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2#蒸馏装置电脱盐改造土建施工方案简介:
2#蒸馏装置电脱盐的改造土建施工方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其简介可能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背景:首先,会介绍改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设备老化、生产效率低下或者环保要求的提高,需要进行升级或改造。
2. 工程目标:明确改造后的电脱盐装置的具体目标,例如提高原油处理能力、降低盐分含量、提升装置运行稳定性等。
3. 土建内容:描述改造涉及的土建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新增或改造的建筑结构(如新增塔体、储罐、管道等)、基础建设、地面硬化、电力和通信设施的布置等。
4. 施工流程:概述施工的步骤,如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电气安装、防腐处理、系统调试等。
5. 安全与环保:强调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控制措施,如噪声、粉尘、废水和废弃物的管理。
6. 时间和预算:给出预计的施工周期和预算,以便于项目管理。
7.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介绍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以及如何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改造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实际的施工方案会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详细规划。
2#蒸馏装置电脱盐改造土建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土建工程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与建筑工程有关的铁件加工,钢结构的制作,设备预留、预埋件安装由专业安装班组负责。混凝土结构施工由泥瓦班组负责,支模木工与钢筋加工班组负责对口施工任务,机械破除及土方开挖由供应部门根据工程需要联系租赁机械设备作业。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负其责,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
原隔油池机械破碎、基础土方开挖及修整边坡3天,池底垫层1天,池底结构2天,池壁结构5天,池顶盖结构2天,养护14天,其它结构构件安装3天,达到竣工验收共计30天。(其它设备基础不考虑施工工期)
4.7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交底;
编制施工图预算框架结构4层施工组织设计,准备有计划的材料、机具进场;
编制开工报告及动土报告,上报有关单位审批;
会同有关单位(建设单位、生产装置、安装单位)规划现场施工区域内场地平面布置。(落实施工材料及设备堆场、施工道路布置、施工用水、用风、用电线路接入点)
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按设计图纸相对平面控制点,进行测量定位、测量放线采用钢尺进行预放、初放、精放,确定每个基础控制轴线。
根据放线后情况,将需要拆除的建构筑物,以书面形式列出详细工程量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决定是否拆除或移位。
根据现场图纸交底,现已明确拆除的原有隔油池一座,须在装置生产停工后先期拆除。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将通往隔油池内的所有地下管线上游管口用袋装黄泥封堵(或其它方式封堵)。
由业主指定对口单位对池内油料经行回收;
无回收价值但影响动火拆除池内钢结构的池内污油,须由业主指定专业施工队进行化学制剂清洗或蒸汽吹扫处理。
③池内钢结构、管线等拆除
由安装专业施工队采用氧气、乙炔切割池内钢结构构件,管线等(管线内油污切割防火安全措施报审)
④池壁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
在基底面外围沿四周外挖排水沟200*200,坑内对称两角挖300mm×300mm×400mm集水坑用作基坑排水,基底验槽后及时进行垫层施工,基槽底开挖后派专人排水,以防基槽积水土质泡软。
严格按照混凝土底板底标高控制施工,因土质影响导致基础需要加深的,按设计意见或常规处理:超深200以内浇筑C15素混凝土,200以外采用C15毛石混凝土浇筑。
现场所使用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实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有牌号,进厂时应按炉号、直径分批验收。钢筋的级别、钢号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需要代换时必须征求设计单位同意,不得擅自更改,所有材料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表面应洁净。
钢筋加工前,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现行施工规范要求认真翻样,钢筋在翻样时,要综合考虑钢筋的弯曲延伸量,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综合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
计算钢筋配料,除钢筋形状尺寸满足图纸要求外,还要考虑有利于钢筋的加工运输和绑扎,钢筋配料计算完后填写配料表,每一编号钢筋制作一块料牌,将料牌绑扎在已加工好的钢筋上。
钢筋下料应按弯曲设备的特点,进行画线,以便弯曲所规定的外形尺寸,对于弯曲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可先放出实样再进行弯曲,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生产时严格按钢筋配料单的尺寸、形状、数量和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制作后分门别类挂好标识牌,整齐捆绑堆放。
钢筋在厂外集中加工,半成品钢筋用汽车运到施工现场后,应根据品种规格挂牌存放保管,并注明数量,以免混淆。
绑扎前应熟悉图纸 ,核对半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是否与配料单及图纸相符;区分不同构件保护层厚度,提前准备好控制钢筋保护层的砂浆垫块,垫块为50×50mm,当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的铁丝。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铁丝或镀锌铁丝,其中22#铁丝用于绑扎直径10mm以下的钢筋。
划出钢筋位置线: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画线,柱子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的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钢筋在垫层上划线,以确定钢筋绑扎时位置准确。
基础底板钢筋网片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点相互成梅花形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当绑扎双层网片钢筋时,网片之间应设置撑脚,间距一米,用Φ12钢筋制作(大样详附图),直径可根据上层钢筋配料总重量进行调整。底板底层钢筋弯钩应朝上,面层钢筋弯钩应绑扎朝下。
柱子纵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箍筋弯钩迭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池壁钢筋绑扎,绑扎前应弹好钢筋绑扎位置线,并在其外墙搭设相应的脚手架将竖向钢筋上部临时固定在脚手架上,然后绑扎水平钢筋,钢筋的弯钩应朝向砼内,两层钢筋网之间应没置拉结钢筋“∽”以固定钢筋间距,拉结钢筋可用直径8mm的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网片的净距,间距约为一米,相互错开排列。
梁箍筋弯钩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板的钢筋网片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的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踩踏。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模板选用10mm厚胶合板。背枋选用60*100mm的木枋。
配模前应熟悉图纸,根据结构情况对梁、柱、水池底部阴角等模板应事先加工制作、编号,以备使用。
模板使用前应涂刷脱膜剂,木枋须经压刨机双面刨光,使之尺寸一致。模板裁口应顺直,并涂刷防水胶封口。在模板加工的过程中,模板长边方向木枋伸出一个胶合板的厚度,背枋安装时,统一与模板错开150mm,以便装配模板时上下接头错开搭接,提高装配精度,减少拼装缝隙。
在钢筋未绑扎前,按画好的模板控制线,搭双排外脚手架,形成外箍,将边模木枋立起楞放,用铁丝固定在钢管上,然后逐块固定模板即可,底板钢筋绑扎完后,再行铺设已制作好的定形斜角模板,垫好保护层块,斜角模板的固定可利用池内满堂脚手架将模板支撑牢固,注意满堂脚手架下应设置“十字形”止水撑铁(大样详附图),(池内脚手架钢管搭设高度还需考虑池顶和板底梁的情况,尽量避免超高和占位),为增强满堂脚手架的稳定性应搭设“剪刀撑”。
根据梁的高度位置搭设好脚手架,调整好标高,将加工好的底模铺在架子上,然后拉线支设侧模,用钢管固定,长度不大于4米的梁可不起拱。
根据板面标高确定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将木枋楞起用铁丝固定在钢管上,木枋间距400mm,再将胶合板逐块用钉子固定在木枋上,注意板面的拼逢必须严密。
核对轴线、边线 → 安装模板 → 检查几何尺寸、校正垂直度 →加固→ 模板验收。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由建设单位指定混凝土搅拌站供应,如特殊情况需采用现场自拌混凝土,其质量控制方法如下:
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具备合格的材质证明,强度报告等有效文件,各项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进场的水泥按照规定批量进行送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施工。水泥进场验收合格后,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做到先到先用,并防止混掺使用。
为防止水泥受潮,现场水泥仓库应密闭,包装水泥存放时应垫起离地面30厘米以上,离墙面30厘米以上,地面要做好防潮措施。
进场水泥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出厂时间的三个月。进场水泥的使用应做好台账,跟踪水泥的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
混凝土用砂应选用粒径级配区Ⅱ区的中砂DB37/T 5158-2020标准下载,进场砂需经试验部门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用于工程施工。
碎石: 混凝土用碎石选用5mm~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进场的碎石经验收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施工。碎石中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应符合要求。
其他组成材料:如因工程进度需要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减水剂等)、外加剂在使用前应对生产厂家进行考察、确定1~2家生产能力强,质量信誉较好的单位作为供货商,进场材料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且经现场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外加剂的使用应根据施工条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合理选用。
施工前根据设计强度,并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有关技术参数,初凝时间、拆模时间、施工气候,原材料等实际情况,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确保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后,才能正式生产混凝土。
现场生产混凝土前,先测出砂石含水率,根据砂石含水率对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施工配合比生产混凝土。混凝土配料应采用重量比,并严格计量。材料的配合比允许偏差为:水泥外掺混合材料±2%;水,外加剂±2%;砂石±3%。混凝土搅拌时间从投料完毕后组成材料在搅拌机中连续搅拌的最短时间应不小于规范要求时间(60~90秒)。外加剂应事先溶化在水中,在拌合物加水搅拌至规定时间的一半后再加入,继续搅拌至规定时间即可。
砼浇注前,应检查所有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无遗漏,并办理好隐蔽方可施工。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人工翻锹入模法,池壁砼可利用斜槽和漏斗(串筒)使砼有序的落入浇筑点。每次的浇筑厚度控制在30厘米为宜。在振捣砼时,振捣棒交错有序,快插慢拔,既不漏振,也不得过振,每插入一次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秒。在有间歇时间差的混凝土界面处,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动器伸入下层混凝土5厘米,特别要加强底板与池壁连接处的振捣,确保混凝土无烂根、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为保证新老砼结合密实,在浇注砼前,施工缝应清理干净,充分湿润。浇注砼时先铺一层10~15毫米厚的同标号的水泥砂浆,以保证接缝密实。设备基础砼的浇注要防止螺孔位置偏移。施工完后,注意螺孔木盒要在砼初凝后及时拔除。
底板浇注:周边可用手推车将砼用溜槽直接送到浇注地点。池内底板砼可在池内满堂架上将砼送到浇注地点。
池壁砼的浇注:利用垂直运输机械通过池内已铺好的平台利用漏斗将砼送到浇注地点。池壁砼浇注应循环进行,每次浇筑厚度不超过30厘米。
现场混凝土试块《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 GB/T200-2017》,除按规定送实验室外,还应增做几组在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用作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