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高速铁路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高速铁路工程中的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的工程计划,主要用于指导桥梁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等。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简介:
1. 工程概况:包括桥梁的地理位置、设计规模、结构形式、主要工程量、技术要求等基本信息。
2.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明确施工目标,如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
3. 施工方案: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如悬臂施工、转体施工、预制安装等,以及施工流程图。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难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
5. 资源配置:包括人力、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计划。
6. 质量控制: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7. 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安全培训等内容,以保障施工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8. 环保与文明施工: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文明施工,如噪音控制、扬尘控制等。
9.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地质风险、天气风险、设备故障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10. 施工场地和设备布置:明确施工场地的布局和大型设备的进场、使用、退出计划。
高速铁路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是整个工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保障人员安全,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速铁路工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在各主要交通路口和各施工工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必要时派专人守卫,保证施工安全。各施工队设值班室,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进入现场的外来人员必须按要求接受检查,闲杂人等不得擅自进入施工或生活办公场所。
各临时施工驻地和施工工点按要求备齐防火、防汛、防地质灾害的机械、工具和物资,雨季和汛期派专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处理,做到防范周全、预报及时、处理快速。
桥梁桩基施工产生污水经二级沉淀池处理后排放。
JG∕T 242-2009 建筑遮阳产品操作力试验方法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桥梁除1#墩、2#墩为挖孔桩基础外,其余桥墩台均为钻孔桩基础。
×××桥梁重、难点工程为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
钻孔桩施工工序:施工准备→场地平整、开挖泥浆池→机械、人员进场→安全防护→测量放样→钻机就位、导管试拼气密性实验→埋设护筒→钻孔→地质核对→成孔检查→下放钢筋笼→混凝土灌注。
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孔位中心偏差不大于50mm。
成孔倾斜度不大于孔深的1.0%。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施钻人员进行地质、安全技术交底等措施。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平整采用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方法实施,部分墩位的场地平整首先应进行削坡开挖,放坡比1:1.5,多余的土方采用运输车调运至弃土场。钻孔场地的平整尺寸按照承台设计的平面尺寸,结合钻机底座平面尺寸,钻机移位要求,施工方法以及其它机具设施布置等情况而确定,但至少不小于15m×15m的面积。
陆上桩基施工可布置简易的施工工作平台,在钻机下用枕木及方木垫牢,确保桩基在施工时钻机不下沉及移位。
泥浆循环系统布置根据现场和周围环境统筹安排,泥浆池设在墩(台)之间,征地地界以内,泥浆循环池由沉淀池和泥浆池组成,沉淀池深2m,泥浆池深2m,对沉淀池中沉碴及灌注砼时溢出的废泥浆,随时清除,用汽车运弃于指定地点,严禁就地弃碴,严防泥浆溢流污染周围环境。
在施工场地周围及泥浆池四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和插埋警示牌。
钻孔前技术人员应列出每个孔位的地质柱状图,包括溶洞大小、位置、填充情况、顶板厚度、是否存在易塌孔地层等。
结合地质钻探资料,为每根桩制定出相应的地表加固、溶洞处理方案。
岩溶地质钻孔作业采用冲击钻机,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片石、黏土。
钻进过程中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宜按照先长桩后短桩的顺序进行。
2) 桩基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情况绘制施工钻孔柱状图,并核查设计钻孔柱状图资料,如有不符应及时反馈设计单位以作处理。
对于地质钻孔深度未达到对应的桩基础桩底以下8米的,为进一步查明桩基底下岩溶发育情况,在该桩施工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应进行超前钻探,并确保桩底有6米安全底板厚度,方可进行桩身钢筋笼安设和混凝土灌注。
导管在使用前,除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的检查外,还需做拼装、过球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注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5倍。
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Pw—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kg/m2);
γc—混凝土容重(kg/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γw—导管内水或泥浆比重,一般为1.0~1.25 kg/m2,大于1.25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
hw—钻孔内水或泥浆深度(m)。
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满水,两段封闭,一端焊接出水管接头,另一端焊接进水管接头,并与水泵出水管相接,启动水泵给导管注入压力水,当水泵的压力表压力达到导管需承受的计算压力时,稳压15min后接头及接缝处不渗漏即为合格。
测量人员事先对桩位坐标校核并做到准确无误,然后根据桩位坐标采用全站仪测准确放出桩的中心位置。当土质松软时,用长木桩定位,保证木桩打入坚硬的底层,然后在木桩周围夯实,必要时采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保护。采用“十”字定位法埋设孔位护桩,并做好保护,随时校核桩位坐标。
测量放样后及时进行技术交底,现场交底到作业班长和操作手。当桩因移动机械或平整场地破坏时,现场人员及时通知测人员放样并做与周围桩位的校核,确定无误后在进行钻机就位。
人工开挖埋设护筒,护筒采用1cm厚钢板制作,做成整体圆形。护筒制作直径比冲击钻头大约40cm,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的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护筒长度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确定。
护筒埋设准确竖直,必须对护筒的中心位置、倾斜度进行检查。顶部高出施工地面50cm。护筒埋设质量标准:护筒孔口平面位置与设计偏差不大于5cm,竖向倾斜度不大于1%。
泥浆原料宜选用优质粘土,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膨润土造浆。
泥浆比重:岩石不大于1.2,砂黏土不大于1.3,坚硬大漂石、卵石夹粗砂不宜大于1.4。
泥浆循环如下:新制泥浆→泥浆池→桩孔→泥浆分离器净化→泥浆池→桩孔。
粘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
胶体率:不小于95%。
注:①地下水位高或地下水流速大,指标取高限;
②地质状态较差、孔径或孔深较大取高限;
③若当地缺乏优质粘土,不能调出合格泥浆时,可掺用外加剂以改善泥浆性能。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机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场地布置与钻机座落处平整和加固、主要机具的检查、维修与安装、配套设施的就位及水电供应的接通等。电力及机械系统运转正常。
钻孔平台平整后,将钻机移至桩位,安装钻机时要求底部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在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保证钻架竖直,钻头、桩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以保证孔位正确、钻孔顺直。
钻机就位后,应测量护筒顶、平台标高,用于钻孔时孔深测量参考。
钻机摆放位置要结合平台受力情况合理布置,开钻顺序要统一安排,避免干扰。当同一墩台内桩长不一时,应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
斜坡上桥墩、台桩基应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施工,下坡方向的桥墩基础施工完成后,才能开始上坡方向桥墩基础的施工。
1.钻头选择:在碎石类土、卵石类土、岩层及岩溶地区宜用十字形钻头及五翼型钻头,在黏土、砂和沙砾石层中宜用管型钻头。冲击孔钻孔,钻头重量应考虑泥浆的吸附作用和钢丝绳及吊具的重量,使总重不超过卷扬机的起重能力。
2.吊钻头的钢丝绳必须选用同向捻制、柔软优质、无死弯和无断丝为宜。钢丝绳与钻头须设转向装置并连接牢固,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状态及转动是否正常、灵活。主绳与钻头的钢丝绳搭接时,主绳与钻头的钢丝绳搭接时,两根绳径应相同,捻扭方向必须一致,钢丝绳有足够长度,即以卷扬机滚筒起到设计最深的桩底标高,滚筒上要留7圈以上的富余量,绳尾必须锚固在滚筒上。
3.冲击钻进开孔时主要为造浆护壁,开孔前在孔内多放粘土,用大比重泥浆、低冲程密击,钻进0.5~1.0m后,再回填粘土,继续用低冲程密击,如此反复二、三次,使孔壁坚实、竖直、圆顺,待冲砸至钻头顶在护筒下3~4m后,方可加大冲程正常钻进。
4.钻进过程中随时捞取钻碴,判断地层并检验泥浆指标,根据地层变化情况,采用不同钻速、钻压,适时调整泥浆性能,并始终保持孔内液面高于孔外水位1.0~2.0m,加强护壁,保持孔壁稳定。
5.钻孔过程中根据桩位处详细地质情况采用不同方式钻进。粘土、粉质粘土覆盖层采用中冲程,注意防止卡钻、埋钻;块石土、角砾土、碎石土层采用中冲程,加大泥浆稠度,添加片石、碎石反复冲击,将孔壁挤实。基岩采用大冲程冲击成孔,钻进过程中,特别注意当基岩面倾斜大或高低不平时,回填片石、碎石,低锤快打,造成平台后,方可采用较大冲程正常钻进,如发现孔偏、孔斜,用片石回填至偏、斜上方0.3~0.5m处重新冲砸造孔。
6.每钻进0.5~1.0m后,开动反循环泥浆泵,将孔底钻渣抽出来,并及时向孔内补入新鲜泥浆,如此循环操作,随着钻进深度不断增加,始终与孔底保持10~20cm距离。
7.钻孔应连续进行,当遇到特殊情况需停钻时,提出钻头,补足孔内泥浆,始终保持孔内规定的水位和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在砂土层中钻进时,要及时开启泥浆分离器,降低含砂率,保证钻进速度和孔壁的稳定;在粘土层中钻进时应采用改造过的钻头,钻头上设射水管,通过高压射水等措施,及时清除糊钻的粘土,同时要控制钻进速度,加强观察,防止因糊钻而扭断钻杆。
8.钻孔工地应有备用钻头,检查发现钻孔钻头直径磨耗超过15mm时及时更换修补,更换新钻头前,应先检孔到孔底,确认钻孔正常时方可放入新钻头。
9.为防止由于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临孔已浇筑混凝土强度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应待邻孔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继续钻进。
1.根据设计要求对桩位地质进行地质补充钻探,详细记录地质状况、溶洞深度、高度及填充物表。
2.溶沟、溶槽、小溶洞处理用抛填袋装水泥、粘土、片石,小冲程冲砸等方法,形成泥石护壁,堵塞空洞,岩溶层施工应做事到“提前预防,及时处理,根治彻底”。
3.当钻进进入空洞、溶洞,且空洞范围不大(从失浆量、失浆速度判断)采用填充压实的方法。
4.在击穿无填充或半填充溶洞顶前,应密切注意护筒内泥浆面变化,若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浆补水;根据溶洞的大小按一定比例回填黏土、片石和水泥反复冲击挤压密实。当泥浆不再漏失后方可转入正常钻进。
5.填充物为软弱黏性土或淤泥的一般溶洞向孔内投入一定比例的黏土、片石混合物,并反复冲击形成护壁,钻头穿越溶洞时防止偏钻。若发生偏钻,应回填黏土和片石至偏孔位0.5m以上,重新钻进。
6.遇到大溶洞时GB/T 51300-2018 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 ,必须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设计单位核查,明确处理方案,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7.经过预处理的溶洞在钻至溶洞顶部1m左右时,改为小冲程缓慢将洞顶击穿,准备足够小片石(粒径为10~20cm大小),对于半充填和无充填物的溶洞要组织足够的水源。
对于溶蚀、岩溶发育及高度≤5米的处理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