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094-2018 内河航道信息化设施设置规范标准

DG/TJ08-2094-2018 内河航道信息化设施设置规范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G/TJ08-2094-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3771
免费资源

DG/TJ08-2094-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094-2018 内河航道信息化设施设置规范标准简介:

"DG/TJ08-2094-2018 内河航道信息化设施设置规范"是中国交通部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针对内河航道的信息化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等环节,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规定,旨在提高内河航道的信息化水平,保障航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内河航道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这个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信息化设施的规划:规定了信息化设施的规划原则,包括设施的布局、功能设置、技术选择等,确保设施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2. 设施设计:对信息化设施的硬件、软件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的安全性等。

3. 施工建设:规定了信息化设施的建设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设施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4. 运行维护:提供了信息化设施的运行管理规定和故障处理指南,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善。

5. 数据管理:可能还包含了对航道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应用的规定,以实现航道信息的高效利用。

6. 技术标准和接口:规定了信息化设施应遵循的技术标准,以及不同设施、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可能还需要查阅具体的标准文档。这是一个专业领域,如果你对某个具体方面有兴趣,可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更详细、深入的解读。

DG/TJ08-2094-2018 内河航道信息化设施设置规范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1.0.1为适应本币内河航道通航安企、信息服务和应急指挥等 要求,设置本市内河航道信息化设施,指导内河航道信息化建设 制定木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丁本市I级~И级内河航道的信息化设施 设置,业级及以下内河航道在技术条件相同时可按V级航道要求 执行。 1.0.4内河航道的建设或整治.应遵照内河航道规划及相关规 定,按本标准要求同步建设信息化设施 1.0.5内河航道信息化设施包括传输设施、视频采集设施、S 基站、VHF基站、雷达基站、RFID基站、信息汇聚处理设施和室 外信息显示设施等 1.0.6内河航道信息化设施设置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需 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utomatic ident ification system

简称S系统,是一种工作在VHF水.上移动频段采用 SOTDMA方式自动广播和接收船舶动态、静态等信息以便实现 识别、监视和通信的系统,山ΛIS基站和S船台共同组成

2. 0. 2 S 基站

国外多层城市理论发展研究AlS base station

也称ΛIS岸基设施,接收基站覆盖范用围内的ΛIS船台信息: 传送交管信息及其他船舶信息。

very high frequency

缩写为VHF,指频带ilI30MHz到300MHz的无线电电波,

2.0.4 VHF 基站i VHF radio station

是一种利川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最基 本的RFID系统山三部分组成:硬件、软件和基本的数据格式与通 信协议。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 示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在车辆、船舶、设备上标识月标对 象)、阅读器(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和 天线(分为读写器天线和标签用天线,用于在标签和读写器间传 递射频信号)

2.0.6 RFID 基站 RFID base siation

也称RFID岸基设施,接收基站覆盖范围内的船舶RFID标 签信息。

3.0.1内河航道信息传输设施宜采用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并用 模式,有线传输为主要传输方式,无线传输为辅助传输模式。不 具备有线传输条件时,可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方式。有线传输方式 视传输距离远近可采用光缆或双绞线,无线传输方式官采用无线 1G及以上移动通信网络。 3.0.2光缆应根据地理环境采用管道、直埋或架空等方式沿航 道两侧敷设,穿越河道时宜采用通过桥梁敷设。光缆线路通过桥 梁穿越河道时,应满足桥梁维护要求。光缆线路必须通过码头或 工厂区时,应对线路采取合适的保扩措施。光缆的路由选择宜符 合《通信线路T程设计规范》YD5102的要求。 3.0.3光缆敷设时宜以管理站点为汇聚巾心,并应满视频采 集设施、S基站、VHF基站、雷达基站、RFID基站、室外信息显 示设施等通信要求。 3.0.4光缆线路应选择使用单模光纤,光纤芯数应满足业务需 求预测,且不低于以下基本要求: 11级~Ⅱ级内河航道:不少于48芯。 2NV级及以下等级内河航道:不少丁24芯。 3.0.5光缆结构和敷设安装方法、终端设备的选择宜衍合《通信 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的要求。

3.0.1内河航道信息传输设施宜采用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并用 莫式,有线传输为主要传输方式,无线传输为辅助传输模式。不 其备有线传输条件时,可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方式。有线传输方式 视传输距离远近可采用光缆或双绞线,无线传输方式它采用无线 1G及以上移动通信网络

专削 莫式,有线传输为主要传输方式,无线传输为辅助传输模式。不 具备有线传输条件时,可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方式。有线传输方式 视传输距离远近可采用光缆或双绞线,无线传输方式官采用无线 1G及以上移动通信网络。 3.0.2光缆应根据地理环境采用管道、直埋或架空等方式沿航 道两侧敷设,穿越河道时宜采用通过桥梁敷设。光缆线路通过桥 梁穿越河道时,应满足桥梁维护要求。光缆线路必须通过码头或 工厂区时,应对线路采取合适的保扩措施。缆的路由选择宜符 合《通信线路T程设计规范》YD5102的要求

道两侧敷设,穿越河道时宜采用通过桥梁敷设。光缆线路通过 梁穿越河道时,应满足桥梁维护要求。光缆线路必须通过码头 工厂区时,应对线路采取合适的保扩措施。光缆的路由选择宜 合《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的要求

3.0.3光缆敷设时宜以管理站点为汇聚巾心,并应满视频采 集设施、S基站、NHF基站、雷达基站、RFID基站、室外信息显 示设施等通信要求。 3.0.4‘光缆线路应选择使用单模光纤,光纤芯数应满足业务需 求预测,且不低于以下基本要求: 1I级~Ⅲ级内河航道:不少于48芯。 2V级及以下等级内河航道:不少丁24芯。 3.0.5光缆结构和敷设安装方法、终端设备的选择宜符合《通信 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的要求。

3.0.6视频信号通过光缆传输宜使用数字光端机。通过双绞

传输时应至少采用超五类线

4.1.1 下列重点水域及航道设施附近应设置视频采集设施: 主要航道交汇处、调头区水域、急转弯处、出海口 2 化工及危险品码头、泥浆码头、客运码头和个、客渡口 3 船闸、碍航桥梁等。 4 取水口利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5污染物接收站、中转站。 载翻印 6 码头集中区、船舶过驳区、停区服务区和事故多发 水域。

4.1.2选择视频监控点时,应充分考虑供出通信、防盗防

供电路。 4.1.3‘视频采集设施应安装丁岸上立杆上或具备支架条件的建 筑物上。

4.2.1视频采集设施应选用有低照度、透雾功能的摄像设备: 技术参数应符合如下规定: 1中心水平分辨率:不小于800TVL。 2最低照度:彩色0.011x/F1.2,黑白0.0011x/F1.2。 3信噪比:不小于18dB。 4自动背光补偿、强光抑制

4.2.1视频采集设施应选用具有低照度、透雾功能的摄像设备, 技术参数应符合如下规定: 1中心水平分辨率:不小于800TVL。 2最低照度:彩色0.011x/F1.2,黑白0.0011x/F1.2。 3信噪比:不小于18dB。 4自动背光补偿、强光抑制

4.2.2视频采集设备在能有效检测到航道水面情况的前提下, 根据监控对象、监控距离和清晰度等要求,选择采用固定镜头或 者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焦距可按下列配置: 1航道监控:良好气象条件下,在距离1000m能够清晰捕获 船舶影像,镜头焦距宜选择在100mm内变化。 2船名识别:良好气象条件下,在距离200m能够清晰识别 船名标志牌,镜头焦距宜选择在250mm内变化。 4.2.3视频采集设施的云台、室外防护罩表面涂层及材质应具 有防腐、防锈、防酸、防盐雾能力,符合《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208中IP66以上防护等级的要求。

动功能。 载翻印 4.3 安全和供电 4.3.1布设在无人值守区域的视频采集设施,应采取防盗、防人 为破坏的措施。 4.3.2视频采集设施应采用防雷接地措施。系统的安全性、可 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应符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50395的规定。 4.3.3视频采集设施的供电方案应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的规定和要求、其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应符合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T程设计规范》GB50395的规定。 4.3.4不具备就近取电条件GB 50041-2008 锅炉房设计规范,可采用蓄电池供电或太阳能与蓄 电池供电设备组合方式进行供电,蓄电池应满足不少于30d的用 电要求。

4.3.2视频采集设施应采用防雷接地措施。系统的安全性

4.3.5视频系统的安全、带宽要求宜符合《港「视频监控

网技术要求》IT/T 982 的规定。

5.0.1S基站的选址应考虑内河航道等级和水域环境、交通 繁忙程度等因素,选择其备可靠供电和有线通信条件的位置。天 线搭建的地理位置应选择位置较高、周围比较空旷的地域架设, 避免在基站监测方向上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挡,S基站天线距离 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0m。在S建站时应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无 线电频段资源,避免电磁十扰对S信号采集产生影响。 5.0.2S基站由天线、基站应答器、船舶监控软件(服务器端 和客广端软件)等组成。应实现船舶静动态信息实时监控、遇险 报警、安全信息发送等功能。基站设备选型、通信机制等可按《船

避免在基站监测方向上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挡,S基站天线距离 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0m。在S建站时应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无 线电频段资源,避免电磁十扰对S信号采集产生影响。 5.0.2S基站由天线、基站应答器、船舶监控软件(服务器端 和客广端软件)等组成。应实现船舶静动态信息实时监控、遇险 报警、安全信息发送等功能。基站设备选型通信机制等可按《船 载自动识别系统(S)技术要求》GB/T20068的规定执行。 5.0.4S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宜大于管理站点的管辖水域。 5.0.5S基站主机的1作负荷宜控制在40%以下,避免接收 数据量过多,造成基站接收主机丁作不稳定。设备使用年限不宜 超过6年。 5.0.6S基站应支持将多个物理S基站纠成一个逻辑S 基站,实现统一操作和配置。 5.0.7S基站的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应符合《甚高频海岸电 台工程设计规范》ITI/T345的规定

5.0.4S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宜大于管理站点的管辖水域。

GB∕T 39809-2021 平板玻璃窑炉能耗测定方法5.0.6S基站应支持将多个物理S基站成一个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