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018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pdf简介: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pdf,全称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的混凝土结构部分,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项工程建设行业标准。该规程主要针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质量控制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它将钢管和混凝土相结合,既利用了钢管的良好承载能力和塑性,又利用了混凝土的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受压性能。这一结构在抗震性能、承载能力、施工方便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检测与验收标准,以及相关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措施,旨在确保这类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它对于规范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施工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pdf部分内容预览:

N≤L0. 9p(f..A. + f,Ass)+fc.Ac(1+1. 80)]/R

式中4 叠合柱的稳定系数,可按表6.2.7采用; Ass 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f 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Y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按本规程表5.1.11采用。

表6.2.7轴心受压叠合柱的稳定系数

注:10一叠合柱的计算长度JC/T 2447-2018标准下载,可按本规程第6.2.8条的规定采用; 6一矩形截面叠合柱的短边尺寸; d一圆形截面叠合柱的直径。

.2.8叠合柱的计算长度1。可按下列规定取值:底层柱可取1. 其余各层柱可取1.25H。底层柱的H可取基础顶面到第一月 虚项面的高度,其余各层柱的H可取上、下两层楼盖顶面间

文 6.2.9叠合柱在轴力和弯矩作用下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关于钢筋混凝土柱正截 面承载力的公式计算。计算时,轴压力可采用按本规程第6.2.3 条确定的钢管外混凝土承受的轴压力设计值,弯矩可采用叠合柱 全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取叠合柱的截面尺寸和钢管外混凝土的 强度等级,可不计人钢管的作用。 6.2.10矩形截面偏心受压叠合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无地震作用组合: V<1 75 f hh /(±1)± f A h. / s±2 5 f A /(1±42)1/2 ±0 07N

200mm。 2钢管外的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20mm。当采用免振自密 实混凝土时,钢管外的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00mm。 3对特一级框架,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不宜小于0.6,含 管率不宜小于4%,对一、二级框架,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不宜 小于0.5,含管率不宜小于3%,对三、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框架,钢 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不宜小于0.4,含管率不宜小于2%。含管率 可按下式计算:

(6. 2. 12)

A。一叠合柱中钢管的截面面积; A一一叠合柱全截面面积。 4钢管壁厚不宜小于6mm;钢管直径与壁厚的比值,当采用 Q235级钢时不宜大于90,当采用Q345级钢时不宣大于75。 6.2.13叠合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符合下列要求: 1对不同期施工的叠合柱,钢管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采用 C60~C100,且宜高于钢管外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对同期施工的叠合柱(即组合柱),钢管内、外混凝土的强 度等级可相同,钢管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可高于钢管外混凝土 的强度等级。 3钢管外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8、9度时不宜高 于C60,6、7度时不宜高于C70。 4梁柱核芯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钢管外混凝土的 强度等级。 6.2.14按抗震设计的叠合柱,钢管外钢筋混凝土的轴压比限值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钢筋混凝土 柱轴压比限值的规定采用。叠合柱钢管外钢筋混凝土的轴压比可 按下式计算:

6.2.13叠合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符合下列要求:

n= Nc./(fcoAco)

(6. 2. 14)

式中n一一叠合柱钢管外钢筋混凝土的轴压比; Nco—一钢管外钢筋混凝土承受的轴压力设计值,可按本规程 第6.2.3条的规定计算。 6.2.15按抗震设计的叠合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 表6.2.15的规定采用,且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 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叠合柱 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可取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与钢管外钢筋混凝 截面面积的比值,即

(6. 2. 15)

D, =Ass / Aca

武中s 叠合柱纵问钢筋的总配筋率; Ass 叠合柱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A 叠合柱钢管外钢筋混凝上的截面面积

6.2.16按抗震设计的叠合柱,其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构造要

1宜对称配筋,宜集中配置在角部,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 2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对矩形和方形截面柱,截面四 角纵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 3受力纵筋的间距不宜大于400mm,否则,宜设置直径不小 于14mm的纵向构造钢筋。 6.2.17按抗震设计的叠合柱,其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 最小直径应按表6.2.17采用。

表6.2.17合柱箍筋加密区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mm)

注: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柱根指框架底层柱的嵌固部位。

1应采用复合箍。复合箍可由外围矩(方)形封闭箍筋与拉 筋组成(图6.2.18)。 2.绕过钢管的拉筋,与钢管相交部分的圆弧应与钢管同心: 不相交部分应为直线。 3对箍筋加密区,绕过钢管的拉筋,其肢距不宜大于400mm;角 区箍筋和拉筋的肢距,特一级和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 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至少每 隔1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 4对箍筋加密区,宜在钢管壁外表面焊接两道闭合的钢筋环 箍。钢管直径不大丁400mm时,环箍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钢管 直径大于400mm时,环箍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环箍宜设在箍筋 加密范围的三分点位置,环箍与钢管之间可采用单面角焊缝焊接

图6.2.18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配

6.2.19按抗震设计的叠合柱,其箍筋加密范围、箍筋加密区的最 小体积配箍率和最小配箍特征值,箍筋非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 率和箍筋的最大间距,以及节点核芯区的箍筋构造要求,可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关于相同抗震等级钢筋 混凝土框架柱的规定执行。计算体积配箍率时,混凝土的体积可 取外围箍筋的内皮与钢管之间混凝土的体积,

7.0.1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包括由剪力墙组成的筒)的设计,除应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要求外,尚应 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7.0.2边缘构件内设置参与受力钢管的无端柱钢管混凝土剪力 墙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钢管宜靠墙的端部放置,钢管外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 小于80mm,剪力墙的横向钢筋应绕过钢管,见图7.0.2(a)。 2对特一级剪力墙,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棕标不宜小于0.6, 钢管截面面积不宜小于0.04A。;对一、二级剪力墙,钢管混凝土的 套箍指标不宜小手0.5,钢管截面面积不宜小于0.03A。;对三级剪 力墙,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不宜小手于0.4,钢管截面面积不宜小 于0.02A:A。可按图7.0.2(b)中剪力墙的阴影部分计算。 3钢管直径不宜小于200mm,钢管壁厚不宜小于6mm;钢 管直径与壁厚的比值,当采用Q235级钢时不宜大于90,当采用 Q345级钢时不宜大于75。 4宣在钢管壁外表面爆接闭合的钢筋环箍。钢管直径不大 于400mm时,环箍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4mm;钢管直径大于 100mm时,环箍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环箍的间距不宜大 于1000mm,环箍钢筋与钢管之间可采用单面角焊缝焊接。 5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及其配箍特征值和纵向钢筋最小截 面面积、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及其配筋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体 积配箍率时,混凝土的体积可取外围箍筋的内皮与钢管之间混凝

7.0.3当剪力墙的端柱为叠合柱时(图7.0.3),其设计应符合下 列要求: 1钢管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2.12条的规定;纵向钢筋 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2.15和6.2.16条的规定;箍筋的构造 应符合本规程第6.2.17~6.2.19条的规定。 2剪力墙的横向钢筋应伸入端柱,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7.0.4剪力墙中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特一级剪力墙,一般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 不应小于0.35%,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 应小于0.4%。 2对一、二、三级剪力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 小于0.25%;对非抗震设计和四级剪力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 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3对一、二、三级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竖向 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4对直接接触室外,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剪力墙温度应力较 高的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钢筋 间距不应大于200mm。 5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不应少于双排配筋,钢筋直径不应小 于8mm耳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7.0.5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在轴向力和弯矩作用下的正截面承载 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关于钢筋 混凝士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的公式计算。计算时,端部钢管的截 面面积可计人剪力墙端部纵向钢筋的面积;位于墙肢中部的钢管 是否参与受力,可按照平截面假定分析确定,也可近似考虑中和轴 两边各3距离以内的钢管不参与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为 截面的受压区高度。

2有地震作用组合: 剪跨比大于 2. 5 时:

剪跨比不大于 2.5时:

T/CEC 193-2018标准下载Vw<0.25βef.bwhwo

Vw<(0. 20β.f.bwhwo)/YrE

Vw<(0. 15βe f.bwhwo ) / RE 入= M/(Vh o )

式中N一一剪力墙轴压力设计值,取荷载效应组合中较小的 轴压力设计值;当N大于0.2ftbwhwo时,取等于 O.2f,bwhwo ; f.一钢管外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yh水平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一钢管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一一根钢管的截面面积; A一一剪力墙截面面积; A 剪力墙腹板截面面积,对无端柱剪力墙取A.三A:

DB42∕T 1516-2019 建筑箱式同层排水工程技术标准式中n一一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 作用下的轴压比; N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轴压力 设计值; ffcc一 分别为剪力墙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钢管内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aAcc 分别为一根钢管的截面面积和一根钢管内混凝土的 截面面积

表7.0.9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

8.1.14 钢管在现场接长时,应加焊有效的定位件,确保几何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