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678-2016 电力工程接地降阻技术规范

DL/T 1678-2016 电力工程接地降阻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1678-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9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4677
免费资源

DL/T 1678-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1678-2016 电力工程接地降阻技术规范简介:

DL/T 1678-2016《电力工程接地降阻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主要针对电力工程中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过程中的接地降阻技术问题进行规范和指导。该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电气火灾和人身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地系统设计:规定了接地网的布局、接地体的选择、接地电阻的计算和设计要求等,确保接地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接地材料与施工:规范了接地材料的性能要求,如接地体的材质、尺寸、防腐处理等,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3. 接地电阻的测量与调整:规定了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当接地电阻超标时的降阻措施,如添加接地模块、使用降阻剂、改良土壤电阻率等。

4. 运行维护:提出了接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检查、测试和维护要求,确保接地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5. 安全防护:强调了在接地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防护措施。

总的来说,DL/T 1678-2016是电力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依据,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和执行该规范,以保证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

DL/T 1678-2016 电力工程接地降阻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电力工程接地降阻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中降低工频接地阻抗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含风力、太阳能和储能等)、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电力接地工程中的降 阻设计与施工。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21698复合接地体技术条件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380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DL/T475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DL/T1314电力工程用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技术条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JC∕T 2366-2016 建材工业用干法磨边倒角机与接地装置工频接地阻抗相等的半球形金属接地极的半径。在数值上等于接地装置所处环 均匀土壤电阻率pe(单位:Q·m)除以接地装置工频接地阻抗R(单位:Q)与2元的乘积[ (2元R)1。

常规深井接地conventionaldeepgrounding 采用钻孔、设置长度为几十米,乃至几百米垂直接地极、灌注降阻填充物的施工方法,并将接地 极与原接地装置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3.6 深斜井接地deepdeviatedgrounding 采用向外倾斜一定角度钻孔、设置长度为几十米,乃至几百米的接地极、灌注降阻填充物的施工 方法,并将接地极与原接地装置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3.7 深水井接地deepwellgrounding 采用钻孔、挖取深水井、设置接地极的施工方法,并将接地极与原接地装置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3.8 爆破深井接地blastingindeepgrounding 采用钻孔、爆破、清孔、设置接地极、灌注降阻填充物至爆破所产生的纹理和井中的施工方法, 并将接地极与原接地装置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常规深井接地conventionaldeepgrounding 采用钻孔、设置长度为几十米,乃至几百米垂直接地极、灌注降阻填充物的施工方法,并将接地 极与原接地装置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3.6 深斜井接地deepdeviatedgrounding 采用向外倾斜一定角度钻孔、设置长度为几十米,乃至几百米的接地极、灌注降阻填充物的施工 方法,并将接地极与原接地装置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3.7 深水井接地deepwellgrounding 采用钻孔、挖取深水井、设置接地极的施工方法,并将接地极与原接地装置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3.8 爆破深井接地blastingindeepgrounding 采用钻孔、爆破、清孔、设置接地极、灌注降阻填充物至爆破所产生的纹理和井中的施工方法, 并将接地极与原接地装置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4.1.1接地装置降阻设计时,应计及土壤干燥或降雨、冻结等变化给接地装置及其外引接地带来的景 响;接地阻抗、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在四季中均应符合GB/T50065的相关要求。 4.1.2接地装置降阻设计时,应计及土壤电阻率随深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4.1.3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极接地,并应校验自然接地极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4.2.1接地降阻方法的选用应根据实际环境、土壤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 4.2.2可采用单一或多种方法组合的降阻措施,并应按照接地装置全寿命周期管理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4.3.1接地降阻措施的有效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4.3.2接地降阻材料及其附件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4.3.3接地降阻改造后,接地阻抗应满足设计要求。为剔除土壤电阻率季节系数对接地阻抗的评估 测试带来的影响,也可采用接地装置等效散流半径进行降阻效果的评估或评价(参见附录A)

接地降阻措施的有效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接地降阻材料及其附件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接地降阻改造后,接地阻抗应满足设计要求。为剔除土壤电阻率季节系数对接地阻抗的评估 带来的影响,也可采用接地装置等效散流半径进行降阻效果的评估或评价(参见附录A)

4.4.1按照GB15618要求,接地降阻措施实施后,不应使土壤环境质量等级降低。 4.4.2按照GB/T14848要求,接地降阻措施实施后,不应使地下水环境质量等级降低

5.1.1.1换土分为整体换土和局部换土,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1.1.1换土分为整体换土和局部换土,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DL/T 1678 2016

5.1.1.2一般适用于高土壤电阻率区域。 5.1.1.3所换取的新土土壤电阻率一般应远小于原有土壤电阻率。 5.1.1.4整体换土厚度宜1.5m左右,局部换土厚度一般不应小于水平接地网埋设深度的2倍

2.1一般适用于高土壤电阻率区域,以及一切深井灌注、小面积接地装置、射线接地极和接地 合。 2.2应选择长效防腐物理型降阻剂。施工时,降阻剂宜均匀、坚实地包裹接地极或接地体。 2.3降阻剂应满足DL/T380的相关要求。

5.1.3设置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

5.1.3.1一般适用于较高土壤电阻率的区域。 5.1.3.2一般不适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区域;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内填材料不应加剧土壤对接地 装置导体的腐蚀。 5.1.3.3宜优先安装在接地装置的外围,且分散使用,间距一般不应小于内填材料有效流散距离的2倍: 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的连接线截面积不应小于所连接接地极的截面积。 5.1.3.4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应满足DL/T1314的相关要求。

5.1.4设置接地模块

5.1.4.1一般适用于较高土壤电阻率区域。 5.1.4.2具有渗透作用的接地模块一般不适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区域;制作接地模块的材料不应 加剧土壤对接地装置导体的腐蚀。 5.1.4.3接地模块宜分散使用,可垂直埋置或水平埋置;接地模块的电极芯端头应与水平接地极保持等 高,接地模块的连接线截面积不应小于所连接接地极的截面积;多个模块串、并联埋置时,模块边缘 间距不宜小于4m,如条件不允许,可适当减小。 5.1.4.4接地模块技术参数应满足GB/T21698的要求。

5.2扩大接地装置面积

5.2.1扩大接地网面积

1.1适用于小型、允许扩充面积的接地网。均匀土壤 接地网的接地阻抗与其水平占地 平方根近似成反比。 1.2宜沿接地网对角线方向或长度方向进行扩网。 1.3应校核扩网后接地装置在不同区域的跨步电位差和接触电压差。

5.2.2.1若在接地装置附近2000m之内有低土壤电阻率区域,则既可利用该区域的自然接地极,也 可在该区域布置辅助接地网、接地极或延伸接地体,并用外引水平接地线将其与待降阻接地装置 连接。 5.2.2.2外引水平接地线应进行热稳定校验,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且两端分别在不同位置进行可靠 连接;敷设时应做深埋处理,其跨步电位差不应超过安全限值,如有外露,外露部分接地线的接触电 压差不应超过安全限值。 NAAEEE

DL/T 16782016

5.2.3利用自然接地极

5.2.3.1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利用直接理入地或水中的目然接地 可自然接地板连接的导体应 不少于2根,且在不同位置与水平接地极相连接。 5.2.3.2可以利用的自然接地极有: a)埋设于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爆炸物质的管道)和金属井管: b)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c 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构筑物的金属管、桩。 5.2.3.3水电站的接地应充分利用水工建筑、厂房、管道等自然接地极,可在水库中铺设如水下地网的 人工接地极。 5.2.3.4输水管道、天然气管道、通信专用管道、铁路轨道和水塔接地体不宜作为自然接地极。 5.2.3.5使用自然接地极时应考虑到故障状态下高电位引出与低电位引入而带来的安全问题,应分析使 用自然接地极后对接地装置有效性的影响,并校核其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

5.2.3.2可以利用的自然接地极有:

5.3增加接地装置的深度

GB∕T 23457-2009 预铺湿铺防水卷材5.3.1常规深接地和深斜井接地

5.3.1.1适用于地下深处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区域,可优先选择深斜并接地。 5.3.1.2这两种接地方式中设置的接地极宜设置在接地装置的边缘,相邻接地极间距宜大于此两根接地 极长度之和。 5.3.1.3深斜井接地方式中设置的接地极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60°,沿接地装置外侧敷设,深度 宜深入到低土壤电阻率区域1m2m;在永冻土地区,其深度应保证深入冻土层下面的土壤至少 5m。 5.3.1.4接地极可选直径不小于50mm,壁厚不小于3.5mm的镀锌钢管,深井孔径一般为150mm左右。

适用于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地区。 宜均匀设置在接地装置的边缘或四角,接地线截面应考腐蚀的影响。 线路杆塔接地、避雷针接地等以防雷为主要目的的接地装置不宜采用深水井接地降阻方式。

5.3.3爆破深并接地

5.3.3.1该方法适用于接地装置地处多岩石区域;岩石下层或四周有低土壤电阻率区则更佳。 5.3.3.2爆破施工不应影响其他建筑基础、变电站、杆塔、矿井和山体的安全性,不应带来其他安全性 问题。 5.3.3.3爆破纹理半径和深度尽可能大一些。岩石层的爆破深度宜大于20m~30m,沿爆破所产生的纹 理纵深方向宜均匀分布,宜用压力机将低电阻率填充物泥浆压入爆破所产生的纹理中。

5.3.4增加接地装置埋深

5.3.4.1适用于地表为高土壤电阻率的接地装置。 5.3.4.2当季节冻土层或季节干旱形成的高电阻率层的厚度较浅时,可将接地装置埋在高电阻率层下 0.2m;季节性的高电阻率层厚度较深时,接地装置深度可正常埋设;在接地网周围及内部接地极交叉 节点可布置短垂直接地极,其长度宜深入季节高电阻率层以下2m。 5.3.4.3不适用于下层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区域和山区接地装置。

5.3.4.1适用于地表为高土壤电阻率的接地装置。

《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41:2004》DL/T 1678 201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