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冬期施工方案(支架基础)简介:
冬期施工方案(支架基础)是指在寒冷季节(通常指气温低于0℃或有特殊规定的时间段)进行工程建设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措施。在支架基础施工中,由于低温环境可能导致混凝土硬化速度减慢,工人操作不便,甚至可能因为冰雪覆盖影响施工效率,因此需要特别的考虑和处理。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
1. 施工准备工作: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清除积雪,保证道路畅通;对施工设备进行防寒处理,如加装保温套。
2. 材料准备:采用抗冻性好的混凝土和骨料,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缩短硬化时间。
3. 浇筑策略:采用暖棚、加热器等设备保持施工面的温度,加快混凝土的硬化;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快速浇筑并及时覆盖保温。
4. 保温措施: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保温,如覆盖保温材料,保证其在硬化过程中不受冻害。
5.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的安全和技能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安全操作。
6.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天气变化或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冬期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制定。
冬期施工方案(支架基础)部分内容预览:
10.3 混凝土所掺加外加剂必须具有合格证和出厂证,并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掺量按配合比计量,其允许误差不得大于2%。
10.4 混凝土拌合,要保证出机温度大于10℃,必须将加热水提前加热水,保持入机水均保持70℃以上。
10.5 混凝土入仓温度要求大于5℃,成型的混凝土仓内在24小时内必须保持在0℃以上,测温时,如温度低《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 GB/T 50518-2010》,可适当增加火炉子。
10.6 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在搅拌时应延长拌合时间,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80秒。
10.7 混凝土强度在达到抗冻临界强度(C25混凝土的抗冻临界强度为C8后,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温棚。
10.8 保温棚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要逐步降低和增加,不能出现大幅度变化。
10.9 混凝土保温期间,值班人员要认证填写测温记录并做好交接班记录,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前应每隔2小时测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后每隔6小时测一次,测温时留置在测温孔内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
10.10 冬期填方必须使用干性砂质土回填,适当洒水以利夯实。
11.1 冬期施工期间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11.2 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11.3 脚手架及平台必须经常清扫,冬季及时扫雪并采取防滑措施,侧面安全网及时向上悬挂。
11.4 脚手架必须严格按规范搭设,内墙抹灰架体搭设为双排脚手架,架体距墙体1.4m。
11.5 冬期脚手架容易结霜,要有防滑措施,必要时等气温上升后进行作业。
11.6 3.55米高平台,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及时焊接钢梯,栏杆利于安全防护。
11.7 冬期保温期间,值班人员要注意防火防中毒,现场配备灭火器和消防栓,蓬布搭设时,留一定的通风口,防止煤气中毒。
11.8 火炉在熄灭时,不允许将余火随处乱弃,必须用水浇灭或用土压死。
11.9 夜间施工,灯光必须覆盖整个工作区域,且灯光区域要有充足的能见度。要求棚内设置多盏碘钨灯,保证有足够照明。
11.10 使用汽车吊吊运砂浆,操作人员和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使用钢丝绳必须定期检查。
根据文明施工的特点,除按常规的安全文明规程施工,还应制订相应的冬季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现场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采取分区域负责的管理办法,做好防冻、防潮、防火、防中毒的工作,并保证“工完料尽场地清”。
12.1 冬期施工时应注意安全与防火,材料、设备的摆放应符合防火、防冻的要求。
12.2 采取防滑措施,如遇下雪、霜冻须将架子上的积雪、积霜清扫干净,并检查走道板、架板,如有滑动、松动须及时处理。
12.3 预防煤气、烟尘中毒,须做好通风设施,正确使用防尘用品。加强职工的预防职业病教育,掌握一般的紧急救护方法。
12.4 做好防冻准备,突遇气温骤降要有准备,现场应备有治疗冻伤的药品和保护设备、施工成品的材料。
12.5冬季施工时济宁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1年修订版).pdf,施工现场的道路及地下室的坡道应有防滑措施。
12.6雪后应及时进行检查,必须将脚手架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斜道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处理。
12.7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对施工现场的木工棚,易燃易爆品仓库应加强管理。
12.8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12.9将暖棚内的烟或燃烧气尽量排出棚外,注意防火防毒。
【5层】3200平米左右框架办公楼毕业设计(含建筑结构图、计算书、答辩技巧)冬季施工的主要材料需用计划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