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论证)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论证)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2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053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论证)简介: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是针对建筑工程中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如地下室、隧道、水池等)进行的一种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它是保证工程安全、稳定和高效施工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背景和目标:明确项目位置、规模、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确定支护的必要性和目标,如防止土体坍塌,保护周边建筑物安全,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等。

2. 地质条件分析:对基坑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可能遇到的土体稳定性、渗流、冻融等问题,为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3.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形式,如地下连续墙、钢板桩、支撑式挡土墙、锚杆等,并设计其尺寸、间距、材料等参数。

4. 施工方法与步骤:详细规划施工流程,包括支护结构的安放、混凝土浇筑、监测等步骤,以及施工中的质量、进度、安全控制措施。

5. 风险评估与应对: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如塌方、渗水、滑坡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6. 论证与审查:基于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论计算和模拟分析,以证明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最后,需要通过专家评审或相关部门的审批。

总的来说,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论证)部分内容预览:

(5)围护桩桩间土混凝土面层喷射施工;

(6)底板垫层土方开挖,承台、地梁人工挖土,砌筑砖胎膜;

2、土方开挖施工部署:

(1)结合该工程的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后浇带的位置,基坑土方开挖施工部署为:土方开挖从西南侧向东北侧推进。

(2)基坑开挖时在基坑坡底周边5.0m范围内底板以下承台采用人工跳挖矿建剥离施工组织设计,基础开挖后马上做砖胎模,浇筑承台的砼垫层。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

5.1周边住宅、管线保护及处理方案

(1)主要适用于东侧月美路、南侧南浦路的地下管线。

(2)施工前组织专门的管线保护小组。

(3)摸清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4)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探明和查清场地内外的地下管线种类、埋深及与基坑支护边线的关系,认真核对其是否与设计院提供的“基坑与周边管线关系平面图”一致,发现不符的情况,应立即向监理、设计和业主汇报,务必做到及时处理,避免支护桩施工对管线产生影响。

(5)对距离基坑较近、变形反应敏感、直径大的管线进行重点保护。其它管线以监测为指导,及时采取跟踪保护措施。

2、临近地下管线沉降与位移观测:

①优先考虑煤气管和大口径水管。因为刚性压力管对差异沉降较敏感,特别接头处是薄弱环节;

②测点间距:10~15m,最好按每节管长度布设测点;

③测点埋设:由直接用管箍把测点做在管线本身上,或间接埋设在管线轴线相对立的地表处,两者相结合。

(2)每次观测时,都必须检查各测点是否牢固,有无破坏,如发现松动,应及时加固。

观测应该是专人定期进行。各种管线的允许不均匀沉降值表

3、施工过程中周边住宅的保护措施:

为防止基坑北侧住宅因基坑降水引起地基沉降,在基坑北侧的水位观测井与住宅之间打一个井点,在基坑降水的同时,向土层内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形成一道隔水帷幕,从而阻止或减少回灌井外侧建筑物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基本保持不变,避免因降水而使地基的自重应力增加引起地面沉降。

(1)根据本工程特点,在北侧的旋挖围护桩外侧水位观测井边布置回灌井一口。回灌井深度进入中粗砂层不少于1m。孔深在8m左右,孔径为150mm,孔内放入5m长,下部填入砾石。

(2)在回灌井边设一个水箱,集中向回灌井内供水,水的来源主要为基坑开挖时的降水,必要时可用自来水供应,注水压力不小于0.05MPa。回灌井点与水箱用水管连接。并用阀门控制其回灌水量。

(3)设专人负责向回灌井内供水,保证回灌井点的水头高度及注水的清洁。特别在基坑开挖期间要昼夜值班。

(4)经常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测量前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角点或红线点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和棱镜相结合,将轴线延长投测在附近固定的桩位上或道路上,用红漆作个三角形标志,并注明轴线编号。或在建筑物外距建筑物10.0m以上测设轴线两端的控制点,用砼进行保护并做明显的标志,防止控制点被破坏。

2、控制性轴线放样,轴线间距应小于30m。

3、控制点、轴线经复核后,才能进行围护桩桩位放样和土方开挖放样,放样前根据开挖位与控制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定基坑围护和开挖位置。

4、桩位和开挖放样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质检员应对进行复验。测设后应进行保护。

5、根据业主提供的角点,用全站仪和棱镜定出各轴线,再根据各轴线定出具体桩位,并把各角点移出场地外保护好,以便于复核和移交上部施工及复查工作,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现场有关人员复查签证。

5.3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

1、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平整压实。

2、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收集施工地点外部地理环境和钻孔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数据。

4、本项目采用的旋挖钻型号是SR220A。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流程:钻机就位开孔→设置护筒→旋挖钻进→检孔及清孔→下放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导管→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导管→拔护筒

1、机械就位、护筒埋设

施工场地平整处理,保证旋挖钻机底座场地应平整、夯实,避免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桩位确定后,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并以四个控制桩为基准进行埋设护筒。

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斗。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杆垂直度,然后进行钻孔。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操作回转操作手柄使机器转到土方堆放处或土方车内。完毕后,通过操作显示器上的自动回位对正按钮机器自动回到钻孔作业位置,如此反复循环直至成孔。

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等进行检查,采用直接用测绳及测孔器测。

钻进至设计孔深后,将钻斗留在原处机械旋转数圈,将孔底虚土尽量装入斗内,起钻后仍需对孔底虚土进行清理,一般用沉渣处理钻斗(带挡板的钻斗)来排出沉渣。

钢筋笼的制作,根据实际长度和起吊能力,可在地面整体制作,钢筋过长,运输及吊装困难时,可分2—3节制作,安装时在护筒口焊接。

钢筋笼在安装过程中尽量避免扭曲、变形,钢筋笼吊点一般设在总长度上部的1/3处,如采用双吊点则钢筋笼变形要小得多;起吊后尽量保持垂直,

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

5、安装混凝土导管及储料斗

混凝土灌注采用竖向导管法。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直径采用25cm,接口为丝扣式连接,中间节长2.5m,底节长3.5m,另有0.5m及1.0m各一节以调节导管长度。可预先将导管每两节拼好,然后在孔口按所需要的长度再行拼装;导管接头处均加设防水橡胶垫圈。导管下端距孔底一般控制在0.3~0.5m。灌注前先安放储料斗,储料斗则以首次封底混凝土灌入后混凝土面高于导管底1.0米以上为标准来设计其容量。

通过储存料斗灌入混凝土,瞬间混凝土在管底周围堆筑成一圆锥体,将导管下端埋入混凝土堆内至少1m以上,使水不能流入管内,以后再灌注的混凝土在无水的导管内源源不断的灌入混凝土堆内,随灌随向周围挤动、摊开及升高。导管埋入混凝土内1.0—1.5m时,即可转入正常灌注。

导管提升:混凝土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得大于5m,也不小于2m。混凝土灌注速度不小于12m3/h。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最好保持在2.0米左右。

(1)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实际浇灌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灌注桩的冲盈系数≥1.15。

(4)浇灌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旋挖成孔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0.5%;桩径允许偏差≤50mm;孔底沉渣≯100mm(立柱的灌注桩孔底沉渣≯30mm)。

对施工完毕的桩应抽取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5根,进行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并提供鉴定报告。

1、土方按按设计要求已完成开挖,应清除坡面虚土。坡壁修整完成后,横向每隔1.5m设置一个泄水孔,泄水孔用Ф50PVC塑料管制成,长度800,打入边坡土内600,管上打Φ6@50花孔,外包尼龙纱网;露出土外200。

2、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3、边坡面、坑壁上分层分段挂设钢筋网Φ8@150×150。钢筋网布至坡顶外0.5m处。钢筋网左右段、上下段之间的搭接长度为300mm,加强钢筋压在钢筋网片外,先安设横筋,再安装纵筋并与定位钢筋或钢管进行了焊接。定位筋采用Φ16@1500L=1000插筋。然后在边坡上分层喷射第二层70mm厚C20砼,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4、砼为C20机械搅拌。喷射混凝土1:2:2(水泥:砂:石),细石混凝土(重量比),细骨料用中粗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水灰比为0.40~0.45,砂采用含水量5%~7%干净中粗砂;粗骨料采用粒径不大于15mm干净砾石,采用干式喷射工艺。混凝土应在施工前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5、为加速凝结可掺入速凝剂,掺入量可按水泥用量4.5%(若为碱性速凝剂,不得使用含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

6、混合料在投入喷射机前必须拌各均匀。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且分两次进行喷射。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距受喷面0.6~1.0m。施工用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min,以防堵管,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喷射时,喷射手应调整好用水量,保证喷层干斑及流淌现象。继续下一步喷射时,施工缝隙接合面应清除干净。

7、喷射前应先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行,埋设好喷射砼厚度的标志。喷射作业应按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公段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5~7d,注浆体与喷射混凝土面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开挖下一层。

8、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量宜每100㎡一组GB 12108-1989 镀锌电焊网,每组不少于3点。

围护排桩顶的冠梁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截面尺寸为1000×500mm,砼强度等级为C25。

冠梁施工工艺流程为:开挖土方→凿桩头→放线定位→钢筋绑扎→支模板→浇砼→振捣→养护→拆模。

(1)灌注桩凿桩及桩顶处理:土方挖至所需标高后,凿除灌注桩多余部分,并留出70cm的桩锚固钢筋,锚固钢筋长度不足时应采取接筋措施,使其与压顶梁连接在一起。

(2)垫层:压顶梁底模(围护排桩间空隙部分)采用100mm厚C15素混凝土。

(3)钢筋:砼垫层浇筑完成并弹线、技术复核后,即组织绑扎钢筋。钢筋绑扎与模板安装应相互配合浙G30 烧结多孔砖房屋结构构造,绑扎一段木工应随即安装侧模。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下道工序。

(4)模板:侧模均采用九夹板支模,梁侧模板在支模时紧贴砼垫层面,以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不会漏浆。侧模沿纵向每隔1.5m设置一道方木支撑,确保在浇捣混凝土时不会炸模。

(5)浇捣混凝土:浇捣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才能进行浇筑。要求其浇筑时振捣密实,混凝土间隔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并保证浇筑的质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