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0087.2-2020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第2部分:埋地钢质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pdf

SY/T 0087.2-2020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第2部分:埋地钢质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5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6688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0087.2-2020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第2部分:埋地钢质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pdf简介:

SY/T 0087.2-2020 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定的,名为《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第2部分:埋地钢质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简介》。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埋地钢质管道内部的腐蚀情况,它提供了一种直接评价和评估管道内腐蚀状况的方法。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腐蚀评价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检查、测试和数据分析来评估管道内腐蚀的严重程度,如通过内窥镜检查、射线照相、电阻率测试等手段。

2. 腐蚀类型识别:标准识别了不同类型内部腐蚀,如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应力腐蚀开裂等,并给出了识别和分类的方法。

3. 腐蚀评价参数:标准定义了用于评价腐蚀程度的关键参数,如腐蚀速率、腐蚀深度、腐蚀产物等。

4. 腐蚀风险评估:基于腐蚀程度的评价,标准提供了如何评估腐蚀风险,以确定管道的维护和更换需求。

5. 腐蚀控制措施:给出了针对不同腐蚀情况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建议。

总之,SY/T 0087.2-2020 是用于指导埋地钢质管道内腐蚀问题检测、评估和管理的重要技术标准,有助于保障管道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

SY/T 0087.2-2020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第2部分:埋地钢质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pdf部分内容预览:

7.1.1后评价内容应包括ICDA有效性评价、再评价时间间隔 的确定、原因分析、提出维修维护建议等。 7.1.2每次评价的结果都应作为下次评价的基础。

7.1.1后评价内容应包括ICDA有效性评价、再评价时间间隔

7.2ICDA有效性评价

GB 51096-2015 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7.2.1 应对评价过程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7.2.2 有效性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7.2.1应对评价过程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选取的开挖点及风险排序与直接检测或其他检测结果相 符时,ICDA有效。 2内腐蚀预测结果与直接开挖检测结果或其他检测结果差 异较大时,ICDA无效,宜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评价。

7.3确定再评价时间间隔

7.3.1不同ICDA管段的再评价时间宜根据本次调查发现的腐 蚀程度、维修程度、腐蚀发展速度及介质腐蚀性等确定。 7.3.2ICDA管段的最大再评价时间间隔应不超过其计算剩余寿 命的一半。 7.3.3再评价时间间隔可根据腐蚀速率按公式(7.3.3)计算:

式中Tmm 上次调查维修后,确定的被评价管段的最小剩余 壁厚(mm); Tmin 最小安全壁厚(mm);

GR一一腐蚀速率(mm/a)。 7.3.4宜使用下列方法中之一确定管道内壁腐蚀速率: 1通过一定时间实际测量被评价管段的管道内壁最大腐蚀 坑深,计算实际腐蚀速率。 2通过管道壁厚定点测量或监测方法获得腐蚀速率。 3缺乏被评价管道的实际腐蚀速率时,宜参考采用相同管 材、相近腐蚀环境的管道腐蚀速率数据。 4宜按管道实际工况条件及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实验室模 拟腐蚀试验,测试管道腐蚀速率。

7.4.1管道内腐蚀主要原因分析应根据直接检测结果,并应结 合预评价资料和间接检测结果综合进行。 7.4.2影响管道内腐蚀的非稳态流、清管历史、介质属性等相 关因素应进行识别。 7.4.3需要截取腐蚀严重管段进行原因分析时,管段腐蚀产物 采集应执行现行行业标准《腐蚀产物的采集与鉴定技术规范》 SY/T 0546

5.1再评价时间应基于腐蚀发展情况和计划维修实施情况制定 5.2应根据评价结果和腐蚀原因分析,提出调整工艺参数 减介质腐蚀性、添加缓蚀剂、更换管段、加强清管频次、增 管道内涂层、加强监检测等维护建议。

8.1.1预评价、间接评价、直接检测与评价、后评价各个阶段 应分别做好记录。

应分别做好记录。 8.1.2间接评价阶段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每一个ICDA管段起始点的地理信息。 2用于预测流动、腐蚀风险等使用的数据。 3用于选取管道可能存在腐蚀风险点及风险点排序的原则 和方法。 8.1.3直接检测与评价阶段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现场检测采用的技术。 2开挖点管体腐蚀形貌。 3增加开挖点的原因和选择依据。 4开挖过程中进行的其他相关测试记录。

1每一个ICDA管段起始点的地理信息 2用于预测流动、腐蚀风险等使用的数据, 3用于选取管道可能存在腐蚀风险点及风险点排序的原则 和方法。 3.1.3直接检测与评价阶段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8.2.1ICDA项目报告应详细描述评价的整个过程,报告内容应 盖预评价、间接评价、直接检查与评价、后评价等各个环节。 8.2.2预评价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管道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划分的各ICDA管段范围及特点。 8.2.3间接评价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1流动状态计算采用的数据、方法和结果。 2腐蚀预测模型采用的数据、方法和结果。 3开挖点的选取原则和结果。

8.2.1ICDA项目报告应详细描述评价的整个过程,报告内容应 涵盖预评价、间接评价、直接检查与评价、后评价等各个环节。 8.2.2预评价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管道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划分的各ICDA管段范围及特点。 8.2.3间接评价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1流动状态计算采用的数据、方法和结果。 2腐蚀预测模型采用的数据、方法和结果。 3开挖点的选取原则和结果,

8.2.4直接检测与评价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8.2.4直接检测与评价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直接检测的实施范围、实施流程。 2直接检测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3 依据直接检测结果对间接评价数据的修正过程。 4管体缺陷报告。 8.2.5 后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管道修复、维护建议。 再评价时间间隔的确定。 3 ICDA结果及方法有效性的评估。 腐蚀原因分析。

预评价管道原始特征参数宜按表

附录A 记 录 表 格

表A.0.1管道原始特征参数表 管理部门: 调查人

表A.0.1管道原始特征参数表

评价管道施工概况宜按表A.0.2填

表A.0.2管道施工概况表 管理部门: 调查人

表A.0.2管道施工概况表

A.0.3预评价管道运行参数宜按表A.0.3填写。

.0.3管道运行主要

表 A.0.7 腐蚀监测信息记录表

.8预评价管道腐蚀泄漏事故及维修记录表宜按表A.0.8填写。

A.0.8预评价管道腐蚀泄漏事故及维修记录表宜按表A.0.

表A.0.8预评价管道腐蚀泄漏事故及维修记录表 管理部门 调查人

时录B临界倾角计算方法

B.0.1应用本附录中的方法计算临界倾角应满足以下条件: 1管道的公称直径在0.1m~1.2m范围内。 2管道操作压力低于7.6MPa。 B.0.21 临界倾角θ可按公式(B.0.2)计算:

(p+ po)MW ZRT

式中Pg 气体密度(g/cm3); p一一表压(MPa); MW—一天然气摩尔分子量,可近似用甲烷分子量代替 (g/mol) ; 气体压缩因子(无量纲);

R一气体常数,等于8.314Pa·m3/(mol·K); T一绝对温度(K)。 B.0.5计算过程中应考虑气体压缩因子Z的取值,不同条件下 的气体压缩因子Z取值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压缩因子 的计算》GB/T17747计算或查询相关文献。 B.0.6表观气相流速V。可按公式(B.0.6)计算:

式中Q——最大管输流量(m/s);

QTZp. πT (p+ po)(da /2)

付录C积水趋势判断方注

C.1液滴稳定性判别方法

C.1.1可通过对比输油管道中水滴可能存在的最大尺寸和油相 能够维持的水滴最大尺寸来判断管道中积水趋势,当满足公式 (C.1.1)时,水相能够以液滴的形式稳定存在于油相中。

dmax < derit

P.DU. Re. = n。 U。=Usw +U

式中,dmax 最大液滴尺寸(m); D 管径(m); Po 油相密度(kg/m3); Pm 油水混合物密度(kg/m3)。 &w 当地含水率(无量纲); We。 油相的Weber数(无量纲); Re。 油相的雷诺数(无量纲); U。 油相速度(m/s); Usw 水的表观速度(m/s); Uso 油的表观流速(m/s); Q。 油相体积流量(m3/s); n。 油的黏度(Pa·s); O 水的表面张力(N/m); dilute 水含量较低。 C.1.4 当水滴可能存在的最大液滴尺寸(dmax)不满足公式(C.1.3 1)时,可由公式(C.1.4)计算:

d max Max D D D dilute

ded 3 fU? 31 0 D 8 Ap Dg cos 0 8 Ap

油相能够维持的水滴最大尺寸(dcrit)应根据公式(C.1.9

ded dco. D D D

当 U.> Uw :

4A. 4Aw D Dw S. +S. Sw

4A. 4Aw D. D4 S. Sw+S. U=Uw : 4A. 4A D Dw S. S.

D.0.1可通过对比管道内流速与固体颗粒沉积的临界流速来判 断固体颗粒沉积趋势,当满足公式(D.0.1)时,固体颗粒有沉 积趋势。

式中 。 流体速度(m/s); L 液体黏度(Pa·s)

当 500 < Re < 2 × 105 Re=PLWod/μl

附录E管道内腐蚀深度和面积测量方法

E.1.1应在被测管段上均匀分布测量截面Q/GDW 46 10022.6-2018 机械制动设备运检导则(试行).pdf,在每个截面上布设 测点,采用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测量, E.1.2应选取其中腐蚀较严重的点进行该腐蚀严重点的深度和 尺寸的网格测量,测量数据用可于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价。

E.2.1宜采用超声波测厚仪对管道壁厚进行测量。 E.2.2超声波测厚仪的探头直径宜不大于5mm,测量精度应不 大于0.1mm,测厚仪宜带耦合正常指示。

E.3.1应根据现场管道腐蚀状况确定检测长度,测试管体长度 宜不小于1m,探坑管段截面间距宜不大于100mm。 E.3.2每个截面应布设不低于12个测试点,测点的分布应根据 现场腐蚀状况及运行管理人员经验进行不均匀布点或均匀布点。 E.3.3宜采用超声波测厚仪对每个截面上的点进行超声波测厚。 E.3.4应根据各截面测点的测量结果,筛选出腐蚀较严重的点 进行网格法测量。 E.3.5单个腐蚀缺陷的网格测量时,应以管体腐蚀较严重的点 作为中心点。应在中心点上、下、左、右各画不少于5条的经 纬线组成网格线,网格线间距不宜大于10mm。宜用超声波测厚 仪测量每个交点的管道剩余壁厚,测量数据应按表E.1进行记

录,筛选确定该网格区域最小的剩余壁厚

综合楼带商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计算书)表E.1超声波测厚加密网格线记录表

E.3.6多个腐蚀缺陷的网格测量应执行以下规定:

1腐蚀区域边缘轴向距网格边缘不足25mm时,应在网格 边缘继续加画环向网格线并测量,直至距离网格边缘25mm内 没有腐蚀缺陷为止。 2腐蚀区域边缘环向距网格边缘不足6倍壁厚时,应在网 格边缘继续加画轴向网格线并测量,直至距离网格边缘超过6 倍壁厚内没有腐蚀缺陷为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