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东苏一建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东苏一建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本工程正式进场前桩基工作已经完成。因此要做好同桩基施工单位工作的衔接和配合工作,以保证进场后工作顺利开展,并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我公司技术人员提前同甲方和上述单位联系,掌握详细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并提供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的详细施工方案,提出有利于后续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
2、安装各工种之间的配合
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期应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施工员依据施工图及现场具体情况对管线进行综合布局,并绘制断面图,明确各专业设备、管线的具体位置和标高,尤其应重点进行地下室的综合布局设计、标准层的样板间设计,经甲方认可后方可全面进行施工。各专业施工顺序应服从项目部的安排。
BJSYSLYG:北京市雨水利用工程实例汇编.pdf各工序完工后要做好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
设备试运转和调试的配合,调试阶段组建调试小组,抽调各专业人员参加,统一安排调试工作。
项目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应认真熟识图纸,统计预留预埋件的规格尺寸、安装部位、技术要求、数量等,在图纸做好标识,并与土建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核对,不得有误。制作与安装应有专业班子负责,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积极配合,严格控制安装质量,同时不得随意损伤建筑结构、钢筋,土建混凝土捣制时应防止套管的位移及电管的损坏。箱体位置现场与土建商定后由土建留孔。本工程重点应控制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壁及地下室混凝土墙外壁防水套管的埋设,不得漏埋和偏差。
1)通过业主与各施工单位协调共同搞好成品保护。项目经理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成品保护措施,要求各施工单位不得扳动已安装好的管线、开关、阀门等。
2)本工程成品保护的重点是预埋管的保护,应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5、与业主及监理的配合
1)施工中服从业主及监理的管理。
2)对各专业管线进行的综合布局,应提交业主及监理审定,认可后方可全面实施。
3)业主及监理在安装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监督。设备开箱、隐蔽验收及试验、试车等验收均应邀请业主及监理代表参加,并及时办理签证。
第四章、特殊过程的确认及施工方法
当过程的结果通过检验和试验不能够完全验证,必须采取特殊的监控措施,既对这些过程应有具备资格的人员完成或要求进行连续监视和对过程参数加以控制,这些要求预先鉴定的过程被称为“特殊过程”。
本工程的特殊过程为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车运送至现场浇筑。
1.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已完成,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了混凝土入模温度、可能产生的最大温度收缩应力允许范围。
1.2.2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埋管道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经隐蔽验收检查合格。
1.2.3浇筑混凝土的架子及马道等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1.2.4“大体积混凝土浇灌申请报告”已被批准,并接到签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灌令”。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养护→测温(是否设置冷凝水管?水管规格、尺寸、数量)
2.2.2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支架是否稳固。在模板上已谈好混凝土浇筑标高线;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采用泵送混凝土应保证混凝土泵的连续工作,预计泵送混凝土的,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2.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2.4.1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2.4.2混凝土的摊铺厚度根据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不宜大于600mm。
2.4.3振捣混凝土时振捣器移动的间距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2.4.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是否位移、变形或堵塞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4.5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面层应按施工缝处理。
2.4.6振捣混凝土时应避免振捣器碰撞或振动地脚螺栓和固定架,当混凝土浇到地脚螺栓长度的1/3时,应对主要螺栓中心线进行一次复查,发现走动时及时纠正,以保证螺栓中心线及标高准确。
2.5.1大体积混凝土以采用蓄热法养护,并通过测温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之内,降温速度在1.5℃/d以内。
2.5.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在12h内采用塑料薄膜和草袋加以覆盖,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2.5.3保温覆盖层拆除时间应分层逐步进行,并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温差在20℃以内。
2.6.1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时,测温点的布置应便于绘制温度变化梯度表。实测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
2.6.2混凝土测温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2)混凝土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3)混凝土底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底表以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2.6.3测温方法采用高低温度计,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符合设计要求,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4.1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钢筋和预埋件位置,并采取措施保证位置正确。
4.2加强保湿、保温养护大体积混凝土,以防出现裂缝。
4.3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4混凝土的保温覆盖层拆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5.1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
(2)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3)加强温度的检测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
5.2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5.1机械所使用电闸开关,应有专用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电闸箱应上锁。
5.2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5.3搅拌机上料斗提升时,斗下禁止人员通行。斗下清渣时,应停机并将升料机链条牢固或用木杠架住,以免落下伤人。
5.4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捣器进行试运转,振捣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捣器不应挂在钢筋上湿手不得接触电源开关。
第五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平面测量控制、高程测量控制、垂直度的测量控制以及沉降观测四大控制系统。
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周围的地物地貌,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资料复核无误后,采用直线交会法和极坐标法,利用全站仪、J2经纬仪施测出控制轴线,并设轴线控制桩,形成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
现场设2个高程点即可满足施工要求。场区高程控制点布设在东西方向各一处。同时,定期对各标高点高程进行复核,保证正常使用。随着楼层的升高,其高程可沿塔吊角柱进行高程传递。
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测量放线,其垂直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施工到±0.00以后,随结构的升高,须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
根据建筑施工规范规定,为保证该住宅楼结构使用安全,掌握该住宅楼承重后沉降量的变化,同时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对高层建筑要进行沉降观测。
在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后,在1轴与14轴的建筑物北侧5m处设2个永久水准点。
观测点要选在建筑物的角点能够正确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方,同时要保证点位稳定牢固,能够长期使用,且通视良好、高度适中、便于观测的地方。沉降观测定期、定人、定仪器、定路线、定方向观测并及时的整理观测数据、绘制压力与沉降发展曲线图。
主体施工期间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每隔三~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十二个月观测一次,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存入工程技术档案中。
2、土方工程及地基工程
本工程地基处理采用现浇混凝土桩,已施工完成。据图纸预估单根承载力特征值为1800KN,经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办完各交接手续后SY/T 6211-2012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劳动定额,我方即进行桩间土开挖、破桩头及后续工程。
桩间土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并清槽。采用人工开挖至底标高,并清槽。挖出的土方采用人工装车、三轮翻斗车运至场外。
开挖桩间土及凿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扰动桩间土。
2.1.1根据总平面图,放出开挖线(基础边线外扩1.5m,放坡坡度为1:0.75)并钉设轴线龙门桩
在施工中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运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距1500m,开挖过程要求经常检查槽壁和边坡度的状态,由人工跟槽修坡,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300mm做人工清理,避免出现超挖,测量人员及时跟线,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超出水平线DBJ∕T 13-118-2021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钉上小木楔,将余土清走的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基槽轮廊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修槽清坡,进行质量验收。基坑设置3个长5m宽2m施工坡道。
2.1.2回填土采用50型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人工配合蛙式打夯机和机械碾压相结合的方法。回填前要清理坑内的杂物,按排水方向由高向低进行分步回填,分步虚填厚度为250~300mm。
清槽至设计标高后即开始破桩头,采用人工使用小型切割机破桩头。为保证破桩后的桩顶标高的准确性,每根桩侧面必须用红蓝铅标注切割位置,而且截桩时不得一次到位,而应该先预留10mm,然后人工用錾子凿至设计标高。由于截断的桩头体积大,基坑内不得下重车以免破坏桩头,破碎的桩头经人工搬运至基坑北侧边坡底部后,采用50型装载机装到自卸汽车上运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