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683-2020 轴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方法

GB/T 38683-2020 轴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方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979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683-2020 轴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方法简介:

GB/T 38683-2020《轴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方法》是一部针对轴承钢中大夹杂物进行无损检测的标准。它主要规定了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轴承钢中的大夹杂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要求。

超声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特别是对于金属材料的内部缺陷检测。在轴承钢中,大夹杂物(如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可能会影响钢的性能,如降低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因此,对大夹杂物的检测尤为重要。

根据GB/T 38683,超声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处理:对轴承钢件进行表面清洁和准备,确保检测区域无油脂、锈蚀或其他干扰物。

2. 超声波探头选择:根据轴承钢的材质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探头,如直探头、斜探头或聚焦探头。

3. 探伤参数设定:根据被测材料的声速、探头频率和工件厚度,确定合适的超声波探伤参数,如脉冲宽度、探伤频率、扫查速度等。

4. 探伤操作:使用超声探头在轴承钢上进行扫查,记录探伤信号,生成超声波图像。

5. 分析与解读:对超声波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的大夹杂物区域,评估其大小、形状、位置和深度。

6. 记录与报告: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根据需要编写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结果、可能的影响及建议。

该标准旨在确保轴承钢的大夹杂物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保证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GB/T 38683-2020 轴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方法部分内容预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683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河钢集团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华 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卫、范弘、白云、周立波、董莉、王子成、沈海红、章伟陆金雄英、王殿峰 刘光磊、周友鹏、李翠春、徐磊

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GB/T386832020

承钢中大夹杂物的超声检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轴承钢中天杂物超声检测方法的检测要求、检测设备、设备校验、检测过程、评价及 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液浸式脉冲反射法纵波入射探头,检测直径或边长为35mm~100mm的轴承钢棒 材中内部夹杂物。其他尺寸或钢种材料也可参照执行

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液浸式脉冲反射法纵波入射探头,检测直径或边长为35mm~100mm的轴承钢棒 材中内部夹杂物。其他尺寸或钢种材料也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om报 GB/T 27664.1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仪器 GB/T 27664.2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2部分:探头 54 3 术语和定义 WV GB/T126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3.1 大夹杂物large inclusions 超声反射当量不小于04mm平底孔的夹杂物。 3.2 过程检测 processtesting C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中间坏的检测。 3.3 最终检测 finaltesting L 交付用户前对最终产品的检测, 3.4 回折扫查 meandering scan 探头从受检面的一端扫查至另 一端后,步进,再进行相邻的路径扫查,从而在受检面形成回折型轨 迹的扫查。 3.5 螺旋扫查helical linesscan 圆柱形工件旋转.探头沿圆柱轴线方向移动,探头在圆柱表面形成螺旋状轨迹的扫查

GB/T38683—2020

超声检测的技术要求应按产品标准规定或协议执行,应包含如下内容: a) 超声检测的样品应在状态“C"或“L"时进行(见4.2); 灵敏度等级(见6.4); c) 检测体积(见6.5); d)评价(见第9章)。 示例:检测要求为"C一2一c”,表示该批次产品在"C”阶段,灵敏度等级2.检测体积c为5dm",可接受的评价结果供 蔬双方协商确定

4.2.2 过程检测(C)

4.2.3最终检测(L

GB/T386832020

检测人员应取得符合GB/T9445或者同等标准的资格证书。从事超声检测人员应取得超声 业1级及其以上资格证书,签发检测报告者应取得超声探伤专业2级及其以上资格证书。

水槽尺寸和扫查装置需满足工件检测要求,按照7.1给定的扫查网格要求来调整轨距,扫查装量 过和计算机连接的电气控制系统来操作

检测软件宜具有C扫描显示功能,能够按照7.3的方法直观的进行评定,并按照第9章要求 价。

超声检测仪应有实时A扫描显示功能,仪器应能满足GB/T27664.1的要求,并具有 功能。

液浸探头应符合GB/T27664.2的要求。直探头晶片直径应为(6.3士0.3)mm;探头标称频率10MHz 其6dB带宽应为(6±1)MHz。 注:如果探头参数变化,供需双方在协议中进行约定。但本标准的目的是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当设备参数发生 变化,检测结果一致性不能保证。

一般用水作为耦合剂,为防止样品生锈可加人必要的添加剂。水温应在15℃~30℃之间。用于 标定和检测应是同一耦合剂,且应保证在水槽不发生影响检测灵敏度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必要时,水槽 要配有循环过滤装置,保证影响检测的悬浮颗粒物可去除。对比试样标定与被检样品检测时的温度差 应不超过5℃

1.1.1设备应用对比试样进行校验。用于调整和设置检测灵敏度的对比试样,应与被检样品声学 相同或相似、表面状态相同(见4.2.2和4.2.3)。 1.1.2对于圆柱形样品,要用直径相同或相近的对比试样,被检样品直径应在对比试样直径土20 内。

GB/T38683—2020

6.1.1.3对于直径大于100mm的圆柱形样品,可用长方体对比试样代替。对于长方体样品,试样边长 至少应符合各自被测区域的厚度(声程)(见7.1)

6. 1.2人工反射体

5.1.2.1对比试样中应有1.0mm直径的平底孔。 6.1.2.2在测试范围内,对比试样中应至少包含4个不同埋藏深度平底孔。两个平底孔间距应不小于 深头晶片直径的2倍。平底孔回波与底波应能清晰分辨,距离底面至少2mm。孔的底部应经过机械 加工成平面,为了防止孔的腐蚀,平底孔口可以加塞。塞子应距离孔底一段间隙,以免检测到塞子本身。 5.1.2.3可在加工适当深度的平面台阶后再加工平底孔,台阶处平底孔示意图及公差要求见图1。长 方体试样的公差与圆柱形试样要求相同

在调整和检测时.探头和被检样品之间的水层厚度应在40mm~45mm之间

图1对比试样加工示例

6.3.1基准灵敏度通过带有直径为1.0mm平底孔的对比试样来调整,将回波最高的平底孔反射波高 调整至显示屏满屏高度(FSH)的80%,该灵敏度为基准灵敏度。其他深度平底孔通过深度补偿对回波 幅度进行调节,即在基准灵敏度基础上增加增益V,,使波高达到显示屏满屏高度(FSH)的80%。 6.3.2根据需要的灵敏度等级(见6.4),需要增加不同的增益因子Vk加在基准灵敏度上;这样将深度 补偿计算在内,实际的放大增益V。等于深度补偿增益V.和增益因子V、之和.如式(1)所示

7.1.3当全截面检测及检测扫查至1/2t,或1/2d处,闸门起始位置应设置在检测面下8mm以内位 置。当全截面检测及检测扫描从1/2d~d,闸门终止位置应设置在底面前2mm处。 7.1.4样品尺寸大于100mm,仅检测由检测面至内部50mm声程距离(见表5)。近表面检测时,闸门 起始位置应在样品检测面下8mm位置以内设置。

表5尺寸大于100mm的区域检测扫查方法

7.2扫描速度、脉冲重复频率和脉冲间距

(伪回波抑制),脉距不能大于网格距离。 示例:如扫描速度150mm/s,脉冲频率是1500Hz,则脉距是(150mm/s)/1500=100m 7.2.2过高的脉冲重复频率会引起幻影回波,所以应避免

.3.1一个超声脉冲能产生不同距离的反射回波,应选择评价窗口内最大的回波。 7.3.2从几个面检测矩形样品《镇(乡)村仓储用地规划规范 CJJT189-2014》,会发生缺陷重复评定(90°相互垂直方向检测2次)。同一缺陷在不同检 则面会产生2次回波,显示的仅是一个缺陷,这只能算一次。 7.3.3圆柱形工件检测时由于闸门覆盖设置也可能出现缺陷的重复扫查,经过分辨确定为同一缺陷 后,只评定1次

射体来校验检测设备的重复性,兰当 人工反射体的回波高度偏差超过土2dB,则上一次校验之后的数据记录应重新评估,或所有样品应重新 检测。 X

根据相应的校准和灵敏度等级来设定门限 在设定闸门内,只要一个网孔振幅超过闸门就应记 3网孔产生的值大于极限值时,记为一个回波。累计回波的数量。

应在变形的主方向(轧制方向)上评定缺陷指示长度。单点缺陷指示长度是扫查网格宽度在主方 J2倍(即如果网格宽为1mm,则指示长度为2mm)

1大夹杂物指标等于这些指示长度之和除以被检测的总体积。 示例:如检测体积为5.0dm²,在图2中给出长度15mm(计算方法见表6),则大夹杂物指标为15mm/5.0dm mm/dm

图2缺陷分布评定示意图

9.3.2应通过C扫描图像给出超声检测结果。若不能用C扫描采用人工评定时,应使用适当的可成像 的方式记录回波数量和指示长度。 9.3.3两个点状指示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网格宽度,否则它们作为一个点记录。三维相邻准则可以适 用于整个自动评价。 9.3.4缺陷指示可接受的数量和对总指示长度的接受值,以及单个缺陷最大指示长度,由供需双方协 商确定。

DB12/T 598.3-2015标准下载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本标准编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