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隆祺嘉园6#、7#、8#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关于隆祺嘉园6#、7#、8#楼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工程管理话题,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项目概述:首先会介绍这三栋楼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建筑规模、结构类型、设计用途等。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主要目标,如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以及与业主、设计方等的沟通协调。
3. 总体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特性,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关键节点。
4. 组织架构:设计施工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分包商、各个施工班组等的职责分工。
5. 施工技术方案:涉及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材料选用、机械设备配置等,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6. 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周边环境不受破坏。
7. 质量管理:强调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检测、验收标准、质量问题的处理等。
8. 风险控制:识别并分析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天气影响、施工难度、材料供应等,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9.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内容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隆祺嘉园6#、7#、8#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3.2.1根据图纸及进度计划提出钢筋原材计划(即钢筋进场时间、批量),经项目经理审核后,由公司物资部采购进场,钢筋进场必须随货携带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原材试验报告单,并具有产品备案证。
3.2.2钢筋进场验收时,外观质量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弯折,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外观质量检查不合格的钢筋不得加工使用。
3.2.3外观检查合格的进场钢筋在监理见证下按规定分批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才能加工。
3.2.4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连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检验和钢筋力学性能的复试。
钢筋进场后,运至钢筋堆放区,严格按照批次、牌号、规格、长度,分类挂牌堆放,不得混淆。对于不合格的钢筋严禁用于工程,分离堆放并做好显眼的不合格标识,在监理(建设)方监督下清退出场,并及时办理相关退场手续。存放钢筋的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pdf,底部应用砖垅墙垫起,高出自然地面不小于40cm,防止雨水的浸泡而使其加快锈蚀。
3.4.2钢筋加工工艺流程:
钢筋除锈→钢筋调直→钢筋切断→钢筋加工成型。
3.4.3钢筋加工的要求
钢筋除锈利用调直过程进行除锈。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层鳞落现象严重并已减弱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钢筋调直时其冷拉率Ⅰ级钢不大于4%,钢筋调直后应平直,且无局部曲折。
钢筋切断时,应根据钢筋配料单对不同下料长度的钢筋进行搭配,统筹安排,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钢筋切断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及时向质量、技术主管人员反映,以及时查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长度允许偏差±10mm。
钢筋弯曲前,应计算起弯点的位置,在钢筋上划好线,进行准确的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后,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受力钢筋全长的净尺寸±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箍筋内净尺寸±5mm。Ⅰ级钢筋末端做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为Ⅰ级钢筋,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成型后,箍筋端头的平直部分的夹面呈135度。
(一)框架、框支梁柱主筋及核心筒剪力墙、暗柱竖向筋直径d≥Φ20采用钢筋标准滚轧直螺纹连接,(局部不能转动钢筋的连接部位采用活连接型滚轧直螺纹连接套),核心筒剪力墙其它钢筋采用搭接。
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得超过50%;
(2)受压区及受拉区钢筋受力小的部位,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受限制。
(3)接头宜避开框架、框支梁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得超过50%。
(二)剪力墙、暗柱竖向直径Φ20>d≥Φ16气压焊,<Φ16的均采用绑扎搭接的方式(局部采用闪光对焊);水平筋全部采用搭接。
(三)底板、地梁、基础梁直径d≥Φ18闪光对焊(局部采用绑扎搭接);<Φ18的均采用绑扎搭接的方式(局部采用闪光对焊)。
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面积不得大于50%,相邻接头间距符合规范规定且大于500mm。
3.5.1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
3.5.1.1施工准备
3.5.1.1.1根据工程钢筋接头数量和施工进度确定滚轧直螺纹套丝机3台(1台备用),并由厂家调试检测,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3.5.1.1.2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将套丝机设在基坑南侧,并架设钢筋套丝支架和防雨棚,支架两端各设一台套丝机,支架高度与套丝机刀口中心平齐,以保证被套丝钢筋轴线与刀具轴线重合。
3.5.1.1.3由厂家根据其工艺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3.5.1.1.4对钢筋直锥螺纹接头进行工艺检验,确定其各项工艺参数,厂家提供接头的型式检验。
(上表中数据以厂家提供施工参数为准)
3.5.1.1.5提供连接钢套筒合格证,原材实验报告。
3.5.2钢筋丝扣加工
3.5.2.1按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下料,采用钢筋切断机下料时,要保证其端部不因挤陷而导致丝扣不饱满,要求切口断面垂直钢筋轴线,无马蹄形或弯曲头,否则用砂轮切割机切掉;如丝扣不饱满者,切掉2cm重新套丝;用环规检查其套丝长度时,如出现丝扣超长,则用手持砂轮机磨掉,直至满足规定的长度要求为止;如丝扣长度不足时,需重新调整限位器并重新套丝,直至满足要求为止,不得用气割下料。
3.5.2.2钢筋套丝完成后,要求用通环规、止环规逐个检查钢筋丝头螺纹中径尺寸(检验时通环规能顺利旋入有效丝扣,止环规旋入丝头的深度要≤3倍的螺距);采用丝头长度规检查有效丝扣长度(允许误差为+2倍的螺距);用丝头长度规的加工质量。
3.5.2.3自检合格的丝头,一头拧上同规格的保护帽,另一头拧上同规格的连接套。
3.5.2.4质检人员用牙形规、环规,按10%的加工数量抽检钢筋丝头加工质量,并填写钢筋螺纹加工检验记录,如发现一个不合格丝头,则逐个检查,剔除不合格丝头。
3.5.3.1拧下待连接钢筋的保护帽和连接套上的密封盖;
3.5.3.2将待连接钢筋拧入连接套。拧入前应仔细检查钢筋规格是否与连接套规格一致,钢筋连接丝扣是否干净完好无损。
3.5.3.3标准型接头先把套筒拧在一端的钢筋上,用扳手将其固定,然后再用扳手卡住另一端钢筋将其拧到位,拧好后用红油漆做好标记,以防钢筋接头漏拧。
3.5.3.4对于梁柱端(包括水平端头、竖向端头及转换层端头)钢筋有弯头不能转动的部位,采用活连接型接头,施工方法为先对两端钢筋向连接套方向加力,使连接套与两端钢筋丝头挂上扣,然后旋转连接套拧紧拧到位。
3.5.4连接钢筋注意事项
3.5.4.1钢筋丝头及连接套丝扣经检验合格后应保持干净、无损伤;
3.5.4.2所连钢筋规格必须与连接套规格一致;
3.5.4.3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不得从两头往中间或中间往两端连接;
3.5.4.4连接钢筋时,一定要先将待连接钢筋丝头拧入同规格的连接套之后,再用扳手拧紧钢筋接头,以防损坏接头。
3.5.4.5连接套的砼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接头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3.5.5检查钢筋连接质量
3.5.5.1检查接头外观质量应无完整丝扣外露,钢筋与连接套之间无间隙。如发现有一个完整丝扣外露,应重新拧紧。
3.5.5.2被连接的两钢筋端面应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一倍的螺距。
3.5.6滚轧直螺纹接头试验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应对将使用的各种接头做工艺检测实验(同时对连接件及连接该接头的钢筋做检测)。
同条件施工,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500个也为一验收批,每一批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预压——加热——压结。
钢筋卡好后要施加一定的初压力(一般为40N/mm2),使钢筋端面密贴,间隙不超过3mm。焊接夹具应确保夹紧钢筋,不会产生相对滑移。
3.6.2.1钢筋加热初期,即按压表面的间隙完全闭合前要用强碳化焰加热,这时火焰的中心不要离开钢筋接缝的部位加热初期使用碳化焰,可以使钢筋内外温度均匀,并防止钢筋端氧化,待钢筋端面闭合后再改用中性焰加热,这时火焰在以焊缝为中心的两倍钢筋直径范围内均匀摆动,改用中性焰目的是提高温度,加快加热速度。
3.6.2.2当钢筋端面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时,对钢筋轴向再次加压使接缝处膨胀的直径达到钢筋母材直径的1.4倍。弯形长度为钢筋直径的1.3~1.5倍。膨胀的形状要平移过渡,不能有明显的凸起和塌陷,这时可以停止加热,待接点的红色消失后取下夹具。
3.6.2.3在加热过程中,若在钢筋端面缝隙未完全密合之前发生熄火中断现象,应将钢筋取下重新打磨安装,然后点燃火焰进行焊接。若发生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后,可继续加热加压,完成焊接作业。
3.6.2.4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自检,如发现偏心、弯折、墩粗直径及长度不够、压焊面偏移、环向裂纹、钢筋表面严重烧伤、未焊合等质量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从每批成品中切取三个试件进行拉力实验,每2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批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全部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数值,应取双倍数量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为不合格。
3.6.4.1偏心量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当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按较小钢筋直径计算,当超过限量时应切除重焊。
3.6.4.2两钢筋轴线弯折角不得大于4度,且墩粗直径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当超过限量时应重新加热矫正。
3.6.4.3墩粗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4962-2008》,且凸起部分应平缓圆滑,当小于此限量时应重新加热墩粗。
3.6.4.4压焊面偏差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2倍,接头不得有横向裂纹,否则应切除重焊。
3.6.4.5墩粗区表面不得有严重烧伤。
3.6.5钢筋气压焊接头焊接缺陷与防止措施见下表
具体施工方法详《基础底板结构施工方案》。
YD/T 3420.2-2018标准下载3.8.1钢筋的绑扎原则
钢筋绑扎应先进行复杂部位,后进行简单部位。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顺序并在交底中画出钢筋穿插顺序的钢筋编号,并综合考虑与支模工序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3.8.2钢筋的安装与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