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898-2018 陆上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规范

DB45/T 1898-2018 陆上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5/T 1898-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4315
免费资源

DB45/T 1898-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5/T 1898-2018 陆上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规范简介:

DB45/T 1898-2018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方标准,全称为“陆上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规范”。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在广西地区进行陆上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时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估和利用风能资源,指导陆上风电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高风电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能资源数据收集:规定了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影响风能资源的主要气象参数的观测、收集和处理方法。

2. 风能资源评估:规定了风能资源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风速频率分布、风能密度、年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等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

3. 风电场选址:给出了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择风电场最佳位置的指导原则。

4. 风电场设计参数:规定了风电场设计阶段需要的风能资源参数,如设计风速、设计风向、设计年平均风速等。

5. 风电场的环境影响评估:要求在风能资源评估的过程中,考虑风力发电对周边环境、生态、航空、无线电通信等方面的影响。

6. 验收与监测:规定了风电场建设完成后,对风能资源评估结果的验证方法以及长期的风能资源监测要求。

这份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广西地区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风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以及保护环境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DB45/T 1898-2018 陆上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4参证气象站选取和资料收集

满足以下条件的邻近气象站可作为风电场的参证气象站:

a)具有30年以上完整的测风记录; b)具备完整的台站搬迁测风对比观测记录; c)在平均风速3m/s~25m/s区间内,与风电场相关性较好; d)与风电场的气候特征相似

GB 50112-201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DB45/T 18982018

检验各测量参数取值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不在合理取值范围内的数据视为不合理数据 合理范围参考值见表1。

各测量参数取值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不在合理取值范围内的数据视为不合理数据。各参数的 参考值见表1。

DB45/T 18982018

表1主要测量参数合理范围参考值

应检验各测量参数连续变化情况,判断其变化趋势是否合理,符合判别标准的数据视为不合理数拼 数的判别标准见表2。

表2主要测量参数不合理变化趋势参考值

应检验各高度风速和风向是否一致,不在合理一致性取值范围内的数据视为不合理数据。各参数的 合理一致性范围参考值见表3。

表3主要测量参数的一致性参考值

5.5.1同一测风塔同一高度的最大风速应小于等于极大风速,逐遂时风速应小于等于日最大风速。 5.5.2同一测风塔不同高度层同期1h平均风速的相关系数应在0.90以上。当地面粗糙度较高时, 10m高度层与其他高度层的相关系数可低于0.90,但应高于0.60。L 5.5.3对于同一拟开发风电场,不同测风塔间的相同高度层同期1h平均风速的相关系数应在0.60以 上。对于地形特别复杂的测风塔可适当降低,但至少应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

6.1.1检验后列出所有不合理数据及其发生时间。

6.1.1检验后列出所有不合理数据及其发生时间。

DB45/I 18982018

6.1.2对检验出的不合理数据再次进行判别,分析原因。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回归原始数据序列,仍 判定为不合理数据的列为无效数据。

6.2.1计算测风有效数据完整率,计算方法见附录C中的C.1。 6.2.2测风有效数据完整率应达到90%。

6.2.1计算测风有效数据完整率,计算方法见附录C中的C.1

6. 3. 1一般要求

6.3.2参照观测点选取

测风数据长年代延长订正是根据风电场附近参证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将插补后的测风数据延长订正 为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表性数据。

6.4.2.1计算参证气象站与测风塔同期观测年度年平均风速相对近30年累年平均风速距平百分率,计 算方法见附录C中的C.2。

DB45/T 18982018

表4风速年景参考判据

对大风或小风年景的测风数据进行 延长订正方法见附录B

7.1.1推算各测风塔轮毂高度

年平均空气密度,计算方法见附录C中的C.3。 7.1.2分析各测风塔空气密度的年内变化特征。

7.2.1采用10min风速的标准差和同时段平均风速计算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全风速段和风速15m/s的端 流强度,计算方法见附录C中的C.4。 7.2.2逐小时流强度以1h内最大的10min端流强度作为该小时的代表值。 7.2.3分析各测风塔各高度层端流强度的年内变化和日内变化特征。 7.2.4根据轮毂高度风速15m/s时的湍流强度值,确定瑞流强度等级。湍流强度等级判别标准见表5。

7.3.1计算各测风塔各高度层间的风切变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C中的C.5。 7.3.2分析各测风塔风切变指数特征。

7.4.1计算各测风塔各高度层的小时、月和年平均风速,并统计各时次的月、年平均风速。 7.4.2分析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平均风速的年内变化和日内变化特征

7.5.2分析各测风塔各高度层平均风功率密度的年内变化和日内变化特征。 7.5.3根据50m80m高度的平均风功率密度值,确定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风功率密度等级判别 标准见表6。

表6风功率密度等级表

8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

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DB45/T1668的要求,评估报告大纲参见附录D。

DB45/T 18982018

风速数据。方法是先利用插补 求出风切变指数α(计算方法见附录C 中的C.5),再利用参照观测点实测风

V2 =V(台) (A. 1)

2 =V( (A. 1

式中: Vi——参照观测点风速(m/s); Vz——插补点风速(m/s); Z,—参照观测点距地高度(m); Zz——插补点距地高度(m); α 风切变指数。

插补点风速与参照观测点风速之间的关系可用式(A.2)表示。利用插补点和参照观测点同期有效 风速数据通过式(A.2)求解比值系数kGB∕T 18772-2002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再利用参照观测点实测风速数据对插补点缺测风速进行插补 订正。

式中: Vi——参照观测点风速(m/s): Vz——插补点风速(m/s); k 比值系数。

插补点测量参数与参照观测点测量参数之间的关系可用式(A.3)表示。利用插补点和参照观测点 同期有效测量参数通过式(A.3)求解α、b,再利用参照观测点实测测量参数对插补点缺测测量参数 进行插补订正。

DB45/T 18982018

DB45/T 18982018

测风塔某高度层没有风向观测资料或者风向缺测较多时,可采用全范围法将风电场测风塔短期测风 数据订正为代表年风况数据,方法如下: a)建立风电场测风塔与同期参证气象站的风速一元一次回归方程,其中x序列为参证气象站风速 序列,y序列为风电场测风塔风速序列; b 将参证气象站累年平均风速,以及与测风塔同期观测的参证气象站观测年平均风速,分别代入 一元一次回归方程,求出两个风速值,并求出这两个风速值的代数差值,即订正量; C 测风塔记录的每个风速值都加上对应的订正量,即可获得订正后的风电场风速资料,

测风塔某高度层风向观测资料较为完整时,可采用分扇区法将 兄数据,方法如下: a) 以测风塔风向为主,分别在16个扇区上,选取风电场测风塔风速和对应时刻参证气象站风速, 可获得16组数据,建立16个扇区的风速一元一次回归方程,其中x序列为参证气象站风速序 列,y序列为风电场测风塔风速序列,共获得16个一元一次回归方程; b 将参证气象站16个扇区的累年平均风速,以及与测风塔同期观测的参证气象站16个扇区的观 测年平均风速,分别代入16个一元一次回归方程,分别求出两个风速值(共16组),并求出 这两个风速值的代数差值(共16组),即订正量; C) 测风塔记录的各个扇区的每个风速值都加上对应扇区的风速订正量,即可获得订正后的风电场 风速资料。

DB45/T 18982018

某别墅式办公楼DB45/T 1898201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