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软基换填施工方案简介:
软基换填施工方案是指在地质条件较差、承载能力不足的软土地基上,通过替换原有软土层,采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地基加固和处理的一种施工方法。以下是基本的施工流程简介:
1. 施工准备: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勘察,了解软土地基的特性,包括土质、承载力、压缩性等,确定换填的材料和施工方法。
2. 土体开挖:根据设计要求,清除原地面的软土层,保持边坡稳定,避免土体塌方。
3. 换填材料选择:常见的换填材料有砂石、碎石、砾石、混凝土、石灰等,根据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进行选择。
4. 新材料铺设:按照设计厚度和分层要求,均匀铺设换填材料,确保其密实度和稳定性。
5. 压实处理:对换填材料进行压实处理,保证其密度符合设计要求,提高承载能力。
6. 界面处理:在新旧材料之间设置过渡层,如铺设防水膜或设置防渗墙,防止地下水渗透影响新地基的性能。
7. 检测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承载力、稳定性、渗水性等各项指标的检测,确保换填效果达到设计要求,通过验收。
8. 后期维护: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维护和监测,确保地基的长期稳定。
软基换填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进行定制,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防止沉降和滑坡等问题。
软基换填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EKO+325~EKO+400段长75米、宽31米平均清淤厚度1.1米,清淤泥和软土2567m3填碎石土25678 m3 。
、K121+040~K121+150段长110米宽25米,平均清淤深度1.3米,清淤泥和软土3723 m3填碎石土3723 m3。
、EKO+170~EKO+190到K121+360~K121+380段长20米宽40米,平均深度预计2.5米,清除软土2000 m3换填碎石2000 m3。
、K121+485~K121+576段长91米宽25米平均深度1.1米GB/T 15387.1-2014 术语数据库开发文件编制指南.pdf,清除软土2517 m3换填碎石土2517 m3。
、K121+596~K121+640段长44米宽11米平均清淤厚度1.1米清淤软土550 m3换填碎石土550 m3。
本标段三分部5处共换填清除软土淤泥土11357 m3,需换填碎石土11357 m3。
5处软基分布在K121+040~K121+920之间,每处长度与宽度不等,换填厚度从1.1至2.5米不等,详见图表。
为确保软土路基换填,我门进行了如下准备工作。
三分部现场施工管理人员
本标段内临时道路在界桩内位置从K120+920~K121+920段全段重新清除软土换填碎石土和劈山开道,使便道贯通。每个路段都能使施工车辆近前出入,路况良好。
本段软基换填所用的碎石是用开山碎石土,三分部软基换填约 11357 m3.。为满足换填需求,本部在K121+680~K121+710处和BKO+110~BKO+160处,现开采碎石土约2万m3,可供5处路基的换填所用材料。
依据施工图纸和原地面的地质情况,对设计需要进行的软土路基路段进行实地勘测。把该换填的部位具体尺寸详细记录(见附表、附图)。
根据各段处理工程量大小、人员、设备、料场、备料已按项目部要求全部到位。为避免汛期雨水较多影响施工进度,首先在汛期前对软基换填部位进行施工,开挖时在软基换填的宽度外侧挖排水沟,在局部较深的部位设集水井,用水泵向外抽水使软基挖过的基坑水能及时排出。
软基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自卸车运输,运到指定点的弃土场内,开挖时按图纸设计的长度、宽度放线,根据不同的深度,在四周挖成1:1和1:1.5的边坡以防软土坍塌。施工期间配备的技术员和工地负责人负责现场指挥。当开挖到设计宽度、深度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查验,认为基坑底和宽的土质能满足需要后停止开挖,反之继续开挖。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对开挖的基坑及时填筑碎石土,碎石土的填筑厚度以每层控制40㎝,对回填的碎石土,随时用推土机整平、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静压一遍,而后由弱振到强振。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过慢影响生产率,过快则对碎石土的接触时间短,压时效果较差,碾压开始时用慢速随着土层逐渐密实,速度逐步提高。碾压过程中分别按1/2和1/3进行纵向交错碾压。在直线段先两侧后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碾压。碾压中纵向接头处重叠1~1.5米。横向接头重叠0.4~0.5米,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对填挖结合处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用小型打夯机进行人工夯实,施工中有专业技术员、工长和质检员随时检测。
检测方法:每段软土路基开挖、换填施工中专业质检人员,按规范要求的频率用工艺检测法,碾压7至8遍后无明显轮痕,在用水准观察沉降在3㎜以内为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作好相关资料。
5条软基需完成挖淤泥11357m3,填碎石土113576 m3,,为在汛期完成软基换填,计划从2005年5月20日开始到2005年6月30日结束,共需40天,详细施工进度计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在施工生产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方法,防止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汽车司机,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作到持证上岗。
在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指挥。
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做好生产班组自检DB13_T5618-2022标准下载,互检和交接检以及专检工作。对施工所用原材料进行严格报验把关。
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体职工质量意识。
实行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当地有关行政法规。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教育。
加强环保意识,对挖出的淤泥要堆放到指定的位置,严禁造成对周围环境污染。
对施工便道,要经常洒水养护T/CSPSTC 53-2020 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程.pdf,防止尘土飞扬,对周围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