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247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规划,它旨在指导整个电力线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包括从线路的设计、材料采购、现场准备、施工过程、到验收和维护的全过程。以下是其简介:

1. 项目背景:首先,设计会介绍项目的基本信息,如线路的名称、位置、电压等级、线路长度、施工范围等,以及项目的目的和预期的经济效益。

2.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设计会明确遵循的原则,如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工期合理、成本控制等。

3. 施工图与设计说明:详细解读线路的施工图纸,包括线路路径图、杆塔布局图、电缆敷设图等,以及对线路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性能的说明。

4. 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平整、材料进场、施工设备准备、人员配置和培训、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5. 施工流程:详述各个施工阶段的步骤,如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导线架设、绝缘子安装、线路附件安装、线路调试等。

6. 质量和安全控制:设置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也会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7. 工期和成本预算: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难度,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成本预算。

8. 环保与文明施工:强调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控制,以及如何实现文明施工,减少噪音和污染。

9. 项目管理与验收:阐述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以及竣工后的验收程序。

总的来说,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

某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7.2.5.4 各种埋深定义如下:铁塔基础指基础底板的底面至地面的距离。

7.2.5.5基础坑的深度以设计为主,当施工误差超过有关规定的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处理;有可能危及基础稳定、交叉跨越等涉及到线路运行安全时,应及时上报项目部。

7.2.6.1基础所用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专业标准,并附产品出厂合格证明。

7.2.6.2本工程基础混凝土等级均为C25,保护帽及基础垫层用混凝土等级均为C10。保护帽尺寸规格为600mm×600mm×200mm。配合比由项目部负责,监理工程师验证,各施工队严格按项目部下发的配合比给定值进行混凝土基础配置。

DL/T 748.1-2020标准下载7.2.6.3现浇基础配筋采用Q235钢筋。地脚螺栓﹑基础钢筋由我公司加工。

7.2.6.4砂石:本段工程采用10~30mm粒径碎石,水洗砂。砂石已经过监理工程师见证,我方人员取样送检且试验结果合格。砂料运至现场后必须经过10mm网筛过筛后方可使用。

7.2.6.5水泥:全线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出厂时必须有3天检验报告,水泥在拉运过程中,必须注意合格证、标号和出厂日期。标号不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拉运,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必须重新试制配合比。水泥吨位超过200吨时应重新抽样检验。砂、石、水泥必须送往经业主或监理单位认可,具有相应试验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后出具砂、石、水泥的检验报告方可使用。

7.2.6.6水:基础浇制用水使用可饮用的水,即清洁的淡水。

7.2.7 钢筋笼绑扎:

7.2.7.1钢筋笼一律在现场绑扎,绑扎前应除锈,并采取防油防污措施。

7.2.7.2钢筋笼绑扎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必须检查主筋及箍筋的品种、规格和尺寸,不得以小代大或少绑漏绑现象出现。

7.2.7.3在绑扎时,钢筋接头部位应错开,不得放置在同一面上。

7.2.7.4钢筋笼绑扎误差要求:主筋间±10mm;箍筋间±20mm。

7.2.7.5钢筋保护层应用事先预制好的垫块进行支垫,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本工程主筋保护层均为45mm。采用棱边长45mm正方体预制混凝土块支垫,且立柱主筋底板下层保护层厚度为70mm,采用棱边长70mm正方体预制混凝土块支垫立筋。

本工程自立塔基础台阶较多,支模时应采取钢管搭设承托架固定模板,找正好的模板各台阶及立柱应用顶木支撑牢固。模板之间缝隙采用密封条密封,防止砂浆外漏。

7.2.9浇制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实验及溜桶(槽)使用

浇制现场应配备坍落度测试桶和混凝土溜桶。每基浇制前应做坍落度实验,根据坍落度(坍落度为30~40mm)实验来控制现场水灰比,当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溜桶,防止混凝土离析和破坏已绑钢筋笼的外形。

7.2.10.1混凝土试块:直线塔要求3基做一组,转角塔(含直线转角塔)、耐张塔一基一组。

7.2.10.2试块必须同基础在同等条件下制作和养护,现场编号应明确表示桩位号、塔腿号、制作日期、制作人、混凝土标号并做详细记录。见证取样试块应有详细测温记录,最后由项目部会同监理一起送实验室进行压力实验。

7.2.10.3质量控制卡、浇制申请书(命令书)、混凝土施工日志、施工记录

各施工队队长督促技术人员及时收集施工原始数据。及时、准确填写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卡。本工程基础施工采用“转角杆塔分坑测量监督控制卡”、“混凝土浇制各岗位监督控制卡”、“基础浇制过程控制(浇制日志)”、“基础拆模监督控制卡”。并实行基础浇制申请书、基础浇制命令书制度。即当施工队现场准备就绪,基础支模、找正完毕,自检合格后,向项目部递交浇制申请书,项目部有关质检人员接到申请后,会同监理进行现场检查,下发基础浇制命令书后,施工队方可进行基础浇制工作,在浇制过程中项目部技术员、质检员必须全程旁站。

7.2.11基础施工特殊要求

基础施工应遵照《110~500kV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和线路工程建设单位送电线路负责部门及监理的有关文件。

7.2.11.1所有基础回填不得采用含腐烂植物残体的土质。

7.2.11.2基础施工中必须重视塔基及附近的环境保护,施工中凡损及农田灌溉的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地貌恢复,弃土要妥善处理,不可随便堆放或沿坡任意自行滚落,应用编织袋装好,就地堆放整齐。

7.2.11.3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塔位,施工时与设计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联系,确保施工质量。

7.2.11.4施工场地平整及基坑开挖,应保留塔位中心桩,作为校验柱顶标高,基础埋深的参照标志,若不能保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保留。

7.2.11.5基础施工前,应先核对基础施工图中的塔型、呼高是否与杆塔明细表和基础配置表相符,再核对基础根开、地脚螺栓间距是否正确,与该铁塔施工图有关尺寸确实统一无误后方可施工。

7.2.11.6线路处于干沙和流沙地段,施工中要采取有效降水措施和安全可靠基坑维护措施,同时防止地基土扰动。

7.2.11.7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中的描述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证。

7.2.11.8每个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并且基础浇筑混凝土时基坑内不得有水。

7.2.11.9转角杆塔压基础预高后,其主柱顶面应抹成斜面,此斜面在铁塔四个基础主柱顶面中心连线形成的斜面中,如下图所示。高见附表2

7.2.11.10转角塔基础平面布置图,仅表示拉、压基础位于转角的外侧或内侧的相对位置,不代表具体塔位的实际转角方向,基础分坑时务必注意核对。

7.2.11.11终端塔基础施工时应注意转角内侧及线路侧均为压基础。

7.2.11.12基础回填土时,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200~300mm,并且回填土应高出地面300mm作为防沉层。

7.2.12泥水坑的开挖

泥水坑的开挖使用集中水坑降排水,即在坑底设置集中水坑,利用水桶或水泵将水排至坑外。

7.2.12.1对于不塌方且渗水较慢的水坑,可采用人工排水,边挖边排的施工方法。挖至设计深度时,立即浇制混凝土垫层。

7.2.12.2对于渗水较快的水坑,必须采用抽水机排水,边排边挖的施工方法。达到设计深度后,立即铺垫干石及砂浆垫层。

7.2.12.3本段工程泥水坑的开挖宜采用挡土板法。

7.2.12.4水坑深度超过1.5米,必须用挡土板桩加以支撑,挡土板桩厚35~50mm,宽150~200mm。

7.2.12.5 施工时先在坑壁四周设水平横撑木,将板桩由撑木及坑壁间插下,边插边打。

7.2.12.6板桩间距视土质而定:土质较好者为1.0~1.5米,土质较差者为0.3~0.5米。

7.2.12.7横撑木垂直间距不大于1米。

7.2.12.8板桩顶要有防止打裂的措施,可用8号丝绑扎。

7.2.12.9挖掘过程中注意挡土板有无变形或断裂现象,如发现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先装新板,后拆旧板。

7.2.12.10拆除挡土板应待基础拆模完毕后,与回填土同时进行。自下而上边拆除边回填。

7.2.13混凝土浇制过程控制

7.2.13.1施工队接到项目部下发浇制命令后方可进行浇制工作。

7.2.13.2浇制前的准备工作

7.2.13.3做好支模找正与基础浇制的工序交接工作。移交现场工器具及材料,并做好记录。

7.2.13.4浇制负责人对现场进行布置,修复上料通道,支设搅拌机。

7.2.13.5浇制负责人对材料进行核实,将配合比落实到各岗位把关人员。

7.2.13.6浇制负责人落实混凝土塌落度、试块制作。

7.2.13.7浇制负责人落实机械设备完好状况,以及备用机械情况,检查混凝土榴桶情况及安置情况。

7.2.13.8清理坑内浮土,对模板支垫的牢固情况作最后检查。

7.2.13.9砼浇拌运输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浇筑现场,其工艺要求按照《基础施工工艺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7.2.13.10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机械振捣。要求混凝土入模高度300mm左右振捣一次。振捣时采用“快插慢拔”方式。

7.2.13.11混凝土入模

7.2.13.11.1对于底板较大的基础,下料时,应考虑不同角度、位置下料,不允许集中在一点下料,以免导致混凝土主、副料严重离析,影响浇制质量。

7.2.13.11.2浇制过程中,应保证原材料符合要求,对于粒径较大的石子杂物随时剔除。在立柱底部与底板结合处,为防止基础“烂脖子现象”。对该部位用水泥袋内装泥土进行围护,或其他方法以防跑浆。

7.2.13.11.3基础浇制完毕后,应对基础顶面、底板上平面做好收面工作。要求工艺美观。

拆模时,应提前通知监理代表现场检验认可,验收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回填。拆模后,应立即复核测量施工记录及原始数据,并对基础顶面作细致收面处理,要求平整、光滑、美观。对地脚螺栓丝扣部分要求将表层砼打扫干净,涂黄油,缠绕绑扎牛皮纸保护起来。

7.2.14.1清理现场及基础养护

施工结束后,必须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基础回填后,尽快恢复自然地貌,至少应当保证排水畅通,避免塔基积水。

要求施工队尽量一次性做好地表处理工作,这将作为各施工队文明考核的一项内容。基础和试块的养护是混凝土强度的重要保证因素GB 50295-2016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务必引起足够重视。

7.2.14.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比正常混凝土搅拌延长一分钟。

7.2.14.3混凝土搅拌出罐温度应大于5℃以上。

7.2.14.4拆模后立即进行回填,回填高度须达到项目部要求。

7.2.15.1本线路杆塔逐基接地,接地采用φ12圆钢,接地引下线采用镀锌接地线。且铁塔每一腿都与接地体引下线连接,即每一腿都安装接地引下线。

7.2.15.2对于基础根开大于7米时,应相应增大接地装置方框尺寸大厦施工方案-3(19P).doc,但接地总长度不变。

7.2.15.3接地型式一览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