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A标砼路面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A标砼路面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全面的计划,用于指导在特定项目(A标)中进行混凝土路面(CIP)施工的过程。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
1. 项目概述:首先,它会介绍项目的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地点、规模、混凝土路面的类型(如:普通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等)和预期的工期。
2. 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准备、材料准备(如混凝土的配比、原材料质量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和组织等。
3. 流程设计:详细说明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流程,如基层处理、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交通组织等关键步骤。
4. 施工技术方案:介绍如何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振捣方法、养护时间等技术参数。
5. 安全与环保:包含施工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如防止尘土飞扬、噪音控制、废水处理等。
6.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规模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明确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
7. 质量管理: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检查点及质量保障措施。
8. 应急预案:对于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整个施工组织设计旨在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控制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满足项目的时间和安全要求。
A标砼路面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①用推土机将材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做到表面平整,具有规定的路拱。
②保证摊铺后的砂砾料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如果发生,则用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平和整型。
①用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暴露出其潜在的不平整,再用推土机进行整平和整型。
②在整平和整型后《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T416-2017》,使其达到要求的路拱和纵坡,在全宽全厚范围内,保证其压实度在重型击实最大密度的95%以上。
5.2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整,压路机碾压。拌和站设在K1+550右200米、K9+200左200米处。配置装有电子计量自动记录的300t/h的WCB300稳定土拌和站, 8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压路机压实的施工方法进行。
对垫层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位均翻挖、清除,并以同类材料填补,重新整形、碾压,达到路基验收标准。使其达到标准后,向驻施工现场监理单位报送“开工报告单”,经同意后方可施工。
(3)各种材料进场前,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进场,进行原材料的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在施工前至少28天,报请监理工程师试验和审批。
(4)施工前铺筑试验段。
(1)恢复中心线,每1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压实厚度
(2)中心线两侧按路面设计图设计标桩,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松铺厚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
(1)在正式拌制稳定土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重新调试设备。根据集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向拌和室中添加的水量,拌和要均匀。使拌和的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2)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应根据需要配置并注意装载均匀,及时将混合料运至现场。集料用自卸汽车运输,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相同。卸料距离应严格控制,通常由专人指挥卸料,避免铺料过多或不够。
(3)当卸料和摊铺采用远至近全断面摊铺,尽量不留纵缝。摊铺现场距拌和厂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当底基层施工时现场气温低于20℃时,在一定距离内暂留一段不做,待气温25℃时再补做。
(1)采用推土机来摊铺混合料。要求拌和机与推土机的生产能力相协调。在推土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2)根据松铺系数(水泥稳定砂砾松铺系数约1.30~1.35),严格控制卸料距离。由专人指挥卸料,避免料多或不够。
(3)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1)混合料的碾压程序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施工。整形后,立即用18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控制车速,由近向中、由低向高碾压,直到达到所需的压实度。
(2)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砂砾的表面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砂砾表面不受破坏。
(4)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5)雨季施工,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时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的基层、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用专门洒水车洒水,始终保持表面潮湿状态。必要时铺以草袋覆盖洒水。
养生期间做好交通管制工作,只允许洒水车通行,行车速度不超过15Km/h,其余车辆均在施工便道上行驶。
(1)沥青:封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PC-2、PA-2。制作乳化沥青的沥青材料要求:场外生产的一律采用100#石油沥青。
(2)集料:采用粗集料,其质量满足封层粗集料技术规范要求。
(1)封层施工前,基层顶面彻底清扫干净,尤其是桥涵、通道面上,一定要清除灰浆等各种杂物,保持清洁,并保持适宜湿度,经监理检查合格并签认评测后进行。人工清扫完成,局部用水冲洗干净。标高的合格率不低于85%,平整度满足要求。
(2)气候条件: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不能低于15℃,且是稳定而上升的温度,风速适度,有雾或下雨不施工。
5.4 水泥砼面层施工
(2)横向施工缝端模板按图纸规定的传力杆直径和间距设置传力杆插入孔和定位套管。
(3)模板数量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气温确定,并满足拆模周期内周转需要。
(1)三辊轴整平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施工需要。采用的机械辊轴直径为168mm。
(3)其他施工辅助配套设备根据施工需要选配。
3、三辊轴机组铺筑面层
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站合理布置拌和机和砂石、水泥等材料的堆放地点。力求提高拌和机生产率。搅拌机的容量根据工程量在大小和施工进度配置,同时,施工工地有备用的搅拌机和发电机组。
拌制混凝土的供料系统采用集料箱加地磅的计量方法 ,而体积计量法难于达到计量准确的要求,停止使用。量配的精确度为:水和水泥:±1%;粗细集料:3%。外加剂应单独计量,精确度为±2%。每一工班至少检查两次材料量配的精确度,每半天检查两次混合料的坍落度。
搅拌机的装料的顺序为:砂、水泥、碎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搅拌时间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最短搅拌时间,自材料全部进入搅拌鼓起,至拌合物开始出料止的连续搅拌时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搅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三倍。
混凝土拌合物最短搅拌时间
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在运输中应考虑蒸发失水和水化失水(指水泥在拌和之后,开始水化反应,其流动度下降),以及因运输的颠簸和振动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等。要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其关键是缩短运输时间,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份损失(如用帷布或其它适当方法将其表面覆盖)和离析。
混凝土拌和物采用自卸机动车运输。当运距较远时,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后,送至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符合下表的规定。若时间超过限值,或者在夏天铺筑路面时,使用缓凝剂。
装运混凝土拌和物的过程中,还不应漏浆,并防止离析。出料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超过1.5cm。当有明显离析时,在铺筑时重新拌匀。运送用的车箱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用水冲洗干净。
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
安放钢筋网片时,不得踩踏,应在底部先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按钢筋网片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高度。待钢筋网片安装好就位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若安放双层钢筋网片时,对厚度不大于25cm的板,上下两层钢筋片可事先用架立筋扎成骨架后一次安放就位。厚度大于25cm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片应分两次安放。
b. 安放角隅和边缘钢筋
安放角隅钢筋时,应先在安放钢筋的角隅处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角隔钢筋就位后,用混凝土拌和物压住。
安放边缘钢筋时,应先沿边缘铺筑一条混凝土拌和物,拍实至钢筋设置高度,然后安放边缘钢筋,在两端弯起处,用混凝土拌和物压住。
(4) 布料及排振:
V:为排式振捣机作业速度(m/s)
R: 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
排式振捣机匀速缓慢、连续不间断地振捣行进。其作业速度以拌和物表面不露粗集料,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
(5)安装拉杆:面板振实后,随即安装纵缝拉杆。
深圳南澳别墅建筑CAD方案 (6)三辊轴整平机作业
在三辊轴整平机作业时,有专人处理轴前料位的高低情况,过高时,辅以人工铲除,轴下有间隙时,使用混凝土找补。
滚压完成后,将振动辊轴抬离模板,用整平轴前后静滚整平,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砂浆厚度均匀为止。
表面砂浆厚度宜控制在(4±1)mm,三辊轴整平机前方表面过厚、过稀的砂浆必须刮除丢弃。
4、 接缝施工及填缝
①纵缝构造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对已浇砼板的缝壁应涂刷沥青,并避免涂在拉杆上。
②施工时,在振实过程中,从侧模预留孔中手工插入拉杆。
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 时,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重合,确有困难不能重合时,施工缝应采用设螺纹传力杆的企口缝形式。横向施工缝与路中心线垂直。横向施工缝在缩缝处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
①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一般采用5m 板长。不宜采用1/6斜缩缝和不等间距缩缝。不得不调整板长时DB64∕T 1544-2018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最大板长宜不大于5.5m,最小板长不宜小于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