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3/T 006-2017 湖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43/T 006-2017 湖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43/T 006-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3202
免费资源

DBJ43/T 006-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3/T 006-2017 湖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简介:

"DBJ43/T 006-2017 湖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针对湖南省的建筑设计,旨在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这个标准从多个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总体布局和环境融合:强调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优化建筑朝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 节能设计: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节能措施,如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系统等。

3. 资源节约:鼓励节水、节地、节材的设计,比如雨水收集利用,绿色屋顶和墙面,选择可再生或环保材料等。

4. 绿色环境:提倡室内环境质量的提高,包括通风、采光、声环境和空气质量等。

5. 可持续运营管理:鼓励绿色建筑的运行管理,包括能源管理、废物管理等方面。

6. 环境影响评估:在设计阶段就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减少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

这个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湖南省的绿色建筑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BJ43/T 006-2017 湖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8.2.1 建筑结构应合理采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下部墙柱及大跨度结构的水平构件宜采用高强混凝土。 2高层钢结构和大跨度钢结构宜选用高强钢材。 3 受力钢筋应选用高强钢筋。 8.2.2设计宜选用耐久性优良的建筑结构材料。

8.2.3设计宜合理选用轻质混凝土、木构件、钢结构以及金属幕墙等轻量化建材。 8.2.4现浇混凝土应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

8.3.1绿色建筑装饰装修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结构、设备与室内装饰装修宜进行一体化设计; 2宜采用无需外加饰面层的材料; 3宜采用简约、功能化、轻量化装饰装修。 8.3.2 设计宜选用功能性建筑材料,并符合下列要求: 选用减少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材料; 2选用防潮、防霉的建筑材料; 3选用具有自洁功能的建筑材料; 4 选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建筑材料。 8.3.3 建筑外立面宜选择耐久性好的外装饰装修材料和建筑构造,并宜设置便于建筑外立 面维护的设施。 8.3.4步 频繁使用的活动配件宜选用耐用,并具有可换性的产品。 8.3.5办公、商场等需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的分隔宜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 8.3.6 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宜使用耐久性好和易维护的建筑材料

8.3.1绿色建筑装饰装修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结构、设备与室内装饰装修宜进行一体化设计; 2宜采用无需外加饰面层的材料; 3宜采用简约、功能化、轻量化装饰装修。 8.3.2 设计宜选用功能性建筑材料,并符合下列要求: 选用减少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材料; 2选用防潮、防霉的建筑材料; 3选用具有自洁功能的建筑材料; 4 选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建筑材料。 8.3.3 建筑外立面宜选择耐久性好的外装饰装修材料和建筑构造,并宜设置便于建 面维护的设施。 8.3.4步 频繁使用的活动配件宜选用耐用,并具有可换性的产品。 8.3.5办公、商场等需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的分隔宜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 8.3.6 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已作废,宜使用耐久性好和易维护的建筑材料

9.1.1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水资源规划方案 应包括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的内容。 9.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9.1.3设有生活热水系统的建筑,宜优先采用余热、废热、可再生能源等作为热源。并合 理配置辅助加热系统

9.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 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

9.2.2给水系统应节水、节能,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1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水压直接供水,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合理分区,各分区最低 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不大于0.45MPa; 2各分区内压力较高的部分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保证各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 0.20 MPa。

2各分区内压力较高的部分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保证各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 0.20MPa 9.2.3热水用水量较小、用水点分散时,宜采用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用水量较大、用 水点比较集中时,应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并应设置能保证循环效果的热水循环系统 热水系统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分区宜与给水系统分区一致,当不能满足时,应有保证用水点冷 热水供水水压平衡的措施,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差不宜大于0.02MPa; 2住宅设集中热水供应时,应设干、立管循环;用水点出水温度达到45℃的放水时 间不大于15s,医院、旅馆等公共建筑用水点出水温度达到45℃的放水时间不大于10s; 3公共浴室淋浴热水系统应采取节水措施。当淋浴器出水温度能保证正常使用时,宜 采用单管供水;不能保证时,宜采用双管供水。淋浴器宜采用脚踏或自动控制及插卡付费 方式。 9.2.4热水设备、热水系统供水及回水管道应有完善的保温隔热技术措施,并优先选用保 田

9.2.4热水设备、热水系统供水及回水管道应有完善的保温隔热技术措施

9.2.5居住建筑、宿舍、宾馆及医院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民用建筑宜采用太

居住建筑、宿舍、宾馆及医院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民用建筑宜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1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2合理选择管材、管件压力等级,其产品标称的充许工作压力必须大于给水系统最大 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及实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验收规范: 3合理设计供水压力,避免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力骤变: 4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5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到100%; 6水池、水箱溢流报警和进水阀门自动联动关闭。 9.3.4 绿化灌溉应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宜采用喷灌、滴灌、渗灌、微喷灌等灌溉浇洒方式 2宜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施; 3 种植易管养、耐干旱的植物; 4 当灌溉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不应采用喷灌。 9.3.5水表应按照使用用途和管网漏损检测要求设置,并符合下列要求: 1住宅建筑应按照一户一结算安装水表进行设计,住宅小区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公 共设施用水应按照用途设置水表; 2公共建筑应按照不同用途和不同付费单位分别设置水表计量,如绿化浇灌、道路冲 洗、景观、冷却塔补水、空调补水、游泳池补水、中水补水等用水分别设置水表计量; 3对公共建筑中有可能实施用者付费的场所,宜设置用者付费的计量设施。 9.3.6集中空调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节水技术苏J/T14-2005 室内装饰墙面,并满足下列的要求: 1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应设置水处理措施和(或)加药措施; 2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水

停泵时冷却水溢出; 3开式冷却塔的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宜低于80%; 4宜采用地源热泵、闭式冷却塔等节水冷却技术; 5冷却塔宜设置在空气流通条件好的场所。

9.4.1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车辆冲洗用水、道路浇洒用水等不与人体接触的生活杂用水, 宜采用市政再生水、雨水、建筑中水等非传统水源。人工景观水体补水应采用非传统水源 各类非传统水源应达到相应用水的水质标准。建筑中水作为冲厕用水时,应通过技术经济 比较后确定,并采用保证使用安全的技术措施。 9.4.2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²的场地应进行雨水 专项规划设计。

1居住建筑、办公、商店、旅馆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最低要求: 1)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居住建筑8.0%,办公建筑10.0%,商店建筑3.0%,旅馆类 建筑2.0%。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居住建筑4.0%; 2)非传统水源的利用措施需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2其他类型建筑: 1)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 宜低于80%; 2)冲厕采用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宜低于50%。 9.4.5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且必须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 供水管道应设计涂色或标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9.4.5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且必须采取下列安全

1供水管道应设计涂色或标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的要求; 2水池、水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取水口等均应采取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 施。 9.4.6使用非传统水源应采取下列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得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

良影响: 1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在储存、配送等过程中应有足够的消毒杀菌能力,且水质 不得被污染: 2供水系统应设有备用水源、溢流装置及相关切换措施等; 3雨水、中水等等在处理、储存、配送等环节应采取安全防护和监测、检测措施。 9.4.7场地内应根据气候特点及非传统水源供应情况,合理规划人工景观水体规模,并进 行水量平衡计算,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不得采用自来水,并优先采用雨水作为补充水 并应采取下列水质及水量安全保障措施: 1场地条件充许时,采用湿地工艺进行景观用水的预处理和景观水的循环净化; 2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水体、减少富营养化及水体腐败的潜在因素; 3可采用以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机械设施,加强景观水体的水力循环,增强水面扰动 破坏藻类的生长环境。 9.4.8雨水入渗、积蓄、处理及利用的方案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应设置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和雨水调节池,收集、处理及利用系统 可与景观水体设计相结合; 2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绿化、景观、消防等用水DB22∕T 499-2010 烟囱拆除工程升降架法施工规程,水质应达到 相应用途的水质标准。

9.4.9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宜采用非传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