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利用外资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某利用外资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3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386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利用外资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在利用外资进行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设计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指南,它旨在指导项目团队如何有效地、高效地、安全地完成隧道建设任务。以下是其可能的简介内容:

1. 项目背景:介绍隧道工程的地理位置、规模、投资方、合同内容以及施工的特殊要求,如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

2. 设计目标:明确隧道的建设目标,如长度、直径、深度、结构形式等,以及与外资合作的预期效果,如技术引进、管理提升等。

3. 施工组织:详细规划施工流程,包括前期准备、主体开挖、支护结构施工、通风排水、监控量测等各阶段的施工方法和设备配置。

4. 资源配置: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材料供应等资源,包括外资方的技术人员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5. 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关键节点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6. 质量管理:阐述质量控制策略,包括质量标准、验收程序、质量保证措施等,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规定和预期。

7.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8. 环保与文明施工:考虑环保因素,如噪音控制、尘土防护、废水处理等,同时注重文明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9. 合作与沟通:强调与外资方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的顺畅流通,及时解决问题。

10. 应急预案:对于可能遇到的工程变更、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总的来说,这种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计划,旨在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外资的优势。

某利用外资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流程图

首先进行超前支护及注浆加固地层,必要时封闭掌子面,先分部开挖左(右)侧壁导坑土体,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再分部开挖右(左)侧壁导坑土体和初期支护、临时支护,左、右两侧壁导坑前后相错15~20m;最后分部开挖中部土体,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在施作二次衬砌时,分段拆除临时支护,然后依次施作仰拱及拱墙二次衬砌混凝土。

JGJ 46-19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3)三步七台阶开挖法

三步七台阶开挖法开挖步骤图、开挖透视图、施工工序图、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后。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按设计要求做做好超前支护,防止围岩松弛,保证隧道开挖安全,在断层、破碎带、浅埋段等自稳性较差或富水地层中,超前支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强。

并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及时调整各部台阶长度或施工方法,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早封闭成环,保证施工安全。

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可分为以下主要步骤:

上部弧形导坑环向开挖,施做拱部初期支护;

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做墙部初期支护;

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做隧底初期支护。

每部开挖后应及时支护,隧底初期支护后应及时施做仰拱,尽早封闭成环。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

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

其他分步平行开挖,平行施做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

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墙脚基础。

第1步,上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2、3步: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进度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4、5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进度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6步: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各台阶分别开挖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的循环进尺相一致。

第7步: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做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道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做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

6.2.4.1布孔及钻眼施工

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及方法等情况进行光面爆破设计,施工前先试爆,及时修正其钻爆参数。放出开挖断面中线和断面轮廓线后,根据爆破设计的各眼孔的间距参数用油漆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钻眼。

通过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试验时参照下表“光面爆破参数表”。

本隧道围岩为IV、V级,爆破试验时按硬岩设计,周边眼间距取50cm,周边眼最小抵抗线取60cm,相对距离E/W为0.85,周边眼装药参数取0.3kg/m。

台阶法开挖时采用楔形掏槽炮眼掏槽,周边眼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辅助炮眼交错均匀的布置在周边眼和掏槽眼之间。钻眼时炮眼的深度和角度按爆破设计进行,周边眼与辅助眼的眼底落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加深10cm。

钻眼质量要求: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不大于3cm、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大于5cm;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大于3cm,眼底不超过开挖断面轮廓线3~5cm/m。

装药结构:周边眼采用φ25mm的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方式,其余炮眼采用φ32mm的药卷连续装药。

炮眼堵塞:药卷装好后用机制炮泥堵塞炮眼,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其余炮眼的堵塞长度不小于30cm。

爆破施工质量要求:在施工中根据光面爆破设计结合现场地质变化情况进行爆破试验,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爆破后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开挖进尺符合设计要求,爆出的石块块度便于装碴作业;确保硬岩炮眼残留率达到80%以上,中硬岩炮眼残留率达到60%以上;两次爆破的衔接台阶尺寸不大于15cm。

隧道爆破后断面的允许误差为±5cm,开挖不应有欠挖,Ⅲ级围岩完整岩石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同时要求侵入值小于衬砌厚度的1/3,并小于10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

隧道开挖的允许超挖值如下表:

6.2.4.4通风排烟、清除危岩

放炮后,对开挖工作面进行通风和洒水除尘。隧道施工独头掘进小于150m时采用自然通风,超过150m时采用机械通风,施工通风风速不小于0.25m/s,通风机采用压入式。

清除危石:爆破后由专职安全员对危石清理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清除危石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站在危岩的斜下方用撬棍等工具进行清除作业。

危岩清除后,技术人员根据现场观测情况,绘制地质素描图作为隧道支护参考;同时对岩面周围的出水点位置进行记录,为后期结构防排水系统的安装提供依据。

本初期支护采用锚喷网和钢支撑联合支护,初期支护能迅速控制或限制围岩松弛变形,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喷锚支护按先拱部后边墙的顺序实施。初期支护紧跟开挖及时施作,尽量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驰剥落。

本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C25纤维混凝土,每方混凝土掺入1.2kgC50碳素加强筋。喷射混凝土采用洞外拌和站拌和,自卸车运输至施工位置,喷射机械手或TK961型湿喷机湿式喷射混凝土。湿喷混凝土可减少回弹量,降低粉尘,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见“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喷射支护前撬去表面松土和欠挖部分,用高压风清除杂物;遇开挖面水量大时,采取措施将水集中引排。

喷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在受喷面、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场所配备充足照明及通风设备。

按照设计厚度利用原有部件如锚杆外露长度等,也可在岩面上打入短钢筋,标出刻度,做为标记。

粗骨料加入拌和前要再次过筛,以防超径骨料混入,造成堵管。细骨料应堆放在防雨料库,以控制含水量。

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0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混凝土搅拌宜优先采用将纤维混凝土,将纤维混凝土、水泥、骨料先干拌后加水湿拌的方法,且干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

混凝土喷射机安装调试好后,在料斗上安装振动筛(筛孔10mm),以避免超粒径骨料进入喷射机。

喷射时,送风之前先打开计量泵,送风后调整风压,使之控制在0.45~0.70MPa之间,若风压过大,粗骨料碰围岩后会回弹;风压小,喷射动能小,粗骨料冲不进砂浆层而脱落,都将导致回弹量增大。以混凝土回弹量小、表面湿润有光泽、易粘着为度来控制喷射压力。

喷射方向与受喷面垂直,工作中喷头与受喷面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与岩面方向垂直、等距喷射;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咀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

一次喷射厚度不宜超过5~6cm,过大会削弱混凝土颗粒间的凝聚力,使喷层因自重过大而大片脱落,或使拱顶处喷层与围岩面形成空隙;过小,则粗骨料容易弹回。分次喷至设计厚度,两层喷射的时间间隔为15~20min。

为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喷射作业应分片进行。为防止回弹物附着在未喷岩面上影响喷层与岩面间的粘结力,按照从下往上施喷,呈“S”形运动;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成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保证混凝土层面平顺光滑。

喷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包括速凝剂的添加量)不仅要满足要求,而且速凝剂的凝结时间、与水泥的相容性、对强度的影响都要达到要求。

喷射混凝土的现场配比应适当提高其强度等级DBJ/T61-66-2011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标准.pdf,以确保附着在围岩面上的喷混凝土层的设计强度。

喷射混凝土紧跟开挖掌子面进行,当围岩破碎、稳定性差时,一般采用小药量的松动爆破,初喷(厚4cm以上)、锚杆、钢筋网、钢架、复喷(二喷、三喷)等作业可以连续进行,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架设好格栅钢架后,迅速用喷射混凝土封填,使之发挥支护能力。围岩较完整、稳定时间较长时,初喷、锚杆、钢筋网等施工后即可进行开挖作业,待下一循环初期支护时间再复喷,可将设计厚度的喷层厚分两、三次完成,由于每层间隔为一循环时间,每层因爆破产生的裂纹在下一次喷混凝土时被填充,而新喷层距掌子面渐远,所受的爆破振动亦越小,使喷混凝土层的支护能力更强。

本隧道初期支护设计用的锚杆为:边墙φ22砂浆锚杆和拱部φ25中空注浆锚杆。

6.3.2.1砂浆锚杆

施工工艺见“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锚杆制作:砂浆锚杆采用螺纹钢筋现场制做,锚杆长度和环向间距根据围岩状况及设计确定。锚杆外露端加工丝扣。

DB13(J)/T 8402-2021 民用建筑室内绿色装饰装修评价标准.pdf放样: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

钻孔、清孔:采用锚杆钻机或手持风动凿岩机钻孔,锚杆钻孔尽量保持与岩面垂直,孔深误差不大于5cm,钻孔直径φ42mm。钻孔到设计深度后用高压风将孔内杂物吹净,整平孔口岩石,并使岩面与钻孔方向垂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