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坝村委会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金子坝村委会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24.6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300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金子坝村委会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金子坝村委会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份详细的施工计划,它旨在指导和管理金子坝村委会办公楼的建设过程。以下是其简介概要:

1. 项目概述:首先,它会介绍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地址、建设规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预计工期等。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主要目标,包括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四大目标,强调高效、优质、安全的施工要求。

3. 施工组织:阐述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经理、各工种工程师、施工班组等的职责分工与协作。

4. 施工流程:详细描述施工的各个阶段,如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设施安装等,以及各阶段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

5. 施工技术措施:包括采用的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质量控制方法等,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6.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培训等。

7. 环保与文明施工:阐述如何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持工地的清洁和有序。

8. 施工进度计划:基于项目规模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9. 成本控制:列出成本预算,以及控制成本的策略和措施。

10. 风险管理:识别可能影响施工的各类风险,并提出预防和应对措施。

这份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文件,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金子坝村委会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联系勘察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测量网点的交接。我公司将认真维护和管理测量基准点,同时按设计文件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金子坝村村委会办公楼工程”施工的测量放样工作。轴线采用激光经纬仪测设,标高传递利用水准仪测设,采用光学垂准仪进行垂直度控制。主轴线的四大角应闭合,要打好各轴线间的控制桩和水平标高控制点,并作好固定性标记,特别是要开挖的部位,纵横向控制桩点延至开挖线以外的部位,并用混凝土或砂浆固定保护。

(一)、施工测量特点及要求

1、“金子坝村村委会办公楼工程”放线、测量的组织工作,设置专人负责,并建立自检、互检、验收的工作制度,每次放线必须做好各资料的原始记录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以备查。

1、总平面图: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

2、建筑物的轴线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结构图。

3、熟悉图纸、踏勘现场,拟定测设方案。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根据规划局的红线桩位图和设计总平面图为依据,采用极坐标法和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测设。

1、根据设计图上作出的定位坐标,经复核后依次进行测放。

2、测设时,经纬仪需经盘左和盘右的复核,确定该点位置。对点进行闭合复核无误后,再由任一点测设出相应轴线。测放出建筑物的外围轴线后,再按原测设路径重新施测,检查线路是否闭合,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四)、现场平面定位要点

1、测量要有记录并要进行闭合测量。

2、定位成果表应写明定位方法及过程,与相邻已建物的距离。

3、边轴线投点至围墙且距角桩不小于3m处设置龙门桩。

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⑴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操作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轴线关系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砼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

⑵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2、±0.000以下施工测量

①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进行复测一次。

②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层控制进行校测。

①±0.000以下基础施工时,根据施工控制网,在基坑边上埋设主轴线的控制桩位,用经纬仪向施工面投测放线。

②±0.000以下的基础结构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汇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的误差不应超过±2mm。

③待垫层施工完毕后,根据基础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轴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模板的依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④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每当柱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物50cm线或结构50cm线(50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的),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⑤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3、±0.000以上施工测量

①±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施工至±0.000后(即首层地面处),用激光准直仪在建筑物首层内侧设轴线控制点,在各控制点上做出明显标记并加以保护,做为主体结构采用“内控法”轴线投测的基准点。浇筑以上各层板面砼时,准确地在基准点相垂直对应位置预留200200mm俯视孔,其偏差应≤2mm。

②采用测量精度为2″级、测距精度为2mm+2ppm的全站仪,根据首层控制点进行校测。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建筑物内作内控制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m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画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地面的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0200mm俯视孔。

③竖向投测放线之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复核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④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进行;先在底层基点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受靶接受,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受靶处就可见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受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⑤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①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竖向控制采用“外控”和“内控”两种方法并用,相互校核,以保证测量准确无误。

②随主体结构楼层施工,用经纬仪将建筑物大角处主轴线投测到外墙上,并弹出墨线用红漆标注。每层放线时,由此向各楼层投点予以控制。

③用垂准经纬仪进行测量,其方法是把目标分别分划板设置在底层控制点上,使目标分划板中心与控制点标志中心重合。开启目标分划板附属照明设备在俯视孔位置上安装仪器,将基准点对中,当垂准点标定在所测楼层面十字丝目标上后,用墨斗线弹在俯视孔边上,利用标出来的十字丝作为测量点依据,进行楼层测设轴线。

④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⑤每段建筑物至少由三个标高点分别向上传递。

⑥施工层抄平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测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①、测量时必须使用经检测合格的测量工具,防止因仪器本身缺陷造成测量误差。

②、每次投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稳定,防止仪器在施测时产生不稳定现象造成测量误差,注意仪器的调平精度和投测方法。

③、仪器尽量在轴线的延长线上,如果投点面和底部标志点在一个竖直面上,仪器无法安置在轴线上,仪器安置可稍偏离轴线,根据两竖直面相交,其交线为垂线的原理不影响投点精度。

④、投测时间应选在无风阴天进行,避免雨天和烈日,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

⑤、投测时每层允许误差控制在±5mm内,垂直度总偏差控制在±20mm内。

⑥、每次施测完毕后,应作好记录。

测量复测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检查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复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起始数据的复测,施工测量人员对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标高及控制测量点进行全面校核,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标桩进行复测校对,避免出错。

2、建筑物定位复测。建筑物定位后要根据定位控制桩或龙门桩,复测坐标、平面几何尺寸、标高与设计图纸是不是吻合,是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医院办公大楼毕业设计(计算书、施组等),建筑物的方向是否正确。

3、水准点的复测,施工现场上水准点引进后要进行复测,测设±0.00水准点,一定要注意地坪设计高程不一定相同,测设前要校核好图纸上每个数据,防止用错设计高程。

4、设计图纸的复核,施工测量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全面的校核,检查平面图和基础平面图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符号是否相符,分段长度应等于各段长度的总和。

5、原始观测记录的复核,对外业实测记录,回到室内应由另一名测量人员进行校对复核,复核方法,可用加法还原查减法,利用校核公式查原始计算项目。

6、复核时,必须有现场监理旁站,确保复测效果的真实可靠,测量成果应有监理方代表签字。

根据勘测报告,该工程所处地质条件良好,建筑场地平整。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基础底面标高—2.1m。基坑开挖工程,先采用机械大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cm,然后采用人工清槽底。

(一)、 挖土准备   1、场地平整,具备安全行车条件。   2、地表水或雨水及时排走,使场地保持干燥,以利施工。   3、各种测量点已测设完毕,并做好保护。   4、配备足够夜间施工的照明设备,各种设备接线及电源安全可靠,能到各施工地点,能保证土方开挖时基坑处照明和抽水要求。   5、劳动力进场充足,能保证施工的需要;   6、研究制定好基础开挖方案,绘制好基坑开挖平面图确定好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坑底标高DB62∕T 2599-2015 甘肃省输油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边坡坡度。   7、外围协调工作均已完成,办理完善,具备土方开挖条件;   (二)、土方开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