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96-202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pdf

DB11T 1896-202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1T 1896-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6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66165
免费资源

DB11T 1896-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896-202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pdf简介:

DB11T 1896-2021 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全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这个规范主要是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的应急调查制定的一套操作指南和管理规定。

该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发生、应急响应、现场调查、灾害评估到后期恢复重建等一系列应急调查工作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应急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为灾害应急决策提供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灾害识别和报告、现场勘查和数据采集、灾害影响评估、灾害原因分析、灾害防治措施建议等内容,旨在指导应急管理部门、地质勘查单位以及相关救援机构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时的行动和操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总的来说,DB11T 1896-2021 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对于保障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响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DB11T 1896-202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10.1.1应急调查成果应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完整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10.1.2应急调查成果应充分利用已有最新成果资料,结合调查、监测分析数据,全面反映应急调查取 得的成果和认识。 10.1.3地质灾害群发时,若应急调查涉及多家单位,调查成果格式和填写内容标准应一致

0.2.1当灾害(隐患)规模为小型,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依照附录B填写突发性地质灾害 (隐患)应急调查登记表。 0.2.2当出现灾情(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或灾害体规模中型及以上时编写应急调查报告,报告应包 活灾险情情况、灾害体特征、成因分析、发展趋势、灾险情评估、应急处置措施建议等内容,报告提纲 衣照附录C编写

当灾害(隐患)规模为小型,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依照附录B填写突发性地质灾害 应急调查登记表。

GB∕T 3183-2017 砌筑水泥10.2.3群发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调查统计依照附录L

10.2.3群发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调查统计依照附录I

10.3成果提交及归档

10.3.1应急调查工作完成后,调查登记表、调查报告、调查记录表等资料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定。 0.3.2审定后的应急调查成果应及时提交使用。 10.3.3应急调查成果应按档案管理规定及时归档

10.3.3应急调查成果应按档案管理规定及时归

DB11/T1896—2021附录A(规范性附录)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应急调查记录表A.1崩塌野外应急调查记录表崩塌应急调查记录按表A.1填写。表A.1崩塌应急调查记录表编号:区年第号名称野外编号是否新增点口是口否原统一编号地理位置区乡 (镇)村自然村/道路桩号平面X坐标崩塌规模规模经度口大型(7 位)(m)等级口中型坐标平面Y坐标口小型纬度(6位)受灾人口避险转移死亡(人)失踪(人)受伤(人)(户/人)(人)受灾对象口居民家庭财产口景区口社会公共设施教育设施口公路交通设施口铁路交通设施口农业口林地口工业设施口水利设施口其他其他受损情况灾房屋农田 (亩)公共设施E学校个口医院情因灾受损数量口工厂座口公路不可耕种米口损毁率可耕种道路(m)桥梁(座)情况(间)铁路米水库座口电站座口输电线路米口通讯设施座口其他: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灾情等级口特大型口大型口中型口小型威胁居民(户/人)威胁道路(m)威胁房屋(间)潜在经济损失(万元)口特大型险情险情口大型等级中型学校个口医院个口工厂座口公路米口铁路米E小型其他受威胁情况水库座口电站座口输电线路米口通讯设施座其他:崩塌类型口倾倒式口滑移式口坠落式口复合型降雨引发口自然演化口地震激发自然因素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口冻融渗透口其它灾害成因人为因素口开挖坡脚口堆填加载口蓄水口排水调查时间年月日口灌溉水库其它时前七天前三天前两天前一天日最大降雨量时最大降雨量诱发因素降雨量(mm)13

DB11/T1896—2021表A.1(续)编号:区年第号微地貌时代岩性产状坡顶高程坡底高程坡向坡度(°)地层(m)(m)(o地质环境陡崖口陡坡岩性缓坡口平台背景口顺向斜坡口反向斜坡斜坡结构类型土质岩质土石混合按岩层倾向与斜坡的关系分类口切向斜坡口直立斜坡分布高程(m)宽 (m)厚 (m)高 (m)体积(m)风化程度顶:底:口全风化口中风化口微风化口未风化裂缝填充情况口层理面口片理或劈理面节理裂隙面口断层主要结构危岩体控制面类型面产状裂缝贯通情况口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口层内错动带口构造错动带裂缝渗水情况临空面口存在口不存在裂缝变形迹象现场稳定性判别稳定较稳定欠稳定软弱夹层口存在口不存在有口无分布位置形态长度(m)宽度(m)高度(m)体积(m)物质组成堆积体崩塌源位置块径(m)最大:一般:堆积体处置情况群测群防口专业监测口避让(不宜治、不可治、成本高)口立警示牌防治口应急排危除险建议口裂缝填埋口地表排水口地下排水口削方减载口坡面防护口反压坡脚口支挡口锚固口灌浆口工程治理口植树种草口坡改梯口水改旱口减少振动口生物工程其他信息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14

DB11/T 18962021

泥石流应急调查记录按表A.3填写

DB11/T18962021

表A.3泥石流应急调查记录表

DB11/T 1896—2021表A.3(续)编号:区年第号最大爬高(m)泥位(m)淤埋(m)侧蚀(m)堵塞程度流通区特征其他特征前七天降雨量(mm)前三天降雨量(mm)当日降雨量(mm)当日降雨强度(mm/h)诱发因素房屋/间农田/亩公共设施直接经济发生时间(年大牲畜损失/死亡/人全半道路损失/月/日)头全毁半毁桥梁/座毁毁/km(万元)泥石流发生历史易发程度高易发中易发口低易发口不易发发展阶段口发育期旺盛期口衰退期口停歇或终止期防治措施现状口有口无已采取措施口稳拦口排导口避绕口生物工程监测措施现状口有口无已采取措施口雨情口泥位口专人值守口群测群防口专业监测口避让(不宜治、不可治、成本高)口立警示牌防治建议口应急排危除险口工程治理其他信息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18

DB11/T 18962021

DB11/T18962021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应急调查登记表

表B.1应急调查登记表

DB11/T 1896202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应急调查报告提纲

一、概况 (一)任务来源 简述地质灾害调查的时间、地点、任务、参加调查工作的单位和人员组成、数量。 (二)灾(险)情概况 对已经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说明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规模、灾害发生过程、灾害发 生历史(变形发育史)、信息来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 对出现险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应说明受威胁对象及潜在经济损失。 二、灾害(隐惠)基本特征 首先从宏观描述灾害(隐患)所处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背景特征,如微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情 况、斜坡特征(顶底高程、坡向、坡度、坡长、坡宽)或沟道特征(沟长、沟宽、沟床纵坡、沟道形状、 两侧坡度等),地层岩性、构造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岩层产状及与斜坡关系等: 其次按不同灾害类型详细描述灾害(隐惠)发育特征。如崩塌灾害(隐惠)描述危岩体相对位置 尺寸规模、主控结构面类型、产状、节理裂隙发育、裂缝填充、贯通、渗水情况、风化程度、变形破坏 形迹、崩塌堆积体特征;滑坡灾害(隐)按顺序分别描述滑体、滑面、滑床特征、变形破坏形迹;泥 石流灾害详细描述物源区、流通区以及堆积区发育特征;地面塌陷灾害描述塌陷灾害位置、规模、裂缝 发育等特征。 若灾害(隐惠)现场开展了应急监测或应急勘查等工作,需将监测或勘查成果一并进行阐述, 三、成因分析 从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两个方面分析地质灾害形成、演化和发生的原因。 四、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针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分析现状条件下灾害体的稳定性,预测失稳的工况条件、失稳规模以及影 响范围。 针对灾害隐惠,根据影响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初步分析灾害体的稳定性,继续活动的可能性及发展 趋势,预测潜在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受威胁对象等。

DB11/T18962021

五、灾情或险情评估 以受灾体的成本价值为基数,根据灾损程度和修复成本确定灾害损失;根据可能受威胁的范围、危 害强度和价值损失,进行险情评估,明确灾害规模等级、灾(险)情等级。 六、应急处置与防治建议 根据应急调查、应急监测和应急勘查成果,结合灾情或险情、地方政府管理需求,提出地质灾害应 急处置建议。 根据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危害程度、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提出全面的地质灾害防治对 策与建议(包括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工程治理措施、安全避让、避险搬迁、监测预警等),为地方政府防 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E.1崩塌稳定性野外判别

DB11/T18962021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表E.1崩塌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E.2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

GB 50569-2010 钢铁企业热力设施设计规范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划分为欠稳定、 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可按表E.2执行

表E.2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DB11/T 18962021

E.3地面塌陷稳定性野外判别

DB65T 3902-2016 烟花爆竹批发、零售及储存库事故隐患排查技术规范.pdf表E.3地面降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DB11/T1896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