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和灌注桩施工方案

水闸和灌注桩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09.9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477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水闸和灌注桩施工方案简介:

水闸和灌注桩是两种常见的水利工程项目,它们的施工方案各有特点。

1. 水闸施工方案: 水闸主要用来调节河流流量,防止洪水或干旱。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设计阶段:根据河流流量、防洪需求、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设计,确定闸门类型、尺寸、启闭设备等。 - 场地准备: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进行排水。 - 基础施工:通常采用沉井、钻孔灌注桩等方式打桩,浇筑混凝土基础。 - 闸体建造:闸门主体通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结构,分段预制,吊装就位。 - 电气设备安装:安装启闭设备、观测设备等。 - 质量检查和调试:确保各部分结构安全可靠,进行水压试验和启闭试验。

2. 灌注桩施工方案: 灌注桩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承重和防震。施工流程如下: - 前期准备: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桩位,清除地表杂物,平整场地。 - 钻孔:使用钻孔机在预定位置钻孔,形成桩孔。 - 清孔:清理桩孔内沉积物,保证桩身质量。 - 混凝土灌注:倒入混凝土,不断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 桩顶封口:封住桩顶,防止混凝土溢出。 - 检测验收:桩体养护期满后,进行承载力检测,确认桩体质量。

以上两种施工方案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问题。

水闸和灌注桩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钻孔桩开钻前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放线定位、接通水电管路及排水管路,挖泥浆池、沉淀池及排水沟,确定钻机移位路线和方法,安装水泵设备、轨道和桩架,埋设护筒,准备粘土配制满足需要的护壁泥浆。

引导钻孔方向,隔离地面水,防止其流入井孔,保护孔口不坍塌,并保证孔内水位,泥浆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静水压力,以防止孔壁坍塌。

护筒是非常重要的设备,而且要求重复利用,故在构造上要求坚固耐用,便于安装拆除,不漏水。本桥采用钢护筒,采用6mm厚钢板制成,长2m,比桩径大40cm。为增加其刚度以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的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护筒焊接应严实。

桥梁桩基每隔一跨设置泥浆池、造浆池、沉淀池各1个,按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的粘土场取回粘土木材表面施涂溶剂型混色涂料施工工艺标准(928-1996),在钻进一段时间后,检查试验段出孔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时,须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改进,由于大桥桥址处主要为亚粘土,在钻进过程中,易产生泥浆比重和粘度太高的情况,可以往孔内加水,将孔内泥浆稀释,待达到比重和粘度的要求后继续钻进。

对于同一墩台的群桩的成孔和开挖,在中距5m内的任何混凝土灌注桩完成后24h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混凝土的凝固。

正式成孔前先打试桩孔,用以测核地质资料、检验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如出现缩径、坍孔、回淤等情况时,立即拟订补救方案,并重新提请专家组改善施工方案及工艺对比,看是否满足进度要求,如若不行时则增加施工力量。

钻孔时及时填写钻孔记录,在土层变化处搭取渣样,判明土层,以便与地质剖面图相对照。

7、钻孔常见事故及其处理方法

埋设护筒时,宜在护筒底部夯填50cm厚粘土,放置护筒后,应在周围对称均衡地夯填粘土,防止护筒变形或移位。

施工便道要离孔位一段距离

钢筋笼的吊放,接长均应注意不要碰撞孔壁。

尽量缩短成孔后至浇注混凝土的间隙时间

发生塌孔时应用优质粘土回填至塌孔处6m以上,待自然沉淀后继续钻进。

(2) 漏浆防止措施:

① 钻孔过程中护筒内保持适当的静水压力。

② 在安置护筒前应严格检查验收筒制作质量。

③ 加稠泥浆,放慢钻进速度,钻至护筒刃脚处回填粘土,反复冲击,增强护壁效果。

④ 护筒一般应埋置在粘土层以下不少于1m。

(3) 缩孔防止措施:

采用钻头上下反复扫孔,将孔修整至设计要求。

(4) 卡锥防止措施:

① 钻锥在孔内石块卡住时,可悬吊重物冲打钻机,使钻锥冲脱卡点,落入孔底,然后提出。

严重磨损,孔径成梅花形时而卡锥时 ,可用小钢轨焊成T字型钢,将钻锥一侧压紧后吊起。

③ 除塌孔石渣后松动钻机,将其慢慢拉出。

桩基钢筋笼制作在龙湖东岸钢筋加工区平卧进行。做一半圆固定支架,在支架边缘定出主筋位置,并在固定支架上方作一半圆活动支架,制作时将主筋逐根放入凹槽,然后把箍筋按设计位置放入骨架外围,弯绕成圆箍,与主筋点焊连接。焊好箍筋后,将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拆除,取出骨架。

骨架制作完成,四周在主筋上焊φ12耳筋,以确保桩的保护层厚度。

骨架存放时,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垫方木。运输采用平车加托架进行。

骨架起吊采用用25t吊车吊运,采用两点吊法,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由测定的孔口标高计算定位筋长度,反复验正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在定位后的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不应影响导管)。将钢筋定位筋和工字钢焊在护筒上,既可防止骨架上浮。又可防止骨架变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切割定位筋,以免影响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粘接力受损。

钢筋笼需接长时,先将下节钢筋笼吊入孔内,在井口用横担固定,将上节钢筋笼吊起对准采用绑条焊焊接主筋,然后用吊车将钢筋笼吊起抽出横担缓缓放入桩孔内就位。钢筋骨架安装就位后,采取固定措施以防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9、钢筋笼安装注意事项:

在钢筋笼过长时,应分节制作,分节吊装,然后在孔口焊接。

根据要求设置加强箍,加强箍必须和主筋焊接牢固。

在安装钢筋笼时,宜设置临时吊装扁担,以增加刚度。

在钢筋笼主筋上,应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钢筋垫块,以此控制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并使钢筋笼的位置对准桩孔轴线。

偏差的桩孔应在吊装钢筋笼前反复扫孔。

钢筋笼应在垂直状态时吊放入孔。

① 当混凝土上升到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注速度,减小混凝土面上升的动能,以免钢筋笼被顶托而上升,当钢筋笼埋入混凝土中有一段深度后,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面有相当距离时再按正常速度浇注,再通常情况下,可防止钢筋笼上浮。

注混凝土前,将钢筋笼固定在孔口的护筒上,可防止上浮。

为保护施工范围内的环境卫生,钻孔废弃的泥浆应在施工完成后,用汽车将泥浆池中的泥浆清运到指定的排放地点。

浇筑前应检查沉渣厚度及泥浆性能,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运输拟采用泵送。

采用内径为250mm的丝扣式导管,连接密封顺畅,使用前应作压水试验。试验压力应大于0.10Mpa。采用砂包作阻水塞,每次浇筑时均应检查阻水塞是否放好。

水泥选用应符和国家行业标准,初凝时间不得小于2.5h,水泥选用32.5#水泥,掺有适量减水剂,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Φ1200桩V初灌量≥π×0.252×7.5/4+π×1.22×1.7/4=2.07m3

Φ1700桩V初灌量≥π×0.252×7.5/4+π×1.72×1.5/4=4.68m3

3) 混凝土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的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中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从而使测量不准确。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果导管导管卡住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移至钻孔中心,当导管提升到接头露孔出口以上有一定高度时,方可拆除。

4) 护筒接头处要求内部无突出物,能耐拉、压,不漏水。

5)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一般不得大于5cm,护筒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

1) 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安置导管或混凝土储量已够在提升导管准备开启栓阀时,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设导管底口,以至泥水从底口进入;

2) 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胶皮垫被导管高气压挤开,或焊接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

3) 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

1) 若是上述第一种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和物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清出DB11/T 387.2-2013标准下载,然后重新下管并准备足够储量的首批混凝土,重新灌注。

2) 若是第二、三种原因引起的,应视具体情况,拔换原管重新下管,或用原导管插入续灌。但灌注前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最后用潜水泵将管内的水抽干,继续灌注混凝土。为防止抽水后导管外的水泥穿透原混凝土从导管底口翻入,导管插入混凝土应有足够的深度,一般宜大于50cm。由于潜水泵不可能把导管内的水全部抽干,续灌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稠度,灌入导管内。以后的混凝土可恢复正常的配合比。若混凝土面在水面以下不很深,且尚未初凝的,可于导管底部设置防水塞,将导管重新插入混凝土内,导管上面再加重量,以克服水的浮力,导管内装满混凝土后,稍提导管,利用混凝土自重将底塞压出,然后继续灌注。若如前述混凝土面在水面以下不很深,但已初凝,导管不能重新插入混凝土时,可在原护筒内面加设内径稍小的钢护筒,用重压或锤击法压入原混凝土面以下适当深度。然后将护筒内灌注普通混凝土至设计桩顶。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称为卡管,有如下两种情况:

1) 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自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和不均匀,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混凝土未加遮盖,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处理办法可用长杆冲捣导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拌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必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钻孔,进行清理和修整,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并按前述第2)项方法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和物粒料等予以清除。提管时应注意,导管下重上轻,防止翻倒伤人。

2) 机械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其预防方法是灌注前应仔细检查灌注机械,并准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立即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速度,必要时,可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灌注时间已久,孔内首批混凝土初凝,导管内又堵塞有混凝土,此时处理方法是导管拔出,用吸泥机将孔内表层混凝土和泥浆、渣土等吸出,重下新导管灌注。但灌注结束后,这根桩宜作断桩再予补强。

导管无法拔出称为埋管,其原因是: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导管内外混凝土已初凝使导管与混凝土间摩阻力过大《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22部分:软式橄榄球 GB/T 19851.22-2007》,或提管过猛将导管拉断。

预防方法:应按前述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不得超过6m,在导管上端装设附着式振捣器,每隔数分钟振捣一次,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首批混凝土掺入缓凝剂,加速灌注速度。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若埋管事故已发生,初时可用链滑车、千斤顶试拔。如仍拔不出,当桩孔较大,已灌的表层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可另下一根导管,按前述第一项导管漏水事故的处理要求相应处理,如表层混凝土已初凝,新管插不下去,则应按断桩处理。当已灌注的混凝土距桩顶不深时,可将原护筒向上接长、加压或锤击使护筒底脚沉到已灌注的混凝土面以下,按前法抽水、除渣后,再灌普通混凝土。

钢筋笼上升,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由于全套管上拔、导管提升钩挂所致外,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口,导管底口在钢筋笼底口以下3m至以上1m时,混凝土灌注的速度过快,使混凝土下落冲出导管底口向上反冲,其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力时所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