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嵊泗县马关围涂工程海堤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施工组织设计

某市嵊泗县马关围涂工程海堤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75.1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051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市嵊泗县马关围涂工程海堤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马关围涂工程海堤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针对海堤建设中遇到的软土地基问题的解决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1. 工程背景:嵊泗县马关围涂工程可能位于沿海地区,海堤建设过程中,由于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不足,需要采用特殊的地基处理技术。

2. 技术原理: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是一种利用爆炸技术,通过在软基深处放置炸药,爆炸产生的瞬间高压促使软土被挤压并部分置换为强度更高的砂石或砾石,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3. 施工流程:首先,对地基进行详细的探测和分析,确定爆炸的范围和深度。然后,安装炸药并进行精确的爆破。接着,通过机械进行土体的清理和置换,最后进行地基的夯实和稳定性检测。

4. 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会包括施工队伍的配置、施工时间表、设备调度、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内容。确保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5. 环保与安全: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和震动,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环保和安全措施,如控制爆破时间,设置隔音屏障,确保施工人员的防护等。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高效且技术先进的软基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某市嵊泗县马关围涂工程海堤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计算,式中 : Hmw—计入覆盖水深的折算淤泥厚度(m); Hm—置换淤泥厚度(m),含淤泥包隆起高度;γm—淤泥重度(kN/m3),取16.3 kN/m3;γw—海水的重度(kN/m3),取10.3 kN/m3;Hw—覆盖水深(m),

药包在泥面下的埋入深度HB按下表计取:

SJ/T 11294-2018标准下载 海堤0+230~1+618理论计算药包与设计埋深如下: 单位(m)

本工程爆炸及抛填参数按以上方法计算、并根据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同时考虑到本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综合得出以下设计成果:

1、各段堤头爆炸参数设计表

2、侧向爆炸参数设计表

注:1)药包埋深将根据泥厚及爆炸情况作适当调整。

2)布药宽度根据爆炸堤身实测断面情况调整。

3、外侧坡脚爆夯参数设计

注 1)、爆夯长度根据气象条件确定,台风季节适当缩短爆夯。

2)、根据淤泥包情况再定内侧是不需要布设药包。

本工程围堤为封闭式堤坝,按现有抛填施工工艺和设计方案,围堤有一个合龙段的处理,鉴于本工程具有:

1)、淤泥深厚,堤身抛填爆炸将造成合龙段淤泥包隆起极高(可达4~6m);

2)、工程所处海域潮差较大,会造成合龙段潮水流速较大;

3)、堤身为“悬浮式”结构;

的特点。合龙段的处理是全堤施工质量保证的最难点,也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

2、合龙段施工方案及步骤

施工采用“合龙段尽量缩短,外侧先行封闭,逐次向内推进”的爆炸处理工艺,以保证堤身达到设计断面,同时有利于土方填筑。具体步骤如下:

1)、在接近合龙段堤头爆炸时,尽量使堤头按正常段的堤头推进方法施工,使合龙段减小,一般在20~30米为宜;

2)、选用大块石料抛填,在堤身外侧抛一窄堤,一次抛填合龙,使整个堤身封闭,抛填时尽量抛高。要点是必须保证堤身外侧宽度到位;

3)、抛填完成后,在堤身两侧埋药爆炸;

4)、爆后补抛并向内侧推进,每前进4~5m,在内侧埋药爆炸,这样循环往复,直至达到设计宽度。

5)、爆填完成后,再进行外侧坡脚爆夯。

3、抛填工艺及石料要求

合龙段外侧封堵时一定要抛填含泥砂量小于5%的大块石,粒径较大为好,堤身要尽量抛高,有利于进行自重和爆炸挤淤,向内侧推进时石料可不作特别要求。

4、爆炸参数设计一定要考虑堤身不要超深以及尽量减小对堤底下卧土层的扰动,以避免工后沉降太大。

合龙段爆炸处理在施工前再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报批后组织实施。

7.1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7.2、 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 抛填质量控制标准

围堤抛填料为10~1000Kg混合石料,以已有的工程经验和研究证明,抛填料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块度大、含泥量少者为佳。堤上推填和管理人员若发现石料不符要求,应立即报告,并要求供料方整改。

根据工程经验,为保证质量,抛石体及测点各项允许偏差可为

2、爆炸质量控制标准

爆炸施工各项参数允许偏差值

7.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在开工前要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和研究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根据设计意图和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相关工艺,充分讨论,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3)在施工前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充分熟悉了解地质环境情况、施工工艺及流程、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能按设计意图顺利进行;

(4)堤头抛填时有人专门计量和指挥,发现上堤的石料级配和含泥砂量有问题,及时汇报。同时加强与抛填施工单位的沟通和协作,保证抛填施工能满足爆炸处理的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5)每次爆破前,向监理提交有关爆破参数,加强与监理、业主和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

(6)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并由专人负责,做好完整的记录。

(7)药包制作及布设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和监督。

(8)每次爆破前后要认真进行断面测量,根据抛填统计资料、爆炸参数和爆前爆后断面测量结果,采用“自沉和爆沉累积计算法”(宁波科宁爆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评估法)、体积平衡法等方法对爆填效果作出分析评估。

(9)技术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施工资料与数据,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检测结果或可能出现的土层变化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如有必要,对施工参数作出必要的调整。

(10)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爆炸处理软基相关人员的总结讨论会议。

7.4、 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1.自沉和爆沉累积计算法:

应用土工计算原理,根据抛填断面参数和土工参数计算堤身第一次抛填堤身自重挤淤深度D0,此后每次爆炸前、后测量堤身断面得到堤顶的下沉值Di(i=1~N),并考虑到堤身因密实的压缩量,可估算堤身落底深度。公式为:

其中D为最终堤身落底深度,H—抛填体总厚度,

D0—堤身自重挤淤下沉量,Λ为堤身密实压缩系数,可取10%~15%。

2.体积平衡法:在爆破施工期按堤头爆填影响距离,结合侧爆段长度进行抛填方量的统计,并测量爆炸处理后的堤身断面。计算出实际抛填方量和设计断面方量的差别。再结合“自沉与爆沉累计计算法”推算堤身泥面下的断面形状。

3.沉降位移观测法:按业主的要求进行。

一般是对爆填结束的施工段,每25 m设置一个沉降位移观测点,单点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3个月,每点测量次数不少于15次。

4.钻孔探摸法:按业主的要求进行。

常规的做法是每200 m布置一排2个钻孔,直接探明抛石体置换淤泥的落底状况。钻孔探摸应揭示抛填体的厚度、混合层厚度,并深入下卧持力层不少于1~3m。钻探应取土样并做土工试验,以判明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5.断面测量:按业主的要求进行。

采用探地雷达检测。按断面布置测线,测线应布满全断面范围。检测时,测点距离不大于2m 或采用不间断扫描方式。该法应与上述钻孔资料配合分析,才能获得可靠的物探分析精度。

上述第3.4.5项因要发生费用,由业主指定施工单位或第三方负责实施。

7.5. 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2.工程质量检测资料:包括钻孔、沉降位移观测资料和其它检测资料。

7.6.爆炸处理软基施工及质量检测程序框图

八、爆炸安全分析及保证措施

在完成爆破作业、达到工程目的的同时,必须控制爆破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包括震动、个别飞散物、冲击波、噪音和爆炸产物等。

爆破安全规程推荐采用以下萨道夫斯基爆破地震速度计算公式:

   (cm/s)   

式中 R: 距爆破点距离(m), 

K、α与地质、地形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按下表取值,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按下表取用:

本工程按抛填石料地基软基筑堤施工,取K=450、α=1.65。

爆炸处理软基筑堤施工时,个别飞散物的距离,跟淤泥厚度、覆盖水深及装药量等有关。本工程覆盖水较深,根据类似工程经验,个别飞散物的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00米。本工程堤头、堤侧爆炸时最小安全距离取为200米,故能保证安全。

本工程由于是在海上爆炸,且药包埋入泥下,故空气冲击波的危害,可以不作考虑。

水中冲击波安全距离,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经分析确定如下:

4.噪音:本工程是在海上爆炸,且药包深埋泥下,故声响不大;而装药过程的机械噪音更低,影响可以不作考虑。

3.警戒:所有警戒点必须事先设定,并有专人负责。警戒点之间要互相通视,保持密切联系。爆破警戒开始后,要同时发出视觉和声响信号。

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告知周围单位、船只和施工人员等,及时撤离。

4.火工品管理,火工品的购买、运输、使用等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爆破安全规程》及当地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火工品存放仓库必须经过当地公安部门验收或确认。

5.夜间、大雾天、雷雨天,不得进行爆破.

爆破施工在我国沿海及海上均很普遍,目前尚未有爆破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报道。连云港、大连等地爆破施工过程,曾请有关部门进行环境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爆炸处理软基施工作业对施工区水质污染极小,对施工区以外海域没有有害影响。

1.连云港爆炸法处理软基环境监测结果。

连云港建港指挥部曾于1985年4∽5月委托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对连云港水域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布设了13个测站点,分四次采样分析。并于1987年7月委托连云港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爆炸处理软基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估。市环境监测站分别于防波堤爆破施工后1.5小时及24小时,在爆源周围半径为4米的范围内进行了二次采样分析。以下是两单位提供的分析报告,和爆炸前后的水质、底质及透明度对比表。

表1. 水质检测结果对比表

表2. 底质检测结果对比表

表3. 海水透明度检测结果表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GB 50180-201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①. 爆炸前后本港水质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标准,水中有害物质含量(三氮)都在最高允许浓度以下,并距最高允许浓度尚远。

②. 爆炸前后底质变化说明爆破对海洋底质没有构成明显的影响。

③. 爆后短时间内(1.5小时),由于大量泥沙进入水体,并在潮流作用下扩散,对海洋环境有一定影响,但经过一段时间(24小时)的消解、扩散和沉积,水质和底质及透明度等没有发生持久异常现象,并与海域的原底质基本吻合,均符合本报告采用的水质标准,对海洋生态环境没有产生有害的影响。

2.大连港大窑港区抛石基床爆炸夯实环境监测结果

为了查明爆夯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于1990年6月22日~7月22日对爆夯区域及附近海域进行了水质及海洋生物的监测。结论如下:

①. 爆炸前后水质未发生显著变化。

DB23/T 1496.17-2021标准下载②. 爆炸对浮游植物基本无影响。

③. 对26种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爆炸前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均属正常的生态变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