊接:将加强筋与锚杆以锁定筋牢固地焊接在一起,焊接时应保证有效焊接面积。

①喷射砼及配合比:采用C20速凝细石混凝土。配合比如下,已现场取样试验室报告为准,按水泥用量的3-5%加入速凝剂。

喷射砼施工前应人工拌料,喷射砼厚度为100mm。

护壁上设置直径5cm、间距2m的泄水孔。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工程质量,使锚杆与钢筋网,喷射砼形成一个整体,以确保坑壁稳定。

㈢.施工要求与施工方法

1.土方开挖至第一层位置后,开始修边至开挖面,并将锚杆位置标于坑壁,校对无误。

用钻机钻锚杆孔,并掌握好锚杆倾角,锚杆倾角为0-200。

击入锚杆至设计长度并用压浆机灌浆。灌浆采用水泥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灌浆,灌浆压力25 kg/cm2。

挂喷锚网片,喷射砼护壁。

本工程土方采用分层大开挖,必须配合喷锚护壁施工。

㈣.桩支护方式施工工艺

考虑在局部不良地段采取桩支护方式。桩采用挖孔桩,桩深10m,桩径1.2m,桩间距为2m。

1、挖孔桩施工工艺如下:

人工挖孔施工流程:测量放样、定桩位→井点降水→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垂直度及尺寸→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并浇筑第二节护壁→重复第二节的工序,循环作业至设计深度。

用经检校后的全站仪和水准仪,对设计给出的导线点坐标、高程进行闭合测量。测量核对的成果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坐标基准点符合精度要求后,布设施工控制坐标网点,并将布设情况和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按施工控制坐标网点,用全站仪测定各桩位位置,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面的施工。

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桩位的坐标,从控制点直接测设桩位的坐标。

2、人工挖孔、浇筑护壁砼

在开挖前,应先将正确放出的桩位点引出开挖区域(两垂直相交点即为桩位点),并将该直线的端点固定,周围用砼满包仅露出端点,作为支护模板及检查孔径的依据。

在开挖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考虑跳槽开挖,即在该桩下挖2米以上时才能开始相邻桩的开挖,避免因间隔壁薄和支承力不足造成塌孔。

相邻桩基:相邻的几口桩同时开挖时,应选择对渗水量大的一孔超前开挖,便于集中排水,以降低其他桩孔的水位,确保进度。

如渗水量较大时,采取特制钢护筒护壁开挖,并缩短浇筑护壁砼的长度随挖随护,确保人员安全与进度。

护壁厚度:上口20cm,下口10cm。

②、挖掘要求: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显锥齿形,以增加桩的摩阻力。每下挖一次进行护壁,即:立模灌筑混凝土护壁。

挖孔过程中应逐段用锤球吊线,测查已拆除模板护壁砼偏移值,以保证桩中心垂直及桩径。孔的中线误差、截面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若护壁漏水影响挖孔时,必须采取堵漏或疏导措施。

③、护壁模板:采用定做的木模板,以保证护壁质量和挖孔桩几何尺寸。用锤球对中确定模板平面位置,保证的平面位置和倾斜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护壁混凝土模板的支架可于浇筑后24小时后拆除,开挖应在上一节护壁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以后进行。

④、护壁砼浇筑:浇筑护壁砼必须采用振捣棒振捣施工,以确保砼密实及其与孔周边土体的有效结合,不得采用“插钎”等办法施工。

砼运输:采用皮桶垂直运输,严禁直接下倒,以保证砼不离析。

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个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中途不能停顿,以防坍孔。

⑤、护壁间处理:护壁钢筋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下节护壁砼必须伸入上节护壁内5cm且护壁钢筋必须露出并埋入砼内。

对于土质较差或挖孔过程中遇到砂层、粉砂层、流砂或地下水位较高土质含水较饱和情况下,增加护壁钢筋数量以确保护壁强度,同时下挖深度减少为30 cm ~50 cm。

⑦、孔内降水:若深井降水不理想时,采用孔内明排降水。

⑧、掘进记录:挖孔作业过程,每天派专人记录土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及打井记录作对比,如基底地质复杂或与设计不符合,应钎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质情况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措施。

⑨、终孔及验收:挖孔达到设计深度以后,马上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无松渣、淤泥、沉淀等扰动过的软层。

桩基础砼采用商品砼,由搅拌运输车送至工地现场。砼准备必须充分后方可进行浇筑。

A.当渗水量较大时(上升速度大于6mm/min),采用直升导管法浇筑桩基水下砼。

C.浇筑砼时桩顶以下5.0m范围必须用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严禁超振或漏振捣实。对需要多层浇筑时,其间隙时间最长不应超过砼初凝时间。

D.混凝土灌注至桩顶以后,应即将表面以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浮浆等清除干净。

E.砼养护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采取桩支护方式必须在桩浇筑完成,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6.1.3基坑周边位移监测

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在基坑开挖护壁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边的位移情况进行观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变形过大的边坡地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加固措施,防患于未然。

1.在基坑外选定两个固定点F﹑F1,F﹑F1能相互通视,固定点应选在基坑滑移面以外,并且置镜点F能通视整个基坑。

2.观测点位设置:在基坑周边共设4个位移监测点,沿基坑长边的1/2处布置。被观测点距基坑开挖线30~50mm,用水泥砂浆围砌保护起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1.通过已知坐标用全站仪测得F﹑F1两点坐标。并通过已知高程用水准仪测得F点高程。

JC/T171.2-2019 涂覆玻璃纤维布 第2部分:聚四氟乙烯乳液涂覆玻璃纤维布.pdf2.置镜F点后视F1用全站仪测得各观测点坐标并做好记录。

3.选一固定且能通视整个基坑处置镜用水准仪测得各观测点高程并做好记录。

1.平面位移观测:同样在F点置镜后视F1用全站仪测得各观测点坐标并做好记录。该数值与初始值之差即为平面位移量。

2.高程观测:测量各观测点位高程观测值与初始值之差即为沉降值。

㈣.观测周期:根据基坑施工情况进行观测,测量与开挖结合,按每开挖完一层后,进行一次测量,同时作好纪录,绘制位移坐标图。

SL1-2014 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pdf6.1.4下穿段主体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