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施工方案(无梁楼盖)

地下车库施工方案(无梁楼盖)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2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969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地下车库施工方案(无梁楼盖)简介:

地下车库施工方案(无梁楼盖)主要是针对无承重结构的地下停车场设计的一种施工方式。无梁楼盖,也称无柱楼盖,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没有传统的梁和柱,代之以连续的楼板来承受和传递荷载。

在地下车库施工中,无梁楼盖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地基处理:首先,对地下车库的地质进行详细的勘查和评估,确保地基稳定,满足无梁楼盖的承载要求。

2. 浇筑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薄壁钢筋混凝土等技术,现场连续浇筑楼板,形成整体的楼盖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地下的压力和荷载,提高车库的安全性。

3. 施工精度:无梁楼盖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结构稳定性降低。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测量和控制。

4. 装配式施工: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采用预制构件的装配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工作量。

5. 防水处理:地下车库的防水层是关键,施工时需要做好防水设计和施工,确保车库的防水性能。

6. 系统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包括结构强度、防水性能、消防设施等,以确保地下车库的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无梁楼盖的地下车库施工方案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环保的施工方式,但其施工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来完成。

地下车库施工方案(无梁楼盖)部分内容预览:

σ=M/W=0.282/0.00053=5.32N/mm2<[f] =15 N/mm2。

q=1.78×0.8=1.236KN/m=1.424N/mm。

DL/T 1478-2015标准下载I=1/12bh3=1/12×50×803=2133333mm4。

E=9.0×103N/mm2。

ν=w×(ql4/100EI)=0.521×(1.572×8004/100×9000×2133333)

=0.16mm。

其容许挠度为2mm,故挠度满足要求。

钢管型号为φ48×3.5mm,间距为800×800mm,横杆间距为1200mm,受力方式为轴心受压。

荷载由面模板传递给木楞,木楞再传递给支撑钢管。

N=15.644×0.8×0.8=10.012KN。

一个直角扣件抗滑力为8KN<10.012KN,故必须在最上一道横杆采用双扣件!

σ=N/A=10012/489=20.47N/mm2<[f] =215N/mm2

查表得,φ=0.947

N/φA=10012/0.947×489=21.62N/mm2<[f]=215 N/mm2

故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

1、支架搭设前底板地面清理干净。

2、满堂脚手架按照模板设计要求搭设完毕后,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调整上支托的标高及起拱的高度。

3、按照模板设计的要求支搭板下的大小龙骨,其间距必须符合模板设计的要求。

4、铺设多层板模板,用电钻打眼,螺丝与龙骨拧紧。必须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

5、在相邻两块多层板的端部挤好密封条,突出的部分用小刀刮净。

6、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顶板标高,并进行校正。

7、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3)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栽;当施工荷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守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下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5)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依照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拆除拉杆或斜撑 自上而下拆除柱箍 拆除部分竖肋 拆除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2)柱模板拆除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使模板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以防柱子模板倾倒伤人。

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2、工作方面已安装完毕的模板,不准在吊运其他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能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3、拆除模板时,脚手架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碰猛砸,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板底不平、下挠,防治的方法是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要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板产生下挠。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

1、在模板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配戴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2、模板在加工和堆时,要远离火源,加工区内要张挂禁火标识,严禁烟火。同时木工加工区四周10m内不得堆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级有效灭火器,以应地现场发生的紧急情况。

3、在模板安装前必须涂刷脱模剂,以方便拆模及增加模板周转次数,提高混凝土的表观质量;

4、支模用的木楞规格要统一尺寸,模板的拼缝、转角应拼接严密,制作时应起口搭接,接缝处粘贴双面海绵条。模板制作见示意图。

5、支模板的支撑、立杆应加设垫木,横拉杆必须钉牢。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变形、松动等,要及时修整、加固;

6、模板支撑高度在4米以内时,必须加水平撑,并将支撑之间搭牢;超过4米时,除水平撑外,还须另加剪刀撑。通道处的剪刀撑,应设置在1.8米高度以上,以免碰撞松动;

8、拆除模板,需经施工人员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规定的折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要自上而下做到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不准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

9、拆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侧面,不允许在拆模的正下方行走或在同一垂直面下操作。拆下模板,要随时清理运走,不能及时运走时,要集中堆放并将钉子扭弯打平,以防扎脚;

10、高处拆模板时,操作人员要戴好安全带,并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要尽量用绳索吊下,严禁向下乱扔。如有施工孔洞,要随时盖好或加设围栏,以防踏空跌落。

11、拆模时注意不得硬砸、猛敲对拉螺杆,以免损伤混凝土墙体;

12、起重信号指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持有安全合格证,信号工不准兼任挂钩,不准非信号工指挥起重作业。

13、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1、控制模板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车辆尾气的排放。减少模板材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2、模板在加工过程中,要减少加工机械的噪声排放,以及模板加工粉尘的排放,模板加工产生、洒落的木屑及刨花进行清扫,集中收集,并储存于安全地点,防止发生火情,并派专人定期清理。

3、减少加工机械使用及维修过程中油料的遗洒。

4、模板安装过程中,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时,避免脱模剂的遗洒,涂刷脱模剂用的抹布等的废弃物、以及脱模剂的包装都要统一放置到指定的位置,统一进行处置,避免造成对土壤等环境的污染。

5、避免和减少拼装模板时产生的噪声,以及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产生的扬尘及固体废弃物,防止对大气造成污染。

6、模板拆除过程中也要控制产生的噪声及粉尘,地大气造成的污染。

7、模板在维修过程中要控制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排放,废弃模板的处置等。

1、框架柱模板:在顶板砼浇筑时把柱帽底部已浇筑完的砼抹平,施工缝处理完毕后,沿柱模位置线粘贴海棉条防漏浆;

2、楼板模板:拼缝全部采用硬拼,模板与柱连接部位周圈设通长木方,并在木方上口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粘贴海棉条。

1、模板表面和边沿残余砂浆、混凝土必须清理干净。

2、多层板二次周转使用时刷脱模剂。

3、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各组分含量,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

4、混凝土下料时不能直接冲模板。

5、混凝土浇筑前,用水湿润混凝土接缝时,不能用水管直接冲向模板。

6、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不得过早拆模。

(1)柱顶部水平施工缝处理:等浇筑顶板时柱子顶部与顶板同时浇筑,此时将直缝以上的混凝士软弱层剔掉露石子,清理干净,再浇筑砼。

(2)柱底部施工缝的处理:沿墙、柱外尺寸线向内5mm用砂轮机切齐,剔除软弱层露出石子,并使剔除向下凹20mm,并充分湿润且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

本工程墙、柱、板砼采取一次整体浇注施工。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剪力墙、板、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2、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积水后再封闭。

3、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层已剔掉清净,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

4、柱钢筋的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点有离折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三)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m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DLT 2127-2020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技术导则.pdf,并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得到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2、柱高超过2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绑牢。

3、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柱子不发生位移,保证柱子底部、顶部及中部的保护层厚度,在柱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立定位筋;在柱中部设置垫块,将其绑在柱主筋上。

5、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1、墙、板与柱同时浇筑《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pdf,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